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驚弓之鳥》第一課時教案設計大綱

《驚弓之鳥》第一課時教案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教學目標:

《驚弓之鳥》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1.通過集體認讀、隨機讀寫、聯繫語境等手段,理解“孤單失羣”“癒合”“裂開”等重點詞,通過比較辨析“直”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思。

2.通過填空、比較等手段,瞭解文章的遣詞造句,理清更羸分析思考的思路,具有初步的推理意識

3.在反覆朗讀、辨析感悟中體會更羸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準確判斷的優秀品質。

4. 讓學生了解“驚弓之鳥”這個成語故事的內容,並學習使用這個

 教學重點:

學懂更羸說的話,體會更羸的分析是正確的。

 教學難點:

理解更羸說的一段話,聯繫全文內容體會更羸分析判斷的合理與正確性爲重點。根據魏王由“不信”到“吃驚”“奇怪”的態度變化,使學生明確,把觀察、思考與實踐經驗結合起來的思維方法是正確的,是值得學習。

教具準備:

課件

 第一課

 教學過程:

  一、走近《驚弓之鳥》,瞭解課前預習。

  (一)導入,初讀。

1.師: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擁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國,五千年的文明使我國積澱了數不盡的文化寶藏,而成語就是其中璀璨的明星。能說說你認識哪些成語嗎?

指名若干學生說。

師:成語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成語故事——《驚弓之鳥》。

師板書,請生讀題。

  (二)檢查自學情況,歸類學習字詞。

1.檢查預習情況。

師:看了課題,我想你們一定發現了這個成語裏藏着兩樣事物,分別是——弓、鳥。

(1)出示“弓”圖

指“弦”部,幻燈標註“弦”部,請學生說說這個部位叫什麼,理解並讀好“弦”。

師:要打獵,有了弓,還得有——箭。

出示“箭”圖

師:這便是“箭”,古時候,人們挽弓搭箭打獵的動作就叫——射箭。

出示“射箭”,請生讀好。

(2)師:而這“鳥”指的就是——大雁。出示“大雁”圖。

師:瞭解大雁嗎?能不能來介紹介紹?(大雁:候鳥,秋天飛往南方,冬天飛往北方,樣子像鵝,羣居在水邊,飛行時排列成行)大雁是羣居的鳥類,它們總是集體行動。)

範寫指導“雁”字。

學生在田字格內書寫一個“雁”字,寫完後請學生把作業紙放到桌子裏面。

2.檢查詞語情況。

師:同學們課前預習過了課文,生字詞都認識了嗎?我來考考大家。

幻燈出示詞語:大王 更羸

癒合 裂開

孤單失羣 悲慘

(1)檢查第一組詞。

1)師:請同學們看看第一行詞,你們發現沒有,他們都是——對人的稱呼。

師:誰會讀?

指名讀。

糾正“大王”讀音。請生齊讀。

師:這“大王”指的是哪國的國王?

出示:魏國。

師:魏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小國,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了。

請生齊讀“魏國”。

師:這“大王”是魏國的國王,所以我們也可以稱他爲——魏王。

出示:“魏王”。

2)糾正“更羸”讀音。提醒“更”多音字。板書“贏”字與“羸”比較,加紅“貝”部,瞭解字形。

齊讀“更羸”。

師:更羸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誰能用文中的句子來介紹介紹更羸?

生讀文章第一自然段,師幻燈出示: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

師:知道什麼是“射箭能手”嗎?

生答。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能手,比如我們班裏畫畫特別好的,我們可以稱他爲——畫畫能手;唱歌特別好聽的,可以稱他爲——唱歌能手。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別有能耐,所以我們稱他爲——射箭能手。

師:讓我們把對更羸的讚美讀到句子中去。

齊讀。

3)齊讀第一行四個詞。

3.檢查第二組詞。

出示:癒合 裂開

請學生讀第二行詞。

師:這兩個詞你們發現什麼了嗎?

