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精選6篇)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精選6篇)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篇1

【教材定位】

《登泰山記》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第16課文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山水遊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全文不到五百字,卻充分展示了雪後登山的別樣情趣。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嚮往,感受泰山的壯美。

在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要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梳理文章的行文脈絡。體會文章善於取捨,將小細節與大印象結合,描寫、敘事簡潔明快的特點。

【素養目標】

1.瞭解姚鼐的生平及創作,瞭解“記”的文體特徵,積累文化常識。

2.積累文言實虛詞,疏解文意,理清本文思路。

3.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品讀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學習借鑑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4.理解作者託物言志的寫法,引導學生認識作者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意義。

【教學重難點】

體會語言精煉、用詞生動、修辭巧妙等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杜甫一首《望嶽》帶我們領略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巍峨。今天,讓我們跟隨作家姚鼐,走近別樣的泰山風光,一起學習《登泰山記》。

二、知人論世

1.瞭解作者—姚鼐

姚鼐,字姬傳,一字夢谷,清代桐城人,傑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軒而被人稱爲“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軒全集》,他所選編的《古文辭類纂》在近代是一部家傳戶誦的文章總集。

2.瞭解寫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以養親爲名,告歸故里,途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潁)同上泰山,登日觀峯之後,寫下了這篇遊記。

3.解題

①“登”,即由低處向高處行進;

①“泰山”,山名,有“五嶽之首”之稱。

②“記”,古代一種散文題材。

4.瞭解“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爲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峯玉皇頂海拔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視爲“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爲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羣,2200餘處碑碣石刻。

5.瞭解文體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的感情和主張。“記”在唐代進入文苑,宋代其內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穩固,明清時主體性色彩更加濃厚,逐漸成熟穩固。

“遊記”是“記”的一種。它是通過敘述遊覽過程、描寫遊覽見聞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表達對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散文體裁,形式靈活自由。

6.瞭解“桐城派”

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創始於方苞,經劉大櫆、姚鼐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理論,三人並稱“桐城三祖”,姚鼐被稱爲領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張,講究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兼長,注重內容和形式的關係。寫景散文尤有獨特成就。桐城派在清代文壇上影響極大,對矯正明末清初的文風,促進散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汶水(wèn)濟水(jǐ)徂徠(cúlái)

樗蒲(chūpú)絳皓(hào)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1】文章的行文線索是什麼?

明確 以遊蹤爲主線,以時間爲輔線。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讀第一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陽:山的南面

②陽谷:山南面谷中的水

③當:在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變現力的詞語,並分析其效果。

(1)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明確 “皆”。兩個“皆”字,點出了山南山北衆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句子顯得頓挫有力。

【思考2】研讀第二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②限:界限,這裏指城牆

③磴:石級

④循:順着

⑤崖限:像門坎一樣的山崖

⑥幾:幾乎

⑦負:背

⑧燭:照

⑨居:停着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記述登山時間、同伴、路線,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變現力的詞語,並分析其效果。

(1)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

明確 “乘”“歷”“穿”“越”“至”。幾個動詞蟬聯而下,既吻合描寫對象,又充分表現了旅途的艱苦,活畫出了作者風塵僕僕的神態,寫出了急於登泰山的濃厚遊興。

(2)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爲磴,其級七千有餘。

明確 “四十五”“皆”“石”“七千”。這些詞寫出了山勢高拔,道路漫長,登山艱險,興致勃勃諸多內容。

(3)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

明確 “迷霧冰滑”“幾”“登”。從雲霧障目和冰滑難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艱險,把風雪中登山的特點進一步明確了。

(4)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明確 “負”“燭”。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揹負着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5)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明確 “照”“畫”“居”“帶”。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試概括這一部分景物的特點。

明確高峻、壯闊、雄渾。

【思考3】研讀第三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晦:陰曆每月的末一天

②五鼓:五更

③極天:天邊

④採:同“彩”

⑤絳皓駁:大紅、白、雜色。

⑥僂:駝背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 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變現力的詞語,並分析其效果。

