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人教版高一上冊《中國現代詩三首》知識點

人教版高一上冊《中國現代詩三首》知識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現代詩是十分有趣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人教版高一上冊《中國現代詩三首》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上冊《中國現代詩三首》知識點

(一)《再別康橋》

1.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國留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週刊,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

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等。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爲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2.《再別康橋》寫作背景

關於《再別康橋》的寫作時間和緣起也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1920年徐志摩遠渡重洋,在倫敦劍橋大學,度過了一年多真正悠閒自在的日子。在風景秀麗的康河兩岸,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裏,臨到他要離開倫敦的前夕,在一個美麗的黃昏,他在康橋上漫步,流連忘返,寫下了這首詩。

另一種說法是,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途中。他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

3. 逐節講析並評價

第一節,連用三個“輕輕的”,向西天的雲彩招手作別,給全詩定下抒情基調既有難捨難離的真情,又有淡淡的無奈與感傷。

第二節,寫了岸邊的柳樹,“金柳”是夕陽下的柳樹的生動色彩的描繪,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態的美好,又傳達出詩人的'無限歡喜和眷戀之情。誰能夠捨得離開美麗的新婚呢?“豔影”“盪漾”在“我的心頭”,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第三節,寫了康河的水草,綠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搖,愜意平靜。並有向詩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不僅物我合一,而且表達了詩人對康河的永久戀情,願意永遠留在康河,“生於斯,長於斯”。

第四節,寫榆樹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斕,浮藻間好像沉澱着彩虹做的夢境。融情入景,將人帶入夢一般的意境中。

第五節,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在流連忘返的觀景過程中,詩人似乎已經忘了他即將要離開,撐着長篙去尋找那“彩虹”似的夢。到晚上歸來時,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樂的情緒達到了頂點。

第六節,物極必反,樂極生悲,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情緒低落下來。於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離別的傷感的笙蕭,詩境恢復寂然。連夏蟲好像也體會到了離別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充滿了無法化解的離愁別緒,將詩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極致。

第七節,與開頭呼應。詩人是那樣不捨得離去,卻“不帶走一片雲彩”,不願驚動心愛的康橋,不捨得讓康橋與我一同傷感。這一節不是對第一節的簡單重複,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戀。同時也有一種灑脫的韻味。

(二)《死水》

1.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詩人,文史學者。五四運動後開始發表新詩。早年參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體詩。他的詩具有極強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氣質。代表作《紅燭》、《死水》具有沉鬱奇麗的藝術風格,整齊、和諧的藝術表現,影響頗大。另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等研究頗深,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古典新義》、《楚辭校補》等專著。

2.《死水》寫作背景

對《死水》的寫作時間和寫作緣起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爲,1922年聞一多赴美留學。他不堪忍受身爲中國人受到的歧視,寫過多篇愛國主義詩篇。1926年他懷着對祖國的渴念和期望從美國歸來,但北洋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讓他極爲失望,他痛呼:“我來了,我喊一聲: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正是這種爲現實所冷卻了的愛和期望,成爲本詩的深層根基。

3.《死水》逐節簡析

第一節,總寫這是一溝凝滯的死水。它已風吹不動,腐爛到極點,沒有一點活力了,作者悲憤地怒吼“不如讓它徹底爛掉”。

第二節,主要從色彩、光澤上靜態描寫水的骯髒和污濁,用“翡翠”“桃花”“羅綺”“雲霞”等華美事物描摹死水,揭示死水華美外表下黴變的本質。

第三節,從動態上描寫死水的腐爛變質。

第四節,以動襯靜,寫出死水的死寂。

第五節,詩人在前四節的基礎上,忍不住內心的激憤,用堅決的口氣揭露“死水”真面目,指出它逃脫不了覆滅的命運。

4.“死水”的象徵意義。(討論)

明確: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幾種說法:(1)“死水”象徵美國社會。那是一個外表繁華,內裏充滿罪惡的社會。(2)象徵北洋政府。當時北洋軍閥政論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慨。(3)象徵黑暗的中國。

5. 表現手法解說

(1)藝術構思獨具匠心。不說變“醜”爲“美”,而說讓“醜”更“醜”,“醜”至滅亡,再造新“美”,從而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憤激之情和對新社會的熱望。

(2)反諷手法(見上)。這是詩人借鑑了西方現代派始祖之一的法國詩人波德萊爾“以醜爲美”的主張和技巧,詩中加速“死水”的腐爛後出現了一些“奇怪”景象,銅鏽成了“翡翠”,鐵鏽出了“幾瓣桃花”,“油膩”織出“羅綺”,“黴菌”蒸出“雲霞”,“死水”釀出“綠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聲”……這些怪異現象,正是作者對死水一樣的現實社會的無情嘲笑和諷刺。

(3)具有三美特色。當時聞一多等人倡導“現代格律詩”,要求每行字數一樣,音步也一樣,如第1、2句,“我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讀起來自有一種整齊的音律美。同樣,全詩5節20行,每一行都是9個字,既有外形的建築美,又因每節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韻,節奏感強,具有內在的音樂美。

(三)穆旦《讚美》

1. 作者簡介

穆旦,原名:查良錚,著名詩人和詩歌翻譯家。1947年參加後來被稱爲“九葉詩派”的創作活動。

主要著作有:詩集《探險隊》(1945)、《穆旦詩集(1939-1945)》(1947)、《穆旦詩選》(1986)等,及《歐根奧涅金》(1957)、《唐璜》(1980)、《英國現代詩選》(1985)等大量譯詩。

2.《讚美》寫作背景

穆旦,在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師生從長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邊城昆明。1940年留校。1942年毅然加入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這些經歷對他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抗戰以來穆旦的心靈和肉體受到了雙重考驗,長沙至昆明的艱苦之旅,在詩人眼前展開的是烽火連天、山河破碎的現實,使他產生對民族生存現狀的痛苦記憶。這種見聞和經歷引起詩人對堅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讚美》充滿了對中華民族堅韌的生存力的禮讚。

3.《讚美》簡析

全詩篇幅較長,內容豐富,意象紛紜而含蓄,給理解帶來許多困難。但是隻要緊扣民族的悠長曆史、浴血的艱難年代和人民苦難而充滿希望的生活鬥爭這三點,並結合全詩哀歌式的藝術風格來分析這些意象,就可以比較容易地體察到它的內蘊。

講析評價:全詩共分四節。

第一節,詩人彷彿站在歷史的高度,俯瞰中國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羣展現於讀者面前:遼闊而美麗的大地,起伏不盡的山巒,數不盡的山莊,美麗的河流與草原,動聽的雞鳴與狗吠,在這片呼嘯着乾燥的風的荒涼的土地上,在低壓的暗雲下,滾滾東流水唱着單調的歌。在這宏大的背景下,又一幅苦難深重的民族生活圖景展示出來:說不盡的悲哀,憂傷的眼睛,恥辱生活中佝僂的人民……其實裏面包含着詩人深沉的愛,他堅信一個偉大的事實“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第二、三節,寫到了一位農夫的覺醒和勇敢鬥爭,他以必死的決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義大勇正是整個民族已經覺醒並付諸行動的必然結果。

第四節 , 表達的仍然是詩人“無言的痛苦”,他爲這災難深重的民族而痛苦,爲民族難以擺脫的現實而痛苦,但是“一個民族已經起來”,深深痛苦背後我們可以感受的是一顆不屈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