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數學的日記【熱】

數學的日記【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的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的日記【熱】

數學的日記1

今天是星期天,天氣還好,我的作業一早就做完了,爸爸、媽媽說帶我去上下九步行街逛街購物,吃過早餐,我們先從華工公共汽車總站坐22路公交車到崗頂,然後再從崗頂轉坐地鐵三號線去到體育西路轉地鐵一號線到長壽路站下車,很快就來到了上下九步行街。因爲正在進行BRT工程,所以崗頂到天河路段都非常塞車,我覺得我們這樣坐車節省了很多路途上的時間,有更多的時間逛街購物。去時坐公交車每人需要2元錢,三個人一共花了2元×3人=6元錢,坐地鐵每人需要4元錢,三個人一共花了4元×3人=12元錢,等於去時一共花了2×3+4×3=18元錢,回家時又花了同樣的車費,所以這次來回關車費就一共花了18+18=36元錢。

數學的日記2

5月30日星期六 晴

我喜歡吃披薩,吃着吃着就有一個問題來了:爲什麼披薩的大小都是說6寸、8寸、10寸……6寸指的是什麼?又爲什麼不用常見的釐米做單位呢?

我觀察猜想6寸應該指的是披薩的直徑,問問媽媽,果然是的!

我又上網查了查資料,原來,中國古代有一個長度單叫“寸”,“一尺等於十寸”,“一米等於三尺”,那這樣計算,1米=100釐米,一尺就用100除以3大約是33釐米,一寸呢,就大約是3.3釐米!6寸披薩的直徑就大約是20釐米了!

然而,真相併非如此!披薩店所的“寸”並不是我國古代的計量單位“寸”,它指的是“英寸”。它們的關係是:

1=1.312335758005……英寸,

1英寸=2.54釐米。

照這樣計算,6寸的披薩的直徑就大約是15.54釐米。咦?和我國的“寸”相差近5釐米?我又算了算8寸的,直徑相差比6釐米還多,10寸的就相差更多了,有近8釐米!唉呀呀,這樣子我得少吃多少披薩呀!

再看看小朋友都愛看的電視機,也是說42寸,52寸……這裏的“寸”也是“英寸”。電視機一般是長方形的,所以42寸就不是直徑,而是指電視機的對角線的長度,42寸的電視機對角線的長度大約是101。6釐米。如果想用長和寬來描述電視機的大小,可以用“勾股定理”來求,這個我得慢慢研究。

還有照片的大小,也是用幾寸表示的,也是指的“英寸”。一般情況下1寸的是指2。5cm*3.5cm,2寸的是3.5cm*5.3cm,5寸是12.7cm*8.9cm……

爲什麼這些都是用“英寸” 做單位呢?原來,披薩、電視機、照相機都是從外國傳來的。我想,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把我國古老燦爛的文明也發揚到外國去!

數學的日記3

數學與我們日常生活有緊密的聯繫,特別是在商品買賣交易中,數學被髮揮的淋漓盡致;一不小心就會讓人誤入歧途。

在春節來臨之際,我和媽媽去“之心城”商場閒逛,突然媽媽看到賣棉衣的商鋪有限時打折的招牌,媽媽正想爲爸爸添置一件棉襖,一時精神來了,媽媽看中了一件,問服務員多少錢,服務員說,這件衣服是今年新款,原價680元,現在做活動打七五折,或者參加滿150返50禮劵活動,

我開始在心裏盤算起來,680乘以0.75,等於510,如果參加另外一個活動,付680可以拿到200元禮券,再添180元就能買條褲子,買條褲子的錢是380元,又可以返還100元的禮券,如果再添99元還可以買個電磁爐,最後還可以有50元禮券,如果再添75元買個電燒水壺,這是如果你在旁邊花25元買兩雙襪子的話,又湊夠150元的消費,你又可以拿到50元禮券……,在我還沒弄清這筆賬是怎麼回事時,媽媽只拿着那一件衣服買單去了,我想問媽媽參加哪種活動,可我又沒有可靠的依據。

