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始得西山宴遊記九年級語文教案

始得西山宴遊記九年級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一、教學目標

始得西山宴遊記九年級語文教案

(一)知識教學點

l、正確辨別文中的難詞難句。用比較的方式理解部分實詞的古今異義,用文白對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確理解“其”“則”“未始”等文言虛詞,在朗讀中體會“之”“也”“而”等虛詞的作用。

(二)能力訓練點

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討論劃分課文層次,領會“概寫”“特寫”之不同,學習寓情於景的寫法。

(三)德育滲透點

1.身處逆境,仍胸懷大志。

2.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和熱愛。

(四)美痛滲透點

感悟古人遣詞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筆下山水之美,進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練就一雙善於以自然學物中發現美的眼睛。

二、學法引導

反覆誦讀:讀字音,讀詞義,讀句意,讀整體內容,讀作者感情。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l.通過反覆誦讀,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難句,解決本文的重點。

2.討論分析寫景時“概寫”和“特寫”的不同以及其相互關係。

3.聯繫現代文抒情散文的有關知識,分析體會本文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

4.通過背景知識的介紹結合課文分析體會作者寄情山水,不滿於遠貶僻處的思想感情。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將詞、句、寫成投影片,用投影。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帥範讀,學生跟讀、再自讀。

2.查找工具書,弄清疑難字詞,對照古今詞彙,比較其不同

3.與以前學過的古文比較,體會寓情山水的寫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作者介紹。

2.劃分文章層次。

3.文白對譯,並能分析重點句所含感情。

(二)整體把握

作者在順宗永貞元年(公元八O五年)貶爲永州司馬。永州僻遠而多山水勝,作者寄情山水,形諸筆墨,“永州八記”特爲著稱。本篇爲“八記”三首,領起其餘諸篇。篇中從“始得”二字看意,寫西山的怪特和始遊的心情,真切深至。在敘事寫字中,也有作者性格的顯現和不滿於遠貶僻處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三)教學過程

1.給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讀。在流暢地朗讀全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用紙片等物遮住課下的註釋,根據原有的知識,聯繫上下文,運用“因文生義”的方法,逐段理解課文大意,難以疏通的詞句,再看註解或進行討論,最後師生共同解決,完成書後練習三

2.理解文章大意後,再體會文中敘述、描寫、抒情語句的不同特點,完成書後練習二。

3.解決詞、句文章整體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繪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寫景的。

作者滴居永州,心懷惴傈,常年閒暇尋山訪水寫起,引出西山,點明遊山水是爲了寄情懷,不單是遊賞。

第一節先寫末得西山之前的遊覽。

他寫西山之景,不是從描寫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着筆,而是寫登上山向下鳥瞰和向遠眺望,通過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與天地自然的契合神會從側面烘托西山高峻,渺遠“怪特”;他抒宴遊之情,也不是在借宴遊以消愁方面大肆鋪陳描寫,而是極寫登高望遠心曠神恰,乃至物我渾一之樂,從而使人以反面以見他平素“居是州,恆惴傈”之重憂。

第二節寫西山的實遊之樂。

文章開始作者說:“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文本則說:“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前後照應,不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說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遊覽活動是以遊西山開始的,而且爲領起,後面幾篇遊記做了鋪墊。

(四)總結、擴展

在這篇遊記中,作者以凝練的文筆,精粹的語言,描寫出西山之“怪特”並將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選擇一處自己喜愛的景物。寫一篇抒情散文。

(五)而置作業

1.理文中古今異義的詞。

2.抄寫景的名句。

3.完成書後練習四,並背誦課文。

(六)板書設計

八、背景知識與課外閱讀

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省永濟)人,世稱柳河東。貞元年間爲監察御史裏行(御史見習官),順宗繼位,他積極參加了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動,任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爲永州司馬。十年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並稱“韓柳”。

《永州八記》柳宗元在永州八年,放浪子山水之間,排遣鬱悶,寫了不少遊記文章,“永州八記’是其中爲後人傳誦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遊記》《鈷()譚記》《鈷()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謁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記》。八記各自成篇,又連成一個整體。在八記中,首篇與末篇前後照應,字裏行間抒發了作者遭受迫害,遠謫荒,不能施展政治才能的憤慨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