(1)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

明確 “揚”“擊”“皆”。作者寫日出,先造聲勢,用五更時分的風雪交加、雲霧瀰漫來襯托日出景象的瑰麗。

(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明確 “丹”“紅光”“動搖”“東海”。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紅的色彩,寫出朝陽的無限生氣和令天地一變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輝映,一片紅豔豔,海浪翻滾,紅波搖動,猶如承託着太陽一般。這富有想象力的描寫,把太陽躍動而雄渾的形象表現得氣勢磅礴,奔放豪邁,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語調應高亢激昂。

3.試概括這一段描寫了怎樣的勝景?

明確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現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

日出時: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日出後: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從形狀、色彩和光的角度,描繪了一幅絢麗壯美的日出圖景。

【思考4】研讀第四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行宮: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

②漫:磨滅

③失:缺失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  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2.這一段列舉了哪些人文景觀,有何好處?

明確

(1)人文景觀:有建築——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蹟——道中石刻。

(2)好處:這樣寫可以表現泰山之歷史悠久。

【思考5】研讀第五、六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圜:同“圓”

②罅:裂縫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和做結。

【思考6】分析手法

活動:找出文中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體會特點和作用。

明確①“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負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使人感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③“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海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峯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動。

【思考7】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

明確示例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不經風雨,怎麼能見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艱辛的代價。

【思考8】分析特點

1.桐城派劉大櫆提出了古文寫作的“因聲求氣”說:“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姚鼐認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請誦讀品味文章的前兩段,解說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樣的內在精神——“神氣”?

明確 在第一段中,泰山雄渾壯麗,表現的神氣:嚮往和征服。在第二段中,登山時間是寒冬臘月,表現的神氣:迎難而上,不畏艱險。山頂所見表現的神氣:歷經艱險,始得奇觀。

2.姚鼐首次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了義理、考證(考據)、文章(辭章)三者相統一的觀點,樹立了桐城派文論的綱領和旗幟。請結合全文內容證明此觀點。

明確

①義理方面,不僅寄寓了“神氣”,還描寫泰山本身蘊含着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

②辭章方面,全文脈絡分明,結構有序,語言節奏分明,描寫形象。

③考證(考據)方面,寫出了泰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紹了登山路線和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且說明了汶水與長城的位置,是寓考據於文辭的典型。

【思考9】對比閱讀

遊黃山日記(徽州府)(節選)

徐霞客

初六日,天色甚朗,覓導者各攜筇上山,過慈光寺,從左上。石峯環夾,其中石級爲積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見羣峯盤結天都獨巍然上挺數黑級愈峻雪愈深其陰處凍電成冰堅滑不容着趾。餘獨前,持杖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鑿一孔,以移後趾;從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岡,則蓮花、雲門諸峯,爭奇競秀,若爲天都擁衛者。由此而入,絕讞危崖,盡皆怪鬆懸結,高者不盈丈,低僅數寸,平頂短鬣,盤根虯幹,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松石交映間,冉冉僧一羣從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覓糧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諸庵,俱已下山,後海山路尚未通,惟蓮花洞可行耳。”已而從天都峯側攀而上,透峯罅而下,東轉,即蓮花洞路也。餘急於光明頂、石筍矼之勝,遂循蓮花峯而北,上下數次,至天門。兩壁夾立,中闊摩肩,高數十文,仰面而度,陰森悚骨。其內積雪更深,鑿冰上躋;過此,得平頂,即所謂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峯,至平天虹。矼之兀突獨聳者,爲光明頂。由矼而下,即所謂後海也。蓋平天矼陽爲前海,陰爲後海,乃極高處;四面皆峻塢,此獨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蓮花二峯最峻;其陽屬徽之歙,其陰屬寧之太平。

