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精選19篇)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精選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精選19篇)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課前知識檢測,落實文言文知識,疏通文意

2、通過反覆誦讀,品析語言的精妙,體會景情關係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

一、 教學重點

課文中出現的文言實詞,一詞多義

二、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王羲之的人生經歷,《蘭亭集序》的價值

三、 教學課時

2課時

四、 教學工具

1、課本

2、輔助閱讀資料

3、多媒體ppt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錦心繡口李太白之文章,鐵畫銀鉤,王羲之之字法”。提起王羲之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那“飄若遊浮雲,矯如驚龍”的一筆好字,可誰還能想到逸少還寫得一手好文章呢?如若不信,我們且隨東晉名士共赴蘭亭,看羲之筆下宴會之盛況,品羲之精妙之文筆,賞羲之豁達之胸懷。

二、 課前學案檢測驗收

1、文言知識檢測

分小組總結課前學案,小組同學派代表上臺講解,其他同學針對小組討論的結果提出疑問,學生解答不全面的或是解答不出的問題,老師予以補充。(設計意圖:訓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時檢測驗收,明確文言文學習重點之一在於重要字詞)

1.通假字

雖趣舍萬殊(“趣”通“取”,往,取。)

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如,像。)

2.詞類活用例釋

(1)名詞的活用:名詞活用爲動詞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帶——像衣帶一般環繞着)

(2)形容詞的活用:

①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齊彭殤爲妄作。(齊——同樣看待)

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引以爲流觴曲水。(曲水——使水彎曲)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興懷——使懷興。即:使感嘆產生)

(3)數詞的活用:數字活用爲動詞

固知一生死爲虛誕。(———同樣看待,或看成一樣)

(4)動詞的活用:動詞活用爲名詞

足以極視聽之娛。(視聽——耳目)

3.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省主語

①(羣賢)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②(羣賢)引以爲流觴曲水

省介詞賓詞

引以(之)爲流觴曲水

省介詞“於”

①映帶(於)左右

②晤言(於)一室之內

2.倒裝句——介賓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

①不能喻之於懷——不能於懷(在內心)喻之

②亦將有感於斯文——亦將於(對)斯文有感

4、點分析一詞多義

⑴、修:

例句: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岳陽樓記》:修建、修造。

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 《過秦論》:治理、整治。

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 《答司馬諫議書》:修訂、修改。

鄒忌修八尺有餘 《鄒忌諷齊王納諫》:高。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蘭亭集序》:長。

⑵、期:

例句: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記·陳涉世家》:期限。

夜半,方期我決鬥某所 《大鐵椎傳》:約定時限。

上不順天,下不惠民,征斂無期,求索無厭 《呂氏春秋》:限度。

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察今》:期望、企求。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戰國策》:(jī)滿、周,一週年。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蘭亭集序》:至、及。

⑶、致:

例句:

皖師欲結歡於寧南,致敬亭於幕府 《柳敬亭傳》:送、送達。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賈生列傳》:表示、表達。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勸學》:到達。

家貧,無以致書以觀 《送東陽馬生序》:獲得、得到。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過秦論》:招致、引來。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東南飛》:致使、使得。

專心致志:成語,極、盡。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蘭亭集序》:情趣、情致。

⑷、臨:

例句:

把酒臨風,其喜氣洋洋者矣 《岳陽樓記》:面對、迎。

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蘭亭集序》:面對、引申閱讀。

居高臨下:成語,從高處往低處看。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師表》:將要。

⑸、次:

例句:

賢能不待次而舉 《荀子·王制》:等次。

陳勝吳廣皆次而行 《陳涉世家》:按次序。

凡用兵之法……全軍位上,破軍次之 《孫子兵法》:在排列上次一等。

師退,次於召陵 《左傳·僖公》:臨時駐紮。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夜篝火 《陳涉世家》:行軍途中的駐地。

列座其次 《蘭亭集序》:旁邊。

作爲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我們要敢想敢說敢做,敢於提問,我們只有具備了質疑的能力,纔會培養出答疑的能力

三、 誦讀

古人學習文言文,講究爛熟於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但其重視誦讀的習慣無疑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設計意圖:文言文的理解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題,通過反覆誦讀,整體感知文意,以達到背誦的目的)

1、聽錄音,感悟文章的音韻美

2、自由讀,初讀,讀準字音

簡介前人的評論,引起品讀語言的興趣:

⑴ 古人評論一則,老師對其中的疑難字詞略作解釋。

“其筆意疏曠淡宕,漸近自然,如雲氣空濛,往來紙上。後來惟陶靖節文庶幾近之,餘遠不及也。”

⑵ 現代評論

“語句簡潔流暢,樸素自然,宛如一曲清溪,淙淙作響,流傳至今。”

⑶ 引導學生明確這兩則評論所極力推崇的是文章的語言風格,要求學生找出序言中最能體現其語言風格、抒情色彩最濃厚的一段(第①段)。

2、找代表品讀第一部分的語言,領略語言營構的意境

調動學生,用優美的語言描述第一段的美景。(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練習,鍛鍊學生擴展語句的能力,錘鍊語言的能力)

示例:

⑴、江南的三月是最美的了,良辰美景,令人心醉。文人雅士遊歷匯聚在羣山的懷抱之中,高聳的峯巒披上了青綠的外衣,向遊人訴說着她的嫵媚。近處裸露的岩石又顯出她的剛健。喬木和灌木呈現出參差的生機,一叢叢茂盛的竹林,挺拔而儒雅。就在我們的亭邊,那清澈的山泉時急時緩地流淌着,帶給我們文思的躍動和靈感……

⑵、今天的天空格外高遠、空曠,平日遊來游去的雲朵兒,怕打擾我們的盛會,現在不知飄到何處去了,只有暖融融的太陽均勻地灑着她的光輝。清風拂面,柔柔的,軟軟的,風裏還夾雜着山花和竹林的清香。讓我們暫且無憂無慮地享受大自然帶來的福祉吧。

3、二讀,讀出感情

⑴、分析行文的思路以及作者的情感(設計意圖:使學生有意識在分析文章時做到理清明行文思路,把我坐着情感)

全文共3個自然段,分爲三部分:

第1自然段爲第一部分,介紹時地、美景及活動──樂

第2自然段爲第二部分,抒發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爲第三部分,簡述寫作緣由──悲

第一段在清麗的境界中,着重寫一“樂”字,由樂而轉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經過一番痛苦的思考後,不覺感到無限的悲哀,最後以一“悲”字作結。

⑵、景情關係分析(設計意圖:詩文不分家,作者寫景往往是爲作者情感的抒發做鋪墊,讓學生明確景情關係,爲把握此篇文章作者的情感服務,也爲日後詩歌鑑賞打基礎)

著名學者王國維曾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中國的古典詩詞以凝練的語言,描寫所見景物之特徵,通過對景物描寫傳達作者心中的感情。學者在考證詩歌來源時就提出“詩言志”,“不平則鳴”的說法,就是說詩歌是人們用於抒發自己志向的;人們心中有了對於現實的某些看法想法後通過詩歌這種文學形式表現出來,對看到的問題進行讚揚或者批判。中國的詩歌由於其語言凝練,意境含蓄,所以不適宜直抒胸臆的表現形式,中國文人創作的作品大都選擇借景抒情,借物詠志的方式,追求意境的創造,這就是中國文學所追求的含蓄美。

景與情的關係:

樂景寫樂情 樂景寫哀情

借景抒情 特別標註

哀景寫哀情 哀景寫樂情

① 描寫之景與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樂情。

如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幾聲烏鴉的啼叫,滿天的寒霜,江邊的楓樹,點點的漁火,寫出了清冷的水鄉秋夜,讓人感到的是一份淒涼。而這正與詩人那顆羈旅在外的孤寂的心靈相應。

② 描寫之景與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

杜甫的《絕句》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此詩爲杜甫入蜀後所作,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

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明確:在這裏作者時借樂景寫樂情

湯顯祖《牡丹亭》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被視爲人生四大快事,本文段共六句話,四美俱全,五美齊臻,足可樂也。作者在此段中極力營造素淡、雅緻的格調,即使喜悅,也不過分顯露,可以說是作者從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麼會發出豈不痛哉的感慨呢?

四、 提出問題討論:

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發起一場關於《蘭亭》真僞問題的大討論,他認爲字體,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寫極樂,突然轉爲悲痛,悲的太沒有道理了。你認爲呢?(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這種樂極生悲的情感,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常有體現,由此及彼)

明確:由樂轉悲,看似突兀,卻也順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蘭亭相聚的歡樂,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處的情境: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情隨事遷,喜歡的會不再喜歡,擁有的會不再擁有,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進而想到生命短暫,深切感悟到,再堅強的生命終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終究會曲終人散,面對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由生離到死別,自然樂極而生悲,令人痛心。

這種情感變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師補充:古希臘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在其《歷史》中提供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偉大的波斯王克謝爾克謝斯,率領波斯歷史上最大的一支遠征軍向希臘進軍,在阿比多斯海灣,他檢閱全軍。他的陸軍遮天蔽地,他的水師佈滿海灣,他感到榮耀,感到幸福。但隨後他又傷感起來,而且潸然淚下,對他叔父說:“當我想到人生短暫,想到再過一百年後,這支浩蕩的大軍中沒有一個人還能活在世間,便感到一陣突然的悲哀。”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描寫聚會歡樂後轉入悲傷的,典型的有:漢武帝行幸河東,中流與羣臣對飲,自作《秋風辭》,也說:“歡樂極兮哀情多,小壯幾時兮奈老何!”道出了這種現象的正常和普遍。

五、 課後探討

從本文的標題中我們可以明確這是一篇序言,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時,衆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蘭亭集》中的詩,到了現在,除了搞專門研究的人外,一般人瞭解甚少,而王羲之這篇序卻聲名遠播,流傳千古是什麼原因?

是王羲之借《蘭亭集序》名震天下,還是《蘭亭集序》倚仗王羲之名垂千古?

第二課時

一、課前導入

上節課,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問題,是王羲之借《蘭亭集序》名震天下,還是《蘭亭集序》倚仗王羲之名垂千古?

最後讀出心得

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提出你們的觀點,全班交流

二、 王羲之與《蘭亭集序》(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學會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並且學會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說,並言之成理)

1、認同、肯定王羲之

⑴關於王羲之的書法

王羲之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遊浮雲,矯如驚龍”。王羲之的書法精緻、美侖美奐,是極富有美的觀賞的。總之,他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標誌着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變漢魏質樸書風爲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開創了妍美流暢的行、草書法先河。

王羲之是東晉偉大書法家,他一變漢魏樸質書風,開晉後妍美勁健之體,創楷、行、草之典範,後世莫不宗法。

教師補充:王羲之(約321-379),字逸少,東晉琅琊臨沂人。他的家族是晉代屈指可數的豪門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爲尚書郎。他的父親王曠爲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於江左稱制,建立東晉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導更是名聞於世,是東晉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帥。琅琊王氏在東晉可謂權傾一時,熾盛隆貴。

王羲之因爲這樣的出身,一出仕便爲祕書郎,後爲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爲"王右軍"。王羲之(303年—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身長七尺有餘約爲(1.83米),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爲“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兩爲"二王",另一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將軍。因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

王羲之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他的這種對後世影響很大“正體”,世稱“書之聖”。

但王羲之的主要成就還是表現在行書和草書上。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爲“草之聖”。他把散見於前代、當代的書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筆、結字優點,融合統一在一種嶄新的書法作品中。

⑵王羲之軼事

第三小組結合課前預習,課後第四題,進行講解

文段附翻譯,從中看出王羲之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教師補充:

書成換白鵝

王羲之認爲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羣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羣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羣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坦腹東牀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鑑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着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着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鑑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

王羲之就具有曠達的性格,爲人坦率,不拘禮節,很少爲一些小事慼慼於心。也因爲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就把"東牀坦腹"、"東牀"作爲女婿的美稱,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入木三分

據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着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裏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曬書檯”的來歷

王羲之自幼聰穎好學,再加上出身於詩書門第,有着優越的家庭條件,他從懂事之日起就喜讀詩文,親近書墨,練習寫字。年到七歲就能寫的一筆好字,見着視爲奇事,被人們頌爲“神童”。其實,“天才出自勤奮”,他沒有把自己看成“神童”,也不滿足已有的成績。他時時寫,天天練,持之以恆,從不間斷。他寫了一張又一張,家裏擺不開了,就拿到房前的高臺上晾曬,邊晾曬,邊自我比較,曬乾了就收存起來,日後再進行揣摩比較,以此積累成績,總結經驗,循序漸進。就這樣,天長日久地寫呀曬呀,曬呀寫呀……以後人們把他晾字的高臺,命名爲“曬書檯”。

“洗硯池”的傳說

王羲之的家門前,有一個池塘,一汪清水,半塘芰荷,兩岸垂柳,幾片蘆葦。春末夏初,鶯啼燕語,蛙鳴蟬噪,景物宜人。自從曦之學書以來,這個池塘便成爲他每天來洗刷筆硯的場所,天長日久池塘就被稱做“洗硯池”,或叫“澤筆池”。久而久之,清澈的池水變成了墨色。後人有“臨池學書,池水盡墨”之說。奇怪的是,這個洗硯池裏的蛤蟆,從此不再鼓腹高鳴,而是鼓起肚皮僅作欲鳴的狀態,卻不再發出聲響了。是墨的質料對蛤蟆的鳴叫有什麼制約,還是蛤蟆也在尊敬書聖不願打擾呢?這事還沒有人去研究過,但卻留下了一個歇後語:“洗硯池的蛤蟆――幹鼓肚。”

“山海關”匾額的傳說

東晉偏安江左,北方屬於北朝,大江南北成敵國。相傳北朝人爲拒塞外異族侵擾修復山海關,苦於沒有名人書寫匾額。其時曦之書法蓋世,南北聞名。他雖生於北方,然已南遷,王氏已成東晉世族,地位顯赫。北朝人素知他以骨鯁見稱,必不肯寫。只好千方百計,託他的兒子王獻之代爲轉請。王獻之當然知道父親的爲人品格,也不敢啓齒。但是王獻之的書法,已經是出神入化,與父親差不了太多,但總覺得不如父親,也不敢貿然動筆。怎麼辦呢?最後王獻之想了一個拋磚引玉的辦法,先從“山”字入手“練習”起來,寫了一張又一張,寫了一天又一天。王羲之見兒子這樣認真用功,精益求精,很是高興,就給他寫了一個“山”字樣板,並作了指導,王獻之喜出望外。“山”字得成,於是又練起“海”字來。王羲之見了,仍然不滿意,就又寫了一個“海”字,照樣指點了一番。有了“山海”,王獻之再練“關”(關字的古體)字。王羲之又來指導,剛寫了一個“門”字框,忽然意識到這不是要寫“山海關”嗎?於是憤然投筆而起,不再往下寫了。王獻之無奈,只好自己添上“門裏邊的“關(應繁體)”字,應付了事。據傳當這塊匾額嵌上山海關後,近看是“山海關”,當遠處眺望,卻只是閃耀着“山海門”三個字。由此人們更把王羲之的書法神化了,被譽爲“書聖”。

“鵝莊”的由來

王羲之的遠房叔叔王漢三,家中貧寒,在城北的一家姓趙的財主家裏當長工。這一年老母親去世,王漢三苦於無地葬母,只好相求於財東。趙老財因他多年幹活勤快,爲人忠厚老實,想要他長期在趙家幹下去,就甘願把一塊河崖荒地賞給他作塋地。但王漢三不肯平白地佔用趙家的荒地,同時又見老財的兒子好吃懶做,生性刻薄,不務正業,怕老財死後,他的兒子會反悔。因此,要求老財要個價錢,並寫張文契,作爲日後的憑證。老財說:“荒地無用,也不值錢。我好喝酒吃鵝,你要真過意不去,就打一壺酒,買一活鵝,請我喝一氣,找個人寫個契約也就行了。”王漢三一切照辦好了,就請王羲之來作代筆人。但是王羲之雖然年齡小,但寫得好,提起筆來一揮而就。老財當面劃了押,交王漢三收起來保存。

後來老財死了,兒子揮霍浪費,坐吃山空。沒用幾年,就家產蕩盡,一貧如洗。

這時的王漢三已不當長工了,他已經把母親墳塋周圍的荒地開墾爲良田,又在河邊養上一羣鵝,成家立業,日子過得很好。

財主的兒子,果然翻臉賴帳。說什麼一壺酒,一隻鵝,根本買不到這片土地。兩家爭執不下來,就到縣衙打了官司。

常言道:地憑文約官憑印。縣官當堂驗了文書,但見上面寫道:“一片荒灘傍祊河,茅草叢中葬王婆,有人若問價多少,一湖美酒一河鵝。”縣官說:“美酒論‘湖’鵝成‘河’,這個價錢太高了,難道還買不了一片荒地嗎?”財主的兒子張口結舌,只好作罷。

這事傳開以後,遠近作爲笑談,又無不讚譽王羲之少年時的聰明才智。有人指着王老漢的鵝羣說:“你看人家現在還有一河鵝呢!”從此,這個村莊也就叫起“鵝莊”來了。

2、肯定《蘭亭集序》的價值

⑴書法上

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爲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其字被譽爲“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王羲之對真書、草、行主體書法造詣都很深。

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爲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爲“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行書《蘭亭序》有如行雲流水,瀟灑飄逸,骨格清秀,點畫遒美,疏密相間,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內蘊含着極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蘭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態殊異,圓轉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爲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蘭亭序》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爲“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

教師補充:唐太宗的故事,他在臨死之前淚流滿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爲創立大唐,歷盡艱辛,而今天下託付給你,我也放心,父王只從你這裏要一樣東西。”那位同學知道他要什麼?對!他說:“我所要的‘蘭亭’真本,可與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點頭答應了,太宗也就一命嗚呼,氣絕身亡。王羲之遺世的最佳書法珍品,就這樣葬入了昭陵了。此後傳世的“蘭亭”是“蘭亭”被蕭翼從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禪師的弟子辯才處騙得送入太宗祕庫之後,遴選善書的歐陽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臨摹之作。

