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通用6篇)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通用6篇)

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樹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觀念

2、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讀、背誦精美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聯想和想象,感受文章鮮活的形象,樹立珍愛生命的觀念。

三、教學難點:

品味、探究文中內涵深刻的語句。

四、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因此,在課堂中採取“激發興趣—感知文意—

品讀賞析—體驗反思”的方法。讓學生欣賞語言的美,並掌握一定的品讀方法,

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視頻播放:一粒種子破土而出,伸出兩瓣柔嫩的綠葉;一朵鮮花沐浴着陽光雨露,逐漸綻放;一隻小海龜在大海浪濤的召喚下從沙灘迅速爬向大海……

導言:大家看了上述畫面,你感受到了什麼?——生命的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談生命》。

(二)感知文意

1、老師有感情地範讀課文。(多媒體配樂《高山流水》)

要求學生在聽讀的同時,注意兩個問題:

(1)給生字注音。

(2)認真體會文章大意。

2、師:請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把生命比作什麼?

學生答:一江春水,一棵小樹。

3、多媒體展示

師:請看flash“一江春水向東流和一棵小樹的生長”,結合課文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的生命歷程。

提示:抓住關鍵詞語,如“有時候……有時候”等詞語。

4、老師小結:同學們描述得非常好,作者用散文詩般的優美的語言描述了生命的歷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質。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作者帶給我們的精神佳餚。

(三)、品讀賞析

1、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

(1)對照多媒體展示的畫面,找出相應的語句、感情朗讀並賞析。

(2)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有感情朗讀,並說說爲什麼喜歡。(提示:可從生動性、形象性、哲理性、情感性方面選取)

學生快速閱讀後回答。

如:生1答:這幅畫面對應的是“有時候他遇到巉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着、迴旋着,前波後浪地起伏催逼,直到沖刷了這危崖,它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我覺得這段話表現了春水充滿激情,充滿力量,以頑強的毅力克服艱難險阻的氣概。它告訴我們:人生會有挫折、磨難,我們不要悲哀、退縮,應該勇敢頑強地克服困難。

師:說得好。你解讀了語句中所深藏的哲理。那麼你認爲這句話中最具表現力的詞語有哪些?

生答:“奔騰”“怒吼”“迴旋”“沖刷”“一瀉千里”

師:注意這些詞的詞性都是

生齊答:動詞。

師:動詞精煉、傳神、形象,所以最具表現力。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句話,感受“一江春水”高昂激越的氣勢和不可阻擋的力量。

生2答:我喜歡:“大海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裏。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因爲這兩句在文章中出現了兩次,都寫出了江水和小樹在最終結束自己生命的那種坦然和無怨無悔。

師:非常好,這如同爲實現生命的價值,李清照唱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的凜然浩歌;爲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爾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曠世佳境一般。只要努力過,就不會有遺憾。讓我們齊讀這一句。

生:我喜歡……

2、質疑

方式:請同學提出不理解的句子,其他同學給予解答。解答不出的教師點撥。

多媒體顯示:

重點語句的內涵

(1)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含義: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輪迴說”,冷靜、客觀、從容地面對生命、熱愛生命,表現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含義: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珍惜生命,爲生命的每一刻喝彩。

3、小競賽:揹你所喜歡的句子,看哪一組背得多。

(四)、體驗反思:

你覺得生命像什麼?在你十幾年的生命中你認爲最重要的是什麼?

生1:生命像一輪月亮,有時圓有時缺,圓圓缺缺構成了他的一生。

我認爲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樂觀,微笑着的人生是美麗的人生。

生2:我覺得生命像一顆流星,宇宙是它的母親,他勇敢地劃破長空,綻放光彩,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認爲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付出,只要你付出,就會見到彩虹。

……

小結:生命是平凡的,生命是可愛的,生命是可敬的,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的過程,生命的意義在你的生活裏,在你的心裏,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珍惜生活,感謝生命,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自信。

