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蘇武牧羊》教案模板大綱

小學五年級語文《蘇武牧羊》教案模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小學五年級語文《蘇武牧羊》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小學五年級語文《蘇武牧羊》教案模板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詞彙;

2.熟讀課文,學會抓住重要線索複述故事;

3.理清蘇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個故事之間的關係,重點解讀“牧羊”部分,體會語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內化語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樂於將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思路:

前二十分鐘

(一)教學目標:

1.激發興趣,熟讀課文;

2.學生質疑,瞭解相關歷史背景。

教學過程:

1.自我介紹,一兩句話,既簡潔,又能引發學生對你的好感。

2.導入: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歷涌現了無數傑出的愛國英雄,你幅圖畫的是我國曆史文化長河中的一個經典的故事——板書課題。這個故事廣爲傳誦,人們根據它創作了戲劇、歌曲、古典樂曲等藝術作品,爲什麼蘇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讀課文,走進故事。

3.學生自讀課文。分兩步走;

1)讀第一遍,練習將課文讀通順,做到響亮正確流利。

2)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鱸鄉小學的的同學讀書的習慣真好。課文哪幾節具體寫了蘇武牧羊的?還有幾節分別寫了什麼?再讀課文。

3)議論以下課文還寫了寫什麼?出使、受辱、拒降、牧羊、回國。

4)分節讀課文,隨機指導。

4.簡單介紹西漢與匈奴的情況(有地圖,歷史書上肯定有)及蘇武出使的意義,讀好第一小節;介紹旌節(字形範寫,介紹含義)

四十分鐘。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概括)重點詞語,理清線索複述故事內容,發展能力;

2.重點解讀“蘇武牧羊”部分,體會語言,感受蘇武的愛國精神與力量,受到感染,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語言。

  教學過程:

一、學習抓住詞語複述課文內容。

1.出示兩組詞語(組):

突然 翻臉 寧死不受辱 抽刀自盡

派人 翻臉 怒目圓睜 痛罵叛逆

——讀詞

——提示:有的詞是老師根據課文概括出來的。

——每組詞語之間有什麼聯繫?

——讀課文2.3節,練習運用這些詞組簡要複述故事部分

——幾個學生複述後,教師鼓勵並指導讀。

——提示方法:讀故事性的文章,我們可以找出重點詞語(或者根據課文內容概括幾個重要詞語),抓住他們之間的聯繫,就可以將故事複述清楚。

2.生練習抓重點詞語,複述蘇武牧羊的內容。

1)學生讀課文,摘抄詞語(提示格式),告訴學生蘇武的表現的詞語可以不止兩個,教師巡視指導。

2)展示學生的作業,引導學生討論確定重點詞語,表揚優點。

參考:又生一計 心堅如鐵 毫不動搖 忍受折磨

生死置之度外 盼望回國

3)學生再讀課文,練習複述。

4)交流複述,評價鼓勵爲主。(學生講到“心生一計”要學生將“計”講明等,注意連貫,但不能簡單讀書)

二、重點讀懂“蘇武牧羊”,受到感染,發展語言。

1.教師導語引入:匈奴王十分狡猾,先說蘇武參與內亂威逼蘇武,不成;後用勸降利誘蘇武依然不成;最後又生毒計……(激情一點)

2.你知道荒漠是怎樣的?學生想象說話,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教師介紹文中“荒漠”的情況,突出該處氣候惡劣,人很難在那裏生存……那麼蘇武是怎樣生存下來的呢?

3.出示第五小節。

4.學生讀課文:要求學生一句一句認真讀,體會,想想你能體會到什麼?(學生讀,教師巡導)

5.交流:

——蘇武以旌節爲伴,(兩處),體會到什麼?

——句子:蘇武頑強地忍受……取暖

——幻燈突出來(換色)

——感情朗讀

——想象他還遭遇了哪些折磨?

——聯繫“旌節”,練習朗讀。

——最後一句:——出示插圖,觀察大雁,理解對中國人的文化意義。

——理解蘇武的內心;聯繫“毒計”體會蘇武的痛苦與頑強。

——朗讀句子

——整體朗讀第五節。

三、(機動)情景練筆

1.過渡:教師朗讀最後一節。

2.穿插一副回國的插圖,看圖觀察。

3.蘇武的內心在說些什麼?如果你是迎接隊伍中的一個,你會在心裏說些什麼?選擇一個寫幾句話。

4.交流。

小學五年級語文《蘇武牧羊》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積累8個生字和10個認字。

2、學生通過對蘇武語言、動作和生活環境的描寫,能夠領會蘇武意志堅強、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進而懂得要熱愛自己的國家。

3、學生學習瀏覽,拓展閱讀,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生通過對蘇武語言、動作和生活環境的描寫,能夠領會蘇武意志堅強、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進而懂得要熱愛自己的國家。

2、學生學習瀏覽,拓展閱讀,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聆聽音樂,導入新課

1、聆聽優美的古典音樂《蘇武思鄉》,講解課文的寫作背景。

2、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旌節 玷污 地窖 門縫 氈片 毛穗

忍飢受凍 曠無人煙 意志堅強 念念不忘 忠貞不屈

3、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你認爲蘇武是一個怎樣的人?