同學們可以欣賞《蘭亭序帖卷》。每個字都孕育着生命,疏處不嫌其疏,密處不嫌其密,通篇看來,結構嚴密,渾然一體。東晉時人評論王羲之的書法筆勢爲“飄如遊雲,矯若驚龍”,意思是像浮雲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你看了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中國人是形式美最發達的民族,篆、隸、行、草、山水、花、鳥、玉器、陶瓷、亭臺、園林無一不表現中國人對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們應該學會欣賞這種美。

⑵文學上

這篇《蘭亭集序》不僅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登峯造極的佳品,也許你們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國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四字。卻堪魏晉玄學散文的集大成者,它的文風淡薄自然,它的文筆清新幽雅,行文如“風行水上,略無沾滯”,又如深潭淺瀾,顯隱有致,王羲之舉重若輕,以蕭簡之筆發深婉感慨之聲,令人讀之唏噓不已,同時也給讀者極大的審美享受。

《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

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注的《古文觀止》如此評《蘭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爲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餘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3、寫作背景提示:

兩晉政治恐怖,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殘殺現象時有發生。士大夫不滿,普遍崇尚老莊,追求清靜無爲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學盛行,對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學創作都產生了很複雜的影響。文學創作內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現實的情調很濃。東晉時期,清談老莊玄理的風氣很盛,是玄言文學氾濫之時。但王羲之一反“清虛寡慾,尤善玄言”的風氣和追求駢體的形式主義之氣,抒寫了一篇情真語篤,樸素自然的優美散文《蘭亭集序》,不但在東晉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4、《蘭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識:

⑴ 第一段:動盪不安的魏晉時期,帶給人們嚴重的不平衡和壓抑感,而優美的自然環境卻能使人在身體和心理上獲得短時的安靜和鬆馳,自然景觀一躍成爲人的一種內在需要。人們開始了從自然中去超凡脫俗,在觀賞自然中體悟人生道理。“仰觀,俯察”宗白華說這是古代哲人、詩人觀察世界的兩種特殊方式。

⑵ 第二段:正視生死,隱含對儒家死生觀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輕死,對死亡這一人生終極問題避而不談,是不能爲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別解:人的一生很快就會過去,時不我待的生命意識。

“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面對須臾人生的兩種生活態度,前者如嵇康,後者如阮籍。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兩種生活方式無所謂積極與消極,在人生體驗方面都有共同之處,兩種必經階段:“自足”與“感慨”、“得意”與“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世事變遷無常,都會引起人們的無限感慨,何況人的生命長短聽任自然安排,最終都要結束,非人力所及。

⑶ 第三段:正視生死,隱含對道家死生觀的批判,道家以虛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飾對死的恐懼,在天天面臨死亡威脅的魏晉士人也是無法接受的。因此說“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人們世代要面對這個令人痛苦卻無法解決的終極問題,傳達出一種永恆的生命意識。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蘭亭集序》帶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啓示,它的誕生有多方面的意義:兩晉時期,浮豔藻飾的文風籠罩文壇,《蘭亭集序》的問世,就像污濁的屋子裏吹進了一縷春風,清新自然,獨具一格;魏晉時期,人們對老莊思想的理解出現了較大偏頗,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王羲之能喊出“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這在當時是需要勇氣和膽識的。

5、學生以書面形式,依據文本,總括作者的人生觀、生死觀。(設計意圖:現在社會物質生活富足,但人們精神生活空虛,設計這一環節,希望同學們從古人身上體會那種豁達樂觀的心態。)

學生表述示例:

⑴ 有一個詞,概括本文的情緒流程非常恰當,那就是“樂極生悲”,作者由短暫的快樂,回味起歲月潮汐、人生易逝,不禁感慨萬千,悲從中來。總之,作者對待人生和生死的態度是消極的。

⑵ 古語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作者認爲,人生在世,儘管有蘭亭集會這樣的盛會,但畢竟聚少分多,樂少悲多。況且人自身不能掌握自己生命的“修短”,只好順從天意,聽憑造化。

⑶ 作者說是“修短隨化”,其實表明他對生死看得非常重,不然,他不會把莊子的看法“一死生”“齊彭殤”,評價爲“虛誕”和“妄作”。

⑷ 作者在解讀人生、關注生命的過程中,透示的是對生命的珍愛

6、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生命箴言,口述自己對人生和生命的看法:

提問:在文章中,作者爲人生而抒懷,爲死生而感慨。在同學們的記憶中,還有哪些人對生死作過精闢的闡釋?

示例:⑴.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從人生意義來講)

⑵.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人生意義來講)

⑶.奧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從人生意義來講)

⑷.史鐵生:“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從生命規律來講)

⑸.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⑹.陶淵明:“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坦然面對)

⑺.莊子:鼓盆而歌(齊生死)

⑻、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⑼、臧克家在《有的人》裏寫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⑽、陸幼青說過,“我們既然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那我們就來增加它的密度吧”。

⑾、村上春樹說的一段話“心有慼慼焉”,“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爲生的一部分永遠存在。我認爲,生命就是一些過客在爲另一些過客歡欣或悲傷的過程。一個人死了,就像是他對其他人說,同來避雨,如今我的雨停了,我也該走了,你保重,於是就連背影也沒留下。但如果,在那個避雨的驛站中,能夠給別人留下一些記憶,那避雨的天地,便留下我們人生的痕跡”。

提問:那麼,人怎樣度過一生纔有意義呢?

示例:美國教科書上對“人生”的界定,“人生就人是爲了夢想和興趣而展開的表演”。

當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羣體的利益和諧地統一在一起的時候,這個人的一生是很有意義的,同時,他也是很幸福的。

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活出一個真實本色的自我。

三、 課堂小結:

莊周化蝶,是耶非耶?經過同學麼的精彩分析,我們似乎很難爲他們確立一個明確的界定,誰成全了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二者的完美融合,才成就了文學史上、書法界上光彩奪目、炫麗耀眼的篇章。

提到《蘭亭集序》,人們首先想到書法,這篇被後人譽爲“國之瑰寶”的書法藝術傑作,也堪稱一代“書聖”王羲之的巔峯之作,作者在宴酣之餘,筆走靈蛇,兔起鶻落,一揮而就。據云,他自此以後創作的作品再難其右,可以說,《蘭亭集序》之於羲之,猶《廣陵散》之於嵆康,無論就個人,還是中國文化而言,都是不可無一,不能有二的曠世佳作,它是作者多年藝術素養厚積薄發和實踐創作天才靈感碰撞、交匯、融合的產物。令人遺憾的是,《蘭亭集序》的真跡,經過數百年的輾轉,最後落入了唐太宗手中,這位嗜字如命的貞觀天子,百年之後把它作爲至愛帶入地下,現在何處,已遙不可考了。

幸好,我們還有《蘭亭集序》文章可讀,這篇金石之文在文學上的價值堪與書法比美,二者交相輝映,使後世之人得以誦吟之,呤嘆之,懷想之,神往之……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2.學習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協作手法,感受幽遠的文思,清新的辭采。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線索,瞭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瞭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

教學難點:

啓發學生聯繫時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關生死的人生態度。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用幻燈片展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帖卷》,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美。那麼,你們知道王羲之是在什麼狀態下創作出《蘭亭集序》的嗎?

據說,王羲之寫這篇序時,已經喝醉了酒,下筆如有神助,醒後自己也感到驚異;他日更書數十本,比起原來的這一稿本,終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爲太宗所得,尊爲“天下第一行書”,並命虞世南、歐陽詢、褚懷良等臨寫了幾本。被呼爲“行書之龍”的王羲之的《蘭亭序帖卷》,在古代書跡裏,像一盞燦爛的明燈,照耀着東晉以來我國書體的前進道路。

而《蘭亭集序》則是膾炙人口的詩序名篇,其思想和辭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從中可以看出東晉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養、精神狀態和文學造詣。現在,就讓我們共同欣賞吧。

二、朗讀課文,瞭解大意: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聽清文章語氣、節奏和讀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

癸(guǐ)醜修楔(xì)流觴(shāng)遊目騁(chěng)懷趣(qū)舍萬殊齊彭殤(shāng)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閱註釋,理解文章大意,然後指名學生試譯課文。

三、教師講析課文:

1)、講析第一段:(修禊)之樂。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蘭亭盛會的?

第一句:時間、地點、集會的原因。

⑴.古代紀年方法:年號紀年和干支紀年

所謂"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字,"地支"則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這十二個字。紀年的方法,從"天干"中的"甲"開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個組合,俗稱作"六十花甲"。這種"天干地支"紀年法,六十年爲一週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2010年是庚寅年。

⑵.修禊: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風俗,古人視季春三月是萬物萌生的時節,早在周代,人們在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到河邊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詩經》、《周禮》中都有記載。孔子的得意門生曾點將春禊視爲其志,得到孔子的讚賞。"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三國魏以後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動內容也改爲在水邊宴飲、賦詩等。

第二句:交待與會者

第三句:寫蘭亭周圍地形環境

⑴.帶:名詞動用,像衣帶一樣圍繞

第四句:寫宴飲之樂

⑴.流觴曲水:也稱爲"曲水流觴",春禊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引溪水進入彎曲的水渠,人們坐在水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即取飲。觴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爲木製,小而體輕,底部有託,可浮於水中。也有陶製的,兩邊有耳,又稱“羽觴”,因其比木杯重,玩時則放在荷葉上,使其浮水而行。曲:使動,使(水)彎曲

⑵.次:旁邊

⑶.一:一些,一點

⑷.幽情:深藏內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氣

第六句:作者的主觀感受。

⑴.仰觀,俯察:古人觀照自然、人生的兩種方式。

⑵.所以:用來

⑶.遊目騁懷:縱展眼力,開闊胸懷。

⑷.極:窮盡

⑸.娛:樂趣

⑹.信:實在,誠

整段譯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爲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裏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裏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絃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情感思路:

第一自然段,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後由“是日地”領起描寫遊人的心境,抒發集會的心情。本段中作者對這次宴集環境的描述素淡雅緻,攝其神韻,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可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

第二課時

一、講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觀點是什麼?是如何逐層闡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會盛況,引起人生感悟。

⑴.與:結交,交往

⑵.俯仰:社會人事周旋應酬

第二句:兩種生活態度:"晤言一室"與"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對面交談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縱無拘束

第三句:兩種生活感受:"快然自足"與"感慨系之"

⑴.趣:通"趨",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將至:"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子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⑷.之:往,到達

⑸.系:附着

第四句:過渡深化:生之無常--死之無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時間很短

⑶.猶: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

⑸.況:何況

⑹.修短:壽命長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結論,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莊子德充符》)

整段譯文: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講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儘管人們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間很自得,快樂而自足,竟不覺得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着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爲陳跡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着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爲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情感思路:

第二自然段,由蘭亭集會聯想到現今人們的相處往來,即便爲人處世方法各異,靜躁不同,但從中提示了人生憂患的來源。首先來自生命本體永不滿足的內在慾望,“欣於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來自外在世界的流轉不定,難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第三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有限,即“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最後以“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作結。第二自然段,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感慨,但字裏行間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正因爲作者對人生憂患有清新的認識,纔可揚長避短,在有限人生中進行無限的價值創造。

二、講析第三段:(今昔)之悲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編輯蘭亭詩集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句:指出古今興感相同這一現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興感之由)象符契一樣相合

⑵.不能喻之於懷:心裏卻不明白是什麼原因(爲何嘆息悲傷?)

第二句:批駁"死生一體"的觀點,解釋"興感之由"。

⑴.固:本來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體

齊彭殤:把長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爲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爲夭。”(《莊子齊物論》)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們將永遠處於困境之中。

⑴.由:通“猶”,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結集的目的:引起後人對這個問題的關注與共鳴。

⑴.述:陳述,創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整段譯文:

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總是面對着(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心裏又不明白爲什麼會這樣。(我)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儘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於生死這件大事吧。

情感思路:

第三自然段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於死生;然後轉入對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寫,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表現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隨之又發出“後之視今,亦由今視昔,悲乎”的慨嘆,可見作者對人生敏銳、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別的熱愛和執著,接着作者交代了《蘭亭集》的成因“後之覽者,亦將有敢於斯文”,總結全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在盡述古人、今人、後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主義,這應該看作是積極的。

三、解析文體特點:

不論是古代還是今天,都有一種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蘭亭集序》、記述高閣盛宴的《滕王閣序》、自勉勵人的《送東陽馬生序》、交待寫作因由的《〈吶喊〉自序》,等等。

“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於卷首叫序,附於卷末叫“跋”。跋,也稱“題跋”、“跋尾”或“書後”。其作用在於推薦介紹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容或說明一些同書本有關的事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紹著作外,往往還有一些評價的內容。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屬於“序跋”之序,但它並沒有僅僅停留於對《蘭亭集》的寫作因由、過程、作者等情況的泛泛交待,而是將寫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來,成就了一篇極富藝術美感和思想啓迪價值的千古至文。在序這種應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讚歎的。

早在西漢就出現了序,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開其濫觴。早期的序並不都寫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單篇文章序於前,整部書則序於後,直到樑代蕭統《昭明文選》等書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後面類似序的文章稱作“後序”或“跋”。

贈序,是一種與序有密切關係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種散文,它是專門爲了送別親友而寫的以述友誼、敘交遊、道惜別爲主的文辭。就起源而言,贈序是由詩文之序演化而來的,古人餞別時,飲酒賦詩,詩篇多了,就由在場的人作序,敘其緣起。但,清代的姚鼐認爲贈序類者,乃“老子曰:‘君子贈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編的《古文辭類纂》中單獨列出“贈序”一類。贈序晉代已有,如傅玄的《贈扶風馬鈞序》、潘尼的《贈李二郎詩序》等,唐代贈序最爲興盛。對廣大的中學同學來說,最熟悉的贈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東陽馬生序》。

四、探究性學習:

晉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世所稱道的序文名篇,讀這篇文章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第一段的末尾作者說“信可樂也”,而第二段的末尾卻說“豈不悲哉”一樂一悲,情感反差如此之大,這是爲什麼呢?

文章開篇,敘述雅集的時間、地點、人物、天氣以及環境,着色輕淡,用詞淺切。一切如清風流水,發諸自然。此時此地,風景秀麗,山輝川媚,作者仰觀俯察,景情宜人,於是感萬物昂盎,宇宙博大。歡愉之情,溢於言表。

“常恐春去又惜春”,人的感情總是複雜的。面對如此良辰美景,作者不由聯想到人生短促,美景難再。其情感由歡樂而轉低沉,就顯得很自然了。

如果蘭亭集會僅限於文人的歡宴,則它斷然不會成爲千古美談;如果王羲之之筆僅觸及宴會表面的奕奕情暢,也不會成爲千古傳誦的名篇。於是文章的第二段發生轉折,喟嘆人生幾何,“俯仰一世”,或暢敘寄情,或玩物寄託,豈不知“老之將至”,深感韶華春短,壯志難酬,樂極而生悲。可以說,文章由美景之樂到人生之哀的轉化,是主題的深化。舍此,文章有何可取之處?

深究感慨之因,與漢帝國崩潰後,儒家思想統治瓦解,政治社會陷入混亂不無關係。大局的不平穩加深了人們對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慌,而晉代名士尤甚。他們感到時光飄忽,人生短促,生,樂莫大焉;死,哀莫深焉。於是,即使沉醉詩酒、瀟灑淡然,及時明瞭“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也無法擺脫“死”給內心帶來的煎熬。同時,作者仕途的坎坷,知音的難覓也加深了對這種體驗的深切體會。

接下去的第三段,作者又站在時間之軸的現時基點上,將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類:昔人興感,已契我心;“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詩人情感也由悲而壯,由悲而怒。人事倏忽天道綿綿,這是永遠無法克服的矛盾,而玄學家的所謂“一死生”、“齊彭殤”不過是無稽之談。

統觀全文,作者在從自足無外求的自然裏得到愉悅的同時,又從中感受到悲哀,進而聯想到社會風氣,結合生活積澱,造就了起伏的情感變化,最終於深鬱中揭示對生命深厚的指著與眷戀。

在情與景的關係中,我們一般的認識就是“情景交融”——情感與景物取同一色調。“黃昏古道”、“寒秋霜林”常常用以寄託孤寂、悲哀等消極情感;“陽春白雪”、“鮮花明月”等往往被融進歡快、喜悅等積極情感。事實上並不盡然,文學作品中常有以美景寫悲情者,除本文外,還有“黛玉葬花”的故事。這是本文從寫法對我們的一點啓示。

附其它備課資料:《名作欣賞》1997.4陳友康文——重新把握《蘭亭集序》

長期以來,人們在解讀這篇傑作時,要麼指責它情調消極,要麼泛泛而論,未能揭示它內蘊的精神。

魏晉時期通常被認爲是我國曆史上人的自覺和文的自覺的時代。魏晉人對人自身的外在於人的客觀世界都有深廣精微的體認和探求,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充溢着濃郁的人生意識和宇宙情調,從這一角度去解讀,能使我們更趨近於文本的內在精神。

澄懷者眼裏的自然。本文開頭以簡淨雅潔,鏗鏘有致的語言寫出蘭亭宴集之時優美的環境和融和的天氣,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瑩亮麗,生機盎然,反覆吟詠,讀者的心胸也會變得靈秀爽快。

這裏的自然是經過王羲之心靈漱滌過的自然,是澄懷者眼裏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潔脫俗的情懷、美好自由的心靈去領悟客觀世界,自然在他的眼裏就有了活潑的生機和靈性。

深情者眼裏的自然。《蘭亭集序》主旨在於探索人生哲理,發表對人生憂樂和生死問題的看法,即所謂“暢敘幽情”。深情的人對事物往往別有一種敏銳、深刻的感受,對人生更有一份特別的熱愛執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並揭示了人生憂患的來源,首先來自外在世界的流轉不定,難以依恃,其次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有限,第三來自生命本體永不滿足的內在慾望。他的這種認識、關注,使人們對探尋生存的意義和價值保持敏感和熱情,使人們對生命的優長和侷限擁有清醒的認識,從而揚長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進行無限的價值創造,因此這種喟嘆不能認爲是消極的。——摘自1997.4《名作欣賞》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知識:瞭解序文的寫作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的意義。

能力:

1、理清課文內容層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觀。

情感:正確認識作者對人生悲歡無常、終歸於盡的深沉感慨,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難點: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教法設計

1、第一段本文語言精練、樸素、優美,教學時把重點放在體味語言特色上,由語言美去體悟自然美,體會作者樂山樂水的心情。要多讀(可採取聽讀、範讀、齊讀、個人讀、分組讀形式)讀到情隨聲出,自然成誦。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樂轉悲,對人的生死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所以強調課前預習。

預習要求:

(1)反覆朗讀,參照註解,初步理解文意,掃除閱讀障礙。

(2)提出疑難問題。

教學過程

導入:東晉時人評論其書法筆勢爲“飄如遊雲,矯若驚龍”,意思是像浮雲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筆墨是一個人才情氣質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這些線條可以說是魏晉時代風貌和氣度的形象再現。下面,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他的作者,請學生讀註解1。(解釋爲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愛這帖,死時把它作爲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於世)那麼這篇作品其文學內蘊如何呢?悠悠千載之後,我們只能從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書文題)

範讀。全文共有三段,試從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們就以此感情的變化爲線索,走進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話,主要記敘了什麼事件?作者三如何記敘這次蘭亭集會的盛況的?

