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集錦15篇)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集錦15篇)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啓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啓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重、難點

1.再識字300—500個,會寫字達到150-200個。

2.練字:練鋼筆字,行款整齊,有一定速度;練毛筆字,寫正楷。 3.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練默讀,默讀重在練習速度和理解大意。 5.習瀏覽,練閱讀速度和信息查閱能力

6.習簡單的記實作文、想象作文,學習仿寫。

7.會修改自己的習作,會用標點符號(如冒號、引號)。

8.習作養成整潔、規範的書寫習慣,可開展限時作文及專門書寫速度訓練。 9.簡單的讀書筆記,學會寫內容梗概。 10.書信格式,學會寫書信

11.用普通話交談;學會傾聽、請教,敢於提出自己與衆不同的見解。 12.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13.會轉述,能生動的講述故事。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爲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4.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主要措施有:1)作業面批、有錯及時改正。2)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解難。3)結合學習情況老師抽時間個別輔導,請班級裏的優秀生爲其接對輔導。4)與科任老師、家長經常聯繫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勵爲主,及時表揚。6)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爲習慣。

5.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爲習慣。

(1)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其寫作,強調真情實感的再現,給予寫作技巧的指點,指導參與各種作文比賽。

(2)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多下功夫,提倡“多讀書、讀好書、讀雜書”,培養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3)在指導寫字和朗讀方法,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技巧和書寫水平。六、時間安排

1、古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學會詩詞中出現的生字,能結合註釋理解詞義。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二)過程與方法:能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語言美。

重點難點:

品位詩句,指導朗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體誦讀古詩三首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朗讀古詩,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3、藉助詩文註釋,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⑴敬亭山:你能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麼意思嗎?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寫的古詩嗎?⑶景物描寫:衆鳥、孤雲、敬亭山二、分步解讀,感悟詩情

1、學習“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⑴、畫一畫這兩句。 ⑵、理解“衆鳥”:說一說爲什麼畫好多隻鳥?⑶、理解“孤雲”:說一說爲什麼只畫一片雲?⑷、理解“盡”和“去”:看一看老師的畫面(空白的畫面)。 ⑸、品析:

並不是同學們畫錯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動態的畫面,而我們所畫的是靜止的畫面,可見作者用字的精妙。

過渡:衆鳥飛走了,孤雲離去了,現在只剩下詩人李白一個人了,難怪題目裏是──“獨”坐敬亭山。

2、品讀“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邊的景物都離李白遠去了,李白看起來非常?(板書:獨)

⑵、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讀出孤獨的味道:

過渡:前兩句看起來李白很孤獨,後兩句還是寫孤獨嗎?難道李白心裏真的很孤獨嗎?讀後兩句。

五、學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裏“只有敬亭山”,可見這裏的“相看兩不厭”是誰和誰互相看不滿足呢?

⑵、理解“看不厭”:

①看敬亭山爲什麼看不滿足?──景美

②李白僅僅把敬亭山當作一個景物來看嗎?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當作了──神,所以看不厭,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厭,這又是爲什麼呢?敬亭山也把李白當作了──神。而神總是“超凡”的,神總是“脫俗”的。 ⑷聯繫《夜宿山寺》和《望廬山瀑布》更深地體會超凡脫俗、寄情山水。四、品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麼知心的朋友,李白還孤獨嗎?這時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⑵品析:

那《獨坐敬亭山》中的“獨”是不是作者用詞不當啊?以“不獨”寫“獨”又是作者獨具匠心之處。

⑶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帶着高興的心情讀。五、表情朗讀,昇華詩意

1、古詩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獨坐敬亭山》看似寫景,實在抒發作者的感情,就讓我們也帶上作者的感情來讀一讀這首詩吧。2、背誦全詩。3、默寫全詩。

六、回顧總結,受之以漁

以前,我們通過老師的講解,同學們的討論,或者是畫詩、表演來學習古詩,今天,我們又是怎樣學詩的呢?學生自己總結:曉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還有畫一畫的方法。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表面)獨(內心)不獨

教學反思:

在教學《獨坐敬亭山》這首古詩時,我在學生介紹完李白的相關資料後,又補充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有了這個知識,學生對於整首詩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彙報完一二句的詩意後,我追問道:“你從哪些詞上能體會出詩人孤寂的心情?”學生馬上答出:“衆鳥高飛盡”的“盡”字,“孤雲獨去閒”的“孤”和“獨”字,都能體會出詩人的孤寂。因爲詩人的孤獨,他看到鳥兒和白雲似乎也不願陪他,都離他而去了。我微笑着表揚了發言的同學,班級的同學也表示贊同。這時,趙習雯同學舉起手來,說:“老師,我還有不同的理解。”我讓她說說看。她說:“我覺得從‘衆鳥’和‘閒’可以看出鳥兒雖然是要飛向遠方,但是也有自己的夥伴陪着。天空中雖然只有一片雲但是它也是悠閒自在地飄走的。而這就與詩人的孤寂形成了對比,顯得詩人更加

