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蘇教版必修《勃蘭特下跪贖罪受到稱讚》優質教案

蘇教版必修《勃蘭特下跪贖罪受到稱讚》優質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教學目標】

蘇教版必修《勃蘭特下跪贖罪受到稱讚》優質教案

1、正確認識歷史,弄清歷史責任,學會反思,培養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情感。

2、瞭解消息的文體特點,學習消息寫作方法。

 【教學設想】

1、相關內容學習本文,需要學生擁有二戰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整合已有的知識進行學習活動,安排課前預習時候提醒學生聯繫歷史課程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思考;教師準備並且下發《課前閱讀材料》。

2、重點難點 通過“如何面向未來反思戰爭建設美好明天”的討論培養反戰情感提高反思能力是學習重點。消息文體特點和寫作方法是學習重點與難點。

3、教學方法安排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來組織教學:討論法、訓練法、實踐法。通過討論,解讀文本;通過課堂訓練,提高實際操作能力;通過課後拓展練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關心時政。

聯繫高考考點“壓縮語段”,設計訓練題目,突破教學難點之消息的寫作。

4、教具準備 設計製作簡單的CAI,以方便教學內容的呈現,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5、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與進程】

 一、設計導語引入課題

1、播放歌曲:《豬都笑了》(利用網絡flash短片)。

2、主題概括:小日本他不是人。(面對侵略中國的歷史,日本右翼分子毫無反悔之意,甚至連當年的罪行也不想認賬;他們不但不吸取歷史教訓,還想再吃軍國主義的還魂丹,一步一步地讓軍國主義在日本死灰復燃)

3、問題討論:歌曲《豬都笑了》爲什麼流行?(中國人民對日本右翼勢力所作所爲的痛恨)

4、情感引導:正確認識歷史,弄清歷史責任,加深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情感

5、提出課題:勃蘭特下跪贖罪受到稱讚。

 二、瞭解作者與寫作背景

1、解釋題目。

2、瞭解作者:勃蘭特(1913—1992),西德政治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1969—1974)。二戰期間流亡國外,從事反法西斯鬥爭。1971年獲諾貝爾和平獎。(這部分的內容主要由學生進行介紹,利用課文註釋)

3、了背景:利用《課前閱讀材料》與學習以前學習所獲得的有關歷史知識。

圖片展示: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和痛苦,人們對戰爭的反思。

  三、解讀文本

1、文中重要詞語:(學生朗讀文章)

2、段落層意:

第1段:勃蘭特在紀念碑前下跪,請求贖罪,以此悼念死難者。

第2段:德國總統赫利發表贖罪書,勃蘭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第3段:作爲德國總理,有替納粹時代的德國認罪贖罪的責任。

第4段:勃蘭特下跪行動的意義和影響。

思路:下跪經過——下跪的感受——下跪影響

3、概括中心:消息描寫了勃蘭特在紀念碑前下跪以求贖罪的行爲,揭示了一個政治領袖對戰爭責任和歷史罪過的認識,肯定其過人的政治勇氣、歷史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

4、討論:如何面向未來反思戰爭建設美好明天?

勃蘭特精神:▲勃蘭特可以不跪,因爲他無罪,但他在全世界的面前跪下了。

▲一個人爲自己同胞,爲自己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行而懺悔,下跪謝罪的時候,那麼這個人需要的不只是勇氣,而是人性上的昇華,昇華成了一種精神,我稱它爲“勃蘭特精神”。

新的尺度:▲勃蘭特說:“承認我們的責任不僅有助於洗刷我們的良心,而且有助於大家生活在一起,猶太人、波蘭人、德國人,我們應當生活在一起。”

▲有一首詩寫到,“雙膝跪成直角,賦予世界一個全新的尺度”,勃蘭特的一跪成了這個全新尺度的最高標誌。當一個國家對其民族的罪惡歷史進行反省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用這個標尺去衡量和檢驗他的誠意和決心。

▲一個民族只有敢於承擔歷史的責任,纔有希望走向未來。

 四、學習文體消息

(一)文體消息的知識

1、消息:指新近發生或變動的事實,是新聞文體的一種;“一句話新聞”或者“標題新聞”中的“新聞”指消息。

消息要素:要一般要具備以下五個要素,即“五個W”:When(何時)、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爲什麼)。

消息結構:消息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組成。

消息整體結構最重要的形式,也是應用最廣泛的形式:倒金字塔式。(特點——“頭重腳輕”“虎頭蛇尾”;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新聞的最前面(導語),隨後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其他內容。它的優點是能迅速地將最新鮮、最重要的事實,開門見山的告訴讀者,一目瞭然,節省讀報的時間)

2、標題:消息標題以文章內容爲命題依據,有提示報道內容,吸引並引導讀者閱讀理解、美化版用面等作用。

標題有主標題(又稱主題、正題)引題、副題等。正題,常用於概括和提示新聞中最主要的新聞事實和思想意義。引題,位於正題之上,常用於交代背景、說明原因、烘托氣氛、提示意義等。副題,位於正題之下,常用於補充交代一些次要事實,以彌補正題的不足。因此,一個正題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可以藉助引題或副題共同表達。標題只要將主要的事實和意義概括出來就可以了,因爲有的內容還要在主體部分中加以表達。