4、指導學生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5、老師在黑板上板書:蘇武是一個( )的人。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蘇武的看法,並且叫學生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的看法。

三、品讀意志,領會堅強

1、學生找出體現蘇武意志堅強、忠貞不屈的句子。

2、出示句子:蘇武說:“我身爲漢朝使者,讓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絕對辦不到。”指名讀。師生共同交流讀這句話的語氣。講解詞語“玷污”,並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朗讀。

3、出示句子“蘇武在地窖裏忍飢受凍,渴了就用手接着從門縫裏飄落進來的雪花止渴,餓了,就撕下身上的羊皮氈片充飢。”指名讀,師恰當評價學生的朗讀。反覆朗讀這句話,體會蘇武的意志堅強。受盡折磨的蘇武有沒有動搖?出示句子:“想讓我投降,辦不到。”

4、對比剛纔的'兩句話:蘇武說:“我身爲漢朝使者,讓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絕對辦不到。”“想讓我投降,辦不到。”老師指導學生學法:一個詞語,在一篇課文中總是重複出現,那這個詞語一定很重要,因此老師在這兒作了批註。

5、出示語句:“單于從來沒有見過像蘇武這樣意志堅強的人,沒有辦法,就派人送他到北海邊去放羊。”指名讀,說說自己的發現。指導學生把重複出現的詞語重讀,體會作者的獨具匠心。

四、緊扣課題,感悟牧羊。

1、出示句子:“蘇武趕着羊羣來到了曠無人煙的北海邊,只有隨身帶着的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與他做伴。沒有糧食,也沒有棉衣,他只能靠草根和野果充飢,擠在羊羣中靠羊的體溫取暖。”

2、啓發學生這段話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就是“蘇武牧羊”。

3、聚焦“北海”這個地名,展示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北海自然環境的惡劣,並進一步讓學生積累有關自然環境惡劣的詞語,生自由積累。文中用的是哪個詞?曠無人煙。講解“曠無人煙”。

4、蘇武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蘇武沒有——,也沒有——只能——。用上關聯詞再讀這句話。蘇武過着飢寒交迫的日子。餓了,他就靠(草根和野果)充飢;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羣依偎在一起取暖。

5、講解“旌節”這個詞語。學生自由討論“旌節”的重要性。

6、回到課題《蘇武牧羊》讀出蘇武的血淚和辛酸。讀出蘇武的堅強和不屈。

五、品讀“十九”,體會艱辛。

1、出示句子:“蘇武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漢朝的使臣,念念不忘沒有完成的使命,盼望着有一天能夠帶着旌節返回到故鄉。”

2、生說說自己的發現:“念念不忘”就是始終沒有忘記。爲了避免行文的重複,作者往往會選擇換一個詞或是換一種說法。同學們,我們應該學會這種寫作方法。

3、師生共同朗讀這句話,師:蘇武念念不忘的是——,蘇武念念不忘的是——。蘇武念念不忘的只是自己的使命,一點也不關心自己的處境。

4、講解“盼望”,換一個詞就是希望、渴望,說明了蘇武他望眼欲穿,歸心似箭。進而提問:蘇武的心願實現了嗎?

5、出示句子:“歷經十九年磨難的蘇武,這時已經六十歲了,鬍子、頭髮全都白了。”指句讀。指導學生把“十九年”和“六十歲”這兩個數字讀得重一些,讓學生深入體會蘇武的堅貞不屈,不屈不撓。

6、一切都變了,有一些東西卻永遠沒有改變,這不變的是什麼?師生共同交流。

7、配樂朗讀,創設情境:如果你就是蘇武,此時你歷經千辛萬苦、千難萬險,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縈、朝思暮想的祖國,你會在心裏大聲呼喊( )

而此時的你也恰好在這人潮擁擠、歡聲如雷的人羣當中,你會大聲說( )

8、出示最後一自然段,師生共同朗讀最後一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出示句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講解這句話的大概意思,讓學生明白蘇武就是這樣一位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2、回到蘇武是一個歷史人物,既然是人物,史書當中就會有傳記。