孤獨和寂寞了。”聽了她的發言,我首先予以肯定,並鼓勵其他同學今後和要這樣發言。同時我也感到這個孩子真的很有想法,並且她還能夠把自己的見解清晰得表述了出來。如果課堂上,其他的學生也能如此,我們的語文課不就上出“語文味”來了嗎?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你知道洞庭湖嗎?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你看到了什麼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4、老師送一組詞: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二、精讀會意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理解“湖光秋月兩相和”。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2)理解“潭面無風鏡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看一看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語文課上學習了一首古詩:《望洞庭》。

《望洞庭》是詩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圖,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之後,我還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爲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

看來,只有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才能讓學生寫出優美的文章。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2

蝙蝠和雷達

一、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使飛 機能夠安全夜航。

三、教學難點

蝙蝠飛行與飛機夜航之間的內在聯繫。

四、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等詞語。

2.初步瞭解課文大意,劃分段落。

二、重點、難點

1.領會科學家解開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祕的過程。

2.領會蝙蝠的特異本領與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關係。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課前從書、詞典辭海、網絡等各種途徑查閱、收集有關蝙蝠、雷達的信息資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板書:蝙蝠

(1)同學們,對於蝙蝠大家都見過,那麼你對它瞭解多少呢?

(2)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瞭解的有關蝙蝠資料。

2.板書:雷達

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瞭解的有關雷達資料。

課文題目用“和”把蝙蝠、雷達聯繫在了一起,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學習了課文你就明白了。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通過查字典等方法自學。

(3)同桌或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3.重點講解形似字。

三、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和雷達的內容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四、根據提出的要求進行討論。

(一)(3—6)講蝙蝠飛行祕密。

(二)(8)雷達怎樣幫助飛機在黑夜裏安全飛行的。

(三)歸納兩者關係。

五、齊讀課文,回顧本節所講內容。

六、課後作業

1.抄寫生字並組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開火車讀詞語,回顧課文大概內容。

(二)按要求,讀課文

1.蝙蝠飛行有什麼特點?課文有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蝙蝠飛行的這個特點?

2.科學家爲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是怎麼做的?

3.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麼?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三次試驗爲什麼能證明這一點?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二、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爲什麼說給飛機裝上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聯繫全文,說說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雷達的。

先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說,再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條理地完整地說一說。

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啓示爲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四、拓展思維

聯繫世界生活,想想生活中還有什麼發明是學習動物而來的?

五、作業佈置

1.練習用“終於”“清楚”造句。

2.如果你是發明家,你還想學習哪種動物,製造什麼?

板書設計

11蝙蝠和雷達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學習科學家善於發現、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啓示爲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3

設計理念:

以較強的整體意識,在教學中展示一個思維放飛的過程,一個情感激盪的過程,一個言語轉換的過程。重點引導學生從字裏行間去體會普羅米修斯對衆神之王宙斯的態度。普羅米修斯對火神大力神等衆神的態度,人類對普羅米修斯的態度,並以此爲路徑,去閱讀發現普羅米修斯“爲人類造福決不動搖、決不妥協、決不改變”的態度的一致性,以及人們對爲人類帶來“火種”的英雄的敬佩之情和感激之恩的一致性。

教學目標

1.在體會人物心情和拓展閱讀的同時,培養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2.在瀏覽、復讀和繪聲繪色的朗讀中,記住普羅米修斯這個故事,構建“爲人類造福,誓死不變”的英雄形象。

3.理解“氣急敗壞”、“饒恕”、“懲罰”、“驅寒取暖”等新詞,積累“忍受、遭受、承受”、“決不會-更不會”、既不能——也不能“”儘管-就是“等詞語和句式。

教學重難點:

在體會人物心情和拓展閱讀的同時,培養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大家自由的、放聲的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能讀出一幅一幅的畫面來。

二、讀着這一個感人的故事,想象着這一幅一幅感人的畫面,你的心有沒有被打動。仔細讀讀課文6、7、8三個段落。翻來覆去讀,翻來覆去想,直到能把這“最嚴厲的懲罰”一點一點地說清楚了,你就停下來。(提醒:把能夠反映這是最“嚴厲的懲罰”的句子用浪線畫下來。)

1.誰用一句話談談你對“最嚴厲的懲罰”的感受?

2.這些句子讓你有了怎樣的感受?

3.哪些詞語讓你對“最嚴厲的懲罰”的感受更加真切?

(有四個層次,特別要體會3、4兩個層次。A“鎖”;B“啄”;C“不是一次,而是天天啄”;D、“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許多年”。讓學生加上自己的聯想,具體說說這“最嚴厲的懲罰”。)

4.面對最嚴厲的懲罰,普羅米修斯是怎樣的態度?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讀讀;理解“屈服”、“決不屈服”、“儘管――就是”,“如此”。

師生輪讀“最嚴厲的懲罰”和“宙斯的態度”。

想象一下普羅米修斯的表現嗎?面對普羅米修斯的態度,你有什麼想法?

三、普羅米修斯決不屈服的態度,我們還可以從課文的其他地方感受到。

1.課文第5段

2.課文第一節“冒着生命危險————”。

四、互文閱讀

1.(補充情節資料1)假如你是一位演員,你會如何朗讀普羅米修斯的話?用“決不——”來說說他的態度。

2.(補充情節資料2)假如你是一位導演,你會要求演員如何來朗讀普羅米修斯的話?用“決不——”來說說他的態度。

3.讀課文最後一段。假如你是一位編劇,你會讓普羅米修斯怎樣對大力神說?