回到家裏,媽媽讓爸爸試穿棉衣,我把商場的活動給爸爸介紹了一遍,爸爸說;“媽媽,是猴精”,我問爸爸爲什麼?爸爸說:“商場的衣服內商品進價大概是銷售價的四到四五折,打了七五折,他依然有利潤,滿150送禮券,爲了吸引顧客多消費,如果你確實需要哪些東西,對顧客來說是優惠的,當你爲了那些禮券一味地購買一些東西,那些沒完沒了的禮券正是吸引你掉進商家的陷進,”哦;我彷彿明白商家的意圖了,難怪有人說“賣家總是比買家精”,

學好數學、並能恰當的利用還真是門學問,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謀劃發展技巧和方法,我要好好學習數學,便於在生活中應用。

數學的日記4

20xx年10月19日 星期天 晴

今天,爸爸讓我先測量出一塊地板磚的邊長,首先算出一塊地板磚的周長,然後再算出5塊地板磚並排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

我測量出地板磚的邊長是60釐米,算出它的周長是:60 × 4 = 240 (釐米)。5塊地板磚拼成的長方形的寬是60釐米,長是60 ×5 = 300 (釐米),那長方形的周長是:(60+300) × 2= 360 ×2 = 720 (釐米)。

老師評語:掌握了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同時,還會做幾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的題目,計算條理清晰、過程正確,好!

數學的日記5

我喜歡研究數學問題,因爲我覺得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就在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了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題目是這樣的:“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了約1300萬元了。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了,那麼這筆錢可以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爲我想了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了1滴水,那麼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了,那麼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噸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了一噸水計算的話,那麼260噸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說260噸的水可以發26000度的電了。

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揮這麼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在要節約所有的水,不要浪費掉一滴滴的水了,我們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再浪費了。數學是不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呢?

數學的日記6

我雖然喜歡數學課,愛做題目,但是我討厭數學考試。這不,轉眼間半個學期過去了,數學期中考試又要在今天下午準時開考。

我昨天用了4個多小時複習數學,做了無數習題和試卷,得出的分數都在95分以上。我的心漸漸地平穩起來。可我的心剛平穩不久,擔心與緊張又“捲土而來”,這期中考試是江東區教育局出的,裏面的題目肯定是很靈活很複雜的題,資料上得出的分數能說明什麼問題呀。我昨天晚上在牀上輾轉反側。

試卷發下來了,只有一張,正反兩面全是題目。我拿到了卷子,迅速寫上了名字和班級,開始做題目。說來也巧,填空題大部分我以前都做過,所以速度很快,真是要多順有多順,不多時,我已做完填空題的大部分。當我做到填空題倒數第二題時,一道甲數xx,已數xx,甲數比已數多多少?我一見,這還不簡單,甲數減已數再除以已數不就行了,可後面一題又問:還可以用另一種算式解答的是什麼?我一見呆住了,但我反過來一想,這種類型的題雖然沒有做,但這種體型梅老師講過,再說複習時,這節課內容我還反反覆覆地看過,應該不成問題。最後,經過草紙的演算,這道題終於解出來了。

之後,我在做題時特別注意多讀題,認真仔細審題。試卷全部做完之後,離結束時間還有20多分鐘時間,我又從頭至尾檢查了一遍,時間到了,我才交卷。

通過這次考試,我明白一個道理:考試其實並不可怕,通過考試不但可以檢測出我們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掌握情況,而且可以查漏補缺,對於自己不會的內容考試過後可以問老師同學或自己看書,找到正確答案。

數學的日記7

篇一:數學日記

有一天我在做數學作業,有一道題難倒了我。

這道題是這樣的,有汽油860升。一輛貨車用了20天后還剩500升,平均每天用汽油多少升?我把這道題讀了五遍,動了一下腦筋果然做出來了。

我是這樣做的,我先用有多少油減去還乘多少升汽油,求出用了多少升油,再用多少升汽油除以這輛貨車行的天數,求出平均每天用汽油多少升,就這樣一道有趣的數學題被我做出來了。

