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精選《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兩篇

精選《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之一

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有三個環節給了我觸動。

精選《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兩篇

一、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識字教學與遊戲、活動結合起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枯燥爲有趣。所以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初讀課文後,認讀字詞時採用了“大轉盤”的遊戲,將學生的識字行爲寓於愉悅的遊戲之中,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識記,突破了識字難點;在學寫生字、識記字形時,把競爭機制引入到教學中,採用“爭當識字大王”的形式開展“識字擂臺賽”,讓學生互相交流記憶生字的好辦法,互相啓發,共同識字,這樣,識字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再是枯燥的讀和寫,他們在娛樂中掌握了字的音、形、意,從而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二、寫字教學。在寫字教學中我讓學生分成小組,互相評價彼此的字。鼓勵學生多發現他人的優點,並鼓勵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如:劉雨的字寫得非常工整,尤其是“撇”寫得特別舒展,如果能夠寫得稍微小些,讓佔格不那麼擠就更好了。因爲學生不只需要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那是一種師生間的交流,他們更需要同齡人的評價,即生生之間的溝通。這裏互評的設計,不但爲了使學生學會正面評價他人,更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

三、討論:大禹是一個怎樣的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給予鼓勵,讓學生從二年級起就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鼓勵個性化發言。孩子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說出了這些詞語:聰明(因爲他看小孩遊戲就想到了治水的辦法)、善良(幫助老百姓治水)、堅強(不放棄治水)等。然後我又讓學生各自帶着對人物的理解,再次通讀本組文章,讓他們在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之二

《大禹治水》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傳說。講的是古時候大禹爲了治理洪水,爲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制服了洪水的事蹟。大禹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無私奉獻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大禹的精神是可貴的,作爲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是極具典型性的,可是,作爲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課文所要頌揚的大禹的精神和文字表達的特點,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由於缺乏生活實際經驗,課文一開始就已經有了障礙。爲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讓老百姓無家可歸”這一內容,我採用了媒體展示,在第一課時伊始,就讓學生通過視頻資料,感受在洶涌的洪水面前,人類的渺小和無奈,在這種情感的渲染之下,課堂上學生感悟起來就容易許多。

在禹治理洪水的過程中,教材通過“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說明大禹爲治水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這是全文的關鍵句,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千辛萬苦、千山萬水、九條大河、九座大山”等關鍵詞讓學生反覆朗讀體會,並指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到“千”和“萬”以及“九”在這裏都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從而讓學生感悟到禹治水的不容易。

在知道禹爲了治理洪水是“下定了決心”之後,我問到:禹是怎麼做的呢?他首先做了什麼呢?爲了察看水流和地形,禹爬過了許多座山,趟過了許多條河,課文中哪個詞語告訴我們?“千山外水”,指導讀好這個詞。這其中的每座山他都爬過,每條河都趟過,就叫做“走遍”。

“千山萬水”的理解對於孩子來說,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接下來,我繼續提問:在翻越這千山萬水的過程中,大禹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師生互動交流:爬山的時候,山上會有……會遇到……下雨天、下雪天……夏天的山林裏……大河裏……河上沒有……

面對這樣的困難,他是怎麼做呢?山高路滑,摔倒了,他……腳被石頭、樹枝劃破了,他……走的路多了,腳上起了一個又一個血皰,他……大河裏水流很急,找不到船,他……冬天裏水冰冷刺骨,他……肚子餓了,他就……口渴了,就……一路上太苦了,但他什麼苦都能吃,這就叫“吃盡”了“千辛萬苦”,他吃盡這千辛萬苦,走遍這千山萬水,爲的就是--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這多不容易啊!怎麼把這句話讀好呢?誰來給大家示範一下?指導讀好這句話,注意及時評價。

這一教學內容是全文之中最爲困難的一部分,學生不能理解“千辛萬苦”這個詞語中所包含的深刻含義,也就感受不到禹這個人物的個人形象,體會不到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所以,讓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結合生活實際,發揮想象力是最爲妥帖的方法。然而,我在教學過程中,並未很好地展開實施。在引導學生想象時,我的思路仍然不夠開闊,對於學生的回答,預設得不夠到位,在學生的講訴中,不能很好地對學生的回答加以提升,這樣一來,老師的“牽”就顯得很勉強,學生的回答面也就被框住了,不能很充分地展開。另外,老師的評價還很單一,學生的心理得不到完全的激發,本應很出彩的一個環節,就顯得像是在“牽強附會”了。

在感知了禹所經歷的辛苦之後,便是感知禹的“智慧”。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禹的做法,我適時地進行了拓展,講訴了禹的父親鯀當年治理洪水的方法。鯀用“堵”失敗,禹用“引”成功,這一對比很容易體現禹的智慧。另外,我繼續使用“想象”這一法寶,讓學生將“現代化設備”和“四千多年前的工具”做對比,讓學生再次體會禹帶領老百姓治水的不易。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認爲,還是比較流暢的,不管是簡筆畫理解“挖通”“劈開”,還是“九”字的含義,包括資料的拓展,都很好地爲理解文本做了服務,讓學生多方位地掌握了這一部分的內容,唯一不足,還是我的語言,不夠精煉簡潔,我想,這是我以後要經常注意聯繫的地方。

禹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其中最廣爲流傳的一個。如果從煽情,調動課堂氣氛這一角度來說,這一小節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於是,我採用創設“情景對話”這一方式來進行教學。問學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兒子,老師就是媽媽,你想問媽媽什麼呢?”利用老師的回答,來對禹的個人形象進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撲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顧大家,是個無私奉獻的人。

現在想想,這個小節似乎是被我匆匆一帶而過了。是的,學生理解起來似乎並不難,可是,由於我的倉促和不鎮定,本來很感人的一個故事,好像一下子就味同嚼蠟了。在聽了其他老師的課之後,我想,是不是在這個教學環節中,也可以進行資料的拓展呢?

