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小狗包弟》導學案設計

《小狗包弟》導學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學習目的】

《小狗包弟》導學案設計

1、掌握本文的敘事線索和感情變化,領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爲;

2、認識大革命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學習巴金敢於自我剖析的勇氣和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

3、細讀文章,學習作者巧妙的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和寫作水平。

  【目標難點】

1.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爲;

2.揣摩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學法指導】

誦讀法 探究法 討論法

【知識鏈接】

【品思題目】

初讀題目,很容易知道本文是一篇描寫動物的文章,此文處於散文單元,定然是通過動物小狗的描寫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文章,就要留心文章中最觸動心靈的地方,那裏或隱或顯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而題目稱小狗爲“包弟”,這是很讓人動心的地方,給狗一個名字很正常,但稱狗爲“弟”就是一個吸引讀者閱讀的第一點。

寫物的散文,一定要選擇與此物有關的各種事情,讓這些故事圍繞一箇中心進行,散文的特點“形散神不散”在類似的文章中更是集中體現。散文成功的關鍵在於它的巧妙構思,那麼,本文的構思應當是欣賞的另一個妙點所在。讀散文,隨着點滴趣事感觸作者的心動。在散文的閱讀中體驗人生,品味人生,當是此文閱讀給人的最好回饋。

【走進作者】

1、作者簡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後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說,又發表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回憶自己在“大革命”中的遭遇和內心感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勳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2、作者背景

在巴金的創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時期是兩個高峯。

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憑藉他的小說創作贏得了廣大讀者,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對封建制度、封建禮教以及人類一切黑暗現象的暴露與鞭撻,對光明未來的希望與熱切呼喚,這些構成了他的小說的基本主題。

進入新時期,年屆古稀的老作家仍然嫉惡如仇,筆鋒直指剛剛逝去的惡夢一樣的專制年代,深刻反思這段歷史、反思自身及整個民族的弱點,呼喚人性的覺醒與復歸。他是這一幕悲喜劇的親身經歷者,甚至有時不自覺的充當着某種角色,因而筆端流露出來的切膚之痛便具有了特別深刻的含義。適應於直接宣泄內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選擇了更便於袒露自己心跡的文體──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傳達某種情緒、某種感受,而無暇去經營純粹的技巧了,這正是劫後餘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愛與可敬之處。當被虛僞與矯飾矇蔽雙眼達數十年之久的人們再一次面對這樣一種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學作品時,他們的靈魂不由得不悚顫、他們的內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鳴。可以說,迄今爲止,巴金在新時期文壇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確立的。從1978年起,他開始寫作《隨想錄》,陸續在香港《大公報》和《文匯報》等報刊上發表。到1986年9月,巴金以82歲高齡完成了150篇,凡42萬字的五集《隨想錄》的寫作,並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含《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影集》等五個集子。《小狗包弟》即選自其中的《探索集》。

  【學習過程】

一 品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看準字形:

1.讀準字音

租賃( ) 解剖( ) 吠叫( ) 墮入( )

懺悔( ) 駕馭( ) 一撮灰( ) 作揖( )

2.注音並組詞

撕( ) 墮( ) 茵( ) 飛蛾( )

廝( ) 墜( ) 蔭( ) 娥( )

揖( ) 葺( )

輯( ) 茸( ) 緝( )

二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概述內容

2.按照故事的情節發展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並歸納各段的段意。

3.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

三 課文鑑賞

1.形象鑑賞

(1)小狗形象:找出描寫包弟的句子,在作者筆下,小狗包弟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提醒:正面、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明確:

(2)作者形象:

①如此可愛的小狗,“我”爲什麼要捨棄它?

②小狗包弟送走後,作家的內心是如何變化的?爲什麼?

③作家爲什麼會輕鬆?

④他爲什麼會沉重?

⑤這種包袱使作者不斷的自我譴責,請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話是表明作家的自責的?

⑥我們說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可是時間能撫平心靈上的創傷嗎?倒數第三段作家寫了時光的流逝,又寫了庭院景況的改變,目的是什麼?

⑦總結“我”的感情脈絡:

(3)課堂討論(探討文章的思想價值 )

① 對於作家爲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爲,我們該如何看?

②巴金的懺悔有什麼意義?

2.結構選材鑑賞:

(1)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麼意義?

(2)作者反映“大革命”的現實,爲什麼要寫一條小狗?