(請學生依次朗讀每一句話,然後概括出每句話的要點。)

請摘錄本段寫景句,體會作者寫景狀物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

蘭亭地處“會稽山陰”,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主體是山水。其山如何?“崇”與“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賦予山嶺盎然生氣;其水如何?“清”與“激”亦爲本色形容,而“映帶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飛動。王羲之筆下寫竹,只言其修而棄其綠,寫水,只言其清而棄其碧,色調的淡雅。再看天氣,“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天宇清朗,和風吹拂:在這裏沒有“草長鶯飛”春意鬧,也沒有“奼紫紅開遍”的豔麗,只有清風拂面,水聲泠泠;在這裏物我同化,是非頓消,心境澄明。信可樂也,更樂的是可以與知己好友品酒論詩,盡情抒發內心的情思,歡聲笑語,久久不絕,以致感到人爲的管絃之聲亦屬多餘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賞心悅目,他如何表達?

明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指起頭來看到宇宙的廣大,低下頭看到萬物的繁多,藉此來放開眼界,舒暢胸懷,盡情享受耳聽和眼觀的樂趣,真是快活啊。)

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是極視覺之娛;竹木蕭蕭,流水潺潺,是盡聽覺之樂。信可樂也。

小結一下。

王實甫的《西廂記》裏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說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本文段共六句話,四美俱全,五美齊臻,足可樂也。作者在此段中極力營造素淡、雅緻的格調,即使喜悅,也不過分顯露,可以說是作者從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會發出豈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緊承上文的“樂”字,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生死重大問題展開議論,抒發感慨。

由樂轉悲,看似突兀,卻也順理成章。(幻燈補充資料)

作者由眼前的蘭亭相聚的歡樂,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處的情境: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情隨事遷,喜歡的會不再喜歡,擁有的會不再擁有,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進而想到生命短暫,深切感悟到,再堅強的生命終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終究會曲終人散,面對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由生離到死別,自然樂極而生悲,令人痛心。這種情感變化是十分正常的。在這個古今人共同面臨的無奈面前,作者不由發出“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的感嘆。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誦第二段的內容,注意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

下面請學生朗誦第三段,注意思考兩個問題。

1、“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作者編集《蘭亭集》的由來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

1、東晉時人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意志消沉,不求進取,認爲人生無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燈片)先概括東晉時期的這種風尚,再談爲何會有這種思想。作者批判了時人的人生虛化的思想,認爲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視之。

2、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爲使後人也對今天的所爲所思“興懷”)“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後之覽者”也會“有感於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後人有感串聯起來,既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說明了編集的目的。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處,由己悲人,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無常之同的理性思考,這種深刻的“千古同悲”讓我們從感傷的背後,發現了作者對短暫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敘,既然人生如此短暫,此次聚會的有關情景就應記錄下來,能使後人瞭解今人的情懷,也感觸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讓我們把全文集體朗誦一遍。

討論: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發起一場關於《蘭亭》真僞問題大討論。他認爲字體、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寫極樂,突然轉爲悲痛,悲得太沒道理了。你認爲呢?

由樂轉悲,看似突兀,卻也順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蘭亭相聚的歡樂,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處的情境: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情隨事遷,喜歡的會不再喜歡,擁有的會不再擁有,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進而想到生命短暫,深切感悟到,再堅強的生命終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終究會曲終人散,面對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由生離到死別,自然樂極而生悲,令人痛心。

這種情感變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師補充:古希臘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在其《歷史》中提供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偉大的波斯王克謝爾克謝斯,率領波斯歷史上最大的一支遠征軍向希臘進軍,在阿比多斯海灣,他檢閱全軍。他的陸軍遮天蔽地,他的水師佈滿海灣,他感到榮耀,感到幸福。但隨後他又傷感起來,而且潸然淚下,對他叔父說:“當我想到人生短暫,想到再過一百年後,這支浩蕩的大軍中沒有一個人還能活在世間,便感到一陣突然的悲哀。”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描寫聚會歡樂後轉入悲傷的,典型的有:漢武帝行幸河東,中流與羣臣對飲,自作《秋風辭》,也說:“歡樂極兮哀情多,小壯幾時兮奈老何!”道出了這種現象的正常和普遍。

討論: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極悲觀?

1、這是悲觀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積極進取,樂觀曠達。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論老之將至》中,也將生死這個永恆的主題昇華到了壯闊高遠的境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像河水一樣——開始是細小的,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後熱烈地衝過巨石,滑下瀑布。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擴展了,河水流得平穩了。最後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頓,而後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能夠這樣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將不會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爲他所珍愛的一切都將繼續存在下去。

2、第二種觀點:這種悲哀,這種對時間和死亡的恐懼並不必然導向消極悲觀。性格剛強的曹操同樣有“人生幾何”的感嘆,但是它最後導致的不是消極無爲而是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蘭亭集序》在憂生嘆逝中包含着對美的幻滅的悼惜,它否定老莊“一死生,齊彭殤”,認爲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應做點事,不應空談玄理,表現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本文第一段,從作者對蘭亭盛會的描述中不難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第二段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打法感慨,但字裏行間暗含着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齊彭殤”的虛無主義,這在玄談盛行的東晉也是難能可貴的。

引申拓展:需要說明的是,對死亡的恐懼和憂慮,歷來是中外文學和哲學所關注的重要話題,莎士比亞的《王子復仇記》中有名的一句臺詞“生還是死,是一個問題。”

“人生苦短”又是我們古人難以解開的心結。(出示幻燈片)《古詩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漢武帝有“少壯幾時奈老何”的慨嘆;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天地是萬物的旅舍,光陰是百代不停的過客,而浮蕩不定的人生像一場大夢,能有多少歡樂?);蘇軾也感慨“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但陶淵明“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無不表達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積極進取,樂觀曠達。魯迅先生於“絕望和深淵”中“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爲中華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樑,他們在經受着人生侷限性的同時,依然努力地創造出了瑰麗的生命華章。

講了那麼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請大家來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麼新的體驗?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轉,就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書寫生命的華章。

教學雜談

〖“大語文”閱讀與“大語文”作文〗

藝術欣賞“大語文”閱讀的有效延伸”。藝術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我們所說的藝術是指除了單純以文字表達思想、情感以外的一切藝術門類,包括戲劇、電影、音樂、書法、繪畫等。藝術是人類精神的家園,這些門類是閱讀教學的有效的一翼,學會對藝術的欣賞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藝術不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有效延伸,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構成。

現代音像技術的發展,把各種藝術引向課堂己便得非常便捷。藝術欣賞和文本閱讀相結合,經典視象和經典名著同時進行,這不僅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想象的真切感受,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創造。比如我們在教讀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時,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讓學生欣賞其書法藝術,這對了解其文本內涵,培養學生純正的文學情感,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單純的音樂、繪畫、電影等藝術欣賞,同樣應作爲“大語文”閱讀的重要構成。

〖創新是語文教師的靈魂〗

在20xx年德州市教學能手比賽時執教的王羲之《蘭亭集序》,不僅引領學生感受作者面對生命短暫而抒發的“樂──痛──悲”的情感跌宕,而且從文化、生命、民族的視角探討了對生命的敬畏以及人生價值問題,這節課既把握了文言文教學的基礎性,又給學生思想情感的薰陶和美的淨化,受到了在評委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生活──語文教學的引領者〗

新課程以全方位的視點,到倡導大語文觀,走大語文路,爲學生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精神底子”。奠定一種讀書的境界,這境界就是語文知識從生活中來,運用到生活中去。王國維把讀書分爲三種境界,“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詩詞的境界,是讀書的境界,又是生活的境界。

宋人范仲淹在《岳陽樓記》裏感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精神的凝結;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長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勝”是一種天人合一的頓悟;王勃在《滕王閣序》裏悵然:“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是一種放眼宇宙,辨識有窮與無窮之間哲理的偉大胸懷和氣魄;蘇軾在《赤壁賦》中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在有限與無限之間徹悟了生命的本源。毛澤東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是一種宏偉志向,又是語文與生活水乳交融的情狀,這境界又讓人聯想到語文教學“問渠那得清如惟有源頭活水來”,對語文的`追尋,對生活的追問,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語文是生活精髓的提煉,生活是語文的反光鏡。

教學思路與教後反思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新教材的編寫提出瞭如下要求:“要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於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山東人民版高中語文新教材根據這一要求,加大了選文中古代優秀文學作品的比例,這對於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學生的傳統文化積澱有很大的作用。在這樣一種新的形勢之下,如何有效地開展文言文教學成爲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對於文言文教學,我曾經以教師講解爲主,不重視學生誦讀,因爲文言文有講頭,其中的實詞、虛詞、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講出很多“東西”來。這種教學方法並不是不受學生歡迎,不少學生還很愛聽老師“侃”,但這種做法卻不能使學生真正喜歡文言文本身,他們喜歡的只是其中的所謂文化。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在教學中感到了一種“捨本逐末”的尷尬。

於是我參照新課標精神嘗試改變文言文教學思路,從由教師講解變成讓學生誦讀,從重視翻譯到重視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設計爲“文言文四步誦讀法”:一讀讀準字音,二讀讀懂句意,三讀讀出情感,四讀品味評價。《蘭亭集序》的教學,基本上就是按照這一思路進行的。

《蘭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寫景語言簡潔,議論語言深刻。作者藉助富於韻味的文言語言,極富魅力地表達了當時人們的生存體驗。考慮到公開課的時間因素,我把這節課的誦讀設計爲四步:

第一遍誦讀:

聽錄音,小聲跟讀,完成以下任務:

1、邊聽邊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讀錯誤。

2、勾畫出自己有疑問的字詞,讀完後討論。

第二遍誦讀:

自由誦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第三遍誦讀:

齊讀,從每一段中找出一個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誦讀:

帶着感情誦讀,在朗讀中分別體現出歡樂、痛苦、悲傷的感情。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歡樂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爲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爲何而悲?

這樣,讓學生帶着任務去讀書,每一遍誦讀都有目的,每一遍誦讀都有任務。通過誦讀,使學生身臨歷史情境,直入文本深處,切身體驗“此景此情”,與作者進行面對面地溝通與交流,產生心靈之間的感染與共鳴,從而在更深的層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採取誦讀的教學方法後,我發現,許多過去需要講解的知識在誦讀中就解決了。比如實詞的意思,這節課中,有學生不懂“俯察品類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學生告訴了她自己總結的規律:文言文句式整齊,通過和上文“仰觀宇宙之大”中“仰觀”二字對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虛詞的用法,如果讓教師來講解“也、哉、夫”表達不同語氣的知識,哪裏比得上在誦讀中感受“信可樂也!”“豈不痛哉!”“悲夫!”三句話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說,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一把鑰匙,一把重要的鑰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鑰匙。學生在誦讀中就能夠有所感知,就能夠增加積累,就能夠形成語感。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爲時間原因沒有展開更充分的誦讀活動,如果學生在這節課中能夠當堂背誦全文,那麼,即使沒有分析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節成功的“文言課”。

另外,新課標強調從歷史發展和現代觀念兩個角度評價文章內容,積澱文化底蘊,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觀,也應該是學習本文的一個任務,但這隻能是一個次要的任務,是建立在對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礎上的任務。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4

【案例背景】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二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序言不僅是書法藝術的巔峯,而且是文學藝術的瑰寶,二者相得益彰,確立了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章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一次普通的遊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並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立意不凡。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學習有這樣的要求:通過閱讀和鑑賞,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此文正體現了這一理念,學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就能認識作者深沉的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對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很有幫助,對提高語文素養大有益處。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爲當前語文界的熱門話題和關注焦點。本案例分析本課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探討課堂教學中的朗讀教學法。

【案例題旨】

對於文言文教學,一般都以講解爲主,不太重視學生誦讀,因爲文言文的重點就是要求積累文言詞語和句式。雖然稍顯枯燥,但是學生也明白其中的重要性,故而課堂效果也挺好。但這種講解卻不能使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精彩和美,故而不能使學生真正喜歡文言文本身。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就試圖改變文言文的一般教學方法,從由教師講解變成讓學生朗讀,從重視翻譯到重視感悟,重視學生體驗。

【案例細節】

一、朗讀教學設計:

1、教師範讀,學生注意字音節奏。

2、全班齊讀,討論解決預習中有疑問的詞句。

3、自由誦讀,邊讀邊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4、全班齊讀,從每一段中找出一個詞概括作者的心情;個人朗讀在朗讀中分別體現出歡樂、痛苦、悲傷的感情。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歡樂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爲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爲何而悲?

5、熟讀成誦,可當堂成誦,亦可晨讀成誦。

這樣,讓學生帶着任務去讀書,每一遍朗讀都有目的,每一遍朗讀都有任務。通過朗讀,使學生身臨其境,直入文本深處,切身體驗此景此情,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在更深的層次上感受文本、感悟人生。

二、課堂教學效果:

師:同學們對《蘭亭集序》已經作了充分預習,現在,我們進一步朗讀學習《蘭亭集序》。首先大家先聽我範讀,邊聽邊校正自己的讀音、斷句錯誤。(聽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師:聽完我的示範朗讀,大家哪個地方有疑問,請舉手?

生1:老師,課文第一段第一行中,您把會稽(huìjī)讀成(kuàijī)。是怎麼回事?

師:你聽得很仔細,剛纔我讀的是(kuàijī),會稽作地名時讀(kuàijī)。還有疑問嗎?請舉手?

生2:“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中“夫”的讀音,我沒聽清楚,您能告訴我嗎?

生3:念fú,夫是引起下文的助詞,只能念fú。

師:對,很正確,那麼這一句該怎麼斷句呢?

生4:應該讀成“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師:對,誰還對本文其它語句斷句有疑問的?

生5:“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該怎麼斷句?

生6:應這樣讀——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

師:好的,很正確。還有其它問題嗎?那下面我們進行第二次朗讀,全班齊讀一遍。解決字詞的問題。

生7:第一段最後一句“俯察”如何理解?

師:你知道“俯”是什麼意思嗎?

生7:不知道。

師:注意前邊有一句話:“仰觀宇宙之大”,知道“仰觀”是什麼意思嗎?

生7:是“仰頭看”的意思。

師:文言文中講究前後對應,你根據“仰觀”的意思猜猜“俯察”是什麼意思。

生7:“俯察”應該是“低頭看,俯身觀察”的意思。

師:很好。大家還有疑問嗎?

生8:倒數第二段,“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中的“痛哉”如何理解?

師:你先根據上下文推斷一下。

生8:是“痛快”吧?

師:大家有不同意見嗎?

生9:我認爲是“痛苦”,因爲上文說的是人生苦短,不可能解釋成“痛快”。

師:不錯,要注意通過文章的上下文來推斷。還有其他疑問嗎?

生10:第一段中“所以遊目騁懷”中“所以”與第三段中的“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所以”的用法相同嗎?

師: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哪位同學回答這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生11:我認爲前一個“所以”是“用來……的”的意思,後一個“所以”是“……的原因”的意思。

師:很好,很正確。

師:還有別的疑問嗎?

學生沉默。

師:好,大家提了很多問題了。我也提一個問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中的“俯仰”與“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中的“俯仰”,意思一樣嗎?

生12:我想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低頭擡頭”的意思,後者做了引申,“低頭擡頭之間”,是“時間短暫”的意思。

師:對,後者的意思是從前者抽象出來的,表示人生的短暫。

下面進行第三次朗讀。這一遍的任務是,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學生大聲朗讀)

師:好,讀完了,找一位同學說說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生13:我喜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這是一段環境的描寫,很少幾個字就寫了山、水、竹、清泉,寫得很美。

師:好,分析得很好,還有嗎?(展示“崇山峻嶺”的幻燈片,以增強感觀效果。)

生14:“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在這樣蔥幽的環境裏,詩人飲酒賦詩,暢敘幽情確實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詩人淡雅的志趣。

師:淡雅的志趣,好!還有嗎?哪位同學再說?

生15:“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這幾句話對仗比較工整,語句整齊,而且展現出作者曠達的胸懷,還可以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

師:很好,這位同學說出了這篇文章語言整齊的特點。我們知道王羲之時期駢文比較多,這篇文章整齊中又有變化,這是對駢文的突破。那麼類似的駢文句還有哪些?

生16:“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還有“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

師:對,駢文句語言整齊,讀來朗朗上口。下面我們來朗讀第四次。大家齊讀課文,從每一段找出一個詞概括作者的感情。

(學生齊讀)

師:好,找一個字概括作者的感情,誰先說?

