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我兒子一家》教學設計

《我兒子一家》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我兒子一家教案

《我兒子一家》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 體味理解“散”的材料通過“線”(散文的“神”,即散文的主題)有機組合的方法。

2.整體感知課文,學習本文獨特的敘事角度。

3.品味文章生動、活潑、風趣、口語化的語言特點。

4.理解本文一些句子的情味,進而領悟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諧、快樂的氛圍和情趣,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庭、關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人稱錯位”的寫法和作用。

2. 品味文章生動、活潑、風趣、口語化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你覺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嗎?請二位同學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員之間相處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一個幸福的家庭去坐一坐。(作者簡介略)近年來,舒婷的散文也頗受人們關注,今天我們要學的《我兒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作者簡介: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生,福建廈門市人。1969年到閩西山區插隊,後當工人。1981年調福建文聯工作。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會唱歌的鳶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其中《雙桅船》獲全國第一屆新詩詩集優秀獎。她的詩有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有美麗雋永的意象。

  一、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並概括回答:本文共寫了幾件事?(用幾個字或一句話概括)

方法引導:提示“劃分段落”就是分別合併那些內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個文章分成幾個部分。分段可以按照①時間順序、②事情發展的順序、③總分順序、④空間順序、⑤主次順序以及⑥事物各個方面的順序進行劃分。劃分段落沒有固定的方法,也沒有絕對的標準,但必須"合理"。劃分段落層次時,要注意那些顯示上下文關係的語言標誌,如關聯詞語、過渡句、過渡段等。

精讀一段文字,要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它的大致意思,這叫做“概括段意”。可以用中心句概括;可以串聯中心詞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有的段,作者已經把段意濃縮在一兩句話裏了,這種提示段意的句子稱作“中心句”。中心句經常放在段首,也有放在段中或段尾的。爲了合乎概括段意的要求,有時需要對畫出來的中心句作一些改動。如果精讀的是一段記事的文字,段中含有中心句的情況比較少見,一般要循着“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誰、做了什麼事”這樣的思路,用自己的話來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l-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①媽媽懷孕時反應重,愛看驚險小說,愛同小朋友玩,喜歡小孩;②取名字。

第二部分(5-13):“我”從小成長的家庭“德育”背景,即家庭對“我”的影響和教育。

①媽媽囑咐我不要說自己是舒婷的兒子,教育我不能有優越感;②文學陶治;③生活習慣的培養;④待客之道;⑤家庭成員的和睦相處。

第三部分(14-18):母子深情: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2. 討論哪些是詳寫?爲什麼要詳寫?

提示:(1)媽媽坐月子;(2)熄燈前與熄燈後;(3)“學玩”;(4)爸爸的鼾聲是詳寫。這些之所以詳寫,是因爲最能突出表現主題。

  二、再讀課文,理清記敘的線索。

1.寫的是哪一類的事?這些事有哪些共同特點?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得起來?請學生結合課文具體內容舉例說明。

提示:本文寫的都是家庭生活瑣事。這些事的共同特點是:充滿情趣。反映了“我”的家庭生活和諧的情趣。(具體事例略。)

2.由以上可以看出,這篇散文的“散”的材料,是通過一個什麼線索貫患起來的?

3.想一想,除了“情趣”這條主線之外,還有沒有另外一條線索,這篇文章記述的事件是誰觀察到的?這是否有助於找到另外一條線索?

提示:這篇文章的所有事件都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發生的,是“我”的親聞親見。所以“所聞所見”應是文章的另一條線索。正是由於我的親聞親見,才使事件那樣生動,真實可信。

4.“所聞所見”這條線索對於有機地組織材料有什麼作用?

提示:文章作者“剪輯”了十多個家庭生活“鏡頭”,這些鏡頭都相對獨立,作者在寫作時有時,有時也沒有着意安排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過渡。但我們讀來並無割裂之感,而是很自然,很順暢。這除了"情趣"主線的貫串作用外,“所聞所見”這條線索也起了重要作用。因爲每件事都是通過“我”發生的,我是第一“證人”,所以真實可售。無論講哪一件事,都無需着意過渡。

  三、速讀課文,把握敘事角度

1.點撥:記敘的人稱:敘述人從不同角度,對作品中的人物所設的稱呼稱爲人稱。如果敘述人是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當事人的身份來敘述的,就叫做“第一人稱”(“我”、“我們”)。本文從題目看便知是從第一人稱角度記敘的。採用第一人稱敘述便於直接表情達意,使讀者感到親切自然、真實可信。

本文題目中的“我”與文章中的“我”不是指同一個人。題目中的“我”指作者,而文章中“我”指的是作者的兒子。

2. 文章作者是舒婷,兒子卻成了第一人稱,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教學難點:人稱錯位) 如果把人稱改一改,讓作者(文中的媽媽)做第一人稱,兒子做第二人稱,效果會如何?試改文章第3段,把改前與改後的表達效果比較一下,看哪一個更好。(讓學生改寫第三段,然後進行比較)

提示:這樣安排便於把文章寫得生動有趣。因爲孩子的眼光和筆法與成年人存在很大不同,孩子有孩子的特點和優勢,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特點和優勢,使得文章生動、活潑、天真、風趣。

  四、品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速讀課文,回答:這篇文章語言有什麼特點?請學生結合課文舉例,並稍加分析說明。

提示:因爲文章以一個五歲孩子的眼光和身份寫的,所以口語化,天真、生動、活潑、新穎是其重要特點。這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當然這個世界就是清新的,美好的,純真無邪的,而又天真有趣的。(具體事例略)

小結:本文語言生動、風趣、口語化。

  五、歸納總結。

①文章線索 ②文章主題 ③文章語言特點 ④文章人稱的妙換。

提示:讓學生歸納,不再贅述。

總結語:

本文沒有完成的故事情節,所寫的都是一些生活細節,但選材典型,富有表現力,使媽媽、爸爸、“我”幾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作者運用錯位的方法,從兒子的視角,運用生動、風趣的語言,描寫了自己一家人,表現了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諧、快樂、幸福的氛圍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