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散步》的教案

七年級上冊《散步》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上冊《散步》的教案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品味其中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承擔責任的情感。

教材分析:《散步》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主題爲親情,所選的課文都是圍繞着有關親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體現着濃濃親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

  教學重點:

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感悟親情美。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最後一段話的象徵意義(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課時安排:一課

  教學過程:

(教法: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教師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擴大教學的容量,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於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學法: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圈點勾畫,深入思索,反覆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在學習時,我認爲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一、 情境導入(約3分鐘)

幻燈片出示一組圖片,說說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師述:有一種水,能讓人喝醉,這種水叫做母愛,因爲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做父愛,因爲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年紀大了,孱弱的雙肩已經不堪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着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板書課題) 散 步

  二、檢查預習情況:(約3分鐘)

( 幻燈片 )1、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熬( ) nèn( ) 芽 咕咕( )叫

分歧( ) shà( )時 水波línlín( )

2、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隨意:任由自己的心意。這裏表現初春的田野充滿生機和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分歧:意見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所,位置。

粼粼:形容水的明淨。

  三、 整體感知 (約10分鐘)

1、 教師配樂範讀課文,學生聽讀。

2 聽讀課文, 你感受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3、讓我們把自己融入這個和諧的家庭用喜歡的方式自由的朗讀課文,想象一家散步的過程,然後搶答下面的問題。多媒體顯示搶答題

a、 散步的時間?(初春)

b、 散步的地點?(田野)

c、 課文中共寫了幾個人?主要人物是誰?

(我 妻子 母親 兒子; 我 )

d、 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如何?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散步 分歧產生 分歧解決

4、用一句話概括上面的內容

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散步中發生了分歧,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中消除了。

  四 研讀入境 (約10分鐘)

1、分歧是怎麼產生的?怎麼解決的? 在解決分歧中,文中的幾個人物誰的權力最大?究竟聽誰的,是由人決定的嗎?(讓愛作主)(教師提醒邊看書邊劃書,並做旁批)

老師: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權利是沒有大小的,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現出尊老愛幼,互相關愛的濃濃親情,推而廣之,人類的延續,社會的推進何嘗不是這種愛的傳遞呢?

2 活動探究:

(1) 請用一句話或詞語概括一家四口的性格特點。

我:(孝順 有責任心強) 我的母親 :(寬容 體諒)

我的妻子: (賢良 孝順) 兒子 ; (活潑可愛)

(2) 鮮花獻給可敬的人。(分組討論進行)

(多媒體展示):假如你有一束美麗的鮮花,請你把它獻給文中的某個人物,你將獻給誰?請選讀課文,結合文中描寫人物的言行和心裏活動的句子,說說你鮮花給他(她)的理由。

  五、重點研讀 (約6分鐘)

齊讀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含義。

提示:

“我”和妻子是如何揹着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爲什麼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合作,最終挖掘文章主旨。對於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啓發,儘可能的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總結:

“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透露着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希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最後一句話表現出作爲中年人的重大責任感,他們既要好好承擔老人的幸福,贍養老人,還要好好照顧孩子的生活,撫養下一代,絕不能有什麼閃失,這正是他們應該承擔的歷史使命。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何嘗不是如此呢?)

  六、親情行動 (約10分鐘)

1、教師引導學生有沒有和父母發生過分歧?當時是如何做的?學習這篇課文之後應該怎麼做呢?(讓學生們自己發表觀點)

2、出示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以後應該怎樣做?(圖片中顯示小時候父母爲我們穿衣餵飯,長大後我們牽着父母的手慢慢走)

  七、課堂小結(約2分鐘)

親情不僅是聲情並茂的述說,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不只是父母殷切的希望,更應是兒女無言的回報;親情不單是今天課堂上的片刻領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感悟,去實踐。就讓我們的小家永遠親情洋溢,讓我們的“大家”永遠愛意無限,讓我們的心靈之舟在“家”這片海域裏有所歸依。

  八、作業佈置 (約1分鐘)

課下在筆記本里寫一寫你爲父母分擔過的事(300字)

  板書設計:

總起:初春、一家四口

散 原因:母親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

 分歧 “我”的態度:委屈兒子

 母親態度:依從孫子

 熱愛生活,尊老愛幼,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