小結:(看板書)普羅米修斯爲了給人類帶來火種,在宙斯最嚴厲的懲罰面前,決不屈服,當火神勸他歸還火種的時候,他表示決不——————,當他的好朋友河神要去向宙斯求情的時候,他還是——————,即是宙斯的心腹前來勸他的時候,他仍然是決不————。普羅米修斯就是這樣一位真正的英雄,現在人們習慣叫他“取火英雄”。

五、在咱們中國的神話中,也有一位取火英雄,他的名字叫“燧人氏”。比較讀讀,這兩個故事有哪些相同的東西在裏面?

1.學生練習

2.交流:都是講取火的事;都是講取火艱難的事;都是講人們懷念取火英雄的事。

3.爲什麼人們都如此懷念取火的英雄,而且5000多年來,一直傳頌?(宜聯繫課文1、2段,理解火給人類帶來了幸福和光明,火讓人類遠離了悲慘和黑暗)。

4.小結: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幸福,帶來了希望和理想。現在,當我們讀到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的時候,不僅僅覺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覺得他是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當我們叫着普羅米修斯的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人類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理想。

六、總結:

普羅米修斯是大家都應該記住的故事。當然,我們今天學習普羅米修斯也是爲了打開一扇門,打開一扇通往古希臘神話世界的門,課文後面的資料袋給我們列舉了幾個故事,大家都去讀一讀。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4

目標:

讓學生掌握材料的

重點:

審清題意,不離題。

難點:

進行豐富的想象,把內容寫具體。

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審不清題意,內容不夠具體。

複習過程

1、提問:什麼是材料?

2、:常見的材料有:一是根據圖畫,二是根據一個故事梗概擴寫,三是根據故事開頭進行續寫。

3、習作一:根據圖畫。

(1)先回顧第四單元的看圖:

這幅圖畫的圖意是什麼?

這幅圖目的是要求我們懂得戰爭給我們帶來了災難(或日本侵略者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怎樣才能把這幅圖畫寫具體?

詳寫被炸後的廢墟,具體描寫小孩的外表及內心。

(2)出示圖畫,讓學生先把握圖意是什麼,後抓住什麼景物寫。(圖略)

4、習作二:

請你認真讀下面一件事情的開頭部分,合理地展開想象,續寫一個故事。

星期二早晨的晨會課開始了,四(2)班張老師組織全班學生收看學校苗苗電視臺的<一週集錦>節目。突然,一位老大爺顫巍巍地推門進來,氣喘吁吁地問張老師:“你們班有個叫李宏民的學生嗎?”“有啊,李宏民怎麼啦?”張老師驚奇地望着老大爺。老大爺激動地說:“我可找到他啦,一個懂事、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好孩子啊!”

(1)提問:要續寫這個故事,首先要弄懂什麼?

(2):這肯定是一件捨己爲人的事。究竟李宏民爲老大爺做了什麼事,就是我們的具體內容。

(3)提問:怎樣才能寫具體呢?

(4):要將事情的起因經過寫具體。

小測內容

將習作一的看圖寫好。

作業完成習作二。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5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父親不怕艱辛和困難、堅持不懈的好品質,要知道想獲取成功必須勇於克服困難,堅持努力奮鬥。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知道課文中寫了父親什麼事,表現了父親的什麼品質;能找出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

能力要求: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想像父親遇到的困難和怎樣克服的;有感情的讀文。

重點難點:能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體會他的作用。

教具準備:常規、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見過菜地,院子裏的小塊平地可以開墾成菜地,田裏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覺得在山坡種地會有問題嗎?

學生髮表看法

二、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三、 學習生字新詞

1、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想辦法解決

2、 彙報學習情況解決了哪些問題

第二課時

四、 理解課文內容

1、 讀第一、二段。小組討論爲什麼要開墾新菜園?

2、 父親要開墾新菜園家人態度如何?用個詞語來說明,父親的態度如何?也用個詞語來說明。

3、 哪部分具體介紹了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他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學生默讀在書本上批註)

4、 全班討論

5、 結合學生的句子談談哪些話語很感人?原因是什麼?注意抓住動詞。

6、 經過父親的努力結果如何?

7、 讀了課文你受到什麼教育?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6

教材分析:

這首詞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詩人、畫家張志和。詞中描繪了一片畫意詩情。色彩明麗,畫面清新,加上斜風細雨,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學生分析:

學生初次接觸詞,對詞的特點不熟悉,這首詞內容淺顯,指導學生先自學,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體會詩中意境。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背誦《漁歌子》。

2.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詞中有畫,詞中有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感情,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資料卡、彩筆。

教學過程:

一、班級詩詞大會

1.詩詞比賽:老師說前一句,學生答後一句。

2.圖中有詩:根據圖片回答詩句。

二、初步感知

1.出示《漁歌子》和《江雪》。學生根據課本注音讀一讀,找找它們在形式上有什麼不同,引出詞的特點。

2.介紹詞和作者: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詞,又叫長短句,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詞可以歌唱,每一首詞根據格律,都有一個曲調名,成爲詞牌。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詞調是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有的詞牌就是詞的題目,比如今天我們學習的《漁歌子》。