生17:第一段是“樂”,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板書:樂──痛──悲

師:既然有這三段感情,我們在讀的時候能否將這種感情和文章結合起來,我們先分三不組朗讀這三段,讀出那種“樂”與“悲”的情感。再請三位同學各朗讀一段。

生18:(朗讀第一自然段。)

生19:(朗讀第二自然段。)

生20:(朗讀第三自然段。)

師:讀得好,聲情並茂。大家把文章的感情讀了出來,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第一段作者爲何而樂,爲何而痛,爲何而悲?

生21:第一段中寫景色十分優美、許多賢人在一起集會飲酒作詩,所以作者十分高興。

師:好,我們一起總結一下作者歡樂的原因。剛纔說到“美景樂事”,還有別的嗎?

生22:聚會的人都很優秀。

師:能用兩個字概括一下嗎?

生22:可以說“優秀”。

師:不錯。

生23:還有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所以作者感到快樂。

師:這裏是指天氣好,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生23:是“天朗氣清”。

師:聯繫前者所說,作者感到高興主要原因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那他感到痛苦的原因是什麼呢?

生24: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禁感到悲傷。

師:不錯,選幾個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長。爲什麼感到悲傷呢?

生25: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傷,想到自己死後,後來人也會感到悲傷,人類擺脫不了死的命運,由此感到悲傷。

師:好,王羲之想到人生苦短,好景不長的痛苦,是一代代人都會有的。人類的生死之嘆,永無休止,所以感到悲傷。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人生,提出一個最樸素、最深刻的命題──人總是要死的。我們每生活一天,就向死亡邁進一步。老師有一個疑問,我們到底應不應該想這個問題,想到這個問題我們又該怎樣去面對?我感覺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必須對生命進行一次思考:王羲之面對美景,先是快樂,繼而悲痛,還想到了死亡。這是不是有些消極悲觀?怎麼評價這種思想?

生26:我認爲作者是消極的。是對人世無常的一種消極感慨,是一種悲觀厭世的情感。

師:好的,有自己的見解。

生27:這並不是一種消極的觀點,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夠有一種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說人生是短暫的,好景是易逝的。我們不能沉溺於樂事之中,要對自己的狀態做一下思考,要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掌聲)

師:這位同學很理性,在快樂面前我們要有些理性的思考。哪位同學再談談自己的觀點?

生28:作者在感嘆人生苦短,是在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時光,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師:剛纔兩位同學的發言和老師不謀而合,我們爲必拘泥於統一的答案,應該有自己的見解。確實,王羲之的悲嘆不等於悲觀,歷史上留下嘆聲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業績,他們憑藉自己的精神與成就獲得了永恆的生命。

師:同學們,這堂課我們一起聆聽了王羲之關於人生的悲嘆,但悲嘆不等於悲觀。人類雖然無法改變死亡的命運,但是人類的精神卻可以永照千古。王羲之雖然已經作古,但他的書法藝術卻永遠散發着魅力,他爲我們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蘭亭集序》。爲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美好的青春時光,努力讀書,學有所成。

師:最後,讓我們再朗讀一次課文,體味王羲之的人生態度。

(學生齊讀課文作結,要求課後背誦全文。)

【師生反饋】

課後,學生同我進行了交流。就朗讀的語調語速等細節進行了探討,同時對怎樣背誦全文提出了一些看法。並且希望我教給他們一些行之有效的背誦方法。我告訴這些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覆讀,融入作者的情感,這纔是背誦課文有效的方法。

【案例反思】

課後,我進行了反思。經驗告訴我,在朗讀教學中,不能泛泛而讀,不能盲目朗讀。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朗讀前要預設適當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朗讀,不是漫無目的,而是有的放矢。在這一堂課中,我圍繞文章重點預設了一些問題,例如“邊聽邊校正自己的讀音、句讀錯誤,劃出自己有疑問的字詞”、“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說喜歡的理由”、“從每一段找出一個詞概括作者的感情”等。

其次,要合理評價學生回答的問題。我們老師不能輕意說學生的回答錯誤或不正確,否則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因此而遭扼殺。例如有的學生認爲文章表現了王羲之消極的人生觀。我沒有表示否定,而是讚揚他的觀點。對於這樣的問題,開放性比較大,我們老師應求同存異,不必拘泥於參考資料上的固有的見解。

再次,靈活多變的朗讀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例如“範讀”、“齊讀”、“自由朗讀”、“學生個人朗讀”等。我在這堂課中就靈活採用了多種朗讀方式,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機智能力。如何處理學生的回答與教師的預設之間的矛盾,如何應對課堂上學生突然提出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教學機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能力。例如,有學生提出“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還有學生回答“優秀”、“天朗氣清”,或者提出一些其它的問題。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

可以說,朗讀是學習文言文的一把鑰匙。掌握了這把鑰匙,學生在朗讀中就能夠有所感知,增加積累,形成語感。以後我會繼續努力,不僅讓學生得到積累,還能把文言文講解的更加生動。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作者“樂”的原因。

2、通過反覆誦讀,品味優美的語言,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3、體會作者的“樂”。

教學重點:

瞭解作者“樂”的原因。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體會其樸素精練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播放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書法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既是書中極品,又是文中上品,連唐太宗都讚賞不絕。此文爲什麼又被稱爲‘文中上品’呢?它爲什麼跨越千年依然動人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作爲文學作品的《蘭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走進作者,瞭解背景

學生分享交流蒐集到的有關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內容。

2、字音辨識

放錄音,聽錄音,糾正字音。

3、朗讀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根據註釋及工具書疏通文意。

4、瞭解內容

明確:此兩段記敘蘭亭集會的盛況。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迅速瀏覽課文,看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集會的?

明確:時間、地點、事件、人物、環境、活動、天氣、感覺

2、作者參加集會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明確:快樂。“信可樂也。”

3、有人將本段之“樂”總結爲“五樂”,你能找出並加以總結說明嗎?

明確:五樂——人賢、辰良、景美、情真、賞心。

(四)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1、找出課文中,是如何描寫景美的?

明確: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2、作者這些寫景狀物的語言有何特點?

明確:精煉優美、樸素清新

3、另外,文章開頭總敘,只25個字就交代清楚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目的,體現出語言的什麼特點?

明確:言簡意賅

(五)拓展延伸

模擬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請你用散文化的語言將景物和你的感受訴諸筆端。

(六)課堂小結

有感情的齊讀本段,體會作者“樂”之心情。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預習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爲何而“痛”?又爲何而“悲”?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文章寫景言情時的重點文言詞語,感受文字之美。

能力目標理解作者情感變化及暗含的生命哲理,欣賞文學之美

情感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人生觀,領悟文化之美。

教學重點:

文本的情感脈絡與滲透的生命價值觀。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痛”與“悲”

教學方法:

朗誦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蘭亭集序》背景音樂、《生命的感動》視頻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情境創設:

背景音樂《平湖秋月》,課件背景,高天,蘭亭課題

01

導入:播放視頻《生命的感動》

剛纔視頻的標題叫《生命的感動》,畫面中的無臂少年叫劉偉,他用雙腳演繹了生命的精彩。

其中的一句“要麼死,要麼精彩的活着”讓人震撼。

1600多年前,也有這樣一個人,在一次蘭亭集會上,藉助一篇序文,以超越歷史的眼光審視生命。

他是?(王羲之)。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蘭亭集序》。看看他眼裏的生命及對生命的思考。

02

誦讀,體會文本之美

1、疏通字詞字音,大家預習過課文,是否還有誦讀或者字詞句特別理解困難的地方。

2、《蘭亭集序》全文只有324個字,可是預習中我們會發現,文字中情感跌宕起伏,作者在文中有哪些情感變化?找出關鍵句,簡單講解(板書:樂痛悲)

3、王羲之爲我們留下了千古美文,哪位同學願意用你的聲音爲我們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注意情感變化,學生範讀。(配樂)

03

品讀,“蘭亭之樂”中感受生命的活力

王羲之告訴我們蘭亭修禊,信可樂也。蘭亭之樂,樂在何處?

爲讓大家理解文本,老師設計了一個小小的活動。

活動1:女生讀一二段,男生在句號後加“信可樂也”

品味樂在何處?

找到所寫內容共同點:充滿生命的活力(板書)

04

品讀,“蘭亭之痛”中審視生命的無奈

師:沐浴在三月暖和的春風中,王羲之遠望高山,近觀竹林,徜徉山水,感受到天地萬物充滿生機與活力,真是一件樂事,就如今天我們有緣相聚在這個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共享蘭亭之美,信可樂也。可是下課後呢,再以後呢?美好就只能在回憶裏。王羲之從生命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於是有了“痛”。下面我們一起用填句子的方式來品味“蘭亭之痛”

活動設計2:填句

歸納:由——(原文)———,王羲之思考到了生命———。於是產生了痛感。

明確:由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王羲之思考到了生命過程的短暫,於是產生了痛感。

由況修短隨化,王羲之思考到了生命長短的被動,於是產生了痛感。

由終期於盡,王羲之思考到了生命結局的悲劇,於是產生了痛感。

師:面對滿眼充滿生機的自然生命,王羲之想到了生命的短暫,長短的被動,結局的悲劇這些無奈的現實,不禁“痛”從中來,“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板書:生命的無奈)

有感情地齊讀第二段。

05

品讀,“蘭亭之悲”中領悟生命的困惑

第四段中一聲“悲夫”讓我們頓時感受到王羲之心中沉甸甸的“悲”感,他到底爲誰而悲?悲什麼?緣何而悲?悲的結果怎樣?接下來,我希望大家聯繫前後文,認真思考討論“悲夫”前面的文字。

活動3:研討

王羲之爲誰而悲?悲什麼?緣何而悲?悲的結果怎樣?

明確:爲誰而悲?昔人、時人、後人

悲什麼?生命的短暫,生命的困惑

緣何而悲?(社會政治背景)

悲的結果怎樣?留下美文“故列敘時人———”。齊讀

小結:其實在老師看來,“悲”字的構造告訴我們,非心所願即是悲,違背心願,故而傷心,想青春永駐,可朝如青絲暮成雪。明明知道生命短暫,可又無可奈何,大家想想,無論古人今人來人,哪個人心中不藏有這樣的困惑,這樣的傷悲呢?(板書:生命的困惑)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及曠達胸懷;

2、 通過朗讀訓練,體會本文清麗流暢、駢散結合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 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

2、 本文寫景、抒情、敘事和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導語設計]:

在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魏晉時期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漢隸發展至魏晉,基本奠定了漢字形態;另一方面,真、行、草書又得到長足發展。就在這一時期,誕生了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世譽爲“書聖”,他書寫的《樂毅論》、《黃庭經》等楷書作品世稱“書之聖”,他的行草書被尊爲“草之聖”,他寫的行草《蘭亭集序》被後世書家譽爲“行書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書法藝術名揚百世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中的詩,到了現在,除了搞專門研究的人外,一般人瞭解甚少,而王羲之這篇序卻聲名遠播,流傳千古,除了它書法上的極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內容上的原因。我們今天不妨就來一起學習王羲之這篇文質俱佳的《蘭亭集序》

[背景簡介]

王羲之有“書聖”之美稱,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衆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出示圖片)。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記下了他們的千古風流,王羲之爲這些詩作的書序《蘭亭集序》,更以其文采書藝雙絕而膾炙人口。

今天我們不僅欣賞到其書法美,還要跟大家一起來欣賞其文章的美。

[課文學習三步法]:

第一步:學生朗讀,圈點、勾畫疑難點。

第二步:老師答疑解難。

第三步:強調重點知識:

1、基礎知識點:

2、內容分析:

[板書設計]

全文共3個自然段,分爲三部分:

第1自然段爲第一部分,介紹時地,美景及活動。——樂

第2自然段爲第二部分,抒發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爲第三部分,簡述寫作緣由。——悲

⑴、講讀課文第一段,分析:

這一段作者記敘了蘭亭盛會,同學們找找看,這一段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與會者等。並有寫景、敘事和抒情

進一步明確寫景、敘事和抒情的語句:

作者用簡潔雅淨、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的自然風光:

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淨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

在如此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們能不飲酒賦詩嗎:

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

酒,是感情的催化劑。詩,是情感的產品。他流觴曲水,於是詩興大發,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絃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

接下來,乘着快意,信步登上蘭亭的最高處。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闊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視,大自然萬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機盎然。王羲之,縱展 目力,開暢胸懷,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盡享人生的快樂: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俯……

作者發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於蘭亭集會的暢快。

總結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樂

⑵、講讀課文第二段,分析:

學生歸納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問:作者爲什麼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話回答: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問:作者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觀點?(死生亦大矣)

師點評:在享受了難得的聚會和快樂後,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再堅強的生命終要走向滅亡。面對這鐵一般冰冷的自然規律,作者不由得感嘆“死生亦大矣”

⑶、講讀第三段,分析:

學生歸納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問:作者爲什麼感到“悲”?

生討論,師歸納(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來,古人、今人、後者三者都對這同一話題有同樣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終將殞滅這一規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這也反映了魏晉時代由於玄學盛行,士大夫們多崇尚老莊思想,很多人都篤信“死生一”“彭殤齊”,意志消沉,不求進取。這種思想對王羲之不能沒有影響。

但王羲之還說出了一句話,它是整篇文章的亮點所在——“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作者認爲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齊觀,其中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點實事,不宜空談玄理。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曠達性格。)

⑷、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書序,卻這樣借題發揮,闡明瞭自己的生死觀,書序能這樣寫嗎?

明確:序,一般寫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寫的,多說明寫書的的緣由、目的和經過。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的內容,也作敘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語句反映了書序的特點:

作詩緣由——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成書經過——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編集目的——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明徐師曾《文體明辯》《爾雅》雲 : “序,緒也。” 字亦作“敘”,言其善敘事理,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其爲體有二,一曰議論,二曰敘事。

明確:這段話表明書序也可以議論,也可敘事,即可以借題發揮。

小結:本文的妙處正在這借題發揮上,因而顯得立意高遠,王羲之用324字,既寫出了蘭亭盛會之樂,又由此生髮議論,談到“死生之大”,進而談到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樂:羣賢畢至,少長鹹集;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痛: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悲:後之視今,亦由古之視今。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

我認爲王羲之的人生觀不消極,悲嘆並不等於悲觀,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爲亂世英雄,正是因爲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着,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着其裏”,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着的努力。

說到這兒,我們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瑤的一句話“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於是就設法增加它的密度”。這句話說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文章最後一句“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我們今天讀他的文章,是“後之賢者”,應該有許多新的感悟。結合歷史人物,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麼新的體驗?

[基礎知識達標訓練]:

1.下面各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A.誕(dàn) 癸(kuí) 殊(shú) 峻(jùn)

B.殤(shāng) 稽(jī) 骸(hái) 晤(wù)

C,悼(dǎo) 禊(xì) 騁(chěng) 契(qì)

D.嗟(jiē) 觴(shāng) 湍(tuān) 曲(qǔ)水

2.下列詞語中加黑字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羣賢畢至(全) 少長鹹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暢敘幽情(幽深內藏) 人之相與(交好) 崇山峻嶺(高) 暫得於己(短暫,一時)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隨化(變化) 終期於盡(至,及) 向之所欣(過去,從前)

D.喻之於懷(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敘時人(一個個地)

3.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B.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C.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4.下列句中加黑詞語與現代漢語語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引以爲流觴曲水

B.列坐其次

C.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5.與例句中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或取諸懷抱。

A.亮身率諸軍攻祁山。 B.投諸渤海之尾

C.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D.告諸往而知來者。

6.運用了“對偶”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天朗氣清,惠風和暢B.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帶左右D.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7-11題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爲虛,齊彭殤爲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7.給下列各句加黑詞選擇恰當的義項

①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

A.原因 B.憑藉 C.就着 D.由於

②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A.修飾 B.整治 C.高,長 D .美好

③曾不知老之將至()

A.竟 B.曾經 C.重疊 D.連……都

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

A.朝向 B.奔向 C.從前 D.假如

8.對下列句式判斷正確的是( )

①豈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當其欣於所遇④則與鬥卮酒

A.①感嘆句②感嘆句③賓語前置句④陳述句

B.①反問句②判斷句③介賓結構後置④省略句

C.①反問句②判斷句③陳述句④賓語前置句

D.①感嘆句②反問句③介賓結構後置④省略句

9.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

A.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譯文)就着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拘束,放縱無拘地生活。

B.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譯文)面對古人那些文章我總是感嘆悲傷,可總是不能表達出來。

C.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

(譯文)原先興盛的,轉眼之間,已成爲舊跡。

D.固知一死生爲虛誕。

(譯文)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

10.對“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的含義理解最確切的一項是( )

A.後來者讀這次集會的詩文,也會產生感慨。

B.後來的人讀我的文章,也會由此而產生很多感想。

C.後世的讀者讀這次集會的詩文,也會與我有同感。

D.後世的讀者讀我的文章,也會被我的文章所感動。

11.判斷下列各句對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語段節選自《晉書‘王羲之傳》,是一篇書序。序,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爲著述的前言。本語段內容突出了書序的特點。

B.本語段一開頭就出現了一個闊大的境界:“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但這並不顯得突然:“人之相與”,指人際交往,是個普遍性命題,也包括這次蘭亭之會在內;“俯”“仰”二字在這裏用的是它們合義,表示時間過得很快。這包含着人怎樣在人羣中度過一生這一問題,由此而引發作者的感慨,可謂自然之極。

C.“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這種人人都有的情懷說明了—個事實: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樣的不同,人總是留戀於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戀於有生之樂。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觀點,作爲書序,以此來概括一篇之意,這正是本文作者見解高遠之處。

參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B 7.①C ②C ③A 8.B 9.B 10.C 11.A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作者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切感慨。

二、指導學生體會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寫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導學生品味本文精練優美、樸素清新的語言。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

二、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三、結合課後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一)、(二),應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利用預習效果教學,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義的講解,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主要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教師適當點撥。

五、介紹閱讀課外文學作品《騰王閣序》,比較兩文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水平。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簡介作家作品,引導學生參看書下注釋(1),教師可補充以下內容:王羲之,有“書聖”之稱,也長於詩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風格瀟灑放脫。王羲之曾經一度做官,他關懷國事,在政治上曾有積極用世的一面,後辭官歸田,以山水爲娛,好服食養性,胸懷曠達,爲時人敬重。

“序”是一種文體,寫在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時,常一同賦詩,詩成後公推一個作序,《蘭亭集序》即是膾炙人口的詩序名篇,其思想和辭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從中可以看出東晉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養、精神狀態和文學造詣。

二、朗讀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聽清文章語氣、節奏和讀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

癸(guǐ)醜 修楔(xì) 流觴(shāng) 遊目騁(chěng)懷 趣(qū)舍萬殊 齊彭殤(shāng)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閱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預習時不能解決的字詞句,教師答疑或學生討論。應特別強調理解“俯仰”一詞在文中的意義,“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的句子含義。

三、整體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討論: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分別用六個字來概括。)學生髮言後,明確本文層次,板書:

(一)記敘蘭亭盛況;

(二)抒發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討論第一段內容

完成課後練習(一)中的(1),教學的同時要求學生試背誦。

提問:本段共有六句話,作者是如何記敘這次蘭亭聚會的盛況的?指名學生依次朗讀每一句的內容,然後概括出每句話的內容要點。板書明確:

(一)記敘蘭亭盛會:

(1)時間:“永和……癸丑……暮春……”

地點:“……蘭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羣賢……少長……”

(3)環境:“此地有……,又有……” ,

(4)活動:“引以爲流觴曲水……”

(5)天氣:“……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6)感受:“……信可樂也。”

講析過程中,給定短暫時間強化記憶,然後指名學生根據板書內容提示,試背誦。

討論: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學生髮言後,明確:寫景抒情,敘議結合。如敘說“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緊接着引申而論“雖無絲竹之盛,……亦足以暢敘幽情”;下面也同樣是敘議結合:“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由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得出這樣的結論:“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討論:這段話語言有什麼特點?