餘至平天磯,慾望光明頂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遂入矼後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陽。主僧曰智空,見客色飢,先以粥餉。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因指一僧謂餘曰:“公有餘力,可先登光明頂而後中食,則令日猶可抵石筍矼,宿是師處矣。”餘如言登頂,則天都、蓮花並肩其前,翠微、三海門環繞於後;下瞰絕壁峭岫,羅列塢中,即丞相原也。頂前一石伏而復起,勢若中斷,獨懸塢中,上有怪鬆盤蓋。

問題: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山上的松樹特點鮮明,樹身不高而樹形奇特,被旅行家徐霞客稱之爲奇山之中的奇品。

B.作者從蓮花峯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後又經過一段特別狹窄的山路,纔到達天門。

C.智空和尚招待作者吃了粥,又幫他安排了登山路線、午飯時間和住宿的地方,非常周到。

D.光明頂前有一塊巨石,先伏後起,像是兩截,在山坳裏突出懸空,上面還長着怪鬆。

明確B

分析:“從蓮花峯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後又經過一段特別狹窄的山路,纔到達天門”錯誤,結合文章第二段遊蹤可知,作者“循蓮花峯而北,上下數次,至天門”,然後“鑿冰上躋;過此,得平頂,即所謂前海也”,可見,作者是從蓮花峯到天門,然後再到前海。

五、技巧點撥—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任務引導】本文寫景記遊,始終圍繞作者的活動進行,從自京師“乘風雪”而來到“觀道中石刻”而歸,作者對整個流程的記述有條不紊,循序漸進。

【寫法分析】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一)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二)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巧妙進行烘托。

(三)用筆簡潔,詞語精當。

(四)句式多變,用此靈活傳神。

六、明晰主旨

通過記敘自己在農曆除夕氣候惡劣的條件下與友人一起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描繪了壯麗雄渾的泰山景象,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並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覆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2、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杜甫的《望嶽》寫出了泰山的高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也稱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記名御史等,參與編修《四庫全書》。辭官後,先後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書。他編選的《今體詩選》《古文辭類纂》,歷來負有盛譽。在創作方面,姚鼐師承劉大櫆,劉大櫆師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辭著名,世稱桐城派(但後來的桐城派作家並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爲書序、碑傳之類。他的文筆雅潔、嚴謹,自成一格。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創始人是康熙時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義法”,主張以“清真雅正”之文,載孔孟、程朱之道,劉大魁師事方苞,並發展了他的理論,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作品闡發程朱理學,同時又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姚鼐是劉大櫆的弟子,他的口號是“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實際上是以“考據”“辭章”爲手段來闡發儒家的“義理”。

三、整體把握

1、聽課文錄音,正音。

2、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補充註釋:泰山之陽,

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古時稱山南水北爲陽,山北水南爲陰。

當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風雪:趁,冒着。

餘始循以入:相當於“而”,表順承。

及既上:等到。

蒼山負雪:揹負。

明燭天南:名→動,照。

戊申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稍見雲中白若摴

蒱數十立者:依稀看見。

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相雜。

盡漫失:模糊缺失。

極天雲一線:盡。

僻不當道者:偏僻。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學生髮言、明確;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2、討論: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明確: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峯之南)登山。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峯日觀亭觀日出,然後參觀名勝古蹟,最後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思路(板書)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過程——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循序漸進,一線貫穿綜觀全篇,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敘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鞏固重點字詞,完成練習二。

2、背誦課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準確寫出登山路徑的?如何精彩描繪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篇3

教學目的:

一、分析文章的結構瞭解文章的思想內涵。

二、掌握有關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教學重點:

對文章思想內涵的瞭解

教學難點:

掌握有關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抽學生朗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講授新課:

1、抽學生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竄講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問: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是文章描寫的一個重點。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寫出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三、竄講有關重點字詞:

戊申晦(晦,農曆每月最後的一天。今常用義爲:昏暗,夜晚。)

