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最後一片葉子》教案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最後一片葉子》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最後一片葉子》教案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最後一片葉子》教案

 教學目標

1. 理清課文思路,把握情節發展的線索

2. 體會“最後一片葉子”蘊含的深刻主旨

3. 學習作者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獨特的結尾方式

  教學重點

充分理解作者通過“葉子”所表達的人性美以及對生命的珍愛。

 教學難點

初步讓學生掌握作者巧妙的語言表達,出人意料的結尾。

 教學手段

討論探究法

  教學準備

同學們提前預習課文,生字詞不作爲教學的重點,在授課的過程之中解決,在進行講解之前,留出10分鐘時間讓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通過課後預習,大家知道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最後一片葉子》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嗎?(個別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同學們都說得很不錯,現在就讓我們打開課本,共同來學習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最後一片葉子》。在進入課文之前,我們先對作者進行簡單的瞭解:

 (一)歐.亨利是美國短篇小說巨匠,同時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被稱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主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等。我們都說每一個不平凡的人都有着不平凡的經歷,歐.亨利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經歷過許多事情,對於下層人民的生活有着極大的體會,因此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最後一片葉子》也寫了平凡人的不平凡之處。

 (二)現在我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這篇小說裏出現了幾個人物形象呢?(通過學生的回答,主要有四個:蘇艾、瓊珊、醫生、貝爾曼),好的,現在我請四位同學分別扮演這四個人的角色,進行簡單的人物對話,可以用書中的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話。(大概留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同學們的表演,我們初步瞭解了這篇課文大概的故事情節。我想大多數同學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爲什麼要以“最後一片葉子”作爲本文的題目呢?現在讓我們帶着問題進入今天的學習。

  (三)同學們大概瀏覽一下課文,看有沒有不理解的生字詞(板書學生必須掌握的生字詞)

不速之客 一籌莫展 潛躡 莫名其妙 凝視

這些詞語需要同學們掌握,現在有誰能告訴我小說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提示:現在最常見的小說分析只有人物,情節,環境)板書:

(通過引導學生得出板書內容)

學生明確:十一月,瓊珊病倒————瓊珊病重、病危———瓊珊轉危爲安———貝爾曼去世;“最後一片葉子”起了貫穿文章故事情節的作用(連接了喬安西由死到生、老貝爾曼由生到死)。

  (四)通過對課文簡單的梳理,我想大家的頭腦之中都有了一個印象,現在讓我們共同來解決幾個問題:

  1.四個人之間的關係?(提示:蘇艾和瓊珊是朋友,貝爾曼是一個畫家,同時是蘇艾的臨時模特)

2.在文中找出描寫蘇艾,瓊珊,貝爾曼,醫生的語句,分別分析這四個人的形象?(提示:蘇艾微弱的聲音,臉色慘白;瓊珊哭泣,畫畫,吹音樂以及對蘇艾的照顧;貝爾曼老畫家,暴躁;)

3.通過全文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條件如何,感情怎樣?(提示:“巷子”小衚衕、格林威治村、三角牆、閣樓、低廉的房租,深厚的友誼,鄰里之間的關愛等。

  (五)課後作業

1.談談你心目中的貝爾曼形象?(提示:貝爾曼的暴躁,折射出他的溫情;他的流淚流露着他的善良;他既是個失敗的畫家,又是一個偉大的畫家,他心地善良、充滿愛心、甘願捨己爲人乃至不惜爲之獻身的正直的人。)

2.考慮作者這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結尾方式有什麼好處?(提示:這正是歐•亨利式的結尾:突然把故事的謎底提示出來,故事有了新的意義,對人物的評價發生倒轉。貝爾曼從一個窮愁潦倒的人物,變成了一個崇高的英雄,這不但非常具有戲劇性,而且非常深邃。這樣的結尾,話說得這麼少,卻有巨大的潛在含量,這樣的敘述就不是一般的故事情節的交代,而是把想象的空間留給讀者,促使人深思。)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學習的重點,請同學複述課文,然後解決上節課遺留的問題。