教師明確:記敘性文字言簡意賅,如開頭總敘,只25個字就交代清楚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目的,表現出高超的語言技巧;寫景的文字精練優美,樸素清新。

五、佈置作業

1.背誦第一段;

2.預習思考:作者是如何圍繞樂憂生死等人生重大問題展開議論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第二課時

一、集體背誦第一段

簡要複習第一段內容,導人新課。

二、討論第二段內容

1.教師領讀或學生齊讀。

2.“俯仰”一詞在這一段中兩次出現,意思是否相同?引導學生參看註釋,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

3.本段教學有一定難度,應先指名學生串講大意。

4.提問:這段話作者是圍繞什麼主題展開議論的?是如何逐步展開的?學生髮言後,明確:作者承上文的“樂”字,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感慨。

5.結合課後練習(一)中的(2),討論這段話的議論與上一段的敘事有何聯繫。講析:首句“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羣賢畢至,少長鹹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晶類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開一步的說法。下面承此句論述了兩種人:一種是“晤言一室之內”倦於涉獵遊玩的,一種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們雖然“取捨”“靜躁”不同,但當“欣於所遇”時都是“不知老之將至”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又都是情隨事遷,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表議論,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抒發了對“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無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書: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內(靜)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於所遇(快然自足) 情隨事遷(感慨系之)

況修短隨化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6.齊讀。指導學生在板書提示下試背誦。

三、討論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後人感懷。

1.指名學生朗讀。

2.討論:結尾部分從“臨文嗟悼”說到“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言後,明確:這段議論中飽含感情,寫出了閱讀昔人興感之作時內心苦悶傷感與古人產生共鳴。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的觀點,認爲“有生就有死”,對於生死說得如此痛切,雖有悲觀消極情緒,但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批判了老莊哲學中的虛無主義世界觀。

3.如何理解這篇書序行文的巧妙?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寫供後人閱讀的《蘭亭集序》,卻先寫閱讀昔人興感之作,由“今之視昔”想到“後之視今”亦是如此,爲使後人也對今天的所爲所思“興懷”,所以“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後之覽者”也會“有感於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後人有感串聯起來,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說明了編集的目的。

4.全班齊讀。

四、歸納總結

本文先繪聲繪色地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接着敘志抒懷,抒發了對人生的無限感慨。語言清新樸實,敘議結合,在雕章琢句、華而不實的文風充斥文壇的當時,顯得尤爲可貴。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三。

3.比較閱讀:課外閱讀《騰王閣序》,比較與本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

《蘭亭集序》知識點全面歸納

【文學常識】

《蘭亭集序》選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臨沂(現山東省臨沂縣)人,是中國古代傑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稱,世稱“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內 “悟”通“晤”,會面

2、趣舍萬殊 “趣”通“取”

【古今異義】

1、列坐其次

古義:其,代詞,指曲水。次,旁邊、水邊。如:列坐其次。

今義:① 次第較後;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將有感於斯文

古:這些文章 今:常用義爲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諸懷抱

古:胸懷抱負。 今: ①抱在懷裏; ② 胸前; ③ 心裏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爲流觴曲水。

古義:把……作爲。 今義:認爲。

5、所以遊目騁懷

古義:①表憑藉,用來。 ②……的原因。如:所以興懷。

今義: ①表因果關係的連詞;②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於固定詞組中做賓語)。

6、俯仰一世

古義:形容時間短暫。

今義:低頭擡頭

《蘭亭集序》教學反思

我的這節課是《蘭亭集序》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所解決的問題是,明確了第二單元的學習目標,瞭解了王羲之這位作者及作品創作背景,教大家讀了三遍文章,又幫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詞、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說第一課時大家學習很充實。這樣的課很實在但也沒有什麼新意,當然也是最保險的課,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閃失。那麼,第二課時我仍然這麼上嗎?我也知道第二課時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題,我帶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輕鬆完成任務。但我總覺得這樣上太乏味,缺少創新。第二課時應該體現一下新課改的精神。怎麼上呢?我在思考之時突然大腦的屏幕上彷彿有一個閃電閃過──對聯。對呀,這篇文章能不能用對聯帶動起來呢?我還記得我在上一屆教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時,曾撰寫一副對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學生對這副對聯也很感興趣,都紛紛抄在書上。如果我也用這副對聯帶動文章的講解可以嗎?我在心裏默默地設計起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來。很快我的第二課時就設計出來了。

現在想一想,我的這節課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

在課堂上,我首先給同學們賣了個關子:“今天這節課,我們每位同學都要作一副對聯!”同學們一聽就慌了。因爲他們從來沒擬過對聯。“這副對聯很好擬,我先給大家做個示範!”於是我邊帶着學生讀文章邊分析文章的精邃,邊擬出如下對聯:

羣賢畢至,一觴一詠成就蘭亭華章,信可樂也;

少長鹹集,幾俯幾仰參悟人生哲理,豈不悲哉?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9

[自讀導言]

1.瞭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引導學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駢散並行而以散爲主的特色,掌握本文敘述、議論和抒情巧妙結合的寫作特點。

3.背誦全文,瞭解課文中的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解說]

1.本文是一篇書序,而要被作序的書是因宴集賦詩結集而成,因而這篇序言並沒有像一般書序那樣把寫作的重點放在對書的內容和特點的介紹上,而是把筆力集中在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對人生無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是學好這篇課文的關鍵。又因爲本文有一定的消極色彩,所以教學中必須正面引導學生認識在作者深沉的感嘆中的積極情緒。這是全文學習的難點。

2.兩晉時期,駢麗藻飾之風盛行,而本文作者卻以這種樸素自然的散句爲主的形式出現實屬難能可貴,這種樸素自然的形式恰好與作者真實可感的思想達成完美和諧的統一,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充分認識這一點。

3.背誦全文是本單元和本課的具體要求,所以必須督促學生去完成。詞類活用、省略句式和詞的多義性是本課較爲明顯的語言現象,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積累。

[自讀程序]

一、解題,弄清本文體裁和內容的關係,總體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調,突破重點。

二、介紹背景,根據本文所述內容,從更遠的背景着眼,講清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描述聚會歡樂後,因感人生無常而轉悲的寫法,並非始於《蘭亭集序》,而是由來已久,突破難點。

三、熟讀、背誦課文,理清思路,劃分層次,然後採用導學、提問、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隨機控制教學進程,解決課文中的重要問題。

[解說]

1.根據高中語文第一冊教材對文言文學習的總體要求和本單元的具體要求可知,本課學習的重點是對課文思想內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須弄清寫作背景和社會背景。(知人論世)

2.弄清了創作緣由,學生們自然會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達到熟讀背誦,而後順利劃分出層次結構。

3.本篇課文篇幅較短,完全可採用導學式教學,也可以通過提問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達到對每一層、每一句話的理解。

[自讀點撥]

1.題目與寫作背景

蘭亭,是東晉時期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市)城西南郊名勝。這裏山清水秀、風景幽雅,是當時名流雅士時常集會的地方。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歲的王羲之(當時任會稽內史)邀請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蘭亭聚會,他們做曲水流殤之飲,當時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詩各一首。之後王羲之將諸名爵及詩作一一記錄集結成集,是爲《蘭亭集》,併爲此集作序一篇,這就是《蘭亭集序》。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調。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可分爲前後兩部分,第一段爲第一部分,敘述蘭亭宴集的情況,寫出了宴集的時間、地點、相聚的緣由、參加人員、集會地的地理環境及景物、當日天氣和宴集的感受,是實寫,以一“樂”字爲基調。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寫宴集以後的感慨,是虛寫,這部分則以一“悲”字爲基調。全文這種由樂轉悲的寫法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一般人的心理髮展變化規律。大家難得一聚,是快事、樂事,但有聚就有散,因爲“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再說相聚是困難的、短暫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長久的,本來這種聚散兩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萬端,再由此使人聯想到人生無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從中來。第二,這種寫法有其歷史源淵:當年漢武帝行幸河東,中流與羣臣歡飲,自作《秋風辭》:“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奈老何!”魏文帝《與朝歌令吳質書》敘在與吳質等人宴樂之後:“樂往哀來,愴然傷懷。餘顧而言:‘斯樂難常’足下之徒,鹹以爲然。”西晉石崇《金谷詩敘》亦在與衆人宴樂之後說:“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可見從漢魏以來,人們因歡聚由樂生悲的感慨是屢見不鮮的,那麼《蘭亭集序》如此用筆就不足爲怪了。

3.從第一自然段用詞的簡約、格調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裏作者無論模山範水還是描竹畫樹,都達到了簡而不能再簡的地步,真可謂惜墨如金,想那陽春三月的江南山間水渚該有多少鮮花吐芳、奼紫嫣紅開遍,而此文中,作者卻緊鎖濃香豔顏,些許不流注筆端,進入作者視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風而已。就是寫那翠綠欲滴的樹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棄其綠、棄其碧、棄其翠,極力造成一種素淡、雅緻的格調。蘭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賞心樂事,但作者內的喜悅之情從不過分表露,筆端的興奮字眼從不輕易滑落,只在結尾處以“信可樂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筆勢之從容沉穩,可見文字格調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體現。

4、第二自然段分爲幾層,以及與前文怎樣聯繫。

第二自然段分爲兩層:第一層敘述。作者首先從蘭亭集會聯想到現今人們的相處往來、周旋應時,儘管因人不同,人們做事處世的方法千差萬別,但人們的觀點無外乎有兩種:一種是“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另一種則是當對所遇事物產生厭倦時,感情隨事物的變化而變化,無端的感慨就產生了。第二層,針對人生的這種感情變化,用一個遞進關係的複句發表感慨議論。人們對於自己先前喜歡的事物轉瞬變爲歷史的陳跡這件事尚且感慨萬分,何況對於隨着世界的變化人們難免一死這件事呢?這裏的“向之所欣”指的應該是蘭亭集會這件事,這樣前後文就自然聯繫起來了。

5.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一步步推進的。

第一步,緊接上段結尾的“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於第三自然段一開頭就用孔子的話總說生死大事,提到生死這件大事是令人悲傷的。第二步,作者從古人遺留下來的文章看到:古人也爲人生變化而興嘆生悲,這和今人爲人生的變化興嘆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傷感,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開解。第三步,作者推測未來人的感情變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樣,等到現在的一切成爲歷史的陳跡,未來人也會像我們現在一樣臨今人之文而感嘆,如此無情的變遷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後一步作者點出寫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變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況就該記錄下來,以免湮滅不彰,同時也使將來之人瞭解作者心中的感觸。隨着感情變化的步步推進,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這與上文的樂生之意恰好相合。

6.爲什麼說“一生死”、“齊彭殤”是“虛誕”、“妄作”。

這一觀點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認爲生和死是相對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細胞的新陳代謝。但他誇大了這個相對,否定了生和死的區別,所以,生死相等說是荒謬的。他又認爲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沒什麼差別,因爲長短是相對的,但他同樣誇大這種相對性,否定了壽夭的區別,所以是胡說。其次從第三段的內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話說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別寫古人、今人和後人無不對生死這一人生大事感慨萬端,對人生無常悲恨不已,那麼既然古往今來人們無一例外都爲人生無常興嘆生悲,莊子的死生一樣、壽夭等同的說法還是虛妄荒誕之辭嗎?

[解說]

講清寫作背景和有關社會背景是打開學習《蘭亭集序》大門的金鑰匙,其他幾個問題則是根據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而設置,理解好這幾個問題,就能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自讀思考]

1.第一自然段中關於天氣情況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2.由第一自然段的“樂”到第二自然段轉“悲”其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3.從原文找出兩句話來說明“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杯,其致一也。”

4.用最精練的話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層意:

第一層引用孔子的話總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層寫古人、今人_____________;

第三層寫後人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層概括作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下文

兩晉時期,駢儷藻飾之風已經盛行。本文在修辭上_________藻飾,________典故;在句法上__________兼行而以___________爲主,這種樸素自然的形式與其________構成了和諧統一,確實是一篇“不類常流”的佳作。

6.課文對老之將至,人生無常感嘆不已,情調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積極情緒又無不暗含其中,你怎麼看待這一問題。

答案提示:

1.文中對天氣的描寫起承上啓下的連接作用。承上是說上文的地理環境、景物、人們的活動如果沒有“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天氣,便都不會呈現出歡快的氣氛;就啓下而言,由“天”、“氣”而及於下文之“宇宙”,顯得緊密而自然。

2.“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3.“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後人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4.生死是人生大事;對生死的感慨;對生死的感慨;使後人瞭解“我”的感觸

5.不尚不堆砌駢散散內容

6.從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對此次宴集環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樂的,“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如,信可樂也”道出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第二自然段,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大發感慨,但字裏行間、深沉的慨嘆之中,暗含着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從而與第一自然段的樂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盡述古人、今人、後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生死”、“齊彭殤”的虛無主義思想,這在玄談之風盛行的東晉時代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作者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切感慨。

2、指導學生體會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寫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導學生品味本文精練優美、樸素清新的語言。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鑑賞本文句法上駢散並行而以散爲主的特色。

思維發展與提升:體會本文文筆洗練,自然清新的風格及敘、議巧妙融合的藝術特色。

審美鑑賞與創造: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字裏行間表現出來的曠達胸懷。

文化傳承與理解:瞭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味本文文筆洗練、自然有致的語言特色。

難點: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

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2、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在這裏種過蘭花。儘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很難尋覓。不過由於有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蘭渚之亭則流芳百世,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吧!

二、寫作背景

蘭亭,爲東晉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市)城西南郊名勝。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號曰蘭亭”(《水經注浙江水》)。東晉建立後,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麗的會稽廣置園田別墅。風景幽絕的蘭亭,就成爲王羲之、謝安等名流宴集流連之地。穆帝永和九年(353),五十一歲的王羲之時任會稽內史(相當於郡太守)。三月三日,他邀集友人作四言、五言詩各一首。之後,王羲之將各人名爵及詩作一一記錄,並作序一篇,記述其事並抒寫內心感觸。此序即《蘭亭集序》。

三、作者介紹

王羲之,東晉人,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曾任右軍參軍,人稱“王右軍”,其文隨意揮寫,自然有致,情意深遠。

本文選自《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以書法聞名古今,他的文名反被掩蓋,本文既是佳篇,也是名帖,文章、書法相得益彰,輝映千秋,流傳廣遠。

四、題目解說

《蘭亭集序》又稱《蘭亭序》、《蘭亭宴集序》。序,文體的一種,寫在著作或詩文前的文字。書序一般介紹成書的經過、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等,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這裏用以記事。

蘭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紹興縣西南蘭渚,此地有亭,故稱蘭亭。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41人在蘭亭舉行盛大的文人宴會,臨流賦詩,抒發情懷後將這些詩彙集成冊,由王羲之作序,寫成本文。

五、層次結構

本文共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敘宴集盛況。(樂)

第二部分:發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六、全文分析

1、謝靈運說過:“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可蘭亭集會卻達到了“四者兼併”的境界,作者直呼“信可樂也”。請根據第1、2兩段概述這“四者”的內容。

明確:

①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②美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③賞心:仰觀宇宙,俯察萬物,遊目騁懷,視聽皆娛。

④樂事: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流觴曲水,暢敘幽情。

2、文章第12段概述了蘭亭集會的情況,說說作者的內心感受是什麼,並說說原因。

明確:

作者的內心感受是“信可樂也”。

原因:

①聚會人物衆多。“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②環境優美。“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③活動文雅有趣。引清流爲“流觴曲水”,飲酒賦詩。

④聚會時天公作美。暮春三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⑤與會者心情愉悅。“一觴一詠”“暢敘幽情”“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都彰顯了雅士心情的輕鬆與舒暢。

3、引用“古人云”,點明情感由“樂”而“痛”的變化。作者爲什麼會產生這種由“樂”而“痛”的情感變化?