稍見雪中白若樗數十立者(“稍”,逐漸,漸漸。今常義爲:稍微,略微。句意爲:漸漸看見雲霧中數十個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與子穎坐日觀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語“餘”其句意爲:我與子穎坐在日觀峯上的亭子裏等待日出。極天雲一線異色——天邊有一條雲帶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亭東自足下皆雲漫——亭東從腳下都有是瀰漫的雲霧。(雲:雲霧,名詞。漫:瀰漫,佈滿,動詞。判斷句用皆表判斷。)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東海也。太陽升起來,純紅如硃砂的顏色,太陽下面有紅光,跳動地承託着它。有的人說:這就是東海。

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日,絳縞駁色,而皆如僂——回頭看日觀峯以西的山峯,有的得到了陽光的照謝,有的得不到。紅白兩種顏色相錯雜,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樣子。

總結:這一部分描寫日出的情景。按時間順序寫,依次寫了待日出,日將出,日正出和日出後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時間的推移描寫景物的變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

日將出:稍見——雲中白若樗數十立者,山也。須臾——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日出後: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如僂。

講解第四自然段

抽學生朗讀第中自然段

向學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紹了泰山的人文景觀,行以日風峯爲參照物寫其周圍的高山建築羣,再寫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現了泰山的古老風貌。

講解有關字詞:自唐顯慶以來。“以”連詞連接“來”。句意爲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

不當道者。當: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來不及去看。

翻譯:日觀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東嶽大帝的廟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歷代皇帝行宮在碧霞行君祠的東邊。這天我們還觀看了路上的的石刻,從盲顯慶以來,那些遠古的石刻的字跡全都磨損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來不及看。

(介紹古蹟,表現泰山古老的風貌)

講解第五自然段:

抽學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寫了什麼?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這是作者遊山之後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以雪與人膝齊結束。

講解有關字詞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語:樹。生後面省略介詞於。句意爲:樹生在石頭的縫隙中。)至石觀數裏內無樹。(至:距離。至石觀峯的幾裏內沒有樹。)(少圜:圜通假字通圓,很少有圓的)

翻譯:山上石頭多,土少,石頭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圓的。雜樹少,松樹多,松樹長在石頭的縫隙中,都是平頂。遍地冰雪,沒有瀑布,沒有鳥獸的聲音和蹤跡。到石觀峯的幾裏以內沒有樹,而積雪很厚,和人的膝蓋平齊。桐城人姚鼐記。

全文五段以登山爲線索,記敘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時間,路程,有重點地描寫了沿途所見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作業設計:課後第二、三大題

板書設計:

登泰山記

總寫泰山地理形勢泰山地理位置

周圍山川形勢

記敘登泰山的經過時間路徑

山頂所見

描寫泰山日出日出前———風、雪、雲

日出時——形、色、光

日出後——色

介紹泰山人文景觀建築

古蹟

介紹泰山自然景觀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篇4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一定的文言實詞,進而疏解文意。

二、指導學生理清本文思路,體會描景特點。

三、指導學生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品位形象而優美的語言,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教學。

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知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利用預習的效果教學,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結合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二、三,應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步驟

作者介紹《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作者姚鼐,字姬傳,一字夢谷,清代桐城人,傑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軒而被人稱爲“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軒全集》。

桐城派和方苞

中國清代散文流派。創始人方苞。繼承發展者雖衆,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劉大櫆和姚鼐。因方、劉、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稱桐城派,時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論,以義法爲中心,逐步豐富發展,成爲一個體系。方苞謂“義”,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內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義經法緯之說,是要求文章內容和形式統一,古文當以“雅潔”爲尚,反對俚俗和繁蕪。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範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依據節奏推知句意。

2、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閱註釋,理解文章大意,並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揣度詞義,並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泰山之陽——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爲陽,這裏指泰山的南面。

其陰——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這裏指泰山的北面。

乘風雪——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長城之限——限:界限,這裏指城牆。

遂至山巔——巔:頂峯,顛峯。

半山居霧——居:停留。

戊申晦——晦:陰曆每月最後一天。

極天雲一線——極:盡,盡頭。

絳皓駁色——駁:雜,錯雜。

盡漫失——漫失:模糊、缺損。

僻不當道者——僻:偏僻。

明燭天南——燭:名詞作動詞用,照。

3、進行比較,看誰畫得準確。

四、理清文章思路讓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畫出作者登山線路圖。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學生髮言、明確;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2、討論: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

