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範文

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一課時:

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範文

一.導入。

結合本單元的推薦閱讀,由學生自己向同學推薦自己所讀過的朱自清的散文,導入課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

1. 自讀感知

(1)佈置學生課前利用網絡或者書籍查找朱自清的生平作品以及《荷塘月色》的創作的時代背景,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結合學生髮言適當補充。

(2)整體感知:多媒體課、錄音帶或教師配樂範讀,指導學生反覆朗讀,把握全文感情基調;學生自讀,邊讀邊作圈、點。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線索

(1)引導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找出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語句,並歸納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2)明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頗不寧靜——尋寧靜——暫得寧靜——失寧靜

本文寫到結尾,作者的心情其實並未平靜下來,爲何他“心裏頗不寧靜”呢?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可根據當時的背景和作者的經歷性格等分析,有多種原因,但要在文中找到根據。

3. 探究閱讀

(1)結合初中時所學過的朱自清所寫的散文《春》,自由討論:《春》與《荷塘月色》,比較喜歡哪一篇?

(2)當你心情鬱悶時如何排遣煩惱心情的?請你向朱自清推薦一種更好的排遣方法。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並記錄發言結果。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圖,提問:請兩位學生談他們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師引入:我們學習散文重在鑑賞品味語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寫景文稱爲“白話美術文”,這體現了他散文的什麼特點?

點撥:繪畫美。第4、5、6節體現了這個特點。現在我們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筆看作是攝影機的鏡頭,看看他是從哪些角度來給荷塘拍照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語言鑑賞:

(1)朗讀第4、5、6節,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鏡頭的?

第4節:遠→近,上→下,靜→動; 第5節:上→下,正面→側面;

第6節:外→內,遠→近→遠。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引導學生細心品味這三段文字,發揮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畫來”(葉聖陶語),讓學生說出感受最深的語句並作欣賞分析。

學生自由發言,暢談自己的感受,要結合具體的句子談。

師生共同探討:整個畫面景色素淡靜謐和諧,有一種朦朧之美,明確是借景抒情,“寧靜”之外境,顯“頗不寧靜”之內心;受用“寧靜”之喜悅,嚮往自由之人生。

教師明確: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帶給人多重的審美感受。一是“通感”,二是“比擬”,三是疊音詞,並結合課文中的例子向學生說明。

(3)讓學生反覆朗讀背誦,充分體會文辭的優美。

2.文學層面鑑賞

讓學生背誦自己知道的有關描寫荷花的名句,聯繫古代文人如李白、周敦頤、楊萬里等人的詠荷詩文,明確荷花在文人筆下一直是高潔人格的象徵,體會作者筆下荷花寄寓之意,體會荷月之美景與作者之品格的相通處。

、探究:

1.交流活動:根據你的理解爲荷塘月色的畫面配上適合情境的樂曲,並且輪流上臺配樂朗誦4、5、6節,表達作者所要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