請生說說這兩個詞在課文中的`意思。(癒合:傷口長好,傷口合攏。裂開:傷口撕裂、分開。)

讀好這兩個詞。

4.檢查第三組詞。

請生領讀。

孤單失羣(離開同伴,無依無靠),爲什麼把孤單失羣和悲慘放在一組,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走進《驚弓之鳥》,瞭解事件因果。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拿起課本認真地讀一讀這篇課文,這回可要把生字詞讀準了。

師:讀了課文,你們發現哪裏寫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

請生讀段落。

  (一)如何射雁

師出示:

更羸並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裏直掉下來。

2.師:同學們,你們發現沒有這個自然段這麼長,可是卻只有一句話!

你們看,它中間一連用了幾個逗號?(6個)要讀好它可不容易,請同學們自己先好好地讀讀,待會我們看看誰能非常正確、通順地把它讀下來。

學生自讀。

指名讀。(2—3個)

齊讀。

3.師:這句話雖然只有一句話,可是卻又講了兩層意思,請大家再仔細讀讀,看看它先講了什麼,後講了什麼?

生自讀,思考。

預設:先講了更羸怎樣拉弦,後講了大雁怎樣從半空裏掉了下來。

師:是呀!現在誰能用你的讀讓我們大家都看到這兩幅畫面?

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段話中寫大雁掉下來,連續用了兩個“直”字。(“直”字醒目。)這兩個“直”字的意思一樣嗎?(第一個“直”字可換詞,第二個“直”可在直前後加字。)

師:那你能不能把大雁當時的樣子,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呢?

齊讀。

  (二)是何原因

1. 師:同學們更羸並不取箭,只拉了一下弦,嘣的一聲,大雁就掉了下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寫了原因?

生:第九自然段。

幻燈出示: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爲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爲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羣,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裏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

師:更羸的這一番解釋總共有幾句話?我們請某組同學一個一個讀下去。

師:有四句。每句話分別講了什麼呢?請同學再自己讀讀這番話,看看你能讀懂什麼。跟你的同桌說說。

2.師:你們讀懂了嗎?老師來檢查一下。

出示填空題:

更羸看到 ,想到 ;

更羸聽到 ,想到 。

請生說。

3.師:課文中又是怎麼說的呢?我們一起來讀。

指名說課文中是怎麼說的。

師:課文中先寫了更羸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聽到的。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我們就叫——觀察。師板書:觀察。

師:那第二句話在寫什麼呢?

生答。

師:由觀察而進行思考想象,我們就叫做——分析。板書:分析

請生再齊讀第一、二兩句。

4.師:那後面兩句又寫了什麼呢?我們也一起來讀讀。

請生說寫了什麼。

師:老師把大雁掉下的過程寫在了卡片上,可是我把它們的順序給弄亂了,你能不能重新按順序把它們排列清楚呢?(學生在作業紙上先試排。)

指名排,請生說說順序。

5.師:是呀,同學們正是因爲大雁的害怕導致大雁直往上飛,最終直掉下來。那它害怕什麼呢?當時,它在想些什麼呢?

生說。

師:其實這些更羸早就預料到了!由箭傷未愈、孤單失羣,更羸料定大雁聽到絃聲,一定會——,由心裏害怕,一定會——……最終導致——。這樣一步一步的思考過程,我們就叫——推理。板書:推理。

  (三)練說想法,提升朗讀

1.師:同學們,課文把更羸心裏怎麼想的放在了文章的最後,其實更羸一開始看到大雁就已經想了,正是他胸有成竹了,纔會對大王說:(出示第二自然段)——“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

師:現在誰願意來噹噹更羸,來說說當時你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指名學生說想法。

2.引讀更羸的話。

師:此時更羸已經成竹在胸了,更羸們一起自信地對魏王說:——

 三、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這個成語故事不僅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接下來魏王與更羸的對話也非常精彩,特別適合我們去品味;同時這個成語流傳了兩千多年,至今人們還常常把“驚弓之鳥”掛在嘴邊,但是現在人們所說的“驚弓之鳥”還是那隻大雁嗎?就讓我們下節課再走進《驚弓之鳥》,繼續去感受吧!

 板書設計

驚弓之鳥

看到:鳥形→飛得慢→受過箭傷

更羸(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聽到:鳥聲→悲慘→孤單失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