明確: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峯之南)登山。

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峯日觀亭觀日出,然後參觀名勝古蹟,最後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思路(板書)

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過程——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循序漸進,一線貫穿

綜觀全篇,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敘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鞏固重點字詞,完成練習二。

2、背誦課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準確寫出登山路徑的?如何精彩描繪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並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覆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2.背誦全文。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爲有名,被稱爲“五嶽”,它們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爲“五嶽”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二、作家作品

(參見課文註釋及教師教學用書)

三、整體把握

1.朗讀課文,正音。

2.默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補充註釋: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古時稱山南水北爲陽,山北水南爲陰。

當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風雪:趁,冒着。

餘始循以入:相當於“而”,表順承。

及既上:到。

蒼山負雪:揹負。

明燭天南:名→動,照。

戊申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依稀看見。

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相雜。

盡漫失:模糊缺失。

極天雲一線經:盡。

僻不當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問:全文共5段,每段要點是什麼?

學生默讀,討論,明確:

第1段:總寫地理環境,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的位置。

第2段:登臨泰山,重點記敘登山的艱難及到達山頂後所見景象。

第3段:重點描寫泰山日出的美麗壯觀。

第4段:人文景觀。

第5段:補記自然景觀。

四、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一、二。

2.熟讀課文。

《登泰山記》教案設計(第一課時) 篇6

一、教材內容剖析。

《登泰山記》是人教版高中語文試驗修訂本第二冊第六單元第三課,這是一篇課內自讀課文。經過一個多學期的訓練,學生已基本具備了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學生課前經過充分預習,是完全能讀懂的,這也真正體現了自主學習的特點。這篇課文敘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象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嚮往,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作者姚鼐,爲清代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領袖,這篇文章基本貫徹了姚鼐的“義理、考據、詞章”三結合的創作理論。因此,學習本文應該從宏觀上把握好重點和難點,同時還要注意拓展文化視野,提高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描述。

(一)知識目標。

1、進一步積累文言詞法、句法和文學文化常識,能熟練朗讀。

2、欣賞精彩的寫真片斷,品味形象而優美的語言。

(二)能力目標。

1、學習文章筆法簡練的特點,提高鑑賞能力。

2、瞭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創作理論,提高分析評價能力。

(三)情感目標。

瞭解泰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陶冶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分析。

(一)教學重點。

1、疏通全文,加強重點字詞句的落實,全面理解課文內容。

2、理出文章寫景順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結構,熟讀全文。

(二)教學難點。

通過文章簡約的語言,體會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創作的特點,並作出一定的評價。

四、教學對象分析。

1、教學對象:

高一學生。

2、學生特點:

(1)知識能力儲備:

高一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但還需注重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理解並掌握詞類活用,爲進一步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但閱讀不止如此,還需着重培養欣賞評價文學作品的能力。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瞭解更多的文學文化知識,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個性心理特徵: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逐步加強,學生漸漸地能夠用理論作指導來分析綜合各種事實材料,從而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高一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且競爭意識不斷加強。教師應加強理論指導,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加強師生、生生的協作交流。

3、學法:

自主學習;協作式學習。

五、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一)策略:

課堂組織策略:採用漸進分化式,提出問題,逐層展開,分層次教學。

學生控制策略:及時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瞭解完全任務,掌握獲取知識的手段和途徑,正確控制自主學習,達到認知的意義建構爲目的。

(二)教法:

1、談話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自身的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從中明確研究方向,相互學習,集思廣益。

2、成果展示法:將小組通過對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內化而形成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從而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喜悅,激發學習熱情。

3、檢測法: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通過練習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及時鞏固書本知識,從而更好地分析課文內容。