  (二)合作學習

小組討論:爲什麼說“最後一片葉子”是貝爾曼的傑作?(然後請小組內派出代表發言,老師做最後的總結)(提示:可以從四個層面說明“最後一片葉子”是貝爾曼的傑作。

第一個層面的意義:挽救了瓊珊的生命。瓊珊按照她自己的“規定”,最後一片藤葉掉下來時她也就隨之而去。然而牆上的最後一片“葉子”老掉不下來,按她自己的“規定”她就不應死去。瓊珊在思索這樣奇事的過程中對自己先前的悲觀情緒作了檢討,她的精神信念發生了變化,她實現了醫生開出的最後的“藥方”,靠自己“生”的信念挽救了自己。這個信念的轉折是不掉的“最後一片葉子”給的。而這片“最後的葉子”是貝爾曼畫上去的,所以是貝爾曼的傑作。

第二個層面的意義:“貝爾曼說了二十五年的驚人之作”的實現。貝爾曼是沒有什麼成就、畫技一般的老畫家。一生都在說他要畫一幅“驚人之作”,但嘮叨了二十五年,始終沒有動筆,始終一事無成。而這幅“最後一片葉子”卻救了一個人的命,所以說這是貝爾曼的傑作具有雙關的意義,貝爾曼的願望實現了,這是其他的畫無法相比的真正的“驚人之作”。

第三個層面的意義:這是貝爾曼爲此付出了生命的犧牲精神的象徵。貝爾曼冒着風雨完成了作品,爲此感染了肺炎被奪去了生命。貝爾曼只想到救人,而沒有去想這樣做面臨的危險(肺炎高發期、高發區,風雨中作畫會淋溼受寒,本人年老可能因此得病)。貝爾曼的這一高尚行爲是他人生的傑作。所以,這傑作又有圖畫和人生都是傑作的雙關含義。

第四個層面的意義:平凡的犧牲,或者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象徵。貝爾曼是個很平凡的人,雖是個熱心腸的老頭,但缺點很多,其貌不揚,說話粗俗,嗜酒如命,窮愁潦倒,年過六十,一事無成。特別是他去創作最後一片葉子時,他一點沒有成爲英雄的自我意識,沒有意識到自己會犧牲。但是,他卻做出了不平凡之舉,他成了救人的英雄。這是並沒有獻身意識的獻身,並沒有英雄意識的英雄。就象這“最後一片葉子”,從繪畫藝術的角度,這是極其平凡的作品,但是它卻完成了喚起一個人“生的意識”的不平凡的使命。所以,這“最後一片葉子”是“既平凡又不平凡”“平凡的犧牲”的象徵。也象徵着,貝爾曼平凡一生的最後一片人生葉子是永存的。自然,這樣的特殊“葉子”是貝爾曼的傑作。

  板書設計

生活:“貧”

貝爾曼 形象:“落魄” 平凡人的偉大:人性美

傑作:“最後一片葉子”

  (三)語言分析

1.“狠心的瓊珊……”(45、46、48自然段)是真的狠心嗎?(提示:病情的發展以及對生命的態度)

2.“醫生裏去之後……”(12自然段)爲什麼蘇艾會這樣?(提示:她重視友誼,有責任感)

3.7--11自然段,爲什麼說醫生的醫藥一籌莫展?(提示:人一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有戰勝了自己,任何困難都顯得微不足道。

4.4、5自然段對肺炎的描寫有什麼好處?(提示:作者的這種輕鬆描寫使整篇文章顯得不是那麼壓抑,引起讀者的興趣)

學生明確:文章的遣詞造句準確、傳神,體現了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這是作者的一大特色。

 (四)思想主旨

《最後一片葉子》讓我們從普通人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心靈,從人生的苦難中見到了人性的光輝,希望我們每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能努力弘揚人性美,使人間充滿溫情。

 (五)佈置作業

寫一篇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平凡人的不平凡事。預習下節課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