張志和:唐代詩人、畫家,今流傳《漁歌子》五首。

3.自學

(1)根據注音自讀兩遍,讀準字音。

(2)同桌檢查讀。

(3)齊讀,欣賞配樂朗讀,學生再讀。

(4)學習生字生詞。藉助圖片認識白鷺、鱖魚、箬笠、蓑衣。

(5)對照詩詞後的註釋,想一想詩詞中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小組合作學習,不懂的可以討論可以問老師。

(6)全班交流詩詞大意。

(7)詞講究韻律,讓我們一起雙手擊掌,打出節拍,隨節拍讀。

三、品味詞中畫,畫中情

1.思考,詞中介紹了幾種景物?你能看出是什麼季節的嗎?

2.在作者的描述中,不僅有景還有人,不僅有色彩還有聲音,不僅有動態描寫還有靜態描寫,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想一想,你彷彿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或感受到了什麼?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一寫或畫一畫。

3.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體會出詞中有畫。

4.作者寫的這些景物給你的印象怎麼樣?這色彩明麗的“畫”在表達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哪位同學能把作者這種輕鬆愉快的心情讀出來呢?

5.面對垂釣者,你有什麼想問的嗎?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指名學生回答。

我們只有瞭解作者是在怎麼樣的心境中寫下的這首詞,纔會對詩詞所折射出的情感有更深的瞭解。閱讀資料,思考,指名學生說一說“不須歸”還有什麼含義。

6.作者的大哥張鬆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鬆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1)師生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2)志和啊,你爲何不歸?指學生回答。

(3)讓我們一起讀出張志和的心聲吧。

四、有感情朗讀、吟唱。

1.鬱鬱蔥蔥的西塞山附近,桃花盛開,白鷺飛翔,碧波粼粼,鱖魚跳躍,好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光,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同學們,讓我們伴隨優美的音樂,把作者悠閒愉悅的心情讀出來吧!

2.一首優美的詞也是一首優美的歌,這首傳唱千年的詞也改編成了一首歌,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五、把這首詞畫成一幅畫,積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

板書設計:

漁 歌 子

唐 張志和

景 美麗如畫

不須歸

人 悠閒自在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深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情,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準備《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全文和閱讀練習《泥土裏,成長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3、收集有關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到處是綠色,到處是鳥語花香。而嬌豔的花朵,無疑是春天裏絢麗多姿的一筆。它用繽紛的色彩,嬌弱的身姿,清幽的氣息吸引着無數的文人墨客。你面對千萬朵在冷風中怒放的小花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質疑。

2、交流反饋

3、指名讀課文。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理清脈絡

1、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想一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2、投影出示,請學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見草地時,感到XXXXXX,因爲XXXXXXXX;

扒開草後看見躲藏着小草時,感到XXX,因爲XXXXXXXX;

離開維也納前,感到XXXXX,因爲XXXX;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XXX,因爲XXXX;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頭XXXXX,因爲XXXXXX。

四、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1、自主研讀

a.再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寫在傍邊。

b.將自己認爲寫得好的句子、詞語反覆品味,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全班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地方及原因,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開評議,各抒自見。

五、感情朗讀,交流感悟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讀出聲、讀出形、讀出情。

2、讀了這篇課文,你對生命又產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結合前面的幾篇課文,大膽地談一談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六、積累語言,拓展閱讀

1、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語段或詞語。

2、這篇課文選自當代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請同學們課後仔細閱讀這篇優美的散文。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過程

預習探究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瞭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爲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合作交流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

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品讀體驗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鞏固延伸

(五)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9

小英雄雨來

課型: 略讀課文

教學目標 :

1.認識8個生字。

2、.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3、給課文的每個部分加小標題。

德育目標:

瞭解雨來爲掩護革命幹部和日寇英勇鬥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

教學重點: 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方法: 讓學生根據課文前“連接語”的要求自讀課文。

課前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導入揭課題

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後,他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配合八路軍與鬼子周旋……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14課《小英雄雨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興奮。]

二、略讀課文知大意

1. 指讀“連接語”,明確學習要求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3)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4)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給每個部分加個小標題。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是通過課文前的“連接語”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連接語”除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外,着重對課文的主旨和閱讀方法、學習的重難點、語文學習的拓展點給予了提綱挈領性的導向,體現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讀讀“連接語”,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助於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

2.自讀自悟,感知大意

對照閱讀提示,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有關內容,讀後與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解決,不能解決的做個記號,待後集體解決。

3.集體交流,篩選要點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說說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 教師引導梳理、概括信息點,並提煉成爲小標題。(游泳本領高;上夜校唸書、掩護李大叔、勇鬥鬼子、寧死不屈、機智逃生)或(“望着媽媽笑”、“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把缸挪回原地”、“什麼也沒看見”、“有志不在年高”、“雨來沒有死”)

(3)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

教師根據學生彙報交流的情況,着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以下句子,並體會句子的意思。

