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鴻門宴》教案4篇

高一語文《鴻門宴》教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鴻門宴》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語文《鴻門宴》教案4篇

高一語文《鴻門宴》教案1

學習目標

1、瞭解司馬遷與《史記》,瞭解鴻門宴會的時代背景。

2、積累課文1—2段中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及其他重點文言字詞,能夠翻譯重點語句。

3、熟讀課文,講述鴻門宴的經過。

學習重點

掌握1—2段中古今異義詞及其他重點文言字詞,能夠翻譯重點語句

學習難點

掌握1—2段中的多義詞和詞類活用現象。

學法指導

誦讀法探究討論法

知識銜接

1、作者介紹: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子長,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現在陝西韓城)人。繼父職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入獄遭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掌管皇帝機要文件),發憤著書,歷盡艱辛,在公元前91年前後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共130篇,含本紀12篇、年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劉向等人都認爲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史記》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被魯迅譽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楚漢之爭概況簡介

前207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鬥爭開始。次年春,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西(今陝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爲諸侯王,本人爲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爲漢王,都南鄭(今陝西省南境)。

劉邦到南鄭後,積極準備反攻,先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作爲根據地,然後出兵東向,進攻項羽,曾多次被項羽打敗,到前203年秋,得到韓信的幫助,才形成足以跟項羽抗衡的力量。項羽乃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爲漢,以東爲楚。”定約後,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這時張良、陳平向劉邦提出建議,趁此時機消滅項羽。後在韓信、彭越幫助下,圍項羽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項羽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

《鴻門宴》寫的是劉邦和項羽的鬥爭。故事開始時,項羽擁兵40萬,而劉邦只有10萬。從“鴻門宴”的情節,讀者已經能清楚地預見到將來劉邦勝項羽的結局了。項羽由主動步步轉化爲被動,而劉邦卻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動轉爲主動。秦始皇遊會稽,渡浙江,項梁與項籍(項羽)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樑以此奇籍。高祖常繇(常,通“嘗”,曾經;繇,通“徭”,服徭役)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鴻門宴”這個故事發生在陳涉起義後的第四年(公元前206年)。陳勝起義後,各地雲起響應,其中有楚國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叔侄,有農民出身的劉邦。陳勝失敗後,項梁扶楚懷王的孫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劉邦也投靠了項梁。公元前207年,項梁戰死,懷王派項羽等去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同時派劉邦領兵攻打函谷關。臨行時,懷王與諸將約定,誰先入關,便封爲關中王。項羽在鉅鹿(今在河北)大敗秦軍,消滅了秦軍的主力。同時,劉邦從黃河以南打進武關,攻下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劉邦與當地父老約法三章,廢除秦苛法,準備在關中稱王。後來在謀士勸說下,退出咸陽,還軍霸上,派兵把守函谷關,以防諸侯軍入境。

項羽大破秦軍後,聽說劉邦已出咸陽,非常惱火,就攻破函谷關,直抵新豐鴻門。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暗中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了,更加惱怒,決定第二天發兵攻打劉邦。劉邦面臨危急的情況,在紛紜頻仍的戰鬥中,產生了這一次酒宴上的鬥爭。

學習過程

一、初讀課文,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饗()士卒美姬()卮()酒郤()

鯫()生玉玦()目眥()跽()

戮()力參乘()()刀俎()啖()

樊噲()

二、整體把握全文

全文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寫宴會前劉、項兩軍駐地、力量對比、事件的起因及雙方的幕後活動。

第二部分:(3—4)宴會上,寫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銳鬥爭,情節的高潮。

第三部分:(5—7)宴後,劉邦脫身逃走,張良入謝,劉邦誅殺內奸。

三、研讀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問題。

1、指出下面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沛公軍霸上

(2)沛公欲王關中

(3)此其志不在小

2、解釋下面句子中“爲”字的意義和用法。

(1)使子嬰爲相

(2)爲擊破沛公軍

(3)皆爲龍虎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未得與項羽相見

(2)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

(3)范增說項羽曰

(4)財物無所取

(5)沛公居山東時

4、翻譯下面句子。

(1)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

(2)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

5、文段分析思考

(1)這一段記敘了幾件事?這些事件對情節的展開起什麼作用?

(2)文中寫到“項羽大怒”,這個“怒”字內涵相當豐富。請說說其中包含了什麼?