(五)、拓展延伸:同桌互贈有關生命的名言

(六)、佈置作業

1、背誦文中你喜歡的語句,積累好詞好句。

2、寫一個生命現象,300字左右。

六、板書設計

談生命

冰心

生命像一江春水1意境美

品讀感受2語言美

生命像一棵小樹3情感美

4哲理美

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優美形象的語言,並學習運用比喻修辭表達內心的感受。

2、瞭解文章的主題思想,感悟語言中蘊含的哲理。

3、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觀,使他們勇於戰勝困難,熱愛生命,積極投入生活。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觀,使他們勇於戰勝困難,積極投入生活。

2、難點:

體會文中優美形象的語言,感悟語言中蘊含的`哲理。

【教學方法】

品讀感悟法,自主探究、自主賞析、自主感悟。

【教學過程】

一、積累名言,激情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積累生命的名言,然後充滿激情的導入:

生命,偉大而神祕,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作爲生命高級形式的人,必然會有說不盡、道不完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調。現在讓我們一起品賞冰心的《談生命》,傾聽她對生命的詮釋。

二、讀清思路,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一遍,思考: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那麼,生命到底像什麼?請在文中找出原話。

教師藉助此問題,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並板書課文結構。

2、教師範讀課文最後一部分,範讀後與學生探討課文各部分的朗讀感情基調。

3、男生齊讀一江春水部分(老師點撥:激昂、響亮),女生齊讀一棵小樹部分(教師點撥:舒緩、深沉),全班齊讀最後一部分(教師點撥:高昂、有力)。

三、品讀句子,感悟語言

1、作者說生命像一江春水,作者也說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你更欣賞哪一個說法?試從課文中找出例句說明。

2、生命像一江春水,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生命像一條小路,有時平坦,有時崎嶇。你認爲生命像什麼?請你也像冰心老人一樣,用形象的比喻告訴大家你對生命的認識。(生命像)

3、本文語言精練優美,哲思深邃,讓人回味。請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最好還告訴大家你喜歡的理由。

四、拓展內涵,感悟生活

1、在冰心老人優美、深邃的語言中,我感受到了生命因堅強而美麗,像張海迪雖高位截癱卻自強不息地學習科學知識。我感受到了生命因奮鬥而美麗,像居里夫人把一生都奉獻在科學發明上。你感受到了生命因何而美麗?請告訴大家。

2、近年來,時常在各種媒體中看到某些中學生因生活、學習的不如意而悲觀,甚至輕生,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的同學不顧學校的再三忠告,置安全規則於不顧,導致一些安全悲劇在某些學校重演。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也只有一次。讓我們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讓我們一起高聲的誦讀汪國真的一首小詩:《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板書設計】

談生命

生命像一江春水

激昂、響亮

生命像一棵小樹

舒緩、深沉

揭示生命本質

高昂、有力

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課就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設計的。通過感知結構、探究內容、品味語言三個板塊,巧妙地引導學生深入作品的意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悟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使學生受到思想、精神上的陶冶,從而獲得人生的有益啓示。

【教學目標】

1、體會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2、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把握其感情基調。

3、體味作品蘊涵的哲理,樹立對生命的正確認識。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重要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教學難點】

感悟作品的情感基調,領悟作品的哲理意蘊。

【教學方法】

朗讀、討論、點撥、品味。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生命,猶如一隻萬花筒,它的形態和色彩變幻多端,瑰麗多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歎調吧!

大家已經初步預習了課文,大家能否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

你覺得本文是什麼體裁的文章?(議論性的散文。爭論“談”。這種文章我們並不陌生,比如“敬畏生命”就是。雖有理性化的總結,但以感性化的描寫爲主。)

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你覺得學習這類文章我們一般從哪些方面入手?(結構、內容、語言及情感、哲理等等)

好!這節課我們就擇要分析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結構

你已瀏覽了全文,你看本文在形式上和其他散文有什麼不同?(通篇只有一大段,點撥:或許這也是作文形式創新的技巧之一吧)儘管只有一段,但它的內在結構思路卻是相當清晰的,能否找到一些相關的語言標誌詞予以說明。

說明:正是這些句子,把散的內容編織在了一起,成爲有機的整體。由此我們可以把文章劃分爲一篇三段式的散文詩。下面我們就來品味這首散文詩。

三、小組合作,探究內容

1、作者開篇說:“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作者認爲生命像什麼呢?(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勾畫這兩個比喻句)。下面,我們分兩組來研讀“水和樹”這兩部分。(各自小組完成,同桌學習)

展示要求:

⑴ 一江春水:

① 作者爲什麼把生命比做“春水”?與一江春水有哪些相似?