3.表達技巧鑑賞:

四 小結:

《小狗包弟》看似寫物,實是寫人,是《隨想錄》中衆多“懺悔錄”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嫺熟的筆法、巧妙的構思、真率強烈的感情,在批判專制時代黑暗與罪惡的同時,反省自身的弱點,是從覺醒了的現代知識分子心靈中流淌出來的詩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同步練習】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款(kuǎn)待 揪(qiǔ)回來 欠債(zhài)

B.呻(shēn)喚 作揖(yī) 浩劫(jié)

C.拍攝(shè) 吠(fèi)叫 解剖(pōu)

D.蕭珊(shān) 叱(chì)罵 熬煎(jiā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作揖 歉意 舌頭舔 B.厭倦 說謊 添了血跡

C.租賃 蟲蛀 逆來順受 D.公寓 俱樂部 綠草如蔭

3.下列文段空白處依次應填的關聯詞最恰當的一組是( )

狗來了,是一條日本種的黃毛小狗,______,而且有一種本領:它有什麼要求時就立起身子,把兩隻前腳______在一起不停地作揖。這本領不是我那位朋友______出來的。它還有一位瑞典舊主人,關於他我毫無所知。他離開上海回國,把小狗送給接受房屋租賃權的人,小狗就歸了我的朋友。小狗來的時候有一個外國名字,它的譯音是“斯包弟”。我們______了這個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A.乾乾淨淨 並 訓練 簡化 B.乾乾淨淨 叉 調教 捨棄

C.清清爽爽 並 調教 捨棄 D.清清爽爽 叉 訓練 簡化

4.下列加粗的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 )

A.評論結束,他走不動,讓專政隊拖着他遊街示衆,衣服撕破了,滿身是血和泥土,口裏發出呻喚。

B.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訪問上海,來我家作客,對日本產的包弟非常喜歡,她說她在東京家中也養了狗。

C.聽妹妹們說,我們在廣州的時候,睡房門緊閉,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門口等候我們出來。它天天這樣,從不厭倦。

D.晚上附近的小孩時常打門大喊大嚷,說是要殺小狗。聽見包弟尖聲吠叫,我就膽戰心驚,害怕這種叫聲會把抄“四舊”的紅衛兵引到我家裏來。

5.選出括號中對加粗字作用或修辭手法理解不準確的一項( )

A.後來他回來了,大概是給人揪回來的,說他“裏通外國”,是個反革命,批他,鬥他。他不承認,就痛打。(引用)

B.當時我已經處於半靠邊的狀態,傍晚我們在院子裏乘涼,孩子們都勸我把包弟送走,我請我的大妹妹設法。(象徵)

C.我們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業者,原先是某工廠的老闆,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籬。有人到他家去抄“四舊”了。(引用)

D.包弟變成了我們家的一個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時常打門大喊大嚷,說是要殺小狗。聽見包弟尖聲吠叫,我就膽戰心驚。(比喻)

6.選出填入下文空白處最妥當的一項( )

包弟在我們家待了七年,同我們一家人處得很好。它不咬人,見到陌生人,在大門口吠一陣,我們一聲叫喚,它就跑開了。夜晚籬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過,它聽見某種聲音就會朝着籬笆又跑又叫,______,______。它在院子裏和草地上的時候多些,有時我們在客廳裏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會進來作幾個揖,討糖果吃,引起客人發笑。

A.常常嚇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也只是叫幾聲就安靜了

B.叫聲的確有點刺耳,但它忠實地看守着我們的安全

C.叫聲的確有點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幾聲就安靜了

D.常常嚇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忠實地看守着我們的安全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題。

包弟送走後,我下班回家,聽不見狗叫聲,看不見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進屋,我反而感到輕鬆,真有一種甩掉包袱的感覺。但是在我吞了兩片眠爾通、上牀許久還不能入睡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來想去,我又覺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麼,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現的不是搖頭擺尾、連連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給割開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僅是小狗包弟,連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爲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我就這樣可恥地開始了十年內亂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一方面責備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讓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墮入地獄。我自已終於也變成了包弟,沒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運。……

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我仍然住在這所樓房裏,每天清早我在院子裏散步,腳下是一片衰草,竹籬笆換成了無縫的磚牆。隔壁房屋裏增加了幾戶新主人,高高牆壁上多開了兩扇窗,有時倒下一點垃圾。當初剛搭起的葡萄架給蟲蛀後早已塌下來掃掉,連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卻添了一個大化糞池,是從緊靠着的五層樓公寓裏遷過來的。少掉了好幾株花,多了幾棵不開花的樹。我想念過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綠草如茵的時節,她常常彎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雜草,在午飯前後她有時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場大夢。滿園的創傷使我的心彷彿又給放在油鍋裏熬煎。

這樣的熬煎是不會有終結的,除非我給自己過去十年的苦難生活作了總結,還清了心靈上的欠債。這絕不是容易的事。那麼我今後的日子不會是好過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過來了。

即使在“說謊成風”的時期,人對自己也不會講假話,何況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說: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7.第一節中兩個“包袱”的具體意思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自己終於也變成了包弟”,爲什麼說“終於”,表達了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節主要藉助什麼回憶往事的?說說其所用藝術手法及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節選部分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主要是如何表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廢園外 巴金

①晚飯後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這裏來了。

②從牆的缺口望見園內的景物,還是一大片欣欣向榮的綠葉。在一個角落裏,一簇深紅色的花盛開,旁邊是一座毀了的樓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樓前一排綠欄杆還搖搖晃晃地懸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開得正好,大的花瓣,長的綠葉。這些花原先一定是種在窗前的,我想,一個星期前,有人從精緻的屋子裏推開小窗眺望園景,讚美的眼光便會落在這一簇花上。也許還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園中的花樹,把年輕人的渴望從眼裏傾注在紅花綠葉上面。

