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贈黎安二生序》原文+譯文+教學設計

《贈黎安二生序》原文+譯文+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原文】

《贈黎安二生序》原文+譯文+教學設計

趙郡蘇軾,餘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餘,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餘。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覆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爲贈。餘曰:「餘之知生,既得之於心矣,乃將以言相求於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於斯文,裏之人皆笑以爲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於里人。」餘聞之,自顧而笑。

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餘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爲笑於裏之人。若餘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於笑乎?

然則若餘之於生,將何言哉?謂餘之迂爲善,則其患若此;謂爲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於解里人之惑,則於是焉,必能擇而取之。

遂書以贈二生,並示蘇君,以爲何如也?

 【譯文】

趙郡蘇軾,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學友。他從蜀地寫信寄到京城給我,讚揚蜀地的學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帶着他的文章幾十萬字,安生帶着他的文章也有幾千字,屈駕前來看我。我讀他們的文章,確實氣勢壯闊,風格雄偉,善於反覆辨析,把事理說得很深透.他們的才情、筆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們二人確實可以說得上是特別傑出的人才,而蘇君也的確可以說是善於識別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後,黎生補任江陵府司法參軍。臨走的時候,請我寫幾句話作爲贈別。我說:“我對你的瞭解,已經放在心裏了,還需要用言辭表達出來麼?” 黎生說:“我和安生學習古文,同鄉鄰里都譏笑我們,認爲是迂闊。現在請您寫幾句話,是想解除同鄉鄰里的糊塗看法。”

我聽了這話,想想自己,不禁笑了。世上迂闊的人,有誰比我更厲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訓,卻不懂得迎合當世;只知道立志於聖賢之道,卻不懂得隨同世俗。這就是我爲什麼困頓到現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闊,有誰比我更厲害呢?現在你們的迂闊,只因文章不合世俗,這不過是小的迂闊罷了,還擔心被同鄉鄰里譏笑。像我的迂闊可就大了,如果你們拿了我的話回去,將要得到更多的責怪,豈能只停留在譏笑上呢?既然這樣,那麼我將對你們說些什麼好呢?說我的迂闊是好的,可是它的禍害卻是這樣;說它不好,那麼雖然可以迎合現代,但一定違背古訓,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離聖賢之道了。你們還是不要急於解除同鄉鄰里的糊塗認識吧,這樣就一定能夠在古文、時文;道、世俗這方面作出選擇。

我於是寫了這些話贈給二位,並且拿給蘇君看,你們認爲怎麼樣呢?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以“迂”爲善,對“道”不渝的忠誠。

2、理解“迂闊”在文中的內涵和在結構上的作用。

3、鑑賞作者正話反說的表現手法和效果。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以“迂”爲善,對“道”不渝的忠誠

 教學難點:

正話反說的表現手法和效果

教學進程:

  一課

 一、作者介紹

曾鞏,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嘉佑二年(1057)進士。歷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實錄檢討官,官至中書舍人。曾鞏出自歐陽修門下,完全接受了歐陽修先道而後文的古文創作主張,而且比歐陽修更着重於道。因此,曾鞏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較少的一家。但曾文長於議論,他的政論文,語言質樸,立論精闢,說理曲折盡意。如《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紆徐委備,近似歐陽修文。記敘文亦常多議論,如《宜黃縣縣學記》、《墨池記》都於記敘中縱談古今。曾鞏亦能詩,今存詩400餘首,以七絕成就較高,但爲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視。著作今傳《元豐類稿》50卷,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

二、背景資料

這是一篇應黎生之求而寫的贈序,寫於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蘇軾寫信推薦給曾鞏的朋友。他們從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來京師就正於曾鞏,也是“以文會友”之意。不久,黎生補任江陵府司法參軍。行前,應二生之請,曾鞏寫了這篇著名的文章。

 三、疏通文句

重點研討下列詞句:

第一段:既而 顧 誠 閎壯 馳騁 雋偉 固 知

第二段:頃之 以爲 既 以言相求於外

第三段:信  志 同 不自知 特 以 庸詎

第四段:然則 其

 四、理解內容

1、概括各段大意

(一)介紹黎安二生。

(二)寫黎生臨別求序之緣由。

(三)作者自敘述“迂闊”。

(四)深入一層展開議論。

2、本文寫黎安二生,卻先寫蘇軾,再寫蘇軾來信贊二生,然後寫其人其文,有何用意?

以文壇大師烘托黎安二生,突出二生文才。

3、哪兩個詞是本文的.“文眼”,在文中該如何理解?(課後練習一)

“迂闊”,文中指不合世俗之風。

4、如何理解黎安二生的“小迂”與自己的“大迂”,作者對自己的“迂闊”持什麼態度?

黎安二生的“小迂”爲“文”之迂,是文風問題;自己的“大迂”爲爲人之迂,“道”的問題。作者以“迂”爲善,表現決不附和頹傾的世風,對“道”的不渝的忠誠,及我行我素、無所畏懼、勇於躬行直道的可貴精神。正話反說,譏世之詞。有力的爲自己作了辯護。

  五、賞析寫法

1、正話反說

作者前文極力鋪陳藻飾黎安二生文才,正是爲了說明後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名之。顯示了世俗的謬誤。正話反說,文曲意直,顯示內在的鋒芒。

2、意境含蓄

諸多憤世之氣,盡在深蘊之中。

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