② 勾畫出表現春水力量的動詞,表現春水性格情趣的形容詞,反覆朗讀品味其“流動”。

③ 四個“有時候”說明了什麼?象徵了什麼?四個“再”塑造了春水怎樣的形象?

④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個過程。

⑵ 一棵小樹:

① 作者爲什麼把生命比做“小樹”?與小樹的生長又有哪些相似?

② 勾畫出體現小樹生命力量的衝動與奮進的動詞,體現小樹勃發的生機,恬淡從容的形容詞,反覆朗讀品味其“生長”:小樹在生長中有哪些方面的“快樂”?

③ 按什麼順序展開的記敘描寫,象徵了什麼?

④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小樹的生命歷程。

2、教師提問:

這兩節的末尾都重複了這樣兩個句子:“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這僅僅是機械的重複(反覆)嗎?該怎樣理解?(這是一種特殊的感受,常人或許認爲死亡是痛苦和悲哀的,但作者超越了這些,是一種異乎尋常的境界和高度;強調今生今世要奮鬥,要前進,要成長。)

小結:至此,作者雖然說“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其實,作者在文已經做了回答,那就是:生命是:誕生於自然,最後又迴歸自然,是戰勝自然,享受歡樂,不停地前進。在這兩個部分,作者是按照事物自身的規律來展開對水和樹的具體描寫的:

生命像(朗讀這兩部分)

3、作者將生命形象化爲“水和樹”這兩種具體的形象,通過他的描繪啓示了什麼道理?(意在表明什麼?)

點撥:

形象 “形散”

喻 (不管是快樂,還是痛苦)

“神聚”:享受生命

道理: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快樂和痛苦相生相伴──感謝痛苦、感謝雲翳──積極的人生觀。

既然這樣,作者是怎樣認識自己的生命呢?

4、朗讀第4層,看看作者對生命有怎樣的認識,勾畫其中你認爲重要的句子,初步體會其含義。(同桌互查)點撥:作者有哪些重要的認識?(相機板書:快樂和痛苦相生相伴──感謝痛苦、感謝雲翳──表達了積極的人生觀)、(小結板書:形散、神聚等內容)

四、美點尋蹤,品味語言

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經涉及到,在這裏就僅以B中勾畫的句子作爲重點。(小組解決,還是教師引導解決?)

在這裏,教師以書後練習三中的兩個句子爲例,作簡要分析。

1、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揭示了作者對生命本質怎樣的認識和體驗?)

(淺析:生命中快樂和痛苦是辨證統一的,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中的兩種基本旋律。)

2、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作者爲什麼這樣說?能否改一個字,使表意更準確?)

(淺析:快樂固然要感謝生命,但痛苦未嘗不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因爲生命讓我們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悅和美麗。能否舉例加以說明;“也”改爲“更”似乎更好。)

五、總結

由此可見,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決不是一般的認識,你怎樣理解題目中的“談”?

淺析:作者是在經歷了百年的滄桑(1900~1999),備嘗生命的酸甜苦辣以後的“體驗”,它不是一般的漫談,而是作者的嚴肅思考和認識。最後,我想用普希金的一首小詩來結束我今天的講課: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着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爲親切的懷念。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冰心奶奶的祝願一樣:應該有一個多姿多采的人生!

六、作業佈置

1、收集有關“生命”或“人生”的古詩詞、名言警句五條。

2、仿寫:“生命像……,願你的生命……”的句式寫一句哲理性的話。

3、比較閱讀第4層與《敬畏生命》(8~10段),加深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教後反思】

本課教學,充分挖掘了課文內涵,準確把握作者的意圖,採用了散文詩式的教學處理,使上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分組合作學習則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增大了課堂的容量。

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的認識。

2、反覆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教學難點:

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生命,偉大而神祕,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生命,猶如一隻萬花筒,它的形態和色彩變幻多端,面對這一瑰麗的世界,作爲生命高級形式的“人”,我們必然會有說不盡、道不完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歎調吧。

