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陳涉世家》說課範文

九年級《陳涉世家》說課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我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作爲對一篇文言文傳記課文的思考:

九年級《陳涉世家》說課範文

1.對文言文而言,字詞的解決是必然的,然而是把解決字詞作爲學習的起點甚至是目標,還是把它作爲手段,結合在過程中?

2.就課文而言,我們學習的指向是“陳涉起義”這一事件及其意義,還是陳涉其人在某一歷史場景中的言與行?

3.是就文解文,還是進行歷史還原?是襲用歷史定論,還是讓學生與原初的文本進行對話?

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我們可以發現,我們面對教材時,首先還是一個採取何種思維範式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不言自明,雖然在實際操作中絕大多數老師還是會因襲與簡便起見採取逐字逐句的解釋,但大家都已經知道採取第二種方式是較爲合理的教學方式,只是對於其中的原因卻不甚明瞭。我想最理想的文言文教學就是讓學生用文言的句式來直接進行閱讀與思考,而不應該時時藉助於翻譯這一柺杖。字句的疏通,只是爲了在肯綮處給學生以幫助,而不應該把文言文教學當成先翻譯爲白話,用白話思考、討論對話的過程。

第二個問題其實是想糾正由於政治的原因所導致的對課文理解的干擾,由於對“農民起義”這一政治形式的重視,所以本文作爲人物傳記,卻被錯誤地當成是歷史事件的記敘來進行解讀。我以爲這在教學中應該進行“糾枉”。

第三個問題又回到了學習《魯迅自傳》時的困惑:是授予既定語文及歷史知識,還是讓學生與歷史上的心靈進行直接的對話?由於在上一課文已經講得比較多,這裏不再展開。

以上的這些思考也勢必將影響到教學的設計。

教學處理意見--

首先,我認爲在教學中應該避免兩個很容易走入的“誤區”:

①以翻譯代替教學。把文言文學習等同於一種新的簡單訓詁學,而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文言文“文感”,採取的方法,一是誦讀,二是多直接用課文中的原文來解答問題,儘量少用翻譯後的句子來回答問題。②大量講《史記》及其司馬遷的知識,以知性的介紹代替感性的閱讀。《史記》作爲一部偉大的歷史及文學著作,它的某些特點在文中有着體現,不應該用偉大的定義來取代文本的解讀。

在具體操作上,我的個人觀點是在解決整體誦讀課文和重難點字詞的基礎上,向課文外面走,“把歷史請回來”,用增加課文歷史感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時代復原:把“陳涉起義”放到那個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中;從秦統一六國開始,到秦的暴虐與各地的怨聲,並略講陳涉起義之後的故事(楚漢相爭),即重現一個“史詩般的英雄時代”,點明其序幕的作用……

理解作者採取人物記傳體形式的原因與特點:突出個人在事件中的命運與感受,而不只是人當成歷史發展中的可有可無的幾個符號。這從文章的裁剪,條理,人物言行的處理中可以看出這一點,譬如,文章中多次詳細引用了陳勝的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死國可乎”“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中陳勝“天下苦秦久矣”的一段話,不計算標點,整整用了100個字;而寫一場戰爭,有時則不到十個字,如“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10個字,就交代了兩場戰爭的經過與結果。這種詳略的取捨,無疑是爲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與命運的關係。

歷史是從語文中被分家出去的,我個人有個觀點,認爲自己失去了歷史的觀照後,我們的語文課堂已經顯得越來越單薄,所以我認爲,對歷史興趣的培養也理應成爲語文教育的興趣所在,像這篇文章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參讀茅盾的小說《大澤鄉》,有能力的可以要求他們閱讀史學名著《史記》,而對歷史有興趣的同學,則可進一步推薦閱讀諸如《萬曆十五年》《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等新歷史著作,以爲語文獲得一個思考的厚度。

而且在備課和閱讀中,如果我們擁有足夠多的資料,也許我們可能便可以我可形成一種個人性質的特殊的“歷史閱讀觀”,一種接近懷登·海特稱之爲“詩意歷史”的歷史閱讀觀:

記》--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爲王。”陳涉乃立爲王,號爲張楚。

《資治通鑑》--陳涉既入陳,張耳、陳餘詣門上謁。陳涉素聞其賢,大喜。陳中豪傑父老請立涉爲楚王,涉以問張耳、陳餘。耳、餘對曰:“秦爲無道,滅人社稷,暴虐百姓。將軍出萬死之計,爲天下除殘也。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爲樹黨,爲秦益敵。敵多則力分,與衆則兵強。如此,則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咸陽,以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則帝業成矣。今獨王陳,恐天下懈也。”陳涉不聽,遂自立爲王,號“張楚”。

《陳涉世家》教學實錄片段

“陳勝是一位有遠見,有智謀,有組織領導才幹的農民起義領袖……”學習《陳涉世家》,我正引導學生根據陳勝在起義前後的言論、行動探究其性格和精神。突然,一位同學高高地舉起了手:“老師,陳勝這樣有才幹,他領導的農民起義最後怎麼失敗了呢?”這個問題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見此情景,我停止了講課,讓同學們自由討論一同學說:“可能是秦王朝軍事力量太強大了吧。”另一同學說:“這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劉邦、項羽的起義軍最後不是勝利了嗎?”又一同學說:“從課文看,當時參加起義軍的.人很多到陳縣時,起義軍就‘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陳勝的軍事指揮是不是有問題?”……同學們爭着發表自己的見解,連下課鈴聲 未理會。我只好打斷大家的討論:“本文是《陳涉世家》的節選,陳勝起義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請大家課後讀一讀全文,查查資料,明天語文課繼續談自己的看法。”

第二天語文課剛上,不少同學迫不及待地交流自己的 發現”。有人說,陳勝攻下陳縣後安於享樂、止步不前、坐以待斃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人說,陳勝人不當,派出的將官各行其是是失敗的重要原因。還有人認爲陳勝稱王后殺死了呼“夥涉爲王”的僱農, 離了起義軍最應依靠的力量是失敗的關鍵。大家熱烈地討論着,這時一位同學提出了疑問:“老師,《陳涉世家》選入課文時,寫陳勝起義失敗經過的內容爲何要刪去呢?”一雙雙求知的眼睛轉向了我,我決定還是將這個“球”拋給大家:“這個題很有探究的價值,你們認爲編者的刪節高明嗎?”

課堂短暫的沉默後,同學們的發言開始了。

“編者將表現陳勝缺點的內容刪去,會使陳勝這一英雄形象更完美,也更能給讀者以感染力。”

“你這種看法不對。任何人都不會十全十美,寫陳勝的缺點並不有損陳勝的偉大。讀了《陳涉世家》全文,我們感到這樣的陳勝才符合生活真實。編者將這些情節刪去,會影響讀者對陳勝其人的全面認識和理解。”

“編者刪去的內容多屬歷史資料的記錄,如陳勝派遣的各路起義軍的情況等。這些內容頭緒繁雜,情節單調,而且篇幅較長,學習的價值不大。”

“司馬遷特別尊重陳勝,將其破例列入‘世家’,但作爲史官,他寫陳勝,既寫了陳勝的雄才大略,又不爲賢者諱,實事求地寫他的缺點。這種忠實記錄歷史的態度深爲後人讚賞。班固稱讚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魯迅更是推崇備至,認爲《史記》是‘史家之絕唱’。這種爲人物作記的方法正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因此我認爲者的刪節不好。”

“選作課文的文段要文質兼美,我們讀後要有大的收穫。本課刪去的部分寫陳勝的內容不多,陳勝的缺點多數是散見在枯燥的史實敘述中。如果把這些內容都編入課文,課文就顯得很龐雜,而且中心也不夠突出。”

……

同學們脣槍舌劍,對編者的教材處理髮表着各自的看法。我見大家的辯論進行得差不多了,便順勢提這樣的問題:“誰能幫編者想出一個對本文兩全其美的處理辦法?”

一會兒工夫,大家的發言又開始了。

“我認爲 文就選這些,但書後可編寫這樣的思考題:通讀《陳涉世家》全文,試對陳勝其人作出價。”

“我建議編者將‘夥涉爲王’這一精彩故事編入文後思考題,以拓展讀者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