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延安,我把你追尋》教學實錄

《延安,我把你追尋》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2W 次

  教學目標:

《延安,我把你追尋》教學實錄

1.讓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受到革命傳統思想的教育。

2.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詩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並注意把詩的韻腳讀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提出問題 (教師朗誦詩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從同學們的眼睛裏,老師看到了大家對這首詩的喜愛。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邊讀邊思考兩 個問題(電腦顯示)

1.爲什麼這首詩聽起來這麼悅耳,讀起來這樣琅琅上口?

2.這首詩講了哪幾個主要問題?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後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這首詩爲什麼聽起來這麼悅耳,讀起來這樣琅琅上口?

生:因爲它押韻。

師:這首詩押的是什麼韻呢?

生:它押的是“ang”韻。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什麼叫詩的韻腳?詩的什麼地方需要用韻腳呢?

生:詩句末尾押韻的字叫詩的韻腳。一般來說,詩的雙句句末用韻腳。

師:請你把這首詩的韻腳用“。”標記出來。

師:我們在朗讀詩歌的時候,對詩的韻腳要適當加以突出。這樣,聽起來才聲韻鏗鏘。下面請同學們回答 第二個問題:這首詩講了哪幾個主要問題?

生:詩人在延安追尋什麼? (師板書:追尋什麼。)

生:詩人爲什麼要把延安追尋? (師板書:爲什麼追尋。)

師:下面,老師重點指導大家理解第一個問題。同學們要注意老師指導的步驟,學完後將學習方法歸納出 來,然後,根據這一學習方法自己解決第二個問題。

 二、學習第二節,理解“追尋什麼”這一問題

師:詩人在延安追尋什麼呢?請找出詩中有關的詞語。

生: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師板書。)

師:同學們對延安的這些地方一定比較陌生,讓我們來看一段錄像。 (師放錄像。)

師:詩人追尋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這些地方,是在追尋什麼?

生:詩人在追尋那段艱苦而美好的歲月。

生:詩人在追尋偉人的革命足跡。

生:詩人在追尋延安精神。 (師板書:延安精神。)

師:請同學們聯繫剛纔所看到的錄像,以及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說說延安精神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請 自由發言。

生:延安精神是執着地追求理想併爲之獻身的精神。

生: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

生:延安精神是力求上進、永不滿足的精神。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但延安精神並不只包括這些,它有着豐富的內涵,它是中國人民革命精神的集中體現。讓我們懷着對延安的一片深情,朗讀第二節。(學生齊讀。)

 三、歸納學習方法

師:剛纔我們通過深入學習,理解了詩句的意思。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是按照怎樣的步驟來進行學習的呢?

  電腦顯示:

1.自由朗讀,找出主要問題;

2.再讀詩歌,找出關鍵詞句;

3.思考、討論,解決問題;

4.有 感情地朗讀,進入情境。)

  四、學生自學第三至第六節,理解“爲什麼追尋”這一問題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自學,弄懂“詩人爲什麼要把延安追尋”這一問題。老師還會給各組分 發不同的練習題,請你們認真討論,共同解答。

習題一 理解下列詩句的意思;

1.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 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炕。

2.我們毫不猶豫地丟掉了老牛破車, 卻不能丟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樑。

練習二 討論;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爲什麼還不能丟掉延安精神呢?

習三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彷彿沒有了靈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1.改句練習;

1)請把這個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2)你能用“只有才”造句,表達出同樣的意思嗎?

3)你能用“因爲所以”造句,也表達出同樣的意思嗎?

2.通過完成上述改句練習,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更好些?爲什麼?

師:通過自學,同學們理解了“詩人爲什麼要把延安追尋”這個問題。下面,讓我們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 第三至第六節,請注意把詩的韻腳讀出來。(女同學讀第三節,男同學讀第四節,全班齊讀第五、六節。)

  五、學習第一節

師: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需要延安精神。這種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們健康成長所不可缺少的。因此,詩人把自己對延安的追尋比作什麼呢?請女同學齊聲告訴我。 (女同學齊讀第一節。)

  六、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掌握了二類教材中詩歌的學習方法。同學們通過自學,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自覺、主動地學習,做學習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