四、研讀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問題。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私見張良,具告以事(2)距關,毋內諸侯

(3)張良出,要項伯(4)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2、指出下面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素善留侯張良

(2)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3)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

(4)秦地可盡王也

(5)君安與項伯有故

(6)項伯殺人,臣活之

(7)吾得兄事之

(8)籍吏民,封府庫

3、指出下面“爲”字的意義和用法。

(1)臣爲韓王送沛公

(2)爲之奈何

(3)誰爲大王爲此計者

(4)君爲我呼入

(5)約爲婚姻

4、解釋下面句子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

(1)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2)爲之奈何

(3)項伯殺人,臣活之

(4)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5)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翻譯下面句子。

(1)誰爲大王此計者?

(2)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3)君爲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5)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6)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6、課文第二段寫了哪幾件事?對故事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五、作業佈置

1、複習導學案,掌握課文一、二段知識點。

2、自讀課文三、四兩段,利用工具書自行疏通課文。

高一語文《鴻門宴》教案2

教學目的:

1.瞭解文中所寫人物的性格特點,注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行動,學習作者運用對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寫人的表現手法;

2.認識“鴻門宴”這一斗爭的性質,注意本文情節起伏的結構特點,正確評價有關人物;

3.重點學習“軍、擊、內、如”等實詞和“其、而、則、乃”等虛詞,瞭解課文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

教學重點:

1.瞭解文中人物性格特點,注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行動。

2.掌握“軍、擊、如、信、謝”等文言實詞和“因”、“爲”等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做到讀文爲主而兼顧讀史,二者做到相輔相成。

2.注意作者運用對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寫人物性格的表現手法。

教學設想:根據本文重點、難點,總體上採用誦讀法。

教學步驟:

一課

一、導入

從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導入課文。

二、讓學生自己整理有關《史記》的知識,快速讀課文,做到整體感知。

三、問題設計:

①全文按鴻門宴的前的前後過程分爲幾部分?

②宴前共寫了哪幾件事?用精煉的詞語概括。哪件事是“導火線”,這一部分在情節發展上有什麼作用?

四、學生帶着問題②誦讀(1─2)節,教師指導學生不懂之處。

五、作業佈置:請學生在理解(1─2)節的基礎上誦讀(3─4)節。

第二課時

六、學習(3─4)節

七、問題設計:

①宴中這部分共寫了哪幾件事?它圍繞對劉邦的態度反映了項羽、范增之間什麼矛盾?

②文中的項羽、劉邦、范增、張良、項伯、樊噲分別具有什麼性格的特點?通過他們的哪些言行表現出來的?

八、學生帶着問題①②讀(3─4)節,並讓同學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佈置作業:⑴背誦(3─4)節⑵完成練習(二)P91

第三課時

十、先檢查學生背誦(3─4)節情況。

十一、先齊讀(5─5)節,然後和學生一起解決其中問題。

十二、再齊讀(5─7)節。

十三、問題設計:文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刻畫人物性格,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

十四、整體把握全文的寫作特色,並要學生自己分析項羽、劉邦的形象。

十五、作業佈置:

①背誦(3─4)節,完成練習(三)P91

②整理文言實詞及特殊句式等。

高一語文《鴻門宴》教案3

[教學目標]:

1、瞭解司馬遷及其《史記》

2、掌握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

3、學會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1、瞭解課文中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掌握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的語言規律,掌握“舉”、“謝”、“爲”、“鬥”、“因”等古漢語兼詞。

2、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鬥爭中,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展示人物個性特徵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對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的判斷

[教學方法]:

誦讀―――點撥――――練習――――鞏固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板書並朗誦(或由學生齊誦)《核下歌》。要讀出楚歌慷慨悲涼的意味。力拔山兮氣蓋世,

《核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2、簡析《核下歌》,介紹時代背景.引入新課。

楚漢之爭概況簡介:

前207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鬥爭開始。次年春,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西(今陝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爲諸侯王,本人爲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爲漢王,都南鄭(今陝西省南境)。劉邦到南鄭後,積極準備反攻,先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作爲根據地,然後出兵東向,進攻項羽,曾多次被項羽打敗,到前203年秋,得到韓信的幫助,才形成足以跟項羽抗衡的力量。項羽乃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爲漢,以東爲楚。”定約後,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這時張良、陳平向劉邦提出建議,趁此時機消滅項羽。後在韓信、彭越幫助下,圍項羽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項羽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

