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頤和園》教學反思【整理3篇】

《頤和園》教學反思【整理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頤和園》教學反思1

《頤和園》教學反思【整理3篇】

本課作者引領我們一起走進頤和園,按一定的遊覽順序向我們介紹了頤和園內幾處美麗的景觀。文章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層次清晰,文字圍繞“美麗”展開。

課堂上,我們從走進大門開始,跟隨作者繞過大殿,來到長廊,感受到了長廊的長和美;隨後登上萬壽山一飽山下美景;最後來到昆明湖,欣賞了湖邊的美景。作者每到一處,在每段開頭都有一句表示位置轉移的語句來引出,非常明顯。在開始我提出“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從文中的哪些語句看出來的?”這一問題後,大多數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對重點詞句的體會也比較好。描寫長廊時,我讓學生邊讀邊畫出長廊特點的詞句,並說說自己的理解,宋藝涵同學竟一下子說了好多,對每一句都分析得頭頭是道。她不僅體會到了長廊的長、美,還由橫檻和花木的獨特設計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看來她由17課《長城》的知識遷移過來了,這種學習方法還真不錯。後面段落中,其中對於“滑”字的體會學生理解比較透徹,我想可能是由前面的比喻句做鋪墊。

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學完每一部分後我還是沒能及時小結一下。課文圍繞頤和園的美麗來寫,每遊覽完一處景觀,都應該回歸到“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這個總起句,以加深學生的體會,進一步感受園內的美麗。對於寫作方法的指導也不到位。

 《頤和園》教學反思2

學生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又通過有感情地自讀課文,並自由讀自己認爲課文中描寫頤和園的優美詞句,來體會頤和園的美麗。根據學生所說,我出示了描寫“長廊”的幾句話,讓學生說說這幾句話主要寫出了長廊的什麼特點?讓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來說,接着就反覆朗讀,希望學生能記住這樣的描寫方法。在教授“萬壽山”、“昆明湖”時,也是讓學生品讀有關的語句,如: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並開展合理的想象,進行了一定的說話訓練,如這麼多的獅子會有哪些姿態呢?學生都能較爲合理的展開想象。就這樣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從而激發學生的愛美情趣。爲課文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通過教學這樣的文章,我覺得學生是非常喜歡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的,當他們的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時,他們就會超常發揮,讀的是有聲有色,說的也是非常活躍。通過這節課使我懂得好的教師不僅僅是將教案設計得很漂亮,還會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效果,教師的評價語能夠起到對學生評價、激勵的作用。

因爲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我將重點放在了介紹長廊上,忽略了萬壽山和昆明湖的教學,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感覺學生有一些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時間的匆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總之,這節課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和問題。雖然說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爲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爲學生多留一些問號、省略號,而不是句號、感嘆號。

  《頤和園》教學反思3

在這次課例教研中我執教了《頤和園》一課,回顧自己的教學過程,許多細節都和初衷有所出入。反思細節,覺得自己太需要學習,太需要交流。

《頤和園》是一篇遊記,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移步換景,帶領遊客一起遊覽了美麗的頤和園中和一些景點。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

結尾和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爲了使學生能清楚明瞭課文內容,我搜集了關於頤和園的大量圖片,使學生借鑑圖片來感受頤和園的美景。

語文教學應以讀爲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這些都是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細細地品讀,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瞭解,但是在整節課中,學生讀書的機會還是比較的少。特別是有些提問的有效性、指向性不強,影響了學生對語句的品讀。具體體現:

1、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上,他們對頤和園美的感受還不全是教與學的水到渠成。

2、教師的朗讀指導不到位,沒有帶着他們用心去感受去朗讀。

如在引導孩子對昆明湖靜和美的感悟這一個環節,我只是將孩子們的品讀感悟預設到感受到美和靜就可以了,如果通過引導孩子們恰當地想象:如果此時,你正坐着一葉小舟暢遊在這碧波盪漾的昆明湖上,欣賞着兩岸如畫的風景,心情怎樣?帶着你的感受,咱們再讀----如果將這種感受提升到心情美上,學生品讀起來一定會有更有味道一些。

從整節課來看,我覺得上課自己還是比較緊張,而且鼓勵性的語言較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過程安排不是很合理,評價語的指導性不強。古人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在這一過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課中的不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