①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讓學生認識到這是雨來能夠掩護革命幹部,同日寇做鬥爭的思想基礎,正是雨來對祖國深切的愛,纔有了後面勇救交通員、勇鬥鬼子的故事。)

②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着風,一直朝後院跑去。(這一動作的描寫,形象地表現了雨來的機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這是一處細節的描寫。表明了雨來誓死保護交通員,和敵人鬥爭到底的決心與堅強意志;體現中國人民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祖國的決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這是人們對雨來的讚揚,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深深感動、激勵着蘆花村的人們。)

4.再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

快速瀏覽課文,練習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自主讀悟,從整體粗知課文大意,是“略讀課文”的主要學習方式。按“連接語”,充分地自主地讀課文,自讀自悟,有目的地搜尋信息點,篩選信息點。然後,圍繞重點、難點在小組中讀讀、議議,互相交流閱讀情況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決問題。最後,再圍繞“連接語”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適當地引導對信息點的梳理、整合、概括,並對難點進行適當的點撥解疑。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略讀課文的教學難點,有助於學生提高閱讀實效,學習略讀方法,提高略讀能力。]

三、拓展延伸促昇華

1.課內拓展

(1)學完這篇課文,你要向雨來學習什麼?

(2)閱讀“資料袋”

2.課外拓展(選擇性作業)

(1)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利用課外的時間閱讀管樺的小說《小英雄雨來》。

(3)收集抗日戰爭中英雄的故事。

(4)寫一篇讀後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照雨來身上那種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聯繫自己,從思想深處受到感染教育;閱讀“資料袋”,讓學生體會到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課後拓展,既與課文學習相互補叢,相互呼呼應,有助於對學生愛國意識的進一步引發,同時有時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板書設計:

雨來 游泳本領高

上夜校

掩護李大叔

智鬥強敵

村民誇獎

勇敢機智   ↘

(熱愛祖國)   脫險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0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覆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範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着利用工具書或文中註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讚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並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瞭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讀生字:塞箬蓑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麼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註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隻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遊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着斜風細雨,久久不願離去。

五、總結昇華

請同學們自願理解詞意。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裏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並從中受到啓發;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準備】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習27課。(板書:魚畫到了紙上)

學生:老師,您寫錯了,是魚游到了紙上,不是魚畫到了紙上

老師:(故作愕然)不對吧,魚怎麼會游到紙上呢?

學生之間的爭議引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上一節課老師已經佈置同學們預習這篇課文,現在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1.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是什麼?

(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殘疾青年,他每個星期天都來這裏畫金魚。魚游到了紙上意思是說這位青年畫的金魚十分形象生動,像活的那樣在紙上游動。學生可以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只要大致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就行了。)

2.你是怎麼知道這位青年是聾啞人?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從來不說一句話沒有任何反應,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廠的廠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聾啞青年。如果是會說話的人,不可能從來不說一句話;如果是聽得見的人,那麼在衆人的讚歎、議論聲中,不可能沒有任何反應;福利工廠一般是專爲殘疾人開辦的工廠。)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有關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裏的句子。

2.輕聲朗讀課文,試着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講了什麼。

3.指名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學生討論。

第一段(12自然段)講我常去玉泉觀魚。

第二段(34自然段)講我在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講我通過看這位青年畫金魚,對他有了更多瞭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講我對這位青年產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詞卡片,用指名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致是翹舌音,聾是後鼻音。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讀音和停頓不恰當的地方。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第一、二段

二、提問

1.賞心悅目是什麼意思?作者在玉泉觀魚時爲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賞心悅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賞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暢。因爲玉泉的池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這樣美好的情景看在眼裏自然覺得心情舒暢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話引出下文?(十幾缸金魚。)

3.舉止的意思是什麼?我是怎樣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舉止,動作、神態。我是在金魚缸邊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特別的地方就是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即愛魚達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二、三、四段,思考問題:這位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2.學生討論思考題。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有時有時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爲一體了太陽快下山了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爲了畫好金魚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等)

3.提問:

(1)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指的是什麼?說明了什麼?

(青年畫的魚彷彿活的一樣在紙上游動,引起了人們圍觀和讚歎。說明他對魚的特點非常瞭解,畫得非常像。)

(2)融爲一體的意思是什麼?說明了什麼?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魚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魚,這正是達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現。說明這位青年畫魚非常勤奮、專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裏是什麼意思?魚游到了心裏和游到了紙上有什麼關係?

(青年對魚的特點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經形成了金魚的清晰、準確、生動的形象。一個先字點明瞭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裏兩者之間的關係。要把魚畫得像,畫得活,必須反覆觀察,使頭腦中的金魚形象、生動。魚游到紙上是游到心裏的結果,魚游到心裏是游到紙上的前提和原因。這位聾啞青年之所以能使魚先游到自己的心裏,是他勤於觀察,刻苦練習,達到忘我境界的結果。)

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注意讀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場合所表達的語氣。

2.教師範讀課文。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討論下面問題:

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作者與那位青年只是碰到過幾次,卻發現了他的特別之處,對那位青年愛魚愛到忘我境界的準確描寫以及發現那位青年是聾啞人,都能體會出作者觀察的細緻入微。正因爲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所以文章寫得具體、生動)

2.聾啞青年又是怎樣觀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說明他觀察事物十分專注、刻苦。從有時有時可以看出他觀察時抓住了金魚的特點,因此,畫出的金魚才能做到彷彿在紙上游動。)

3.你從中受到哪些啓發?