六、教學環節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解讀。

1、情境導入。

播放《泰山風光片》的片段,創設情景,鋪設好情感場,使學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壯麗,喚起對泰山的嚮往。正由於這種情感內驅力的作用與影響,學生此時定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需求與學習動機。

2、檢測反饋。

事先已要求學生充分預習本文,在此基礎上,就文言常識設置一定的練習來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檢測分爲五部分:文學常識、字詞注音、重點字詞解釋、詞類活用、特殊句式。檢測時強調字不離句,句不離篇,一方面使字詞知識得以鞏固,一方面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思路,初步掃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礙,爲下面分析課文內容奠定基礎。

3、研讀課文。

(1)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導學生用最精練的語言歸納出文章每一段內容要點,畫出登山線路。

(2)細讀課文,領會文章內容。

精讀文章重點段落,體會泰山日出的美景,瞭解泰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3)配樂朗讀。

伴隨着音樂的節奏,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一過程的設置,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層次的理解,爲進一步鑑賞課文奠定基礎。

4、創設問題情景。

在完成對課文基本內容的學習後,引導學生如何鑑賞文學作品。學生結合以往學習經驗提出了從幾個方面來鑑賞這篇文章,教師幫助梳理,最後確定爲本課堂的三大學習主題。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同時又爲學生意義建構夯實了基礎。真正體現了"以人爲本","學由疑開始",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符合新課程要求。

5、彙總交流。

學生利用網上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和協同學習,學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問題在專題網站的討論板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展開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着重體現了學生對問題深入全面的理解,語言表達能力的加強,思維條理性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學會了合作,提高了協作學習的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間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學習成果,達到自我教育、相互學習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相互間合作,達成共識,形成集中性意見,同學通過學習完成建構,達不成統一意見的,課後可以進一步引申思考,在討論板中表述自己觀點。這樣也充分利用網絡學習的寬度和持久性,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九、登泰山記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孕育了衆多的奇山異水,它們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廣博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着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數不勝數的名篇佳句。

今天我們來學習姚鼐的《登泰山記》,教師運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同步解說。

1、課前認真預習這篇課內自讀課文。

2、每一位學生打開《登泰山記》專題網站,瀏覽教學目標。

3、點擊“泰山介紹”後,再點擊“泰山圖片”欣賞泰山的圖片,然後再點擊“影片欣賞”,欣賞一段泰山風光片。渲染氣氛,通過優美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專題網站。

(二)創設情景,鋪設好情感場。

使學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壯麗,喚起對泰山的嚮往。正由於這種情感內驅力的作用與影響,學生此時定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需求與學習動機。

檢測反饋下面來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效果,請大家打開檢測反饋,迅速完成檢測。教師對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進行鼓勵表揚。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完成檢測。然後對照正確答案,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思考。檢測時強調字不離句,句不離篇,一方面使字詞知識得以鞏固,一方面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思路,初步掃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礙,爲下面分析課文內容奠定基礎。

(三)教師的表揚創設競爭的學習氛圍。

1、研讀課文。

教師:

(1)請同學們用最精練的語言歸納出文章每一段內容要點,畫出登山線路。

(2)精讀文章重點段落,體會泰山日出的美景,瞭解泰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3)請一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積極思考,每一段分別由一位學生簡要概括它的內容要點。最後請同學口述登山線路。

2、接着細細品味文章中多處描寫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3、隨後一名學生朗讀了這篇課文,其他學生在此過程中充分體會泰山的美、作者寫作的特點,積極思索該如何進一步鑑賞課文。利用這一過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層次的理解,爲進一步鑑賞課文奠定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及時加以鼓勵、評價、表揚學生,提高其積極性。在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及時加以引導,點撥,保證學生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促使學生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從教師的評價中獲得動力,從其他同學的成果中獲得經驗,彼此形成友好競爭的氛圍,不斷地品嚐到成功的喜悅。這是成功教育。

(四)創設問題情景。

師:

1、我們該如何進一步鑑賞這篇課文呢?請同學們帶着問題,結合我們以往鑑賞一篇文章的經驗,提出自己的見解。

2、幫助學生確定三個研究主題。學生通過預習、研讀課文的環節,提出了一些問題,以其中的三個爲代表:

(1)怎樣從語言、結構、描寫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記》的藝術表現手法?

