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上冊《荊軻刺秦王》一詞多義歸納

高一上冊《荊軻刺秦王》一詞多義歸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荊軻刺秦王》全文記述了戰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反抗暴秦、勇於犧牲的精神。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一上冊《荊軻刺秦王》一詞多義歸納,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上冊《荊軻刺秦王》一詞多義歸納

  【還】

1、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動詞,回來)──《荊軻刺秦王》

2、秦王還柱而走(動詞,通“環”,繞)──《荊軻刺秦王》

3、居十白,扁鵲望桓挨還走(動詞,通“旋”,掉轉身)──《扁鵲見蔡桓公》

4、計日以還(動詞,歸還)──《黃生借書說》

5、一尊還酹江月(副詞,還是,hái)──《念奴嬌。赤壁懷古》

6、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副詞,通“旋”,早脫,立即,xuán)──《周亞夫軍細柳營》

  【振】

1、誠振怖大王之威(動詞,通“震”,懼怕)──《荊軻刺秦王》

2、振長策而御宇內(動詞,揮動)──《過秦論》

3、大命將泛,莫之振救(通“賑”,賑濟)

4、遷我如振振落葉(動詞,振動)

5、振奮作聲(動詞,振作)

6、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動詞,通“震”,震動)──《過秦論》

  【奉】

1、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雙手捧着)──《荊軻刺秦王》

2、軻既取圖奉之(獻上)──《荊軻刺秦王》

  【兵】

1、不得持尺兵(武器,名詞)──《荊軻刺秦王》

2、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詞)──《荊軻刺秦王》

3、秦兵旦暮渡易水(軍隊,名詞)──《荊軻刺秦王》

4、今彗星長竟天,天下兵當大起(名詞,戰爭、戰役)

5、猶厭言兵(名詞,戰爭)──《揚州慢》

  【窮】

1、圖窮而匕首見(窮盡,動詞)──《荊軻刺秦王》

2、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困厄,走投無路,動詞)──《荊軻刺秦王》

  【陳】

1、諸郎中持兵,皆陳殿下(陳列,動詞)──《荊軻刺秦王》

2、恐懼不敢自陳(陳述,動詞)──《荊軻刺秦王》

  【私】

1、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私事)──《荊軻刺秦王》

2、乃遂私見樊矜期(私自,)──《荊軻刺秦王》

  【顧】

1、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動詞,回頭看)──《荊軻刺秦王》

2、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副詞,錶轉折,不過,只是)──《荊軻刺秦王》

3、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動詞,探望、拜訪)──《出師表》

4、顧戀慈母(動詞,思念)

5、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詞,反而,卻)──《爲學》

  【親】

1、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動詞,親近,接近)──《荊軻刺秦王》

2、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名詞,父母)──《廉頗藺相如列傳》

3、每得降卒,必親引問委曲(副詞,親自)

4、愛臣太親,必危其身(形容詞,親密,親近)

  【深】

1、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形容詞,刻毒)──《荊軻刺秦王》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形容詞,深刻)──《遊褒禪山記》

3、夜深忽夢少年事(形容詞,(時間)久)

4、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詞,深度。一說,形容詞)──《贈汪倫》

5、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深失所望(副詞,很,十分)

  【教】

1、乃今得聞教(名詞,指教,jiào)

2、曲罷曾教善才服(動詞,使,讓,jiāo)──《琵琶行》

3、乃修教三年,執十戚舞(名詞,教化,jiào)

4、十三教汝織(動詞,傳授知識技能,jiāo)──《孔雀東南飛》

  【解】

1、可裏解燕國之患(動詞,解除,解救)──《荊軻刺秦王》

2、庖丁爲文惠君解牛(動詞,此用本義,用刀剖開動物肢體)──《庖丁解牛》

3、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動詞,分開)

4、土崩瓦解(動詞,分裂,渙散)

5、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解答)──《師說》

6、解元(鄉試中第一名爲“解元”,jiè)

  【資】

1、持千金之資幣物(名詞,資財、錢物)──《荊軻刺秦王》

2、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名詞,資本,依據)

3、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動詞,資助)

4、唯是脯資餼牽竭矣(名詞,通“粢”,穀類總稱,糧食)

  【圖】

1、乃駭而圖之(動詞,圖謀,籌劃)

2、圖窮匕首見(名詞,地圖)──《荊軻刺秦王》

3、不圖子自歸(動詞,想,反覆考慮)

  【室】

1、拔劍,劍長,操其室(名詞,劍鞘)──《荊軻刺秦王》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名詞,居所)──《陋室銘》

3、今其室十無一焉(名詞,家)──《捕蛇者說》

  【被】

1、秦王復擊軻,被八創(動詞,遭受)──《荊軻刺秦王》

2、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詞,表被動)──《五人墓碑記》

3、被明月兮佩寶璐(動詞,通“披”,戴)──《離騷》

  【請】

1、乃請荊卿曰(動詞,請求)──《荊軻刺秦王》

2、請辭決矣(動詞,請允許我)──《荊軻刺秦王》

3、乃置酒請之(動詞,邀請)