(教師可從兩方面加以引導,一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積累,並說說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二是談談如何學習那位聾啞青年的勤奮、刻苦的精神。)

三、佈置作業

①抄寫生詞兩遍,提示難點:聚、聾、啞。

②先寫出帶點字的意思,再寫出詞語的意思:一絲不苟、賞心悅目、融爲一體。

附:板書

27.魚游到了紙上

聾啞青年 舉止特別(忘我)游到紙上 先游到心理

認識 瞭解 敬佩

教後記: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父親的菜園》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默讀課文,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堅韌的品質和對土地的熱愛。

二、教學過程

1.教學時,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說說本課的閱讀要求。然後按照要求自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做記號和批註,要把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畫出來,然後在小組裏交流,並把小組裏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

2.父親是在什麼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有清楚的說明,父親是在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園的情況下決定開墾新的菜園的。他又是怎樣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講了四點:(1)在我家後面的山坡上,選擇了一塊相對平緩的坡地,作爲菜園的基地;(2)在坡地的邊緣砌了一道高高的石牆,再從山腳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蓋住了那些可怖的岩石。(3)當菜園長出了一片綠綠的豌豆的時候,父親卻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裏去肥土。(4)四處拾糞,伺候這塊菜園。

3.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中體會到父親勤勞、堅韌的品質是教學的重點。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來體會,然後說說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麼。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做適當梳理。

(1)決定開荒。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荒!(勤勞)

(2)開墾荒地。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着鋤頭、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擔柴草回家來。(勤勞、吃苦)

(3)壘上石塊。父親沒有氣餒蓋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堅忍不拔)

(4)種上豌豆。當我問能否長出豌豆,父親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對土地的信賴)

(5)豌豆肥田。父親說:肥土吧。(對土地的保護、熱愛)

(6)拾糞肥田。有時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親也要我跑到菜地裏去撒。(節儉、對土地的熱愛)

《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同學相互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蹟。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表達和評議,內容清楚具體。

2. 寫自己敬佩的一個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認真修改。

3. 發現引號的不同用法。

4.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詞語。

5. 閱讀成語故事,大致瞭解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1. 拜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進行觀察或記錄,爲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準備。

2. 《成語故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在本組教材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着精神光輝的人,有十七世紀執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癡全神貫注工作的羅丹,,勤奮專注讓魚游到了紙上的聾啞青年,堅持不懈、勤勞樸實的農民。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在我們的身上就有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這次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小組交流

1. 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 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任務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紹給大家。

3. 在小組內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敬佩的人。

4. 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出說得最生動具體的同學。

5. 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把事例說得清楚具體。

全班交流

1. 各組代表輪流說,勸班同學進行評價:一是評價說得內容是否具體,能否表達出敬佩之情;二是評價表達時是否態度大方,聲音響亮。情感渾厚。

2.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評價,雙向互動,既可以接受同學和老師建議,重說某一部分,也可以椐理力爭,說得真實自然。

3. 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寫在黑板報上,說一說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是什麼風範。

延伸拓展

小組同學共同辦一張手抄報,把觀察記錄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報上。

第二、三課時

激發習作興趣

上節課,通過口語交際我們認識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們憤怒學習的人,這節棵課,讓我們把這些任務寫下來,並編輯一本《我們敬佩的人》班級作文集。

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自讀習作要求,通過任務的形象和所做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點;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寫完後要認真修改。

精彩回顧

1. 回憶口語交際時,自己在小組裏說的受到組員認可的部分。

2. 回憶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師和同學們稱讚的同學是怎麼說的。

習作

1. 學生試寫,教師巡視,瞭解情況,個別指導。

2. 按照要求寫完後要認真修改。

評議

1. 把自己認爲好的地方做上記號。

2. 與組內同學互相習作,寫幾句評語。

3. 再次修改後在組內朗讀欣賞,推選一篇完整習作和一個優美片段,參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內容具體、語句通順,人物描寫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等。

謄抄習作,編輯班級作文集《我們敬佩的人》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1. 自由讀文中的三個句子,聯繫學過的課文想想這三句話的意思。

2. 想一想三句話中的引號有什麼作用。

3. 翻閱類似的課文找出類似句子說說你的發現。

4. 想想課外的讀物中有沒有這樣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過引號嗎?是發揮它的哪一種作用?

日積月累

1、 自讀成語,要求讀得正確。

2. 你發現這些成語有什麼特點?

3. 自選一個成語說說它的意思。

4. 開展讀的競賽,熟記這些成語。

閱讀

1. 自由閱讀,自學生字新詞,體會鵬程萬里的含義。

2. 指名朗讀。

3. 交流讀後的啓示,(人要有遠大的目標)練習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2

學習《父親的菜園》,學生通過勾畫、批註、朗讀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從而體會父親的品質。

教學目標:

1、藉助字典,認識“嬰、毅、腫”等8個生字。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並學習父親的勤勞、自信和執著等品質。

3、學習並積累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勾畫、批註、朗讀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從而體會父親的品質。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父親的菜園”的來之不易和其象徵意義。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交流認識,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大家都預習了課文,請大家談談爲什麼題目叫“父親的菜園”,而不叫“我家的菜園”或“我們的菜園”?