選取報刊上的三則消息標題:

▲檯球王子正式就讀上海交大——

丁俊暉成了大學生

▲貧窮不是錯,內心要陽關

——熱心讀者在捐出愛心的同時紛紛告誡準大學生

▲農民看病省錢了,縣城醫生長進了,省城醫生更有體會了——

38家縣醫院“傍”上浙一醫院

——協作模式一舉多得緩解看病難

標題的要求:(1)題文一致(2)一語破的(3)簡潔明快(4)旗幟鮮明(5)生動活潑。

標題的擬寫方法:擬寫標題時,有導語的新聞語段,就在導語中篩選相關的信息;沒有導語的新聞語段,應在主體部分篩選相關的信息。無論在導語中,還是在主體中,我們篩選的都是新聞中最新鮮、最重要、最有特點的、最本質的信息。我們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歸納、概括,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標題了。

3、導語:消息的開頭部分,通常以生動簡明的文字突出消息中最新鮮、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內容,它就是導語。

4、一句話新聞

一句話新聞,就是運用一句話,採用新聞標題的語言表達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報道任務的新聞,又叫標題新聞。

由一則消息擬寫一句話新聞的方法

(1)根據新聞要素,準確篩選答題信息點。消息信息區間主要集中在導語一段,因此,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導語部分。當然,爲了保險,有必要對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閱讀,對新聞材料作一個分析,辨別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時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準確確定重點語段或語句。(2)遣詞合成。

(二)課堂訓練(壓縮語段)使用例子三個

例子1:用一句話(不超過30個字)概括以下一則新聞的要點。(2002年北京高考題)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德國漢堡大學的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了一顆已有140億年曆史的恆星,它的形成能夠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這顆恆星被編號爲HE0107—5240,其罕見之處在於:與其他歷史稍短的恆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幾種簡單元素組成的,是迄今爲止發現的第一顆不含金屬元素的恆星。

本題是擬寫一句話新聞。通觀上面這則新聞,主要內容是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恆星,然後細化要點:天文學家的國籍是“德國”,恆星的特點是“不含金屬元素,有140億年,屬首次發現”,最後將以上要點組合成一個句子。

【解答】德國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銀河系中不含金屬元素的恆星。

例子2:將下面一則消息改爲“一句話新聞”。

在剛剛結束的西方七國財長會議上,日本財長鹽川正十郎公開表示,中國出口貨物價格低廉是全球通貨緊縮的一個原因,這對全球經濟有負面影響。目前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匯率已經不能反映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現狀。他要求其他國家與日本一道對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國政府重新評估人民幣匯率。輿論認爲,鹽川正十郎此舉實爲罕見,因爲在以往歷次會議上,與會各國還從未要求單獨討論非成員國的資本自由化問題,而且這也是西方最高級別的官員公開要求人民幣升值。

【解答】日本財長在七國財長會議上希望人民幣升值。(原文的主要人物是“日本財長”,他“公開表示”、“他要求……”是消息的主要內容)。

例子3:爲下面的報道擬一條標題。(不超過12個字)

近日,新會市博物館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這是畫在一副木質門板上的油畫,畫的是兩個與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漢式服飾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認爲,這幅“木美人”是我國最早的油畫作品,其藝術性不遜於意大利著名油畫家達•芬奇的傑作《蒙娜麗莎》。據傳,這副“木美人”門板,是明朝時一位新會籍人士從福建帶回來的。木門所屬的屋子因失火而燒燬,畫有美人的門板是屋子裏惟一沒有被燒燬的東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曆史。這幅畫究竟是何人何時所作?爲何畫中女子身着漢人服裝,面部卻有明顯的西洋人特徵?這些問題至今還不清楚。

這是2002年春季高考的一道試題。提供的材料(語段)是一則“報道”。這則報道共有8句話。首句說新會展出“木美人”,次句介紹“木美人”………身着漢式服飾的西洋美女,第三介紹研究者對“木美人”這幅油畫的初步評價,第四、畫句介紹這幅畫的由來,第六、七兩句提出兩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即揭示:“木美人”之謎,末句算是小結。這樣看來,這段文字的中心是介紹中國的“木美人”。

新聞的標題,有提示報道內容,吸引並引導讀者閱讀理解等作用。因此這則報道的標題可以用“中國的‘木美人’”。又因爲文中說“其藝術性不遜於意大利著名油畫家達•芬奇的傑作《蒙娜麗莎》”之說,爲了吸引讀者,也可以用“中國的《蒙娜麗莎》”爲標題,也可以用“‘木美人’之謎”爲標題。因爲這些標題都是扣住報道的中心的。

【解答】中國的‘木美人/中國的《蒙娜麗莎》/“木美人”之謎。

(三)學生採訪老師,就今天上課活動寫一則消息

 五、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拓展訓練”:閱讀《勃蘭特下跪和小泉參拜》一文,完成文後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