明確:

人生的快樂有限。快樂得到滿足,就會感覺興味索然,往事轉眼成爲歷史。人的生命歸宿是死亡(終期於盡)。“死亡”如此強大又無法抗拒,個體生命如此渺小、脆弱,因而作者發出“死生亦大矣”的嘆息。

4、聯繫時代背景和上文,說說“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死觀。

明確:

魏晉時期,士大夫普遍崇尚老莊之學,逃避現實,要麼談玄說道,要麼歸隱山林,陶醉於一時的快樂滿足。作者認爲人不管以怎樣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覺中逝去,而壽命的長短只能聽憑造化,終究歸結於消滅。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樂趣;死就是死,死後一切皆無。這表明作者希望當時的文人們在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應只是空談玄理,無所作爲。

5、如何理解作者發出的“悲夫”之嘆?

明確:

作者悲古人,因爲他的生命體驗和古人何其相似;作者悲後人,因爲後人讀其文章和他讀古人文章的感受會是一樣的。人生代代無窮盡,永遠面對變化,永遠帶着遺憾。作者悲嘆的是人面對生死的侷限性,文章的高妙之處也在於揭示了這種侷限性。

6、全文在亦“樂”亦“痛”之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明確:

本文由“樂”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寫景、寫事、寫情,以一“樂”字爲統領,然後寫宴集之後的感慨,以一“悲”字爲核由“樂”而“悲”,看似突兀,但卻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頓生感慨。隨着時光的流逝,生命也終有盡期,感慨之餘,產生無限傷感,“悲”感隨之而生。作者將目光上溯至古人,從古人留下的文章來看,古人亦爲人生的變化而興嘆,因此斥莊子“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再將目光移至未來,推想後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錄其所述”併爲之作序,目的在於引起“後之覽者”的感慨與共鳴,能夠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觸。作者在深深的感慨中暗含着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與前文的“樂”遙相呼應,形成一個整體。

七、中心思想

本文以飽含感情的筆觸、樸素清新的語言,記錄了蘭亭美景、雅集樂事,表達了興盡悲來的憂傷。既嘆古今之常情,又悲生命之有限,並由此抒發了生死事大、不可虛度此生的感慨,以寄意於後世來者。

八、寫作特點

①立意高遠,蘊藉深長。

作者善於以小見大,從一次普通的遊宴活動談到了他的生死觀,並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

②文筆洗練,自然有致。

兩晉時期,駢儷藻飾之風盛行。《蘭亭集序》別開生面,它的語言或駢或散,駢則整齊優美,散則錯落有致,駢散間行,各得其長;且不尚華麗辭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筆洗練,自然有致。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短短十六個字就寫出了蘭亭周圍山水之清幽。這種樸素自然的風格與內容構成了和諧的統一,所以後人評價這篇文章“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

③手法多樣,逸趣無窮。

本文是一篇書序,文章雖然短小,但表現手法多樣,熔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於一爐,環環相扣,波瀾疊起,意趣無窮。

a.寫景。如以“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寫山,以“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寫水,以此將蘭亭四周的景色寫得清幽明麗。

b.敘事。如“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記的是遊宴的情形,所用皆爲普通詞彙,極少用形容詞語,卻將宴會中重要的細節都寫了出來。

c.抒情。如“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是歷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爲它說出了古往今來的人們的普遍感受:感情隨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着這種變化而有所不同。又如“臨文嗟悼”,寫出了許多人讀古人文章時的共同體驗,引起了人們在感情上的共鳴。

d.議論。如“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批判了魏晉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莊之學,喜好虛無的清談的作風。作者能與時風相悖,對這種思想進行大膽否定,是難能可貴的。

九、補充資料

序,即書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古文體的一種,同“跋”是一類文體。列於卷首叫“序”,附於卷末叫“跋”。其作用在於推薦介紹某人的著作,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容或說明一些同本書有關的事情等,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或理解此書。

序言有作者本人寫的,叫“自序”;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紹著作外,還有一些評價的內容。

古人宴集時,常常一同賦詩,詩成後公推一人作序,是爲宴集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雖無聚會,也作文相贈,以表惜別、祝願、勸勉之意,是爲贈序,如韓愈的《送李願歸盤谷序》。

十、總結全文

作者記錄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抒發了對於死生的感慨。在作者看來,對生的執着、對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觀存在,“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這就徹底否定了老莊“齊生死”的觀點,而樹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識——死生亦大矣。

佈置作業

現今社會雖然醫學發達,但終究只是治病救人,無法讓人長生不死。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古人“一死生”的人生觀和王羲之對這種人生觀的否定?請查找有關背景資料並結合你對課文的理解闡述你的觀點。

課後訓練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會稽(kuài)修禊(qì)清流急湍(tuān)

B.逞辯(chěng)契合(qì)流觴曲水(shāng)

C.虛誕(dàn)趣舍(qù)放浪形骸(hái)

D.癸丑(kuí)嗟悼(jiē)感慨系之(xì)

2.下列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俯察品類之盛品類:品種、類別,指萬物

B.向之所欲,俯仰之間俯仰:一低頭一擡頭之間,形容時間極短

C.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形骸:身體

D.亦將有感於斯文斯文:溫文爾雅

3.下列各項中加粗詞的活用現象,與其他項不同的一項是()

A.羣賢畢至B.齊彭殤爲妄作

C.少長鹹集D.死生亦大矣

4.王羲之批評“一死生”“齊彭殤”的生死觀,在現實中是否有借鑑意義?生命,怎樣才能更精彩?請以“讓生命更精彩”爲題,寫一段文字,不少於250字。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項,“禊”應讀xì;C項,“趣”應讀qū;D項,“癸”應讀guǐ。

2.答案:D

解析:斯文:這次集會的詩文。

3.答案:B

解析:“齊”在這裏用作動詞。其他均爲形容詞用作名詞。

4.答案:

讓生命更精彩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一文中批評了“一死生”“齊彭殤”的生死觀,他認爲“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因此,他要著文章流傳後世,以啓後來者珍惜生命,熱愛生活。那麼,如何才能讓有限的生命更精彩呢?魯迅棄醫從文,文壇一生領吶喊,是因爲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齊白石從木匠到畫家,是他白天做工、晚間用鬆火照明學畫的結果。居里夫人說:“在成功者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保爾柯察金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爲理想而奮鬥,生命才能更精彩!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1

教學目的:

學習本方自然清新的風格

掌握本文出現的文言詞類

理解本文的感情

重難點:

如何看待作者借題發揮,闡明生死觀的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公元353年農曆3月3日,當時陽光明媚,王羲之和當時的41位名士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集會。他們圍在溪流的兩邊,把裝了灑的杯子放在水流之上任其漂流,酒杯漂到誰的面前,誰就取而飲之。一邊飲酒一邊賦詩,正當這些文人雅士酒憨下濃之時,王羲之把衆人的詩歌彙集在一起,揮毫作序,他以他那精湛的書法記敘了這些盛會。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蘭亭集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一篇文章。

二、檢查預習: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一段,邊讀邊看註解,瞭解文意(讀出聲)。

問:“:旁邊”在文言文中怎麼說?

明確:次

問:“觴”是什麼意思?在文中哪句話?

明確:灑杯,喝酒(名詞作動詞) “引以爲流觴曲水”,“一觴一詠”。

三、誦讀,體情,背誦。

師:理解了課文,還要會誦讀課文,首先要把握好節奏,讀出朗朗上中的感覺。所以節奏要搞清楚。

師生共同完成句子的節奏。

四個字的二個節拍: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六個字的三個節拍: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師:誦讀不僅要讀出節奏,還要讀出情感。節奏搞清楚了,那作者的情感是什麼呢?用一個概括?

明確:樂

師:作者的樂來自兩方面,“足以極視聽之娛”,即視之樂,聽之樂。過讀課文,邊想像,你聽到了什麼聲音?想好,把你聽到的聲音描繪出來。

明確:詠詩聲,樹葉聲,小鳥叫聲等等。

師:“樂”除了這兩個方面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你看,美麗的山水風光,令他感到愉悅,流觴曲水也讓他陶醉,但是更令他感到快樂無比的應該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因爲在這個時候,他可以遊目騁懷。

這時候,我們可以想一想,他的精神翱遊於天地之間,沒有了世俗的煩惱,也沒有了官場的應酬。非常非常的自由,這應該他最大的快樂。

師:我們體會了這些,再來讀一讀,跟我們開始讀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同學們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兩個句子讀一讀,讀出作者的情懷。

(請兩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教師點評。)同學們一起朗誦,讀出感情。

師:開始背誦了,其實背誦很容易,根據內容的層次來背誦。現在老師提示內容,同學們把語句背出來。

時間、地點、事件、人物、環境、活動、天氣、感受。

師:看着屏幕,對照課文看省略了什麼,一過看提示,一過背。

屏幕內容:

暮春之初,會於

羣賢比至,少長鹹集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一觴一詠,亦足以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

遊目騁懷

四、分析第二段的感情。

師:上一段寫了王羲之的樂,大家想一想,風光總會逝去,朋友也會離開。當風光逝去,朋友離開後,王羲之會有怎樣的感慨呢?自由讀二三段,瞭解文意。

(生讀完)請同學插上想象的翅膀,來創造兩幅畫面。畫面之一: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畫面之二: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生:略

師:這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觀,接下來作者談到這兩種人生觀的共同點,還是區別?

生:相同點。

師:是什麼。

生: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師: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用一個字概括。

生:痛

五、討論作者的生死觀。

師:作者爲什麼會痛呢,爲什麼轉變這麼大呢?爲什麼?

生:人生苦短

師:人總是留戀於那些美好的事物,留戀於有生之樂。同學們要吧想象一下,二年後我們高中畢業,面對三年的同窗好友,即將分離時,你有何感慨呢?有如,二十年後同學們相聚母校,回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會不會感慨萬千呢?我們的作者王羲之寫這一篇序,在於借題發揮,從一次普通的遊宴活動談到了他的人生觀、生死觀。那麼王羲之的生死觀到底是什麼呢?那孔子、莊子的生死觀又是什麼呢?

分組討論,假設把這三個人置在我們現代,並且告訴他們,他們只有三天的壽命。他們在三天當中會幹些什麼呢,

生討論、生回答

師明確:王羲之認爲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可能等同,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暗含有生之年應該做些實事,要用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

生最後一起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師:一千多年過去了,但<蘭亭集序>這一篇傳誦千古的名篇卻留在了人們的心中,它時刻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愛生活。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記誦全文。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特點,體會行文之妙。

3、正確認識作者對人生無常、終歸於盡之慨,感嘆中含積極之情。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須加強誦讀。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抓住序的特點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要點:介紹有關常識,整體感知文意。

一、導語。人們早就開始了對生死的思考。司馬遷: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一代書聖王羲之也爲我們獻上了對生死的哲理思考。

二、介紹。王羲之,書聖,行草《蘭亭集序》譽爲行書第一。其人曾一度爲官,積極用世,後辭官歸田,娛情山水,胸懷曠達。

序,一種文體,寫在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文字。多介紹成書經過,意旨,作者情況等,亦可評論。古人宴集,常一同賦詩,推一人作序。

三、感知全文。

1、聽錄音。正音。guǐ癸xì禊shāng觴chěng騁shāng殤

2、初步品味本文駢散的特徵。

3、對照書序,感知內容。:

作詩緣由(修禊事而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情形(一觴一詠)

成書經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

意義(後之覽者,將有感於斯文)

借題發揮(論生死)——這是不同於一般序文之處

形成以下情況

1、記盛況

2、抒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學生對照註解,疏通全文。

共同解決練習。積累文言知識。

五、作業。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內容:分析與誦讀

一。複習。誦讀。

二、分析。

1、學習第一節。

如何記敘盛況?

時間:永和九年,暮春地點:蘭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羣賢少長

環境: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天氣:惠風和暢

活動:流觴曲水感受:信可樂也

“信可樂也”到底有幾樂?(良辰1樂;美景2樂;賞心3樂;樂事4樂;人賢5樂)

結合上述內容誦讀。

鑑賞:體會作者狀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想象這一撲面而來的春天氣息,遊人如織的快樂之景)

用清新明快的調子朗讀。

2、學習第二節。

這節是圍繞什麼問題展開議論的?如何展開逐步?

承接上文之“樂”而來,由樂而憂,又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感慨。

由現今人們相處,處世各異,靜躁不同,但憂患之源相同。A永不滿足的內在慾望,欣於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B外在世界的流轉不定。向之所欣,轉眼之間以成陳跡C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故死生亦大矣。

欣於所遇及所之既倦

嘆死生亦大矣

向之所欣已爲陳跡

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小結:本段以議論爲主,探討人生哲理,朗讀宜用和緩語氣讀之。

3、研習第三節。

理清文脈:昔人興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於生死

批評:一生死,齊彭殤

後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記此文以免不彰

三、探究。

品本文行文之妙:由昔人興感說起,由今之視昔想到後之視今,這樣把昔人、昔人,今人、今文,後人串連起來,巧妙交代了編集之由。

談對一生死,齊彭殤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長短等同是錯誤的。不同的人生死不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還或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所以應該珍惜生命,活着有價值。

對作者生死觀的認識:作者不爲言談家的論調所矇蔽,借題發揮,闡述了他的生死觀,顯其曠達性格;但他畢竟生於國力衰微的東晉前期,意志消沉,不求進取的風氣也影響之。分析——積極的一面,從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樂之情,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從第二段對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彷彿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人生的眷戀之情;從第三段中,批評虛無主義,對玄風盛行的批評也有積極的意義。

四、拓展。人生苦短,人之共嘆。但大多數卻經受了人生的考驗,創造了瑰麗的人生。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抒發的恰恰是建功立業的決心。蘇軾:人生如夢,卻表達的恰恰是建功立業的渴望。李白雖“人生在世不稱意”,卻高唱“長風破浪會有時”。毛澤東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五、小結。

教學反思:這是一篇文筆簡練,行文高妙的美文。既有語言的隔閡也有理解的難度。選準切入口很重要。作爲一篇序文,不妨從序文特點入手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作爲一篇千古名篇,當自有它的與衆不同之處。那邊是它借題發揮,獨樹一幟。

一篇文筆優美、哲理深奧的散文。自然要細讀細品,方能悟出其行文之妙;對生死哲理,必須重錘敲打,縱橫聯繫以期讓學生弄懂。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3

設計說明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作爲書法作品,歷來爲人推崇,被尊爲“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書”之譽。其實,作爲入選教材,文章也是文辭優美,識見高遠,至今膾炙人口,熠熠生輝。而作爲一篇文言文來教學,如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妥善處理好文言關係,打破傳統機械的先“言”後“文”教學模式,卻值得探討研究。鑑於此,筆者以“文言融生”(詳見拙文《文言文教學:行於文言之中》)爲教學理念指導,試圖將“因言釋文”和“因文悟言”相結合,嘗試另闢一條文言文教學之蹊徑。下面設計則擬從這一角度作如是探討。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寫景言情時關鍵詞語(重點文言詞語)的作用及影響。(“因言釋文”)

2.在瞭解蘭亭宴會的基礎上,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人生思考的哲理性。(“因文悟言”)

3.瞭解本文駢散並行而以散爲主的行文筆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素有“書聖”美譽的王羲之不僅擅長書法,也長詩文。書法作品《蘭亭集序》被後世評論者譽爲“行書第一”(出示臨摹圖),只可惜我們看到的是臨摹本,據說其真跡已隨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傳。但是,作爲散文佳作的《蘭亭集序》卻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真可謂是“文質雙絕”。下面,我們就來一同欣賞這篇文章。

二、審讀課題

提問:《蘭亭集序》這一標題如何斷句?(或問:這是一種什麼文體?在文中哪幾句話能看出來?)

明確:“蘭亭/集序”還是“蘭亭集/序”? A.會於會集山陰之蘭亭。B.後之覽者,亦。C.故列敘時人。

(掌握“序”這種文體:書序與贈序區分;爲下文“蘭亭集會”展開墊本)

三、朗讀文章,研習文本

1.朗讀課文,提問:既然《蘭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與通常序文有不同之處嗎?

明確:作爲書序,除了具備一般書序介紹寫作緣由、成書過程和本書意義外,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從一次宴會上升到對生死的思考。

2.文中作者是如何從一次宴會上升到對生死的思考的?(或者問:作者的情感變化的過程是怎樣的?)

明確:這篇作品的情感變化流程是一個由“樂---痛---悲”的過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爲主線來建構的。

接下來具體研讀作者是怎樣表達三種不同情感的。默讀第一自然段。

(一)第一段

1.提問:本文記敘了這次蘭亭集會盛況,這是一個怎樣的集會?何以見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確:良辰—美景--佳處—樂事:“信可樂也”。師生共同研習如下:

良辰:“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即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結合“癸丑”,簡介古代干支紀年及相關知識。

佳處:“會嵇山陰”即浙江詔興,蘭亭在詔興蘭諸山,當年勾踐曾經在那種過蘭花所以就以此爲名爲蘭亭。

樂事:“修禊事也”。“修禊事也”,禊事,類似於雲南傣族的潑水節。這種祭禮要挑個黃道吉日,古人規定三月上旬的“巳”爲修禊日。但魏以後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提問:春天在古代分幾個階段?明確:孟--仲--暮)。

人物:羣賢畢至,少長鹹集。重點落實“鹹”字。

美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帶左右 (解釋詞語並板書)

重點落實研習“修竹”、“清流”。

明確:作者用簡潔雅淨、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淨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

2.賞析:“引以爲流觴曲水”

我國古代有流觴而飲、吟詩歌賦之雅俗,因此,賢士聚會免不了“酒”與“詩”,“酒”是感情的催化劑,“詩”是情感的產品。流觴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誰的前面,誰就取來飲酒),於是詩興大發,賢士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絃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同時教師補充“濫觴”一詞:江河發源處水淺,僅能浮起酒杯。後來比喻事物的起源、開始。

3.出示"流觴曲水"圖片:要求學生展開想象,做一段宴會場景描寫,然後與原文兩相比較,從中理解一些文言詞語的文化意味。

明確:看到這幅圖,似乎時光倒轉,回到蘭亭集會上,彷彿看到了這些雅士間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後成爲千古美談。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許多書法家、畫家、文學家都會彙集此地。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惠風”:“暖風薰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洲。”只有春風纔算得是惠風,和風。)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要求學生翻譯此句,並能分析“俯”“仰”所指,同時體會這兩個駢散結合的句子)

總結:有人說,自然是心靈的風景。的確,自然是人心靈的外化,詩人和藝術家筆下的“風景”,往往不是純粹的客觀外在物,而是貫注了詩人和藝術家心情的情致化之景,是主客觀交融的產物。中國傳統美學和哲學都特別強調天人和一,天人感應,相互交流與相互共鳴。自然的存在與人類息息相關,它體現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

(二)第二段

人們常說:“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第一段宴會描寫是如此歡快自在、酣暢淋漓。爲何這一段卻讓我們咀嚼到痛感呢?