(2)結合姚鼐的散文創作理論,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體現他的創作理論的?

(3)以姚鼐爲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創作特點有哪些?並作出一定的評價。

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確立所要重點研究的三個主題。明確目標,縮小信息搜尋的範圍,提高效率。

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問題,研究所關心的問題,真正做到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同時又爲學生意義建構夯實了基礎。真正體現了"以人爲本","學由疑開始",符合新課程要求。尤其是對第三個主題作出一定的評價培養學生多角度、辨證地看待問題的能力。

(五)網上學習探究。

1、教師指導學生:“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三個主題中的一條或多條,積極使用網絡資源,在網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對主題的研究的計劃”。

2、教師及時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在線輔導:如,怎樣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題的相關材料;如何對自身蒐集到的材料進行篩選,分類,整理,整合爲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1)學生比較主題,最終確定自身研究的主題,進入不同的主題討論板上。

(2)通過多種途徑蒐集資料。查找本專題網站上是否有相關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輸入本專題的關鍵字進行搜索:如輸入桐城派字樣搜索桐城派創作的相關資料。

(3)對自身蒐集到的材料進行篩選,分類,整理,整合爲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師跟蹤學生研究過程,及時加以引導,使得學生研究圍繞主題進行。學生從教師的評價中獲得動力,從其他同學的成果中獲得經驗,彼此形成友好競爭的氛圍。

學生在蒐集、整理,加工、應用網絡資源的同時發展自身自主的學力,如獲取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利用和評價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等。

(六)小組彙總交流。

教師一方面幫助學生整合材料,提交獨特的觀點,做好動作比較慢的同學的輔導工作,另一方面關注各個討論板上已有的觀點,圍繞學習目標,和學生一起辨別、分析這些見解的正確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時關注學生對這些觀點的總結,並提出建設性見解。

1、在自己所研究專題的討論板中署名發表自己的觀點,尋找共同點和不同點,相互補充學習,交流彼此的學習心得。

2、和同學、教師一起,發表見解,緊緊圍繞本堂課的學習目標,辨別、分析這些見解的正確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膽質疑,提出建設性見解。

3、綜合各個討論板的討論,積極參與多個討論板的討論,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個主題中的一部分,則通過瀏覽其他主題討論板認真學習,適當提出見解。學生利用網上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和協同學習,學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問題在專題網站的討論板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展開小組討論,集體彙報交流,着重體現了學生對問題深入全面的理解,語言表達能力的加強,思維條理性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學會了合作,提高了協作學習的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間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學習成果,達到自我教育、相互學習的目的。

(七)成果展示。

教師參與整理,把三個主題研究的成果展現給每一位學生並加以總結:“每一位同學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自身學習的特點,積極參與整個過程,自主學習,提高了自身的水平,也出色地完成預定的目標。”

學生總結:

1、本文語言明淨簡潔,雅淡清麗,無廢詞冗句;結構上有主有次,有詳有略;描寫時點面結合,突出重點,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全文短小精悍,讀來朗朗上口。

2、文中寫泰山的地理形勢,登山路徑,南北西東,方位距離,無不顯示作者的學問和考據的功夫;語言明淨簡潔,描摹細緻,可以看出作者錘鍊語言的功力;全文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嚮往,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這些都完全體現了作者“義理、考據、詞章”相結合的散文理論。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內容多是宣傳儒家思想,語言則力求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但“桐城派”的創作拘泥形式,過於追求古雅,他們的指導思想受時代的侷限,有些文章的內容甚至是反動的。

(八)作業。

教師:對論文加以點評。推薦優秀論文爭取發表。寫一篇不低於800字的鑑賞《登泰山記》的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