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課文《勸學》教案大綱

高二課文《勸學》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勸學》是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課文教案,一起來看一下吧。

高二課文《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度的論述。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教學重點﹞

瞭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度的論述。

﹝教學難點﹞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是否總有些困惑?有人說,我整天冥思苦想,埋頭看書,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說,我上課真的是認真聽講了,也覺得聽懂了,但是一做題就不會了;有人說,我認真努力地學習了,付出了,可考試總是成績平平。我們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臥薪嚐膽,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對現實中的自己又總是有些無奈。今天,讓我們走進荀子,走進他的《勸學》,希望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幫助我們走出困惑,給我們指明一條前行的路。

二、解題

勸,勸勉,鼓勵。學,學習。

三、分析課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們已經粗略地翻譯完了這篇課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生答:學不可以已,學習是不能夠停止的。)

2.從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看,這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章,讓我們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學究,穿着灰色長袍,正襟危坐,拖着長腔,講着一堆枯燥、乏味、單調的大道理時的情形。這篇文章是這樣嗎?

(二)讓我們分析第二段(學生齊讀,老師糾正讀音)。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幾個比喻句?(學生回答:五個)請讀出並翻譯前兩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卻比蓼藍的顏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結成的,卻比水溫度低得多)經過提取的過程,靛青不再是蓼藍的顏色,經過凝結的過程,冰的寒冷也不同於水,說明經過某種人爲或自然的變化過程,事物可以改變原有的性質。第一句已發展成固定的成語。(學生回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裏是說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們還記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這個比喻說明什麼嗎?(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那麼就此看來,這兩個比喻是爲了說明什麼呢?(答:因爲荀子提出的“性惡論”,說明人經過一定的學習,本性就會發生變化,知識就會豐富,能力就會提高。)

2.那麼通過學習改變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覆到過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個比喻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個比喻是什麼?(答: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雖又槁暴,不復挺者,輮使爲然也。並翻譯: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合乎圓規,即使又曬乾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爲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已經改變的本性,是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特性的,學習對於人的本性的改變有着決定的不可逆轉的作用。

3.略講: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說明學習可以改變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發展變化。同樣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經過廣泛地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培養品德,鍛鍊才幹,成爲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

4.請同學們概括本段所講的內容。(答:學習的意義)學習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三)朗讀第三段。(老師正音)

1.第一句話的前半部分講到了思和學,強調的是什麼?(答:學習。)後半部分,用了哪個比喻句?(答: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用這個比喻來說明學習的作用可以開闊人的視野。)

2.找出四組比喻句並翻譯: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②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順着風呼喊,聲音並沒有加大,但聽的.人會聽得清楚)③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達到。藉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絕,橫渡。藉助船隻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卻能橫渡江河。)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淺顯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來的,但它卻是作者細心安排的,是爲了說明一定道理的。我們思考:“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種效果的獲得,是由於人的本身固有條件發生了變化嗎?(答:不是。)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麼原因纔有這種效果呢?(答:是善於藉助外物“登高,順風,假輿馬,假舟楫”的緣故,憑藉外界條件,無論是自然條件還是人工條件,都能幫助我們彌補不足。)自然導出本段最後一句“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生通性),根據這個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並沒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爲君子,是因爲君子善於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罷了。

請一位同學概括本段的內容:學習的作用是彌補不足。

(四)導入下一段:學習能夠改變、提高自己,能夠彌補不足,那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第四段。大家齊讀第四段。並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個)。

1.先分析前四個比喻句。(學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由土到山,是一個由少到多的積累過程。)這是哲學上的一個量變過程,堆積成高山,那裏的氣候條件就發生了變化,請大家用地理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答:迎風坡降雨等),是哲學上講的質變,是一個飛躍。(用同樣的方法分析“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相反“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明不積累就將一事無成。找一位同學概括這四句話所強調的內容是什麼。(生答:學習要善於積累。讓學生聯繫生活說說積累的好處,學生說及:我們的讀書筆記,成語,名言警句等的積累是一種量變過程,伴着積累,伴着成長,氣質就發生了變化,是質變過程。)

2.要想做到長期積累,我們該如何做呢?讓我們分析下兩組比喻句。第一組比喻:騏驥與駑馬對比,說明客觀條件的優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只要堅持就能取得成功,(爲了活躍氣氛,更易於理解,舉龜兔賽跑的故事。)第二組比喻:“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生舉鐵杵磨針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實,說明做事要堅持不懈。)

3.做到堅持不懈還不夠,我們還必須做什麼呢,請看最後一組比喻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學生譯出兩個定語後置的句子,說出“上”與“下”的用法以及實詞“強”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學生說出“寄託”的古今異義)通過蚓與蟹對比,說明學習要專心。

四、略析論證方法

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五、分析語言特色

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並不是開始我們所想象的老學究那枯燥、乏味的說教。

六、總結

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好文章,每個社會、每個時代都會賦予它新的內涵,我們推想荀子寫此文的初衷,是針對自己提出的“性惡論”中的“惡”採取的一種措施,要加強後天的學習,來增強自身的修養,去除惡的本性,改變自己不良的天性,成爲有學問、有修養的謙謙君子。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應該超越古人,上升到我們這個時代的高度:我們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因爲學習能開闊人的視野,學習能增長人的學識,學習能改善人的生活,學習能提高人的品位,學習能改變人的命運。請學生舉例子(張海迪、海倫·凱勒……)

七、作業

1.寫一篇一二百字勸學文字。

2.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