1.提問:接下來一段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一個字。

明確:“痛”-----這是痛心?痛惜?悲痛?先不忙作答,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人要真實地生活在現實裏,總要與各種人、事打交道,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對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兩類不同的人生態度:

其一是“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把自己的胸懷抱負,在室內暢談。)

其二是“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放縱無羈地生活。)

2.提問:這兩種人生態度可取嗎?能否有更積極的人生態度,譬如就着自己的才華,到社會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負?

賞析:王羲之所處時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談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內”;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寫道:“雖趣舒殊,靜噪不同,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他們陶醉於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可就一時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不再,而功業無成,作者自然發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將至"。

3.重點研習以下語句,深度明確作者的“痛”是什麼?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這樣永無止境地追求滿足而又不斷地厭倦,既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無盡的煩惱,怎能不感慨萬分。

“向之所欣,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往昔的盛會已化爲歷歷在目的往事,過去曾有的歡樂,已如流水向東而去,這真是“勝景不常,勝筵難再”,這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

“況修短隨化,” 況且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無論壽命的長短,其結果是殊途同歸。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來滿足。自然是永恆的,人生卻如此短暫且慾望無止盡,而更多時候是“心想而事不成”,這樣“人生的矛盾”又是綿綿無盡的。作者在對死亡的觀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這種“痛”是痛什麼?----對“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痛惜。

(三)第三段

前面兩段分別講到了“樂”“痛”,那麼接下來作者的感情會有怎樣的延伸轉變呢?(請一學生朗誦,師生感受作者字裏行間的情感)

1.理清本段的思路。

明確:首先,作者陳述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於死生,然後轉入對人生的深入書寫,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隨後作者發出“後之視”的感嘆。最後交代了作品的成因,總結全文。

2.提問:很多人都說這段以“悲”爲感情基調,那麼到底是不是真的“悲”呢?重點研習以下幾句:

“每覽”一句:每看到古人對死生髮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樣感觸相合,我就爲此悲傷感嘆,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

“若合一契”一句:像符契那樣相合。“契”是古人借貸的一種憑證,從其甲骨文字形可一目瞭然。(寫出甲骨文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兩半合起來就是憑驗)

“一死生”和“齊彭殤”一句:這裏“一”“齊”是同義詞,都是“把什麼看作一樣”的意思。“一 ”和“齊”都是莊子的看法,“彭祖”(活到3800歲懂得養生之道,所以把他當作長壽的代名詞)。

“後之”一句: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

教師總結:錢鍾書曾說:“目光放遠,萬事且悲。”魏晉時代,由於社會的黑暗,現實殘酷,人們便轉向了內心世界的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魏晉時代人們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近代“生命情調”、“宇宙意識”的哲學思想,都是從其超脫的境界裏萌芽而來。他們對時間和死亡的恐懼,並沒有必然導向消極悲觀,反而起更強烈的創造衝動,以紮實的現實努力,來抗拒人生的“空無”。就這一段而言,可以說,雖然王羲之在盡述古人、今人和後人之後,慨嘆了人生的無常,但是他的這種慨嘆,不是消沉,不是沉寂,而是一種奮起和抗爭。

三、課文總結

“在山陰道上走,如在畫中游”。讀罷《蘭亭集序》,那掩映其間的森森林木,那穿插雲霄的處處綠竹,還有那清幽水中自在嬉戲的鵝羣,也許會在某一天“復活”在你的頭腦中,激活起你對那個時代文化的深沉遐思。也難怪有人這麼說:欣賞《蘭亭集序》一文,亦如欣賞其書法作品一樣:夏飲甘泉,神清氣爽;秋日登高,天晴氣朗;嚴冬圍爐,溫暖如春。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瞭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瞭解本文句法上駢散並行而以散爲主的特色。

3、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教學重點】

1、瞭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在這裏種過蘭花。儘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很難尋覓。不過由於有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蘭渚之亭則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蘭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紹

學生讀註釋①。

教師補充:

1、魏晉,是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時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書聖的美稱。他不僅長書法,也長詩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風格瀟灑放脫。

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最爲有名,它被後世評論者譽爲行書第一,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樣的面貌呢──請看插圖。古人評價:飄如遊雲,矯如驚龍。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美。只可惜,我們看到的只是臨摹本,其真跡已經失傳。據說被李世民帶到地下了。

王羲之的詩文以《蘭亭集序》最出色。從註釋我們已經知道,它是詩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詩文藝術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卻膾炙人口,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它吧。

2、瞭解序的體裁特點:

明確:序是一種文體,有兩種。一是贈序,一是書序。後者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內容多是介紹書的內容和特色、成書經過,寫書目的等。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爲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蘭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

三、聽課文朗讀錄音,讀後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

多媒體顯示:

癸丑修禊流觴會稽 遊目騁懷趣舍萬殊齊彭殤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曾不知老

學生自由朗讀。

(要求:注意文章語氣、節奏、字音。)

四、疏通字詞

1、重要詞語:

⑴ 實虛詞:羣賢畢至 少長鹹集 信可樂也 取諸懷抱

或因寄所託 曾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興懷 修短隨化

喻之於懷 故列敘時人

⑵ 通假字:雖趣舍萬殊

⑶ 活用詞:一死生爲虛誕 齊彭殤爲妄作

2、多義詞:

⑴ 乃重修岳陽樓 鄒忌修八尺有餘 內修政理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

⑵ 終期於盡 度已失期 不期修古 行有期年

⑶ 其致一也 齊心一力以致臣節 致市民 聚萬貨頗有野致

⑷ 臨文嗟悼 把酒臨風 曹公已臨其境 哀臨三日

⑸ 列坐其次 引次江北 破軍次之 賢能不待次而舉

⑹ 所以遊目騁懷 所以興懷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吾知所以拒子矣

⑺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爲虛誕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3、成語及常用語:

⑴ 遊目騁懷:開懷。

⑵ 放浪形骸:行爲放縱,不受世俗禮法束縛。

⑶ 情隨事遷:思想感情隨着情況變遷而發生變化。

4、常識:

⑴ 紀年法:歲在癸丑(干支紀年)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帝王年號)

趙惠文王16年(王公紀年)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年號干支並用)

⑵ 暮春:孟春、仲春、季春。

⑶ 修禊:在風俗,臨水爲祭,消除不祥,選在三月三日。

五、再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1、反覆朗讀課文,力求背誦。

2、如何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

2、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

3、總結文章的意思。

三、賞析課文

1、第一段:

⑴ 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爲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時間:永和九年,暮春。

地點:蘭亭。

風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人物:羣賢,少長。

盛況:流觴曲水。

感受:信可樂也。

⑵ 嘗試背誦第一段,理清背誦思路。

2、學習第二段,瞭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

3、朗讀並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誦思路。

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

4、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背誦。

四、小結

五、全文小結

【考考你】

1、爲下列句中加粗的字選出正確的義項

⑴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

A、全部 B、畢竟 C、完結 D、畢備

⑵ 曾不知老之將至( )

A、竟然 B、曾經 C、通增 D、從前

⑶ 或取諸懷抱( )

A、有的人 B、有的時候 C、或者 D、間或

⑷ 俯仰之間,已爲陳跡( )

A、陳列 B、陳述 C、陳舊 D、通陣

2、下列各句加粗詞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D、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聘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擡頭觀覽浩渺的天地,低頭審視繁多的物類,借憑它們縱目瀏覽,舒展胸懷,足以盡情地享受着和聽的樂趣,確實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就度過一生。

C、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虛假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對所向往的事物已經厭倦,感情隨着事物的變化而轉移,感慨就隨之而生了。

4、閱讀全文把握文意,請找出不正確的一項( )

A、王羲之他們在風景幽絕的蘭亭宴飲,是含有這麼一個遊戲:把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讓它隨水飄流。杯子停下來時,坐在近處的人就應取觴飲酒。

B、全文前半部分敘蘭亭宴集情景,是實寫,以樂字爲基調;後半部分抒發宴集之後的感觸,是虛寫,以一個悲字爲基調。

C、文中作者批判了莊子死生一體的虛幻世界觀,認爲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談對人生的感觸,從宴集發端,由今人及於古人,再及於後人。在深沉的慨嘆之中,暗含着對人生的厭倦和冷漠。

5、創新能力訓練閱讀李白的《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完成下題: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國,序天倫之樂事。羣季俊秀,皆爲惠速。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⑴ 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萬物之逆旅也逆 旅:旅店。

B、古人秉燭夜遊 秉:持,拿。

C、羣季俊秀 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此指弟弟。

D、而浮生若夢浮 生:輕生。

⑵ 下列對文章的解釋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一篇同《蘭亭集序》一樣,也屬於宴集序。標題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回答了什麼人(作者與從弟)什麼時候(春夜)、什麼地方(桃李園)、幹什麼(宴飲)等問題。

B、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以,緣故。意爲:古人(嫌人生太短)夜裏拿着燭光遊玩,實在是有緣故(有道理)啊。

C、大塊假我以文章,大塊指天地;文章,絢爛的文采。即廣闊的天地給我提供瞭如此絢麗燦爛的大好春光。豈能辜負!表現了作者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

D、惠連是人名,很有才華,十歲就能寫詩作文;康樂指謝靈運,南朝詩人。作者用此讚揚諸位堂弟人才俊秀,謙稱自己不如謝靈運。表現作者與弟弟們暢敘天倫之樂的喜悅之情。

【學科滲透訓練】

迎着將要落山的太陽,小李看見對面過來一輛兩匹馬拉的大車,只見車上坐着兩個人:一個手拿漁杆,一個挎着大弓。覺得很有趣,於是跑過去問。

您二位姓什麼?只見拿漁杆的人隨手抓起一條大魚,站起身,對着夕陽高高舉起說:我就姓這個!接着拿大弓的人把肩上的大弓使勁兒拉開後回答:看,這就是我的姓!駕車的老漢一看這二位,樂着說:您責問了,我的姓嘛。一指前面的兩匹馬。

小李一下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本想和這幾位搭訕,沒想到會這樣。

請你幫助小李想一想,這三位各姓什麼?

【延伸閱讀】

將王素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比閱讀,《蘭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詩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對應的,這些自然之景是純粹客觀的自然之物嗎?

《蘭亭詩》其一:仰視碧天際,俯瞰原水濱。寂闊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羣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資料補充】

⑴ 《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曠之子,王敦、王導之侄,東晉初太興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歲,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爲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國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遺書,勸使應命,乃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以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羲之素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度浙江,便有終老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裏,謝安未仕時也住那裏。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並築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⑵ 《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

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注的《古文觀止》如此評《蘭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爲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餘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敢於衝破時俗,否定當時流行的莊子“一死生,齊彭殤”觀點。

2.體味本文敘議結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積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實詞。

《學習重點》

仔細揣摩本文景與情的關係。

《教學過程》

(-)研讀步驟

步驟一:課前預習。

1.查字典,解決生、難字的讀音,能順利誦讀;

2.查註釋,疏通文意,掌握課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詞語;

3.瞭解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

步驟二:課文分析。

1.體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寫作風格;

2.體味本文迴環曲折地抒發感情的特點。

(二)問題探究

1.作者寫蘭亭的景色突出什麼特徵,與作者的情有何關係?

文章寫蘭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徵,三月的江南,山間水渚之間,綠樹成映,鮮花吐豔,但在作者筆下,所有濃豔之物皆不見蹤影,唯山、水、林、竹、天、風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繪竹,言其“修”而舍其綠;寫水,言其“清”而舍其碧;敘氣候,亦“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而已。一切盡顯淡雅,而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觀反照。東晉之時,玄學盛行,名士們對山水的欣賞,不僅“目寓”,而且“神遊”,到自然中去,並認真觀察思考,不只是怡情養性,還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樂也”句“樂”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從字面上看來,“樂”的具體內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環境幽雅,三是氣候宜人;但更深層次的“樂”在於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對大自然的一種領悟,“觀宇宙之大”,“察品類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置身於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兩忘達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豈不痛哉”是緣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極寫宴集之樂後引出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蘭亭宴集,自然快樂,但終有期限,聚會難而短,分離易而長。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內”,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靜或動,“暫得。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6

教學要點:

1、有感情地誦讀全文,並能背誦。

2、體會作者由"樂"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導入課文

問:大家是否喜愛中國的毛筆書法?

書法是中國的國粹,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書畫作品:王羲之的《蘭亭序帖卷》。

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美。王羲之有"書聖"之美稱,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衆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出示圖片)。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記下了他們的千古風流,王羲之爲這些詩作的書序《蘭亭集序》,更以其文采書藝雙絕而膾炙人口。

今天我們不僅欣賞到其書法美,還要跟大家一起來欣賞其文章的美。

二、聽錄音(再出示碑貼全文)

三、自由讀

四、賞析第一段

本文記敘了這次蘭亭集會的盛況,讓我們先來看,這是怎樣的一個集會?

時間、地點、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帶左右

作者用簡潔雅淨、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淨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

析:"引以爲流觴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們的聚會免不了"酒"與"詩","酒"是感情的催化劑,"詩"是情感的"產品",他流觴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誰的前面,誰就取來飲酒),於是詩興大發,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絃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

出示"流觴曲水"圖片,伴白:

看到這幅圖,似乎時光倒轉,回到蘭亭集會上,彷彿看到了這些雅士間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後成爲千古美談。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許多書法家、畫家、文學家都會彙集此地,流觴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現代人的豪情。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俯……"。

接下來,乘着快意,信步登上蘭亭的最高處。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闊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視,大自然萬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機盎然。王羲之,縱展目力,開暢胸懷,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盡享人生的快樂。

作者發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於蘭亭集會的暢快。

五、再讀第一段。(女生讀)

六、範讀第二段,人們常說:"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來的一段中,又表現了作者什麼心情?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一個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會人事的應酬進退相聯。

人要真實地生活在現實裏,總要與各種人、事打交道,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對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兩類不同的人生態度。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把自己的胸懷抱負,在室內暢談。

"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放縱無羈地生活。

這兩種人生態度可取嗎?能否有更積極的人生態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華,到社會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負?

講析:王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爲嚴酷、社會極劇動盪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有一人談玄悟道。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 瞭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 瞭解本文句法上駢散並行而以散爲主的特色。

3. 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教學重點;

1. 瞭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 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 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2. 對文中多義詞的確定。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神舟六號已經升空,英雄們已經凱旋歸回。大家都很感覺很高興,中國的很多貧困學生更是感到興奮。爲什麼他們也那麼興奮?因爲,我們國家將又有一批款項投入到希望工程中來!錢是從哪裏來的呢?答案是:從神舟六號中來。原來,這次隨着神舟六號一起升空和返回的的還有一幅國畫。這幅國畫可謂書法、畫藝雙絕!它是由毛筆書法和潑墨山水畫兩部分組成。現在這件藝術品即將用來拍賣,所得到的款項都將全部用來資助希望工程,專家們估計這件作品價值將上千萬!!

爲什麼這次選擇的是這樣的一件藝術品,而不是其他的東西呢?其實只要我們細想了一下就不難其中的原因了!“物以稀爲貴”,書法和山水畫是我們中國的國粹,在世界這麼多的國度中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選擇國畫也就名正言順,理所當然了。

相比中國的山水畫一直受到西方油畫挑戰的狀況,中國毛筆書法的表現更是優異!我國書法有着比山水畫更加悠久的歷史,在這麼的一段遙遠漫長的歷史中,明星、巨星更是璀璨紛呈。

問:有哪位同學可以羅列出幾位這樣的人物?

答:……(導出王曦之,再導出《蘭亭集序》)。

(若無,則如下繼續)……

問:其實還有一些大人物居然讓你們給忽略了,有哪位可以補充一下?

答:王曦之……(繼續追問,導出他的作品蘭亭序)

(若無,則如下繼續)……

提醒:其實他就是王----曦----之(語氣停頓,緩慢,起到提示作用)

問:有誰可以簡單介紹一下王曦之的有關作品?

