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教案

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採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與人的利弊關係。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教案,一起來看一下吧。

二年級上冊《我是什麼》教案

教材簡析:《我是什麼》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章。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人類關係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所以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今天我們就來猜幾個。如果你猜對了,那就把它寫在黑板上。(謎語略)(板書:風、雲、雨、雪)

2、談話揭題

師指黑板:同學們,請你仔細觀察一下,發現什麼了?(雨水有關;自然現象等)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他們有關的課文——(板題:我是什麼)

誰願來讀題,指讀,正音

二、新課學習

1、自讀課文

師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2、認讀生字

a.多媒體出示帶拼音生字:指生讀。開小火車讀。齊讀。

b.出示去拼音詞語。

指生認讀。開雙軌火車讀。隨機點讀。

3、指讀課文

指生分節讀課文。其他同學想一想,“我”是什麼?

指生說,再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我們都變成什麼了?

4、析讀1——3自然段

(1)生讀第一自然段

指生說水變成什麼了,師隨機板貼:汽、雲圖

(多媒體演示:水變成汽的過程)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告訴大家。指生說。

(師隨機出示: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齊讀這句話。

生邊看邊答汽又變成什麼了?。

(師出示: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

誰能來讀讀這句話。

指讀——師讀

出示:“飄浮”和“漂浮”,比較兩詞的不同,看圖說話。

(多媒體演示:白衣服、紅衣服、黑衣服)生選擇最喜歡的衣服讀一讀。

生自由讀。指生分角色讀句子

生提問,生回答。

生齊讀這句話。

(2)生讀第二自然段

指生讀第二自然段,請生評議。

師:這會兒我又變成什麼了?生答師板貼雨、雹子、雪圖。

想讀的小朋友一起來讀!

多媒體出示這一段填空,師:通過剛纔的朗讀你能說說括號裏是什麼?

指生說(出示:落、打、飄)

你們能說說爲什麼要這樣填嗎?能換一下位置嗎?指生說。

(3)指生上臺給黑板上的圖片排序。其他同學在練習紙上畫一畫。

請生來說說排序的理由

(4)播放音樂,師小結第一段、第二段的過程,請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師伴音樂朗讀第三段。

請生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指生讀——想讀的一起讀

師:水多會變哪!除了課文中告訴你的,小朋友們,你知道水還會變成什麼嗎?

(出示:露珠、冰、霧等)

三、生書寫練習。

四、小結。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進行設計。

一、謎語激趣,整體感知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低年級小學生好表現,愛說愛動,喜歡遊戲,我針對本課中水所呈現出的不同形態,蒐集了幾組謎語,如“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他不怕,大風一吹他就走。”又如“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自天上來”等。上課伊始,隨着謎語的逐組出示,學生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然後不着痕跡地引出這些謎底之間的聯繫——自然現象,讓學生帶着極大的興趣進入本課的.學習中。讓學生到課文中自己去解開這個謎底——“我”究竟是誰?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感知課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我”就是“水”。

二、形式多樣,主動識字

識字對於低段小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學好字詞爲今後讀好課文,開展有效閱讀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但是機械單調的識字方式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嚴重的負面效應,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因此,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識字認詞。噹噹小老師,開開小火車,找找他的孿生兄弟,讀文識字等,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主動識字,不亦樂乎。

三、角色體驗,理解朗讀

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要特別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在每個環節中,我都十分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通過創設情境,將自己想象成水、汽、雲、雨、雹、雪等與文本進行互動,讓學生自然而然的走進文本,融入文本,在分析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將文本感情地朗讀。其間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如自讀、全班齊讀、小組內合作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樣化的朗讀形式使學生動腦動口,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昇華。同時,我主張讓學生當堂質疑,在學的過程中學生所發現的問題通常都有其獨特的重要價值,如在理解白、紅、黑三件衣服時,我讓三名學生分角色表演讀,其間有部分學生表露出模棱兩可的不解神情,我乘勢讓學生說說有什麼問題,學生隨即提出了“爲什麼會有三件不同的衣服?它們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等問題,這時立刻就有許多學生舉起小手躍躍欲試……學生在自問自答中解決了問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教師巧妙地啓迪學生的思維,細心地呵護並努力滿足學生這種需求,使課堂真正成爲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臺。

四、多媒體輔助,昇華感悟

本教材是一篇知識性的科普短文,全文圍繞一個“變”字,講述了水在自然界中的許多變化形態。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十分缺乏,我用電腦課件製作出生動形象的畫面應用到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複雜深奧的自然常識變得一目瞭然,淺顯易懂,提高了教學質量,豐富了感性知識。

五、拓展練習,迴歸生活

在課堂中讓學生理解並初步掌握了文本所涉及的知識點,這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學應該回歸生活。爲此,在練習設計上,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排一排水的各種形態之間的變化順序,讓學生對身邊所熟悉的水的變化進行梳理,這樣不僅使學生思維得到了一定的培養,而且將語文學習與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實現了知識、能力、情感的重新建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文本的超越。在此基礎上,我又留了一個拓展作業,將生活中水的其他不同變化形態畫出來,或寫幾句話,鼓勵並培養他們養成用心觀察生活,用筆記錄生活習慣,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