(學生交流)

2、我們的理由充分嗎?我們再次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步讀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反覆讀幾遍,把難讀的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詞:嬰兒、疑惑、堅毅、可怖、紅腫、榨乾、荒涼、誘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a、認讀詞語 b、糾錯 c、選擇詞語來說話)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由於_____,父親_____,經過_____,終於_____。

4、相機學法指導:概括一件事需具備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

5、提問:在什麼地方開闢菜園?最後結果怎麼樣?(順勢板書:荒涼的山坡 碧綠的翡翠)

三、研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並在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旁邊寫下ti會。

2、學生交流。

3、指導朗讀。

第三自然段,通過“每天……就……直到……才”寫父親通過一個星期起早貪黑地勞動,纔開出了三四分的黃土地。

第四自然段,“那天,父親正在吃午飯,抓起鐵杴就衝進了暴雨中……”

第五自然段,“從山腳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爲了填土,父親累得雙肩紅腫,雙腳起泡,靠自己的身體,在岩石之上創造了一塊菜園。

第八自然段,育肥時父親的一段話,表明了父親對土地的瞭解和熱愛,目光長遠,不貪圖眼前利益。

四、總結課文,昇華主題。

1、迴歸課題。

父親爲我們一家人______,菜園不僅爲我們一家人提供了_____,還讓我們通過菜園看到了父親身上的 _____品質,所以,課文題目叫《_____》,而不是“我家的菜園”或“我們的菜園”。這裏包含着“我”對父親的______。

2、總結全文。

父親爲我們一家人開出了一片菜園,子女們從這片菜園裏收穫的不僅是新鮮的蔬菜,更是做人的品質。正是這種品質影響着作者王樹槐,使他成爲一名作家,讓自己的人生菜園長出碧綠的蔬菜,這種品質也將影響着我們每位孩子去戰勝生活中困難和失敗,最終自己的菜園長出新鮮的蔬菜。

五、作業。

1、熟讀課文中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體會情感,注意朗讀的語氣。

2、寫一段你與一個熟悉的人的對話。(注意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

板書設計:

28 父親的菜園

自信 勤勞

荒涼的山坡 碧綠的翡翠

執着 熱愛

教後反思:

《父親的菜園》是一篇略讀課文,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把着力點放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上,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去理解和感悟“父親”的精神。本設計按照“提出疑問—梳理問題—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組織學習,把朗讀課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與解決問題中,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重點結合“父親”在開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現出的堅定不移的態度和百折不撓的付出,引導學生來暢談讀後的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來理解課文的題目《父親的菜園》,在教學的最後,讓孩子們理解作者所以將這塊菜園命名爲“父親的”而不是“我們的”“我家的”,正是因爲這塊土地是父親同惡劣的自然環境(荒蠻多石,暴雨衝土,貧瘠無肥)進行抗爭,付出艱辛努力的結果,才擁有了這塊“翡翠般的菜園”。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作者在對父親一言一行的描寫中,都表現出了這位普通農民勤勞樸實,執著自信的品質。父親創造的不僅僅是荒涼中奇蹟,而且是頑強意志與不懈努力的勝利。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交流和朋友相處的方法。

2.根據討論的目的,記錄重要信息。

3.分類整理小組意見,有條理地彙報。

教學重點

交流並討論重要信息。

教學難點

整理彙報與朋友相處的方法。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榮德基小學課件資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談話導入。

教師口述:我們都有自己的朋友:新朋友、老朋友。和朋友相處,最重要的是什麼?

預設1:我認爲和朋友相處最重要的是彼此信任。

預設2:我認爲和朋友相處最重要的是願意分享,不自私。

有人認爲,是彼此信任;有人認爲,是願意分享,不自私……這節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聊聊朋友相處的祕訣吧!

二、明確要求

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

①根據討論的目的,記錄重要信息。

②分類整理小組意見,有條理地彙報。

三、交際練習

下面我們就來分組討論“朋友相處的祕訣”。

1.分組交流,每人至少提出三條意見。

2.組長彙總小組意見。

3.組長怎樣才能更好地彙總小組意見呢?

溫馨提示:先記錄每個同學的想法,再把相近的整合在一起,然後標記出大多數同學認同的想法。

4.出示彙總的記錄。

下面是某小組在討論“怎樣表達對父母的愛”時作的記錄,供參考。

1.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事。(小光)

2.父母生病了,給他們遞上一杯熱水。(小光)

3.父母過生日時送上我們的禮物。(小文)(小麗)

4.提醒父母增減衣服。(小杰)

5.給父母準備一件生日禮物。(小麗)

6.代表全班交流。

將小組意見彙總後,派代表在全班彙報。其他組員可以作補充,儘可能全面地反映小組意見。

7.交際方法彙總。

(1)看圖尋思路。

仔細看看教材中“怎樣表達對父母的愛”的小組記錄,從中我們可以借鑑記錄意見的方

法——先記錄每個同學的想法,再把相近的整合在一起,然後標記出大多數同學認同的想法。

(2)思考定主題。

可以從個人的生活經驗出發發表意見,也可以從聽到的、看到的別人和朋友相處時值得借鑑的經驗出發發表意見。

(3)評議誰最棒。

將小組意見彙總後,派代表在全班彙報。其他組員可以作補充,儘可能全面地反映小組意見。全班評議優秀小組。

四、交際示例

師:我們與朋友相處的祕訣是什麼呢?