篇二:數學日記

一天,我很無聊,就玩起了骰子,我希望它擲到六,擲了幾次就到六了,我知到它擲到六的可能性是1/6。

我又拿了另外一個骰子,我希望兩個骰子都擲到六,但我不知道它們都擲到六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只知道它們都擲到六隻有一種可能性,但是一共有多少種可能性呢?我把它們都列出來:11,12,13,14,15,16,21……一共是36種,也就是擲到兩個六有1/36的可能性。

我又發現6*6=36。就是說,有多少種可能性都可以計算,比如,擲三個骰子,一共有6*6*6=216種可能性。擲五個骰子有6*6*6*6*6=7776種可能性。我又知道了一種可能性多少的計算方法。

篇三:數學日記

今天,上了一節津津有味的數學課——《小數點向右移動》。

小數點雖然名喚“小”數點,但跳躍起來就不得了了。一個數的小數點分別向右移一位、兩位、三位……所得的數分別是原數的10倍、100倍、1000倍……

以此類推,一個數的小數點分別向左移一位、兩位、三位……所得的數分別是原數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請切記,小數點雖然個子比較小,但他的本領可大了,只要他伸個懶腰,動一動,要那些數變大就變大,變小就變小。

數學的日記8

我們現在開始學釐米和米,今天,就在操場上上了一節不一樣的數學課。

我們學習了身體上的“尺”,認識了許多量長度的名稱,它們分別叫“拃、步、庹、腳”。高老師教我們用腳量米的時候雙腳要靠攏,用步量米的時候要跟平時走路一樣大小的步子就能量出一米的步數。

這一節數學課上得真有趣!我們不但認識了量長度的各種單位名稱,還學會了怎麼去用它。

數學的日記9

今天早上08:40出發,我們和外公、外婆、哥哥一家,一共有

3 +2+3=8(人),去了崇明。我們經過上海長江隧道,全長8.9公里;緊接着經過長江隧道橋,全長10.3公里。隧道和橋共計長8.9+10.3=19.2公里。

11:00到了崇明,我們然後去了高老莊生態園,裏面有豬八戒背媳婦的雕像,還有猴子、孔雀、山雞等動物,還看到了柿子樹、以及好多好多的桂花樹。

數學的日記10

一、規範格式

首先要起一個有新意的名字,要抓住人的眼球。其二另起一行要有日期,天氣,星期幾。三結尾處有寫上班級和輔導老師。

二、選材獨特

寫數學日記就像寫文章一樣,選材很關鍵,選材要有新意,視角要獨特才能寫出一篇好的數學日記。

1、用童話的形式表達數學上的一些數量間的關係,這樣有童趣,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如《數學王國的烏龍事》、《角的表演秀》、《直線曲線去打工》。

2、常言到:胸有三江水,口吐一條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處處留心,養成多看、多聽、多問、多想和多記的好習慣。平時讓孩子多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就不再覺得無從下筆,平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交水費,交電費,交燃氣費等很多的費用,孩子只有留心,一定會發現很多的素材。

3、把每個單元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梳理。比如我們學過的《四則運算》這個單元,學生就可以把本單元的知識進行一個梳理,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沒有括號的算式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四則運算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裏面的。

通過這樣的梳理,下面再配幾道四則運算的例子就可以了。

4、寫出對一道題的獨特見解,例如在平時的練習中,遇到一些練習,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就可以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5、結合自己最近學習的知識佈置命題數學日記。如:講過《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就可以結合本單元內容描述一下自己的家的大概位置,以及家附近的典型建築,還可以寫自己出遊時的一些大致位置等等。

6、學生找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把當前發生的大事作爲寫作的題材進行描述。

數學的日記11

“吃一塹,長一智”這句格言陪伴着我走過五個學年,給了我巨大的啓示。

一天,我們正進行着數學第三單元的考試。叮鈴鈴,開始考試了,當我看到那張卷子的時候,我的臉上不禁浮起了笑容,因爲這張卷子中的題目非常簡單,我有十足的把握考出個滿分。很快我就做完了,心想:這麼簡單的試卷我就不用檢查了,媽媽肯定會表揚我的…想着,下課鈴聲就響了起來,我得意洋洋地就把試卷交了上去。