④但是現在窗沒有了,樓房快要傾塌了。只有園子裏還蓋滿綠色,花還在盛開。倘使花能夠講話,它們會告訴我,它們所看見的窗內的面顏,年輕的面顏,可是,如今永遠消失了。花要告訴我的不止這個,它們一定要說出八月十四日的慘劇。精緻的樓房就是在那天毀了的,不到一刻鐘的功夫,一座花園便成了廢墟了。

⑤我望着園子,綠色使我的眼睛舒暢。廢墟麼?不,園子已經從敵人的爆炸物下復活了。在那些帶着旺盛生命的綠葉紅花上,我看不出一點被人踐踏的痕跡。但是耳邊忽然響起一個女人的聲音:“陳家三小姐,剛纔挖出來。”我回頭看,沒有人。這句話就是在慘劇發生後的第二天聽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過這個園子,不過不是在這裏,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樓房的後邊。在那個中了彈的防空洞旁邊,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記不起了,躺着三具屍首,是用草蓆蓋着的。中間一張草蓆下面露出一隻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隨便一看,誰也不會想到這是人腿。人們還在那裏挖掘。遠遠地一個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從炸塌了的圍牆缺口看進去,七八個人帶着悲慼的面容,對着那具屍體深思。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識的罷。那個中年婦人指着露腿的死屍說:“陳家三小姐,剛纔挖出來。”以後從另一個人的口裏我知道了這個防空洞的悲慘故事。

⑦一隻帶泥的腿,一個少女的生命。我不認識這位小姐,我甚至沒有見過她的面顏。但是望着一園花樹,想到關閉在這個園子裏的寂寞的青春,我覺得心裏被什麼東西搔着似地痛起來。連這個安靜的地方,連這個渺小的生命,也不爲那些太陽旗的空中武士所容,兩三顆爆炸物帶走了年輕人的渴望。爆炸物毀壞了一切,甚至這個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這樣地逃出囚籠,這個少女是永遠見不到園外的廣大世界了。

⑧花隨着風搖頭,好像在嘆息。它們看不見那個熟悉的窗前的面龐,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慼罷。

⑨但是一座樓隔在它們和防空洞的中間,使它們看不見一個少女被窒息的慘劇,使它們看不見帶泥的腿。這我卻是看見了。關於這我將怎樣向人們訴說呢?

⑩夜色降下來,園子漸漸地隱沒在黑暗裏。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搖頭的姿態還是看得見的。周圍沒有別的人,寂寞的感覺突然侵襲到我的身上來。爲什麼這樣靜?爲什麼不出現一個人來聽我憤慨地講述那個少女的故事?難道我是在夢裏?

臉頰上一點冷,一滴溼。我仰頭看,落雨了。這不是夢。我不能長久立在大雨中,我應該回家了。那是剛剛被震壞的家,屋裏到處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1.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繪花,你認爲作者的意圖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繫上下文,寫出對“這樣地逃出囚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10段中,作者連用三個問句,其作用是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第一段中“走着走着我又走到這裏來了”,“又”字寫出了作者對小園的留戀,這裏是他在戰亂中能得到慰藉的地方。

B.“陳家三小姐,剛纔挖出來。”這句話兩次出現,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又直接抒發了作者滿腔仇恨的感情。

C.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對年輕生命被扼殺的無限痛惜和對卑劣、兇殘的日本侵略者的無比憤恨。

D.未段寫雨,有明顯的象徵意味,既寫出了當時形勢的險惡,又表現了對抗日暴風雨早日到來的企盼。

E.本文寫少女的死,只拈出一個細節來刻畫,不去作平鋪直敘的交代,這樣寫給人印象更爲鮮明強烈。

  《小狗包弟》導學案答案

一 1.租賃(lìn ) 解剖(pōu ) 吠叫(fèi ) 墮入( duò ) 懺悔( chàn ) 駕馭( yù ) 一撮灰(cuō ) 作揖( yī )

2.辨析字形

撕破/廝殺 墮入/墜入 綠草如茵/綠蔭 里程碑/歷程 飛蛾/嫦娥

作揖/編輯/通緝/修葺/毛茸茸

二 1.寫的是作者在“大革命”期間無力保護自己家中的小狗免遭劫難的一段恨事。這條喚做“包弟”的小狗乾淨而乖巧,深得作者一家人和來客的喜愛。但是“大革命”來了,它卻成了家中的一大包袱,因爲它的叫喚可以隨時引來抄家的不速之客。目睹鄰居被抄家的慘狀,“我”終於決定把包弟送到醫院供科研人員做實驗用。小狗包弟從此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還時常懷着悔意刻骨銘心地想念它。

2.第一段(1)一位藝術家和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