3、師順勢導出《漢書》,告訴學生在《漢書》《蘇武傳》中記載了一個漢朝降將衛律對蘇武的勸降。衛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衆百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啓發學生蘇武面對這樣的誘惑,始終沒有屈服,果真是一位忠貞不屈的大丈夫。

4、回到課文的板書:蘇武是一個(意志堅強、忠貞不屈)的人。師生共同修改這句話爲:蘇武真是一位(意志堅強、忠貞不屈)的大丈夫!學生齊讀這句話。

七、推薦閱讀,以文帶書。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蘇武牧羊》這個歷史故事,知道了在20xx多年前的中國漢朝有一個叫蘇武的民族英雄,他意志堅強,他忠貞不屈,他一心愛國。如果我們想要了解更詳細更豐滿的蘇武形象,就必須去看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作業:老師向大家推薦閱讀《漢書》。記住,一邊讀書,一邊作好批註。

小學五年級語文《蘇武牧羊》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恭恭敬敬、旌節、氣節、置之度外、屈指可數”等詞語。

2.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想品格。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與學習蘇武在極其艱難的困境中,寧死不屈,忠誠於本民族與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

講讀課文的第五到第六節,蘇武在極其艱難的困境中,寧死不屈,忠誠於本民族與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

品味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想品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插圖,認識蘇武 板書:蘇武

2.簡介:蘇武和西漢的歷史背景,及兩國的關係。

3.板書:牧羊 理解:牧課題補充完整

4.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思考:課文中有幾次寫到旌節?

蘇武又是怎樣對待這支旌節的?

2.交流板書

(1)蘇武知道這旌節是代表國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過來。

理解:旌節 板書

板書:接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鄭重其事的態度。

(2)蘇武手握旌節,氣憤地說:“我是代表國家的,寧死也不能受侮辱!”

板書:握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寧死不屈的精神。

(3)蘇武不等衛律說完,怒目圓睜,手舉旌節大聲喝道:“衛律!你是漢人的兒子,漢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

板書:舉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內心極其憤慨的語氣。

過渡:看來,這兩次鬥爭無論匈奴王是威逼還是利誘,都無法使蘇武屈服。在這種情況下,他又生出了一計。那便是——蘇武牧羊,那他牧的是什麼羊呢?

三、學習第三、第四重點節

(1)輕聲自由讀讀第4小節,看看你能讀懂些什麼?

(2)學生交流。

(3)小結:你看,這真是一個毒計,匈奴王真是陰險狡詐呀!但蘇武又是怎樣面對的呢?

(4)學生默讀第五節,劃出讓你感動的句子。

(5)逐句出示,加以理解。

A.北海邊野草遍地,沒有人煙,惟一和蘇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節。

(內心是孤獨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是在精神上有追求,有一種堅定的信念。)

B.蘇武頑強地忍受着各種折磨。餓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飢;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羣依偎在一起取暖。

師生對讀,(感受到後面的話是把前面的折磨寫具體了)

教師引讀,(讓學生感受到蘇武在想盡辦法克服種種困難)

板書:餓 渴 冷

出示圖片,想象蘇武還會面臨哪些困難?

C.蘇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卻始終手持那支旌節,不論白天放羊,晚上睡覺總不離手。

理解:置之度外

(要學生感悟到蘇武不是爲自己活,而是在爲國家而活。

D.他經常仰望着南飛的大雁,屈指計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舉着旌節回到祖國。

抓關鍵詞:經常(換詞)——常常,時常,

南飛的大雁:漢朝在南方,南方代表祖國,多想成爲一隻自由的大雁,早日回到祖國。

屈指計算日子:再次體會歸心似箭。

盼望:望眼欲穿,歸國心切

小結:蘇武就是這樣一個寧死不屈,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人,讓我們充滿深情地讀讀這一節。

四、學習第六節

過渡:茫茫荒漠,野草叢生,人煙絕跡,蘇武時時刻刻緊緊握着這支和他患難與共的旌節。多少年等待,多少年期盼,整整十九年過去了,蘇武在異鄉歷盡了千心萬苦,受盡了非人的折磨,經過漢朝的多次交涉,匈奴王終於答應放蘇武回國。

1.抓住40歲,已滿頭白髮

2.出示句子,改成肯定句,

再改成反問句

五、總結課文

1.過渡:學到這,你覺得蘇武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什麼?

在敵人面前不屈不饒,堅持正義,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人。他不愧爲中國曆的一位愛國志士。

2.評價:後人是這樣評價他的。牧羊十九年,留胡節不褥。

任海枯石爛,心如鐵石堅。

3.激發興趣: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像蘇武那樣的民族英雄,如岳飛、文天祥、林則徐等人,我們不僅要敬佩他們,而且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忠誠祖國,報效祖國,有興趣的同學可去圖書館或上網搜索有關內容,下節課我們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