比如說:設計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想像並討論:大禹這位治水英雄,三次經過家門他分別是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帶着疑問讓學生再來討論,結合課文學生明白: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於是,他全心全意撲在治水上,“舍小家顧大家”。

或者引入具體的故事,“在治水過程中,大禹走遍了九州。豫州是九州的中心,大禹的老家就在豫州的中嶽嵩山,大禹無論南來北往,還是東奔西走,都要經過嵩山。但由於治水工程時間緊急,刻不容緩,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大禹雖然牽掛老母親和妻子,但沒有時間,主要是沒有心思回去看望她們。別說路過嵩山了,就是從家門口經過,他也沒有進門。這就是後人常說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大禹第一次路過家門是他在治理淮河之前。當時他鑿開了雍州的龍門口後,西北一帶的洪水流進了黃河,這一帶稍爲安寧,他就奔走東南去治理淮河。從嵩山經過時,正好路過家門口,大門敞開着,塗山氏正在院裏推磨。大禹覺得妻子發胖了,再一瞅,不對,她挺着大肚子,肯定是懷孕了。大禹百感交集,一方面高興要當爹了,一方面心酸妻子挺着大肚子還要幹活兒,一方面愧疚自己不能盡到丈夫的責任。大禹真想下馬去幫助她,但轉念一想,不能,東南邊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還深受洪水之苦呢,於是就揚鞭策馬向東南飛馳而去。

第二次路過家門是在一年之後,當他疏通淮河之後,聽說三門峽又有水怪興風作浪,他急忙掉頭向西北飛奔。這次他又經過嵩山自己的家門口。老遠就看見塗山氏坐在門口,正給懷裏的孩子餵奶。他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真想大喊:“我當爹了!我當爹了!”他也真想走上前去抱抱兒子,親他一口,問問給孩子起名字了沒有。可是就在這一瞬間,他想起三門峽荒山野嶺裏孤兒們哭爹喊孃的聲音,他想自己的兒子是兒子,別人的兒子也是兒子,應該先救他們纔是。於是,他一扭臉,又策馬向西北跑去。

第三次路過家門是在治理好三門峽後。他在三門島上劈開三門,在黃河中心鑿下了中流砥柱,降服了黃河水怪,使洪水沿着黃河歸入大海。他剛剛舒了一口氣,突然又聽到南方荊水暴漲的消息。他又騎馬躍上嵩山,觀看遠方的水情,正好又路過家門。他看到白髮蒼蒼的老母親拄着柺杖站在家門口張望,似乎在等待他的歸來,看到小夏啓在地上爬着玩兒。大禹心裏一抽搐,兩行熱淚滾落到馬鬃毛上,白龍馬搖了搖頭,甩了甩鬃毛。這時,大禹眼前又出現了荊州地區許多老百姓在哭喊親人的景象。大禹爲讓那裏的老百姓早享天倫之樂,只好緊閉雙眼,彎腰伏在馬背上,白龍馬騰起四蹄又躍過了禹的家門。”

個人認爲,這個故事可以讓學生更直接地感受到禹爲了治理洪水的無私忘我,只是由於篇幅較長,所以是在課堂上直接引用,還是課前拓展閱讀,還是在課後加以延伸,還需要多加思考。

十三年的心血沒有白費,洪水終於被制服了,這時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出示一組圖片,展示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讓學生說出可愛的孩童在池邊玩耍,無憂無慮;懂事的孩子開始回到學堂,學習有用的知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吹笛歌唱,有的品茶談心;農民們又種上了莊稼,從此生活安居樂業,幸福安康。……在圖片的幫助下,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安定的日子”,並對禹充滿了感激之情。在此情此景之下,讓學生來理解“禹”爲何被稱作“大禹”,就顯得比較順利自然了--是人們對這位治水英雄的尊稱。

在這一教學設計中,學生的情境的渲染之下,還是比較投入和集中的,是不是可以在教學中,設計和第一小節的對比,激發出更多對禹的崇敬之情呢?

整個教學在對大禹的呼喚中告一段落,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中,在情動於中而形於外的境界裏,禹的形象深深紮根於學生的內心之中。

課文教完了,比賽也結束了,反觀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我想,在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不斷努力和改進的。

首先,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去鑽研,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沒有深入的研究就沒有發言權,這一點事毋庸置疑的,只有對文本反覆鑽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

第二,在教學設計中應該要體現一些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但是設計必須要顯得嚴謹,尤其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必須反覆斟酌,加以訓練。

第三,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時刻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的意願,畢竟,我們的教學時爲了學生的發展,必須讓學生始終處於課堂的中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學習的興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第四,要注重朗讀形式於理解課文的結合。這堂課以讀貫穿全過程,雖然在讀的形式上有自讀、齊讀、指名讀,但從整體的過程來看,教學顯得很枯燥,學生僅是反覆地讀,基本侷限在課文內容的朗讀理解上,課堂上創設的情境並未能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缺少讓學生質疑,自主學習的時間。

第五,規範老師的語言。雖然在課前設計時,我已經注意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然而,在這堂課的實際教學中,還是老師牽着學生走,無論是在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還是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教師給予得較多,總是把自己的感受過多地加給學生。其實,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第六,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啓示,也爲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歷練,希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