二、新授。

1、簡介作者、作品

冰心(1900—1999)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其父謝葆璋是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愛國海軍軍官,在海浪、艦甲、軍營中冰心度過了着男裝、騎馬、射擊的少年生活。中華民族飽受列強欺凌的屈辱歷史,更激發了她的愛國之情。1921年參加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爲人生”的藝術宗旨,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等。 1923年赴美留學,專事文學研究。曾把旅途和異邦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爲《寄小讀者》,舉世爲之矚目,至今仍然聲譽不衰。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

2、欣賞圖片,感受生命的悸動。

3、疏通課文。

(1)、試着給課文劃分層次,並找出最能表達課文主題的語句。

(2)、掌握下列詞語

清吟驕奢蔭庇

芳馨叢莽雲翳

4、文章結構。

第一層:揭示話題。文章題目是“談生命”,開篇即起波瀾。

第二層:描寫“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歷程。寫出了生命里程的豐富多彩。第三層:描寫“一棵小樹”的全部生命歷程。

第四層:總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揭示生命的本質。

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規律。

5、研讀課文。

(1)、作者用什麼來比喻人的一生?春水和小樹分別經歷了哪幾個生命歷程或哪幾種生

命狀態?暗示了怎樣的人生歷程?

(2)、在這幾種生命歷程中,春水和小樹表現了怎樣的心理和情緒狀態?

(3)、作者對生命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什麼?最能表達主題的句子是哪幾句?宣示怎樣的人生觀?

課文分析:

一江春水:東流歷程——向前、曲折、複雜、多變。

一棵小樹:春秋四季——發榮、滋長、繁盛、凋零。

以春水和小樹爲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和一般規律。積極、奉獻、堅強、自信、莊嚴、樂觀。

最能表達課文主題的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幾句?

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你從課文中領悟到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生命的規律又是什麼?

生命的本質—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的規律—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於消亡,其間幸福與苦難、順利與曲折相伴相隨。

(4)、本文最後一段的作用是什麼?

起點明、深化主題的作用,在感性化描寫之後,作了理性化的歸納總結。

(5)、全文的感情基調怎樣?

全文高亢、激昂、達觀,這種基調在結尾部分更加顯著。

三、小結。

四、作業。

熟讀課文,理解作者

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 篇5

【教學設想】

雖然,初三學生讀後感寫得比較多,但真正要寫好一片讀後感卻不容易。大多數學生在寫的時候,或只注重讀,感的內容很少;或寫了自己讀後的感受,但感受卻不深;或讀和感都有,但缺少聯繫實際今天,主要想通過這一堂課的練習,讓學生髮表自己的對生命的真諦的看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有關散文的讀後感的寫作水平。

【教學實錄】

一、導課

同學們,人的一生就像一條長河,有時會有漩渦,有時會曲折,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那麼,怎樣看待生命呢?下面我們先來聽一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放錄音)

二、展示個人蒐集的有關名人對生命的真諦看法的材料

1、 以小組爲單位交流材料。每個小組成員交流自己在網上搜集的材料。小組長作記錄,將較好的記錄下來。

2、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代表在班級中交流材料。

三、探究人生真諦

個人思考,小組交流,代表發言。

四、探究《談生命》的內容

1、讀《談生命》,思考:

⑴ 世紀老人冰心是怎樣解釋生命的真諦的?

⑵ 你讀後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2、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師歸結: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回顧一生的滄桑經歷,用象徵的手法、用形象的比喻,揭示生命不會永遠快樂,也不會永遠痛苦。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所以,我們要想充實的度過人生,關鍵在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們不是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堅持前行,也會成功的。下面,同學們把自己通過網上搜集的有關面對人生的坎坷自強不息的名人事蹟交流一下。

4、學生交流材料。

5、教師歸結:

根據剛纔的思考討論,同學們已對生命的真諦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我們寫一篇有關散文的讀後感。

五、寫《談生命》讀後感

教師點撥散文讀後感的寫法:初學寫散文讀後感的同學,宜從掌握讀後感的基本結構模式述、議、聯、結入手。

1、述:

就是以簡潔的語言敘述出材料的中心意思活幹點,作爲全文的引子,並提出中心論點或論題。

2、議:

