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上冊《回聲》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回聲》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回聲》教學反思一

二年級上冊《回聲》教學反思

一、以“小組合作學習”爲主,學習生字

師:接下來我們學習這個故事,你們願意嗎?想不想像剛纔這位老師一樣地來讀讀這個故事?現在我們就以小組爲單位學習這些生字吧!

1、學生小組學習識記生字。

第一步:自由讀課文,圈劃生字,讀準字音,分析字形,思考怎樣記住生字。

第二步:以小組爲單位,討論用怎樣的方法記住每個生字。

第三步:組長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師:剛纔的要求都清楚了嗎?現在就請大家先自己讀課文,識記生字吧!

學生開始學習生字,教師巡迴指導檢查。

2、識字情況反饋。

(1)、學生彙報生字的識記方法。

(2)、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

師:現在我們就來考考大家對這些生字掌握得怎麼樣了?(出示詞語)

小組朗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二、讀課文。

1、小青蛙聽到了什麼聲音?想一想,這些聲音是小青蛙在哪兒聽到?媽媽是怎樣回答小青蛙提出的問題的?指生讀一讀。

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啓發小組合作讀書,思考:

(1)小青蛙是怎麼弄明白這是回聲的?媽媽不但告訴了小青蛙這是回聲,還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誰來說說這個實驗是怎麼做的?從青蛙媽媽的話裏,你知道了什麼?

(2)出示句子,填空

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 )一顆石子,(扔進 )河裏,河水被激起( 一圈圈波紋 )。波紋(碰到河岸 ),又一圈圈地(蕩 )回來。

3、 你能用上“因爲……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青蛙爲什麼能聽到自己的回聲嗎?

《回聲》教學反思二

《回聲》是二年級人教版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第八單元的主題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熱愛科學,這篇童話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的語氣。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對於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回聲比較抽象,學生能聽得見但看不見,摸不着。要理解它的產生原因是重難點,而低年級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讓靜變動、化難爲易呢?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講青蛙媽媽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河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又蕩了回來。顯然,理解第四自然段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這裏我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水波的變化,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取得較好的效果。接着指導學生理解媽媽的那一段話,先讓學生聽老師範讀,接着讓學生與同桌交流:你明白了什麼?然後全班彙報,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回聲是怎麼產生的。這麼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較好地突破難點。

本課課文的語言淺顯,內容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爲了突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我把讀貫穿全文。我在朗讀教學中採用了齊讀、默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帶動作讀等方式。讓學生經歷了一個自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我在本課教學中還創設了一定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語境中邊讀邊悟,感受小青蛙的不同語氣,讀出小青蛙的歡快和奇怪的語氣。

爲了拓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我還進行了課外知識的拓展,讓學生從物理學的角度瞭解回聲的定義,並收集兒歌《回聲》進行課內閱讀,讓孩子們瞭解有關更多回聲的趣事。課後還推薦《山會說話嗎?》,讓學生自由閱讀,指引學生的學習向課外延伸,向生活拓展,爲孩子的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人說,語文課堂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正是如此,在這一節課上,由於在設計的時候沒能挖到一條主線,基本上都是按課文一段一段地進行教學,結果學生學起來的時候,自主性就沒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對於學生感情朗讀的指導方面,還有待加強,今後我要在這方面繼續努力,學習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