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綠》說課稿範文

九年級上冊《綠》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大家好:

九年級上冊《綠》說課稿範文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 《綠》

本節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九年級(上冊)教材,本節課是第六單元第一課,是新授課,整個說課分爲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程序、板書展示四個方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前後聯繫

從九年級起每一單元的單元提示都是“學會讀書”,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一單元還是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是“讀書動筆”。讓學生逐漸養成讀書動筆的習慣。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寫作水平。《綠》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這一單元是一組以“ 綠”爲主題的課文,分別寫了“綠”或與“綠”有關的人和事。圍繞“綠”的主題。理解課文的不同特點以及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並通過朗讀把這些思想感情表達出來。《綠》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在本單元中起主導作用,學好這一課,爲後面幾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並養成讀書動筆的習慣,藉助課後的參考提示,邊閱讀邊在書本的字裏行間進行圈點勾畫,在文旁、文後或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感想、體會或評論。爲同學們即將學習初中階段的最後一本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綠》這一課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爲一名語文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證明: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要以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掌握課文裏的生字詞。理解熟記課文下的註解。掌握描寫景物的方法

能力訓練目標:

培養學生朗讀鑑賞散文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課文細緻地多角度的景物描寫品味散文的語言。

情感體驗目標

體會作家怎樣表達自己對大自然和生命的熱愛之情。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學法指導目標:

課型:朗讀品味課

基本教學思路:朗讀—賞析—拓展

本文篇幅雖然不太長,但容量相當大,把自主學習這個環節放在課堂上,如果讀上兩遍課文就要佔用這節課三分之一的時間,課文就無法進行下去。因此把自主學習這一環節放在課前。

課前自主學習,用質疑發問的方法朗讀課文提出問題,課上賞析、朗讀、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感情,賞析與讀的緊密結合是保持文章“原味”的可靠方法。最後,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學法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有效方法,學生學習的方法科學與否,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指導學生常規的學習方法,而且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注意幫助學生研究和改進新的學習方法.

教學的重點、難點及依據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變換寫景角度和修辭手法的運用;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突出重點。

變換寫景角度和修辭手法的運用是難點,突破難點

  三、教學程序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教學程序:

情境導入

課前熱身

合作探究

歸納梳理

拓展訓練

課外延伸

主要教學程序介紹:

1、情境導入:

由大自然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美麗色彩各代表什麼引出課題,使學生自然想到這篇文章是寫大自然的一種色彩的,會想到“綠色”代表着青春活力、旺盛的.生命力。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主體的角色作用.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

2、課前熱身:

包括兩部分:介紹作者、掌握文中詞語

這一環節既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又使同學們較深一層瞭解作者的作品。

3、出示學習重點

4、合作探究:

包括兩個方面:四邊互動、鏡頭聚焦。四邊互動是師生一起合作探究,老師問,學生讀書、回答。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散文,語言通俗易懂,課文旁又有旁批,因此課文的一、二 四略講,把時間重點放在課文的主體部分第三段,讓學生分小組讀、議、探、說,讓學生充分理解作者所抒發的思想感情以及變換寫景角度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中完成這節課的兩個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轉化爲“主動學習的探索者”,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在分析完課文第一段後,教給學生讀書動筆的方法,讓學生邊讀書邊用圈點符號圈注自己喜歡的詞、句,段。不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培養學生會讀書動筆的習慣。

5、歸納梳理(邊總結邊板書)

學生理解了每一部分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老師通過總結使學生對這節課的教學程序及知識體系有了較好的認識,至此完成這節課的第三個重點。

6、拓展訓練

寫一篇短文:《“女兒綠”解》 (見解不求統一,言之成理即可。)

目的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反饋,以便於調控教學過程。

7、課外延伸

讓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和能力。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

沒有對學生提出必須解決,主要考慮到每個同學的程度差異,較好的同學將主動探究,程度一般及較差的同學可能不是太圓滿。在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之餘沒有過多的學習負擔,體現了素質教育和分層次教育的要求。

四、板書展示

板書展示的理論依據:板書是啓發學生的思維,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它是最簡易的利用視覺信息的渠道,是有效的課堂教學的“施工圖”。這樣板書的好處是:

1、起到了引導和調控學生的學習思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的作用。

2、使抽象思維變得形象具體。

3、符合板書設計的學科性原則、直觀性原則、藝術性原則和靈活性原則。

說課小結:

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上說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闡明瞭“爲什麼這樣教”。體現了本人的“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積蓄探索文本的情感——學生與文本對話,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學生與自我對話,昇華情感,提高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