即在述出所給材料的中心意思或感點之後,圍繞它,對材料進行簡明的闡述,讓人初步分清材料的實質,揭示論點(感點)與材料的邏輯關係,並完成由讀到感的過渡。

3、聯:

即聯繫社會生活或自身的生活經歷,展開充分的闡述。這是讀後感的寫作目的和重點所在。

4、結:

即讀後感最後的歸納主旨和點題。一是要水到渠成的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二是要緊扣材料照應開頭,揭示材料給人的啓示。下面同學們寫一篇《談生命》的讀後感,題目自擬,字數不少於600字。

六、學生寫作文

七、交流,評論

八、謄抄在作文本上

【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學生活動較好,課前已佈置上網蒐集材料,學生準備較充分,因此,課堂上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通過練習,學生對生命的真諦有了進一步的感悟,對散文的讀後感的寫法有了更高的認識。這節課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讀後感的寫作水平。

九年級語文下《談生命》導學案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蘊含的深刻哲理,認識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2、反覆閱讀,整體把握課文。

3、比較閱讀,瞭解鑑賞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學習重點】

1、把握文章主題,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2、培養鑑賞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學習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讀

1、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誦讀課文,畫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二、課堂閱讀

1、引領學生讀懂課文

⑴ 導入:

多年來我們習慣於老師講,學生聽。今天我們不妨打破這個格局,老師不講,大家先做,看看能否完成教學任務。

⑵ 請大家對照講義一(講義一:把課文內容寫在頁前的2/3,留有1/3的空白給學生寫點評),針對畫線的句子或自己感興趣的語句寫出你的點評。

⑶ 交流評議(理解的正誤,文采的優劣)。

A、“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經過奮鬥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B、“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經過奮鬥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C、“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因爲生命讓我們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悅和美麗。

D、“快樂固然興奮,痛苦又何嘗不美麗?”等等。

⑷ 歸納課文主題。

生命誕生於自然,最終又歸於自然;生命的真諦在於戰勝困難、享受歡樂、不斷前進的過程。

⑸ 放聲朗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語段或富有哲理的語句多讀幾遍。

⑹ 然而,現實中卻有兩種戕害生命的暴力行爲層出不窮:一是不尊重與傷害他人生命的暴力行爲;二是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爲。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教師隨機點評)

2、比較閱讀,領會議論性散文與議論文的區別:

⑴ 閱讀法國作家蒙田的《熱愛生命》,用他的生活態度爲討論作個小結。

作者是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要求人們珍惜生命,利用生命,享受生命。

⑵ 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說說你更喜歡哪一篇。

相同點:兩篇文章的主題相似,都談到積極進取的生命觀。

不同點:

A、文體和表達方式不同。一篇是議論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於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索和聯想的空間。它往往蘊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於一爐。而議論文則是側重於運用概念、判斷進行邏輯論證,文學性和情感性較弱。課文通過形象的比喻生動地表達生命的意義;這篇文章通過對比論證,批判悲觀厭世虛無主義的人生觀,給人以警醒;倡導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給人以啓迪。

B、作家風格不同。冰心,我國現代文學著名作家,以細膩、清新的詩歌、散文見長。蒙田,法國文藝復興後期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與培根、莎士比亞等偉大作家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作品“明哲善辯”“精於心理分析”“文風簡樸”。

C、語言風格不同:前者細膩、含蓄、清新;後者樸素、明辯,富有邏輯性。

⑶ 齊讀《熱愛生命》

熱愛生命

[法國]蒙田

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的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願意去“度”,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

壞日子,要飛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嚐。“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爲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於將他打發、消磨,並且儘量迴避它,無視它的存在,彷彿這是一見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於我,我卻認爲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來自自然的恩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

糊塗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託於來世。

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或苦惱所致,而是由於生之本質在於死。因此只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爲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力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卻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三、課後拓展

1、蒐集關於“生命”的格言、警句。

2、品味下列語句,寫出你的理解。

A、“我們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

(生命是經過數十億年的時光演化而來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傑作。無可比擬。)

B、“生之本質在於死。”

(有生就有死,沒有死也就沒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

C、“只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

(因爲好好享受過生活,對死亡就不感到遺憾。)

D、“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着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關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用“豐盈充實”的生活使生命相對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