起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有氣壯山河,勢吞萬里之氣象。作爲反秦義軍的領袖,項羽可謂卓絕超羣,氣蓋一世。《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在他的履歷中,不乏所向披靡、勇冠三軍的神奇故事。此刻,面對四面楚歌的慘敗結局,面對愛妃虞姬,項羽感慨萬千。“力拔山兮氣蓋世”,既有對自己輝煌歲月的回首,也有對興亡盛衰的無盡感慨,對“時不再來”的無限懊悔。

“時不利兮騅不逝”。似乎一切盡是天意:時機於我不利,戰事於我不順,千里馬也跑不起來了。至此,一種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讓人倍感蒼涼。

“騅不逝兮可奈何”,抒發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嘆。項羽並非單純軍事意義上的失敗者,他的失敗,更多的是政治謀略上的失敗。面對強勁而奸詐的對手,他坦率、天真、不用心計。死到臨頭,他總該明白了吧。此時,他多麼企盼有一次捲土重來,再顯英雄身手,再現“破釜沉舟”壯舉的轉機啊!可是,項羽明白,這種機會不會再有了,他註定敗在了自己完全可以戰勝的對手之下。“可奈何”,正是這種悲劇心理與失望心態的流露。

“虞兮虞兮奈若何”。作爲一位衆望所歸、叱吒風雲的義軍領袖,其強弩之未竟然不僅於戰無計,而且連自己的愛妃也保護不了,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悲哀!當年,他從江東率四十萬大軍,所向無敵,威震天下;如今,兵敗如山倒,到最後只剩二十八騎相隨。面對失敗又“不肯過江東”的項羽當然只剩死路一條,面對虞姬也只能是“奈若何”了。

項羽雖然是一個失敗者,但我們不應以成敗論英雄。項羽的故事千古流傳,項羽的這首《垓下歌》也成爲一首千古絕唱。

3、要點:

1)項羽的主要歷史功績:擊潰秦軍在力,是暴秦的主要奠基人。

2)項羽起兵及秦動機不純,他反秦的目的在於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與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有着本質的區別

3)他迷信武力,始終沒有也不可能認識自己敗北的教訓。“時不”,自刎之前,他仰天長嘆:“此天亡我,非我戰之罪也”。

4)“鴻門宴”懷王與諸將有約:“先入關者王之”。

二、讀講課文一、二兩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正音:

“王(wang)關中”“說(shui)項羽”“美姬(ji)”

2、解釋重點字詞,引導學生疏通課文:

“軍霸上”、“王關中”;抓點同爲名詞作動飼用,讀第四聲。

“成五采”、“爲(Wei)龍虎”,“成”、“爲”都有“變成”、“化作”的意思,“龍虎”是龍虎的形狀。

3、提問,引導學生了解課文:

① 課文第一段記敘了哪幾件事?這些事件對情節展開起了什麼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無傷告密”。曹無傷是沛公的主司馬,他的告密當然不同於一般流言蜚語,於是,項羽決定“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矛盾挑開,故事“開端”。第二件骨‘范增進言”,范增是項羽的主要謀士.他對形勢的判斷十分正確。對劉邦的用心瞭如指掌.“急擊勿失”的主張非常英明。矛盾進一步激化,推波助瀾,情節迅速發展。

②項羽接獲曹無傷的密報.當即“大怒”,這一個“怒”字內涵相當豐富。請說說其中包含了些什麼?

提示;就矛盾的焦點而言,天下雖大,“王”只有一個,就力量對比而言,項羽佔有絕對優勢,何況秦軍主力是項羽消滅的,又是楚王后裔,一個“市井小人”居然“欲王關中”。項羽豈能容忍?再說個性特徵,此時此刻,項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歷史上的那個項羽了,他本來就是那麼一個火爆漢子。

第二段:

1、教師串講課文,引導學生留心課文中特殊的字詞與句式:

古今異義:

“他盜出入與非常也。”“盜”,竊賊;“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來。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要項伯”,“要”,通“邀”

“毋內諸侯”,“內”通“納”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詞類活用:

“素善留侯張良”,“善”,形容詞作動詞用,意爲與……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動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那樣

“籍吏民,封府庫”,“籍”,名詞作動調用,編造名冊。

“不義也”,“義”,名詞作動詞用,合於義。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狀語後置。

“與俱去”、“毋從俱死也”,介詞“與”、“從”後面的賓語省略。

“誰爲大王爲此計者?”疑問句,主語“誰”介賓短語“爲大王”作“爲”的狀語,“者”助詞“的”。

2、討論課文內容,提問:

①課文第二段寫了哪幾件事?對故事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項伯夜訪”。項伯給張良通風報信,目的在於報答當年救命之恩,卻被張良利用,使一觸即發的矛盾出現了轉機。第二件事“張良獻策”。張良要劉邦“往見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劉邦則一點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爲壽.約爲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攏,由“聯絡感情”進而自我辯解,終於使項伯受其矇蔽,導致項羽上當。(“劉邦施計”、“項伯中計”不必分開來說)“張良獻策”是情節變化的關鍵,劉邦逐步由被動轉爲主動,項羽終於“放虎歸山”,以致范增之謀難以實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張良說:“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項伯則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請聯繫課文說說古人心目中的“義”可作什麼樣的'解釋,我們應當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認爲“義”,就是“宜”。《禮記·中庸》說:“義者宜也。”韓愈在《原道》中則進一步解釋:“行而宜之謂之,義。”也就是說,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規範就可稱爲“義”,反之則爲“不義”。

課文中曹無傷背叛劉邦向項羽告密,項羽置懷王之約於不顧而欲“擊破沛公軍”,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說是“不義”。項伯給張良通風報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噲闖帳護主等等,都可以稱之爲“義”。項伯救護劉邦可以稱之爲“義”,這一行爲卻違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則又可以責之爲“不義”。可見“義”是相對的,如同“骨氣”一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道德標準不同,“義”的內涵也不一樣,我們不能以抽象的“義”作爲評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處世的準則

3、學生自讀課文一、二兩段,教師行間巡視,釋疑解難。

小結:課文一、二兩段記述了“鴻門宴”前發生的幾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勢一觸即發到出現轉機,由項羽的“大怒”到項伯之言產生效果,故事情節逐步展開,併爲後來事態的演變作了必要的鋪墊,留下了必要的伏筆。

三、佈置預習

1.自讀課文三、四兩段,利用工具書自行疏通課文:

若入前爲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劍舞。

項泊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2.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鴻門宴”上的鬥爭。

3.思考下列問題:

①項羽最大的弱點是什麼?試從課文中舉例加以說明。

②范增之謀爲什麼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張良?

第二教時

一、複習舊課,檢查預習情況:

1、提問:在楚王即將來犯萬分危急的形勢廠,張良既不提議備戰,更不主張退軍,卻只要劉邦“往見項伯,言沛公不敢背……也”.這是爲什麼?

數目項王(目:以眼示意,名詞作動詞)。

且爲所虜(且:將;爲所:爲之所,省略之)。

客何爲者(何爲:爲何,幹什麼;者,代詞,“何爲”前面省略了判斷詞。)

二、讀講課文三、四兩段:

第三段:

1.指名學生講述第三段的內容,要求明確交代本段的事件。

第一件事“劉邦謝罪”,

第二件事“項王設宴,

第三件事“范增舉玦”,

第四件事“項莊舞劍”。

2、提問:劉邦謝罪是否誠心,何以見得?

提示:並不誠心。迫於形勢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辭雖恭,以“將軍”稱項羽而以“臣”自稱,更強調自己“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都出於“不自願,僥倖而已,但卻絕不認錯,更把責任推給“小人”!(這“小人”分明指曹無傷卻故意不予道破,裝出一副全然無知的樣子。)

3、提問:項羽“留沛公與飲”,終於演出了“項莊舞劍”企圖“擊沛公於坐”這驚心動魄的一幕。“留沛公與飲”是精心策劃的陰謀嗎?

提示:不能認爲這是精心策劃的陰謀。范增一再暗示項羽,要他下令除掉劉邦,項羽卻總是“默然不應”,可見並未經過策劃。這一變故是范增一手導演的,雖然陰狠,卻並不示明,由於沒有得到項羽的支持,而項伯又出面援救,終於不了了之。

4、提問:“項莊舞劍”在情節展開上有什麼作用?這一事件給後人留下了哪一個成語?

提示:“項王留沛公與飲”,情節已趨緩和,“舞劍”事件發生,形勢再度緊張起來,從而引出了“樊哈闖帳”,故事推向高潮。

成語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卻另有所圖。

第四段:

1、指名試講課文,師生共同訂正。

2、分角色朗讀課文,力求充分表達人物的不同情感與心態。

3、提問:“樊噲闖帳”是故事的高潮。課文從哪幾方面刻畫樊噲這一人物?寫“樊噲闖帳”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喧賓奪主”)

提示:課文對樊噲這一形象的刻畫可謂濃墨重彩,形神兼備。

語言描寫:“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語句短促急迫,緊張的形勢,急迫的心態,忠勇的性格躍然紙上。

