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彙編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彙編

《螳螂捕蟬》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教學中我把握四個板塊——學習寓言故事,體會吳王的“恍然大悟”,品悟少年橋勸的勇氣、決心和智慧,鼓勵課外閱讀。儘管在課堂上遇到了突然停電導致課件無法播放的突發事件,但我能依據文本,着眼學生的語文實踐,較好地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捕捉文本核心片段,引領學生進行紮實的語言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發展語文能力。《螳螂捕蟬》這則寓言是課文的重點,我就把它調整到第一步來完成。爲了完成寓言的學習目標,我設計了“先聽寫關鍵詞,在聽老師複述,最後學生複述”的方法,這樣做學生能經歷聽、說、讀、寫、看圖、思的學習活動,應該說在短短的七八分鐘內完成了這些任務——檢查字詞、把握寓言內容、體會寓意、複述練習、感知寓言特點和閱讀寓言的方法,效果很不錯。]

二、捕捉文本關鍵詞語,引領學生交流評議,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細節往往是課文的點睛之筆、感人之處。教學時我抓住課文細節,引導學生走進細節,感悟語言文字後面蘊涵的東西,仔細揣摩其“味”所在,對幫助學生領悟整篇文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例如本課課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看似寫得非常平淡,實則也是蘊涵深意:少年勸諫吳王之所以能夠成功,這和少年的性格特徵關係密切。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轉來轉去”“毫不在意”“三個早晨”等詞語,以此來引導學生髮現少年的智慧。可喜的是學生在交流能運用“良苦用心”、“深思熟慮”等很多詞語。

當然,教學設計是自認完美的,但操作起來就會發現缺憾。例如在教學人物對話部分時,我採用分析人物心理,聯繫感情朗讀的方法,雖然學生能較好地讀出感情,但主動性不足。我思考倘若採用“學生邊演邊議”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會等到更高層次的培養。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2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髮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警戒人們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後隱患是危險的。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少年勸阻之“妙”,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深入感受課文內容。

一、引起疑趣,發現其“妙”

教學時,我抓住課文的“因”與“果”,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看看吳王想攻打楚國,開始態度如何?最後怎麼樣了?在此基礎上,我再加以引導。這裏,通過對比,讓學生髮現疑點以引起注意,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

二、轉換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學生探究少年勸阻“妙在何處”時,我再讓學生讀課文,感到少年講的故事很妙,並啓發學生通過生生朗讀、師生朗讀、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現出來。學生以演促讀,以讀促理解,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互相協作的氛圍。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樣一個人,以至後來理解寓言的寓意,層層深入。

三、複述故事,表現其“妙”

閱讀教學以讀爲本,通過朗讀內化“理解”,通過複述表現“感受”。我在作業部分就佈置了這樣一題,讓學生通過內化吸收,進行行動的複述,把少年勸的妙處表現出來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是一種“運動”。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可以內化文中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的綜合的言語表達能力。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教學《螳螂捕蟬》一課時,我參照一些老師的教學建議,把課文最後一節中吳王連聲誇獎少年的那句“對!對!你講得太有道理了!”作爲引子,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我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太有道理”的是哪句話。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話:“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着禍患呢!”

找到以後,我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去理解這句話是怎麼來的,第一,這句話是在吳王下了死命令以後;第二,與 “螳螂捕蟬”那件“挺有意思的事”有關。

在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之後,我還適當延伸:“你覺得少年的話有道理嗎?能聯繫你的生活實際談一談嗎?”學生例舉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例子:“看見地上放着一個錢包,你偷偷地撿了,沒有想到卻中了騙子的計。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沒有想到身後的禍患。”“我不會做的題目就去看同學的,到考試時就抓瞎了。抄作業是眼前利益,考試成績差,就是禍患。”“釣魚時,魚兒只顧吃魚餌,卻沒想到中間有個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