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小學古詩《小兒垂釣》評課

小學古詩《小兒垂釣》評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小兒垂釣》評課1

在南通市小學語文新教材培訓活動中,有幸聽取了通州市實驗小學王樹峯教師執教的古詩《小兒垂釣》,受益匪淺。教者首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古詩,然後開門見山,導入課題,接着引導學生理解題意,並讓學生自讀古詩,對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記號,在檢查預習效果時,相機教學生字,再讓學生輕讀古詩,要求學生讀出韻味,並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通過幾輪不同目的、不同要求的品讀,並輔助於表演,讓學生在深刻領會詩意、掌握必要語文知識的同時,得到了美的薰陶,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精神。

小學古詩《小兒垂釣》評課

王老師的教學值得稱道的主要有這些方面:

一、通過多種手段,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

葉聖陶先生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古詩的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使詩歌塑造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鮮明,栩栩如生的圖畫,從而進入詩的意境,得到美的陶冶。王老師安排的讓學生在讀的時候想象畫面、讓學生協作表演等環節正是取得了這一效果。

二、重視誦讀,培養學生語感。

詩歌節奏鮮明,音韻和諧,反覆誦讀有利於體會感情,進入意境。“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爲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王老師在課上設計了多層次的誦讀練習:“初讀――讀通――掃清閱讀障礙”;“細讀――讀懂――理解關鍵詞語”;“精讀――讀深――欣賞詩詞精華”。這是順應學生學習生活及將來他們工作實踐的閱讀程序,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供了必要保障。

三、尊重個性,解放學生思維。

個性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準》中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王老師正確地理解和辯證地把握了個性化閱讀的內涵,一是把閱讀價值觀指向人文性,即人文精神的領悟;二是憑藉文本引導個性化閱讀,關注文本的言語形式;三是注重個性化閱讀的體驗和思維,力求思維與情感的統一;四是尊重學生的閱讀實踐,不能以教師的閱讀分析去代替。如課堂上對“蓬頭”一詞的理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四、加強方法指導,拓展課外延伸。

掌握學習方法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比掌握學習內容更爲重要,學習的方法不僅對於學生在校學習階段起作用,對於學生將來繼續學習或者從事實際工作都是有用的,因此,王老師不管是從學習原則、學習策略的層面上,還是從學習技巧、學習操作層面上,都十分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另外,適當的課外延伸,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這些是順應課改的需要、未來社會的需要和學習活動本身的需要的。

值得商榷的是,學生把“蓬頭”一詞理解爲“蓬首垢面”教師是否應當進行糾正?

  《小兒垂釣》評課2

下面,我從朗讀氛圍的角度來談一談唐老師執教的這節課。

這節課,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我也感到很有收穫。我覺得唐老師在創設和諧的朗讀氛圍方面做得不錯。唐老師豐富的表情,親切的目光,兒童化的語言,給學生創設了一種和諧、溫馨、積極向上的朗讀氛圍。

如初讀古詩時,唐老師這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唐代詩人胡令能一共留下來了四首詩,《小兒垂釣》是其中的一首,小朋友都很喜歡,大家想不想讀啊!”教學生字時,唐老師讓學生過了一把“老師”的癮:“現在大家互相讀一讀,讀的好誇誇他,讀不好幫幫他,看那個小老師當得好!”一學生上臺領讀時,唐老師又對學生進行了溫馨的提醒:“小老師讀的好咱們就跟着讀,讀不好別吭聲。”看,唐老師多麼瞭解孩子們的心理啊!我這方面做得還不夠,每當學生回答問題出錯時,孩子們不是亂喊就是笑,顯得亂哄哄的。以後我也要採取這樣的方法,既維護了課堂秩序,又保護了出錯學生的顏面。

這節課,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如唐老師剛纔說課時,有讓學生熟讀成誦這個教學目標,但在這節課卻沒有體現。另外,我認爲對“莓苔”一詞讓學生理解不夠到位,詩中小朋友坐的莓苔和圖片中大樹下的莓苔沒讓學生弄明白。

  《小兒垂釣》評課3

王愛雲老師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從從容容教書,和和氣氣做人,舉手投足之間都是知性的氣質,既潤澤了學生又蔥蘢了自己!她的每一堂公開課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成爲了年輕教師迅速成長的奠基石! 《小兒垂釣》是一首古詩,28個字將一個酷愛垂釣的蓬頭小兒活靈活現地訴諸於筆端。擴寫古詩,在我看來,既是對學生理解古詩能力的一種考驗又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培養,所以很有必要。假如時光倒流,我們回到作者的年代,親眼看見這一幕生活場景,感受溪邊風光無限,或許會下筆如有神。但是,現在卻要學生髮揮想象力把28個字寫成三四百字的習作,難度可想而知。 這就要求老師要把古詩教透,在學生充分理解的情況下,運用自己嫺熟的教學技巧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這節課,王老師精湛的教學技藝展露無遺。 教師明確自己引導者的身份,把說話權還給學生,在學生困惑的時候,老師及時給予幫助,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十分細心,這點從板書上即能窺見一斑;給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內心最真實地一面,讓學生敞開心懷盡情地說,無所顧忌…… 導寫環節是我最欣賞的。本來我還在糾結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得那麼精彩,但畢竟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說的,怎樣串聯才自然呢?後來在指導寫作的時候,看見大屏幕上出示的導寫語,我眼前一亮,對呀!這些中心句既指明瞭每段的寫作方向又自然而然的串聯了幾個自然段,使得文章佈局行雲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