行動描寫:“帶劍擁盾入軍門”,“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立而飲之”,“拔劍切而嘆之”,無所顧忌,無所畏懼,何等英武。

外貌描寫:“瞑目視項工”,頭髮上指,目眺盡裂”,着墨不多,卻極爲傳神。

濃墨重彩寫樊噲,既襯托了項羽、劉邦,更突出了張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關係,劉邦信而用之,項羽感其“義”,贊其“勇”,賜酒、賜意、賜坐,張良則是“導演”兼“舞臺調度”,一切全由張良策劃,讀來絕無喧賓奪主之感。

4、提問:有人認爲樊噲在席上的講話跟劉邦一模一樣,“僅是語句上稍有變化而已”,對不對?如有區別,區別在哪裏?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提示:兩人講話中心大體一樣,但側重點不同。劉邦在於辯解,強調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噲則是理直氣壯責之以“義”,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繼而陳述秦王“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將項羽推向了審判臺。而後明確指出懷王有約在先,沛公雖然先人咸陽,卻又“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言沛公“勞苦功高”,責項羽“聽細說欲”。從策略上看,“以攻爲守”。

5、自由誦讀課文(或數人;或幾組分角色讀三、四兩段)。

6、完成“思考和練習”二、四兩題。

三、佈置預習

1、自讀課文五、六兩段,疏通文字。

2、 概括課文中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時

一、複習提問,導入新課: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是什麼意思?可用課文中哪一個字來概括?(“忍”)

范增對項莊說:“君王爲人不忍”,他內心真的認爲項羽是“爲人不忍”嗎?公開場合只能這樣委婉地評論。

二、讀講課文五、六兩段:

1、指名試講課文,糾正誤讀誤釋:

“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成語,意思是別人掌握生殺大權,自己處於被宰割的地位。

“道苦陽間行。”(間,從小路道)

“沛公不勝格構。”(廣不勝相構”,指酒醉,以“拒構”借代酒水。)

“再拜獻大王足一F。”(再拜,兩次行禮,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詞,用來指稱對方。)

“豎子不足與謀。”(“豎子”,古代罵人的話,小子,沒出息的東西。)

2、提問:劉邦脫逃之前作了哪些佈署?“置車騎”是什麼意思?是幾個人一道走的?爲什麼這樣?

提示:一是留下張良代爲辭謝,一是放棄車騎.隻身獨騎,只帶四個親信隨從,一是叮囑張良,待其至軍中再入內辭謝。這樣安排,目的在於儘快脫離虎口,擔心項羽反悔。(從小路 走,目的也在此。)

3、提問:張良獻禮,項羽、范增二人態度爲何不同?

提示:項羽對劉邦藉故脫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於他迷

信武力:兵力單薄的劉邦不足爲患;范增則深知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同時也爲自己的意見未被採納,精心策劃的陰謀破產而惱怒。不僅把工牛“‘置之地”,而且“拔劍撞而破之”,更大罵“豎子不足與謀”,可謂氣急敗壞。故事至此結束,“立誅殺曹無傷”則是對開頭“告密”的交代,是尾聲。

三、討論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1、張良、范增是兩個什麼樣的人物?他們在“鴻門宴”中處於什麼地位?

提示:張良是劉邦的主要謀士,他多謀善斷,精通韜略,臨變不驚,處事有方。是他爲劉邦定下了“韜晦之計”,以“不敢倍德”、無意於稱王蒙蔽項伯,欺騙楚王,終於化險爲夷。是他爲劉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準備,從而贏得了鬥爭的勝利。項莊舞劍,張良出,樊噲急問:“今日之事何如?”可見事先有所商量。樊噲責備項羽,口徑一致,由辯解進而反法,則更可以看出事前經過周密的策劃。一方有備,一方無備,結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張良不像范增那樣妄自尊大。他認爲劉邦稱王不是時候,很不策略,但並不明確否定,只是問了一句:“誰爲大王爲此計者?”他認爲不可以武力與項羽相鬥,也只是委婉地探詢:“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劉邦遠不像項羽那樣自信,張良卻仍然處處留心,始終把自己放在謀臣的位置上。這是劉邦對他絕對信任的關鍵。可以說張良是“鴻門宴”這一事件的總導演。

范增是項羽的主要謀士,項羽稱爲“亞父”,可見其地位不同尋常。他的政治觀察力,他的才智謀略絕不遜於張良。但他對項羽尤其是對項羽的妄自尊大,並不完全瞭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項羽攻打劉邦;“急擊勿失”,他在席上“數目項王,舉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項羽“按既定方針辦”。他擅自佈置項莊舞劍,已經造成欲取項羽而代之的客觀影響,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這是范增的致命弱點。他與張良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鴻門宴”這場鬥爭可以說是張良與范增的鬥智。對整個事件的演變,兩人舉足輕重,可謂關鍵人物。但是,兩人畢竟只是謀臣,唱主角的是雙方的決策者,是項羽和劉邦。

2、項羽這個人物的致命弱點是什麼?對他應作如何評價?