回到家裏,媽媽向我詢問今天的考試怎麼樣,我向媽媽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很自信地說道:“沒問題,一定能考滿分”,媽媽說:“不要驕傲,驕傲使人退步呦”,我不以爲然地說:“這次的試卷非常簡單,你就放心吧!”說完就_睡覺去了。

第二天早晨,數學老師滿臉微笑的走了進來,這說明大家考得都很不錯,很快我就拿到了我的那張試卷,我迫不及待地望向成績欄的'方向,可是那上面並沒有預期中的“一根大蔥,兩個雞蛋”,而是—89分,跟我預想中的分數整整差了11分呀!看着這幾個大大地紅叉叉,我覺得我心中的大石頭掉了下來,可是並沒有平安落地,而是聽到了一聲悶響,碎了。

回到家,媽媽看到我垂頭喪氣,神色黯淡,對我問道:“是不是考砸了”,我點了點頭,有一種想哭的衝動,媽媽安慰我道:“沒關係,這次考砸了沒事,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只要吸取了此次的教訓,下一次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聽了媽媽的話,在下一次的考試中我一點都不驕傲,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做着每一道題,果不其然考了一個滿分。

“吃一塹,長一智”這句格言使我從懵懂無知,變成了成熟懂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也要感謝媽媽的淳淳教導,如果沒有媽媽的耐心,也就沒有現在我的……

數學的日記12

今天早上,我和媽媽去買東西。到了超市,我買了很多東西,分別有:一袋旺仔小饅頭8.6元,兩罐三元菠蘿酸奶4.1*2=8.2元,一袋春興山楂餅2.2元,一盒光明小奶酪6.4元,一杯蒙牛穀物酸奶3.6元,一瓶丘比牌沙拉醬8.8元,還有媽媽買的一套防曬霜38元,總共75.8元(8.6+8.2+2.2+6.4+3.6+8.8+38=75.8)。

挑完東西,我到收銀臺交錢,我給了售貨員阿姨100元,她找給我24.2元。

這次購物完全是我自己挑選自己交錢,我覺得很有趣。購物過程中我也學會了看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價格、廠家,收穫很大。

數學的日記13

數學課上我們學習了克和千克的知識。原來,生活中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質量單位克或千克。通常,計量比較輕的物品我們用“克”(g)作單位,比如:一支口香糖、一盒兒童牙膏、一枚硬幣、一盒餅乾等物體的重量。計量比較重的物品我們用“千克”(kg)來做單位,比如:一桶洗衣液、一箱蘋果、一袋大米的重量,還有我的體重等。

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告訴媽媽老師讓我們在生活中找一找與質量單位有關的知識。於是,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超市。一進超市,就看見超市門口整整齊齊地擺放着一排排牛奶,我看了看,發現上面寫着每盒牛奶的淨含量250克,這時,媽媽就問我:“一箱牛奶12盒,每盒牛奶250克,那麼一箱牛奶是多少千克呢?”我用12×250g=3000g在課堂的學習中我們知道1000g=1kg,那麼3000g就等於3kg,旁邊的阿姨聽見了,誇我真聰明。

後來,我和爸爸媽媽又去買了1千克蘋果,媽媽告訴我:“在生活中,人們還習慣用‘斤’和‘兩’來表示物體有多重,2斤=1千克,1斤=500克。”“哦,原來是這樣呀!那我們今天買了1千克蘋果也就是2斤嘍,一共有5個。”我高興地回答。在稱重時,我還發現超市裏用的大多都是電子秤。聽老師說過,稱非常重的物體要用磅秤,我還沒見過呢,有機會我一定要親自去看一看。

今天我很開心,因爲我通過生活實踐,學到了很多知識,還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數學知識真是無處不在呀!我一定要努力學好數學,用我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更多的問題。