答:……(導出蘭亭序)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賞的人物,一起欣賞的作品。

(板書:作品:《蘭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結束導入部分。

二、作者題目介紹

剛剛同學們講到了王羲之的書法,他是魏晉時期的書法家。魏晉是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時期,出現的一批著名的書法家。王是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書聖”的美稱。不僅擅長書法,也長詩文。

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最爲有名,被後世評論者譽爲“行書第一”,它到底是什麼摸樣的呢?請看插圖。(學生看圖)古人用八個字來形容它“飄如浮雲,矯如驚龍。”同學們從這副精美的書法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國書法藝術的美,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美。只可惜我們看到的只是臨摹本它的真跡已經失傳。據說是被李世民帶到地下去了。

《蘭亭集序》作爲書法作品出名作爲詩文它是王最出色的一篇。同學們看註釋一,從註釋我們知道它是詩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詩文藝術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卻膾炙人口千古傳誦。既然它這麼有名那我們接下來就來了解一下共同來欣賞這篇續。

三、朗讀 思路

我們現在正式開始課文內容的學習,剛纔老師已經介紹了王羲之,他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蘭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它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字寫的好,這篇作品的文采也很棒,堪稱“文質雙絕”。作品的特色表現在兩個方面,這也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1. 作者複雜的感情變化。

2. 駢散結合的寫作特點。

那我們來欣賞以下這篇作品,請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能體會一下這兩個特點,並考慮一個問題——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變化過程。

朗讀課文

剛大家都欣賞了這篇課文,應該都有一定的體會。現在請一位同學就剛剛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提問)

確實這篇作品的情感變化流程如**同學說的是一個由樂到痛再到悲的過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爲主線來建構的,那我們現在具體來看看作者到底怎樣表達這三種不同的情感,請大家快速默讀第一自然段。

四、第一段

第一段講什麼呢?講文章的事由,事由是什麼呢?是“修禊事也”,“禊”是什麼呢?我們看註釋5,“修禊事也”,就是做禊事,這有點像雲南傣族的潑水節喲。當然這種祭禮也要挑個黃道吉日不能隨便,古人很講究的規定三月上旬的“巳”爲修禊日。但魏以後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關於干支紀年,我們上節課就已經熟練掌握了,這裏我就不重複了。

春天在古代分幾個階段?(提問)(孟,仲,暮)

之初就是陰曆三月初。所以我們課間交代的聚會時間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就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

地點“會嵇山陰”即浙江詔興,蘭亭在詔興蘭諸山,當年勾踐曾經在那種過蘭花所以就以此爲名爲蘭亭。

作者用簡潔雅淨,鏗鏘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的自然風光。都有些什麼呀?(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帶左右)(解釋詞語並板書)

文中人物有哪些啊?

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羣鹹”包括誰啊?(註釋)這些人都是些什麼人,其中都是些有名望的大家所以說是“羣鹹”。

接下來看,“流殤曲水,列坐其次,絲竹管絃,暢敘幽情等”的註釋。(絲是弦類竹是管類的)

“是日也”判斷句(是 代詞)天朗氣清就是天氣清朗。

“惠風”解釋,(暖風薰得遊人醉,只指杭州當汴洲〈南宋 林升〉)所以只有春風纔算得是惠風,和風。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兩個句子駢散結合的好句(提問翻譯)

向上可以看到(學生答)(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向下有崇山峻嶺等,王盡收眼底能不發出“信可樂也”嗎?

五、第二段

接着看下一段,古代文人集會多儒墨客在集會上留下千古詩篇。我們看在盛宴過後王發出怎樣的感慨?

第一段描寫宴會是如此的快樂、自在、酣暢、淋漓。爲何這段卻讓我們咀嚼到痛感呢?其實“好花不常開”人也一樣,曲終人散都會有傷感存在,這是作者自然情感的流露。

古人講究起承轉合的模式那麼這裏體現在哪呢?(提問)(仰觀句與夫人句)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什麼樣的?(時代背景插入)

“靜,躁”兩種生活態度的句子(提問)由此有了三種人生的感覺。

欣於所遇(快然自足)

情隨事遷(感慨系之)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由蘭亭集會聯想到現今人們處世方法各異,靜躁不同,但當“欣於所遇”便“快然自足”所以感慨系之,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感慨“豈不痛哉”。

六、第三段

本文的前面兩段分別講到了“樂”“痛”,那麼接下來作者的感情會有怎樣的延伸轉變呢?現在我們看下第三段。

很多人都說這段以“悲”爲感情基調,那麼到底是不是呢?(請位同學朗誦一下這段,其他同學認真感受作者的感情。

從文中哪可知“悲”呢?(提問)(“悲夫”)

好我們來具體感受一下:“每覽”句,每看到古人對死生髮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樣感觸相合,我就爲此悲傷感嘆,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

“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樣相合。“契”是古人借貸的一種憑證,我們從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一目瞭然。(寫出甲骨文 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兩半合起來就是憑驗)

“固知”句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一死生”把死生看作一樣,“齊彭殤”把長壽和短命看作一樣。這裏“一”“齊”是同義詞,都是把 **看作一樣“的意思。

“一 齊“都是莊子的看法,“彭祖”解釋(活到3800歲懂得養生之道所以把他當作長壽的代名詞。

接下看下兩句“後之”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

“雖世”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人們的思想情趣一樣的。

“其致一也”(提問致的用法)(情趣 情致)

“後之”句,讀這詩集也將有感於死生這件大事。

通過初步瞭解我們知道這段的主要思路是這樣的:首先,作者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於死生,然後轉入對人生的深入書寫,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我們知道在東晉很長時期裏,士大夫普遍情緒蕭條、不思進取,作者藉此批判他們的消極思想。這充分體現王抗拒人生虛幻執着努力,隨後發出“後之視”的感嘆。

接着交代作品的成因“後之覽、、、”總結全文。綜觀全段,顯然作者在盡述古人,今人後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主義,他的精神當然應該看作是積極的。

七、課文總結

同學們,剛纔咱們已經用了將近一節課的時間學習 《蘭》這篇文章,在這節課即將結束的兩三分鐘的時間裏,我們再來體會一下這千古傳誦的奇文帶給我們心靈上的美感。

《蘭》它只是一個序,序是一種文體,一般寫在正文之前。他分自序和他序,(板書)

所謂自序就是作者自己寫的,介紹成書的原由,目的,和經過(板書)

問:《蘭》是自序還是他序?

顯然,在這篇自序裏,王說明了寫書的緣由,目的,經過。請大家思考一下,在文中哪幾句話寫出了這三個要素?A同學,請你說一下他的成書原由(會於會集山陰之蘭亭。

那他的目的又何在呢,B同學,請你回答一下(後之覽者,亦,)好,請坐

C同學,請你說一下他的成書經過(故列敘時人。。)

好,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序這種文體,既可議論,也可敘事,即借題發揮,王由文人在一起吟詩作賦的樂筆鋒一轉,寫到對人生態度思考的痛,既而寫到成書的悲。可以說,這三種思想感情情緒是越來越低沉的,但思想深度卻是逐漸升高的,因而顯得立意高遠。大家想想,爲什麼在常人眼裏一次無限愉悅的聚會,王會想到人生態度的悲呢,這種悲有從何而來的,這種悲是不是就是悲觀悲嘆呢?顯然不是,大家知道,王生活在國事日漸衰落的東晉時代,那個時代,士大夫們崇尚老莊思想,意志消沉,不求進取。這讓王感到悲哀,他會悲嘆。但這種悲嘆正是他曠達性格的反映,正因爲他對人生充滿了執着充滿了追求,纔會對庸庸碌碌的歲月的流逝產生悲嘆。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那些富於創造價值的傑出人物,你比如說三國時的曹操,他在他的餓詩中寫到:人生幾何去日苦多,對酒當歌,譬如朝露。讀起來,讓你覺得對人生充滿了悲涼的意味,苦長樂短的哀愁,但是,你是不是說曹操就因此而成爲庸庸碌碌的平庸之輩呢。顯然不是。這些例子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舉不勝舉

文章最後一句寫到: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我們今天讀他的文章應該是後之覽者,老師希望大家學完這篇課文之後,結合一下歷史上的人物,思考以下自己的餓人生,怎樣看待你的餓生命,對待你的生活。我們說,當一個人開始學會思考的時候就意味着他開始成熟了。在座的同學們,你們思考過這些問題嗎,你們要怎樣對待你的有限的生命呢,想重於泰山還是要輕於鴻毛呢,你們要在庸庸碌碌中悲嘆歲月的流失還是要對酒當歌,意氣風發的建功立業?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裏了,下面做下課堂測驗

八、隨堂測試

學習文言文,主要學習它的字、詞、句。也就是字音字義、詞類活用、文言句式。我們剛學習完〈〈蘭〉〉接着我們做幾道題來溫習一下:(練習)

通過對這篇的學習,我們感慨於死生之大,彷彿把心融入了作者飛舞的書法中,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能多看多想,有隻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豐盛,正如今句話說的好。“我們可以活的平凡,但不可以活得庸俗。

好,我們這堂課到此結束,下課。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敘議結合的寫作特點,體會行文的巧妙。

2、正確認識作者對人生悲歡無常,終歸於盡得深沉感情。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由這次集會而生髮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理解“死生亦大矣”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

1、認識作者深沉的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評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流程:

一、複習:提問背誦第一段(見投影)

板書:

記會寫景狀物

(樂)暢敘幽情

二、“樂”,也可以說作者是“樂之極”,我們說,“樂極生悲”,作者在立意上,獨出機柕,借題發揮,從一次普通的宴遊活動,談到有關生死的人生人生感慨,就顯得順理成章。好,下面我們一起朗讀第二段,在朗讀過程中,體會作者是圍繞什麼主題展開議論的?又是如何逐層展開的?

一)、全班齊讀第2段

二)、體會:這段話作者是圍繞什麼主題展開議論的?是如何逐步展開的?(投影顯示思考題)

提示:師生互動,討論後

明確:作者乘上文的“樂”,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感慨。其實,由樂而悲,看似突兀,但作者娓娓道來,卻也順理成章,作者在享受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後,難免產生一種曲終人散的淒涼之感。

一開頭就出現了一個闊大境界“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但並不突兀,“人之相當”指人際交往,是個普遍性問題,當然也包括這次蘭亭集會在內,“俯”“仰”二字上文已見,只是用它們的合義,表示時間過得很快,這就包含着人怎樣,在人羣中度過一生這一問題;作者緊接着列舉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靜者……躁者……;作者沒有把問題停留在這一層面,緊跟着就說,即便爲人處世方法各異,靜噪不同,但人生憂患的根源是相同,爲什麼?作者從二兩方面進行了解剖:首先來自生命本體不滿足的內在慾望,“欣於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久。其次,來自外在世界的流轉不定,難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第三,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有限,即“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最後作者深切感悟到:再團圓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再堅強的生命終要滅亡。面對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自然規律,作者只能感嘆“死生亦大矣”!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的基本觀點。

板書:(見投影)

欣之所遇所之即倦

慨嘆向之所欣已爲陳跡死生亦大矣

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三、理解“死生亦大矣”的含義

討論:歸納明確:

這種感傷,是對人生哲理的追索,傷感中蘊含着對生的執著,對永恆的生命價值和人生事業的企慕和追求,因此這種感慨不是消極,不是沉寂,其間自有積極地一面。

四、提問:本段主要表達方式是什麼?跟上文的敘事是怎樣聯繫?

討論、明確:前一段敘事說的是“人生相當”之“樂”,本段即由此發生議論,從“欣於所遇”說到“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最後歸結爲“死生亦大矣”,由此可見,前段敘事是爲此段議論作鋪墊的。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思考練習三

六、板書設計(見投影)

記會寫景狀物敘

(樂)暢敘幽情

欣之所遇所之即倦

慨嘆向之所欣已爲陳跡議

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高中語文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指導學生探索生活的意義及認識生命的價值。

3、品賞作者筆下景物的清雅樸素之美,並進而瞭解作者對山水鍾情的性靈。

4、積累文言實虛詞知識。

教學重難點:

依託於文言語言的學習,並進而品賞作者筆下景物的清雅樸素之美,體會作者對生命的認識是教學的重點;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變化中寄託的的生命感悟,並進行客觀公允的評價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

賞讀法、探究法、點撥法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環節:

[課前預習]

1、運用字、詞典,疏通全文,讀準句子,嘗試口譯全文,標清難以理解的字詞(讀一讀、譯一譯、標一標)

2、瞭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蹟和晉代的思想潮流,把握文章感情(查一查,找一找)

3、評價王羲之的生命觀,寫寫自己的人生觀(想一想,寫一寫)

[課堂流程]

一、賞帖悟性

1、字如其人

說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很多人想到這是部書法作品,被譽爲“天下一行書”,觀書貼,悟性情。

(1)字的特點:古雅秀美,瀟灑自然古人常用一個字來形容它——“雅”

(2)字如其人王羲之的“雅”:出身名門[其伯父爲東晉元勳王導“舊時王謝堂前燕”(王導.謝安)其父王曠.官至淮南太守]又少有美譽,自然興起名士之雅。(羲之簡介)

2、檢查預習

1.解釋下列加線的詞

▲所以遊目騁懷/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雖世殊事異/雖取捨萬殊(歸類記憶)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對稱推求)

▲向之所欣 /及其所之既倦

遊目騁懷/ 人之相與 (結構推斷)

2.解釋下列句子

▲引以爲流觴曲水(省略賓語)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省略主語)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省略介詞)

二、賞景識趣

主題:文如其人——王羲之的“雅”在寫景中的體現

(1)自由朗讀前兩段,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誦,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A辰雅

△暮春之初

△天朗氣清(天高氣爽,玉宇澄清)

△惠風和暢(微風拂拂,暖意融融)

B景雅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比較:①南朝丘遲在《與陳伯之書》上中寫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同爲寫暮春江南風光,二者有何不同?(丘遲文中是奼紫嫣紅,爭奇半妍的香豔之美;而本文卻棄香豔,只寫山、水、林、竹而已,只素淡而已

②“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白詩是明豔之美)

C人雅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杜牧詩“大抵南朝多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見註釋①)

D事雅△修禊事也△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一觴一詠,暢敘幽情

(2) 辰雅、景雅、人雅、事雅換得作者如何心境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對大自然的一種感悟——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置身其中,往往使人達到“物我兩忘”的最高境界。

△遊:在水中爲遊,人自由地觀賞也是遊,如遊覽

騁:馳騁,自由的聯想、想象,因而可突破時空侷限

B 小結:我們在仰觀俯察的時候,也是遊目騁懷的時候,我們是超脫的空靈的美妙的。我們觀察,最後落實的是娛樂,表現的是熱愛現世生活,是在自然的感召下抒發的情懷,這就是山水詩的興起,這種娛樂式的交流,是開始於魏晉時的文人。從他們開始,自然已不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而是可娛可樂,可歌可詠了,山水是我們這個民族精心打造的精神或理想的標尺,如同“田園”一樣,當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累了時候,它成了皈依。成了“詩意的棲居”

(3)這種感情濃縮成一句話“信可樂也”

南朝詩人謝靈運說:“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蘭亭之會,四者並具,怎不可樂?

△信,的確、確實

△“也”爲什麼不用“矣”?

“也”語氣平緩,“矣”語氣激越,這同樣是作者的淡泊寧靜,清新雅緻的人品、文風的體現。

三.情感初探

1.啓疑: “樂”是不是在全文中一以貫之呢?學生找“痛”與“悲”字

2、“痛”、“悲”

當代學者郭沫若先生曾認爲:《蘭亭集序》“高高興興在飲酒賦詩,悲得太沒有道理”,認爲作者興懷悲慨,與蘭亭集會情境不合,如何認識。

A痛:

(1)“痛”在何處?人老、事遷、景陳、壽短→豈不痛哉?

(2)“痛”指什麼?不是痛苦,痛傷,而是痛惜

B悲:

(1)爲什麼會有“悲夫”的感慨?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後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

△“今之視昔”→“每覽昔人……不能喻之於懷”說明我與古人同悲(同悲“死”與“生”的感慨)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說明:後人讀我的文章,猶如我讀前人文章一樣

(2)“悲”與“痛”的比較

不同,“痛”是個體之痛,自痛、自悼、自憐,而“悲”是對個體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已悲人的,更加深刻。

(3)小結: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進行多少年,人類文明的發展已是今非昔比,但無論世界的變化,人類對生命本質(生命、青春、痛苦等)的體驗是一致的,王羲之正道出了“千古同悲”,才能深深打動我們(“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亦將有感於斯文”)

昔人 、自我、後人→千古同悲

(4)悲不是悲苦、悲痛,而是悲嘆

四.深度探究

(1)理解:《晉書·王羲之傳》“羲之素好服食養生,不樂在京師,初度浙江,便有終老之志。會稽有佳山水┉┉(羲之)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王羲之的自我之“志”究竟何在?

關於本文的寫作主旨,有下列不同說法,你贊成哪一種?

A、篇中從可樂處說到可悲,着眼生死二字,有深意存焉。晉尚清談,當時士大夫無不從風而靡,剽竊老莊唾餘(喻別人一些零星言論或意見),漠然無情,外其形骸,以仁義爲土梗(泥土塑的偶像),名教爲桎梏,遂致風俗頹弊,國步(國運)敗移。右軍有心人也,雖欲力肆抵排,而狂瀾難挽,不得不於勝會之時,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傷懷,而長歌當哭,以爲感動。(〔清〕林雲銘《古文析義》)

B、玩此文中段,因樂極生悲,感生死事大,見不可不隨時行樂之意,乃曠達一流。或以右軍非把生死看不破,爲當時清談誤國者箴。看來文中原無此意,就文論文,不必深求。(〔清〕李扶九《古文筆法百篇》)

△“死生亦大矣”這是文章中心,言下之意是生、死是大事,要正確地認識死與生,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王羲之所生活的東晉是政治極爲嚴酷的時代,殺伐嚴重,因此有人談玄悟道,混同生死,及時行樂),總之,要用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

(2)作者在文章結尾說:“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讀了本文,你有什麼感想?對待生死(生命)的態度是一個嚴肅的哲學問題。古今中外的哲人對此都做出了探索。下面列舉出幾種觀點,你贊成哪一種?或者,你還有什麼別的看法?

羲之,我想對你說……[悲嘆不等於悲觀。歷史上對生命對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

五.收束全課

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大發感慨,但深沉的感慨之中,暗含着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既然“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就應該追求真正的人生之樂,這人生之樂便是開頭的蘭亭雅集,那是形象化的表現。也正因此,作者倍加珍惜,“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期在混濁的人世間留下會稽山的一葉蒼翠,在混濁的人生長河中濺起蘭亭曲水的一脈清波,真正實現“詩意地棲居”。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論老之將至》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像河水一樣——開始是細小的,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後熱烈地衝過巨石,滑下瀑布。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擴展了,河水流得平穩了。最後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頓,而後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

能夠這樣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將不會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爲他所珍愛的一切都將繼續存在下去。

六、總結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