提示。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是項羽的致命弱點。

項伯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他就立即改變了“擊沛公軍”的主張,樊噲指責他“欲誅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續也”,雖然語言尖銳,他卻“未有以應”。可見他雖然武力上是絕對優勢,心理上卻不堪一擊。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準備推翻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他不用范增之計,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則在於心理上的脆弱。

作爲楚國貴族的後裔,項羽卻有許多缺點錯誤,甚至有不可饒恕之處,這是必然的。但他畢竟爲推翻暴秦作出過一定的貢獻,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閃光點,如不畏,不用陰謀等等,應當實事求是地給以肯定。四、討論分析課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1、試以樊噲爲例,說說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的,①人物在什麼環境中出現?②從哪些方面描寫?③濃墨重彩寫樊噲有無必要,爲什麼?

提示:第二課時對樊噲已作了具體分析,這裏側重於歸納刻畫人物的方法。

2、以項羽、范增對張良獻禮態度的不同分析歸納作者用對比方法寫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對比、映襯手法。(略)

高一語文《鴻門宴》教案4

鴻門宴[ 設計依據與教學目標 ]

《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融司馬遷廣博的學識、橫溢的才情、卓絕的思想、獨特的審美於一爐,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對後世文學、史學的發展都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史記項羽本紀》將秦漢歷史轉折時期,一個悲劇英雄鮮明的個性和一生成敗的始末,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鴻門宴》節選自《項羽本紀》,作者通過對鴻門宴全過程的具體生動的描寫,揭示了項羽自矜功伐、爲人不忍的悲劇性性格及其失敗的必然性。而劉邦能化險爲夷,與他知己知彼、知人善任、果敢堅決的性格優勢密不可分。宴中人物衆多,形態迥異,栩栩如生。矛盾此起彼伏,險象環生,引人入勝。精彩紛呈,耐人咀嚼。司馬遷以他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引發我們對人生、歷史、性格、命運的重新審視和深入思考。千年文章,讀來仍蕩氣迴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習文言文應“瞭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具有積極的鑑賞態度,”“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瞭解人物分析法,全面客觀地分析人物;重新審視民族性格中的傳統因素。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積累文言知識,理清情節結構。(2)抓住人物特點,把握人物性格。(3)培養學生從歷史發展角度理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

[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對聯是我們的文化傳統,對聯短小精悍,講求煉字,對仗工整。今天我們來嘗試一下。老師出上聯,大家來對下聯。上聯:八千弟子隨流水下聯:百二河山委大風 , 上聯:辜負重瞳,老範老韓皆不識 下聯: 枉生雙膂,學書學劍兩無功。兩副對聯說的是項羽。下面我們通過一起欣賞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 》中精彩片段《鴻門宴》來進一步瞭解這位傳奇式的悲劇英雄。

(創設對對聯情景,嘗試仿寫,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

二、積累文言,整體感知

1 、梳理字詞,積累文言知識

(1)總結歸納文中的文言知識點,按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古今異義分組,每組完成一個知識點的歸類。

(2)投影小組歸納結果,補充完整。

2 、整體感知,理清情節

(1)《鴻門宴》是編者加的題目,你認爲取此題的用意何在?

(第一,以鴻門宴爲線索,有宴之由來、宴上爭鬥、宴後餘事,這些都是圍繞“宴”來展開的。第二,鴻門宴是楚漢矛盾最集中的體現,也是劉項爭鬥中最關鍵的一環,成爲各自勢力的轉折點。第三,鴻門宴是雙方表面平和,實暗藏殺機的宴會,後演化爲政治集團間激烈鬥爭的代名詞,以此爲題簡潔明瞭。)

(2)鴻門宴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試有創意地畫出情節發展圖。

參考:

失項i項劍項帳項逃張玉項勿 伯舉 王舞 伯闖 王脫 良獻 王擊 勸增 不莊 翼噲 款邦 留良 授急 諫範 應項 蔽樊 待劉 謝張 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