數學的日記14

又是烏雲密佈的一天!我無精打采的走進學校。

到了教室,聽着老師口沬橫飛的講解,看着同學不安份的騷動,更讓我打消了專心上課的念頭,期待着下課的到來。

忽然,有位同學大叫:“下雨了!”我的心猛然一沈,想着:“真掃興!又不能出去玩了!”當我意興闌珊的走向窗臺時,雙眼隨之一亮,朦朦朧朧的雨景中,小雨滴們輕快的在雨中翩翩起舞,充滿了詩情畫意;從高處往下俯瞰,三五成羣拿着雨傘的人,優雅的在雨中漫步,雨傘,就像花兒一朵朵的綻放,五顏六色、光彩奪目!但是,沒帶傘的人,便成了一隻只的落湯雞,狼狽的跑回教室,有的人跑得太快,“噗通!”的一聲,摔進了水坑裏,跌個狗吃x,整個人灰頭土臉的,令許多同學捧腹哈哈大笑!

突然“轟隆!”的一聲巨響,一道雷電以磅礡的氣勢劃破了天際,斗大的雨滴像是受了雷聲指揮似的,迅速地從天空中落下,像是訓練有素的傘兵部隊,一點一滴的落在操場上,又彷彿在跳踢踏舞,清脆悅耳,好似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日派對。可是膽小如鼠的同學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嚇了一大跳,有的人鑽到桌子底下,有的人用手摀住耳朵,有的人呆若木雞,根本沒有人仔細欣賞外面的雨景,只有我,目不轉睛地盯着外面,讚歎大自然的偉大!

雨過天晴,大地受了雨水無私的洗禮,顯得生機勃勃。在翠綠的葉子上,小雨滴像晶瑩剔透的珍珠;在操場跑道上,水灘像一面面鏡子,倒映着煥然一新的大地;天很藍,藍得像晶瑩剔透的藍寶石!仰頭望着跨過天邊的七彩彩虹,這雨後的大地真是美不勝收!

雨,雖然有時會帶給我們不便,但它終究是滋潤大地的精靈,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下雨天無窮無盡的樂趣!

數學的日記15

xx年11月14日星期日天氣:晴

今天一家人去龍崗肯德基吃全家套餐。

當我們到達那裏時,人們一直很擁擠。我們終於點了一些好吃的,找了個座位坐下。食物來了。這是一頓大餐。裏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分?這時,我想到123=4。我們每個人都有四條雞腿。後來吃了媽媽的一隻雞腿和阿姨的兩隻雞腿。姑姑說:“這個不能免費吃。我問你,你吃了百分之幾?”你還要吃多少份?”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然後我吃了5/12。“幸好我學到了分數的知識,能正確回答問題。

(二)乙

今天我媽給了我10塊錢去超市買東西。我用2/10的錢買了一串鞭炮,用1/10的錢買了四個棒棒糖,用2/10的錢買了七個氣球,最後用4/10的錢買了一把梳子,一共2/10 1/10 2/10 4/10=9/10。只剩一塊錢了,我得還給我媽。

回到家,我媽吃了1/4的棒棒糖,我爸吃了1/4的棒棒糖,我吃了1/4的棒棒糖。還剩一個,我把它給了隔壁蕭薔的哥哥。

(3)

上週,我們學習了成績。分數包括分子、分母和分數線,例如:1/3,3爲分母,1爲分子,中間橫線爲分數線。

分數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會用到。比如一本書有30頁,每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也可以用來加減!比如一半加一半等於一半,就是1。爲什麼會這樣?如果一塊蛋糕平均分成兩部分,每部分是蛋糕的1/2,如果兩部分放在一起是兩個1/2,正好是一塊蛋糕。加減分的時候,如果分母相同,不管分母多少,加記數器就行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是一樣的,就是1。

我也瞭解了分數的大小。老師教我們公式:分子和分母一樣,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同一個分母比分子分數大,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的時候,一般先寫分數,意思是平均分數,然後是分母,最後是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