生:我們小組經過討論認爲朋友相處的祕訣體現在五個方面:

1.互幫互助。在朋友有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自己有困難時也可向朋友尋求幫助,這樣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

2.坦誠相待。對朋友要真誠,不欺騙,不虛僞,用真心換真心。

3.言出必行。自己答應朋友的事要做到,做不到的事不要隨便答應。

4.經常溝通。朋友之間要多溝通、多交流,把開心和不開心的事告訴朋友。

5.彼此尊重。雖然朋友之間關係親密,但不能沒有分寸,不能用朋友的缺陷開玩笑,不能諷刺挖苦朋友,傷害朋友的自尊。

點評:這位同學把小組意見綜合起來分條彙報,很有條理。

五、課堂小結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朋友與自己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這時千萬不要因此而生氣,仇恨朋友,要珍惜友誼,善待朋友。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語句並積累。

3.情感目標

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感受優美語句: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媒體:

掛圖;畫有導遊線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二、學生自學

帶着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着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遊覽路線)

教師指導:隨着導遊線路觀看圖像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三、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縈繞等。

“藍天襯着高聳的巨大的雪峯……”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四、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裏?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峯、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的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五、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四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5

《自然之道》課文原文

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遊。在這個海島上,有許多太平洋綠海龜在築巢孵化小龜,我們的目的,就是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

太平洋綠龜長大後體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龜體重不到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龜一般在四五月間離巢而出,爭先恐後爬向大海。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幼龜便可能成爲食肉鳥的美食。

那天我們上島時,已近黃昏,很快就發現一隻大龜巢。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龜巢,卻又欲出而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問嚮導:“你得想想辦法啊!”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這樣的。”

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着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然而,接着發生的事情讓大家極爲震驚。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很快我們明白:我們原來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爲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行。

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擋,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天啊!”我聽見同伴說:“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這時,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鏗鳥的口中之食,我們的嚮導摘下頭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數只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着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已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我和同伴們低着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自然之道》教案

學習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③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啓示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在小黑板上

抄寫:

①生字新詞。

②兩組要比較的句子。

第一課時

●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①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麼,有什麼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個真實而又令人難忘的故事,初步瞭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啓示。(板書課題)

●自由朗讀,自主預習

①按常規或按要求自讀自學: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②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遊築巢幼龜沙灘偵察企圖

情願蠢事返回海鷗補救

爭先恐後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吁吁響徹雲霄

③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並多讀幾遍。

④彙報: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瞭解課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並從中受到啓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①出示句子:“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敘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③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a.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嘲鶇”,帶頭飾上臺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並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並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範寫“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語,如“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後指名上臺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說“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③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說一說。

④回答:我們幹了一件什麼樣的“蠢事”?

⑤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麼異同?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後範寫“愚蠢”,學生在草稿本上寫兩遍。

●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自主讀課文,遍數自定,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導讀課文,感悟“啓示”

①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意。

②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請大家再自由讀一讀。

③默讀六、七自然段,展開想象:

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描述一下,並寫一點兒自己的感受。

④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⑤比較句子,體會“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a.嚮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b.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⑥感悟啓示: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啓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啓示對大家說一說吧!

在學生廣泛發言後,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閱讀提示”,畫出其中一句話,並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①齊讀課題,再指名說說課題的含義和“道”的意思。

②朗讀全文,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先指名說一說,如果學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讓學生填空式地說一說,最後小結方法──把各部分意思連起來。

●明確要求,啓動“綜合性學習”

①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安排,說一說活動方式與要求。

②分組商議: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

③全班交流,教師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④課餘時間學生分頭行動,教師及時瞭解情況。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感缺失太多。反思教學,諸多感觸涌上心頭,其突出者有三:

一是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之中。課堂,是教師精心爲學生搭建的可供學生生動活潑主動進取全面發展的平臺。課堂上缺少了學生的活動,或者說學生的活動不充分,或者說沒有使全體學生動起來,那麼,這個課堂是缺乏生機和活力的。這是我在這節課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過觀察估算了一下,在這節課中沒有完全動起來(主要是腦動)的學生佔着不小的比例。是什麼原因呢?對學生情況把握不準確,在教學構思上對主體性和全員性考慮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

二是朗讀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表現手段,它對領悟情感陶冶情操培養情趣很有好處。所謂讀文悟道披文入情,強調的就是讀。這節課中,對朗讀的處理,沒能很好地與閱讀教學的特點統一起來,從而使閱讀教學顯得單薄,顯得縹緲,顯得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這是因教師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

三是評價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催生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無疑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的進取心,激勵學生的求知慾。評價猶如催生劑,給學生以力量,給學生以風貌,給學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

我明於心而未能明於行。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矯正自我,改進教學,使教學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