4、其造請諸公,不避寒暑(動詞,謁見,拜見)

  【次】

1、以次進(名詞,次序)──《荊軻刺秦王》

2、之次所旁叢祠中(動詞,駐紮)──《陳涉世家》

3、凡用兵之法……全軍爲上,破軍次之(名詞,在排列上次一等)

  【信】

1、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名詞,憑據,信物)──《荊軻刺秦王》

2、聽其言而信其行(動詞,相信)──《論語

3、言必信,行必果(動詞,講信用)──《論語》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形容詞,(言語)真實)

今以蔣氏觀之,猶信(確實,真實)──《捕蛇者說》

5、信可樂也(副詞,實在,的確)

6、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語(名詞,信使)

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使者,信託之人)

7、低眉信手續續彈(副詞,隨意、隨便)──《琵琶行》

8、欲信大義於天下(動詞,通“伸”,伸張)

9、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誠懇,不欺騙)──《曹劌論戰》

10、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誠信)──《屈原列傳》

  【遇】

1、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動詞,對待)──《荊軻刺秦王》

2、度道里會遇之禮畢(動詞,相遇,相會)──《廉頗藺相如列傳》

3、子路從而後,遇丈人(動詞,遇到)──《論語》

4、斯固百世之遇也(名詞,機遇)

5、不如因善遇之(對待,)──《鴻門宴》

  【辭】

1、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動詞,辭別,告辭)──《荊軻刺秦王》

今者出,未辭也(告辭,動詞)──《鴻門宴》

2、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動詞,推辭)──《燭之武退秦師》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動詞,推辭)──《鴻門宴》

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動詞,推辭)──《鴻門宴》

3、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動詞,計較,講究)──《鴻門宴》

4、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動詞,擅長)──《屈原列傳》

5、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名詞,文辭,指文學)──《屈原列傳》

  【遺】

1、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動詞,贈送)──《荊軻刺秦王》

2、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放棄,動詞)──《師說》

3、至唐李勃始訪其遺蹤(動詞,遺留)──《石鐘山記》

4、使人遺趙王書(動詞,送給)──《廉頗藺相如列傳》

  【引】

1、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動詞,舉起)──《荊軻刺秦王》

2、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動詞,指身子向上起)──《荊軻刺秦王》

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動詞,牽,拉)──《廉頗藺相如列傳》

4、引趙使者藺相如(動詞,延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5、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動詞,引導,率領)──《赤壁之戰》

6、李憑箜篌引(名詞,樂府詩體的一種)──《李憑箜篌引》

  【卒】

1、繕甲兵,具卒乘(名詞,士卒,士兵)

2、魯肅聞劉表卒(動詞,死)──《赤壁之戰》

3、卒成帝業(動詞,終於)──《出師表》

4、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倉猝)──《荊軻刺秦王》

  【就】

1、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登上,動詞)──《荊軻刺秦王》

2、軻自知事不就(動詞,成功)──《荊軻刺秦王》

  【豈】

1、將軍豈有意乎(副詞,是否,是不是)──《荊軻刺秦王》

2、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副詞,表示訪問語氣,難道)──《荊軻刺秦王》

3、豈可得哉(疑問代詞,怎麼)──《荊軻刺秦王》

  【以】

1、何以言之(介詞,憑藉)──《荊軻刺秦王》

2、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介詞,用)──《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刀試人(介詞,用)──《荊軻刺秦王》

3、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連詞,表目的,用來……的)──《荊軻刺秦王》

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連詞,表目的',來)──《荊軻刺秦王》

4、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介詞,因爲)──《荊軻刺秦王》

5、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荊軻刺秦王》

6、皆白衣冠以送之(連詞,而)──《荊軻刺秦王》

7、以次進(介詞,按照)──《荊軻刺秦王》

8、以故荊軻逐秦王(連詞,因此)──《荊軻刺秦王》

  【乃】

1、家祭無忘告乃翁(代詞,你,你的)──《示兒》

2、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判斷動詞,是)──《遊褒禪山記》

乃欲以生劫之(判斷動詞,是)──《荊軻刺秦王》

3、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副詞,於是,就)──《荊軻刺秦王》

4、乃今得聞教(副詞,卻,竟然)──《荊軻刺秦王》

5、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詞,只,僅僅)──《荊軻刺秦王》

  【之】

1、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代詞,您)──《荊軻刺秦王》

2、秦王購之金千斤(代詞,指樊將軍的首級)──《荊軻刺秦王》

3、爲之奈何(代詞,這件事)──《荊軻刺秦王》

4、願得將軍之手記以獻秦(結構助詞,的)──《荊軻刺秦王》

5、頃之未發(用在時間副詞後面,湊足音節,不譯)──《荊軻刺秦王》

6、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結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荊軻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