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精選5篇)

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精選5篇)

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 1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用事實作論據的寫法。

2、教育學生做有骨氣的人。

教學重點:

議論中的記敘。

教學難點:

理解骨氣的含義。

教學課時:

一課

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1、教師:請學生背誦詩歌:

《石灰吟》(于謙)

《詠竹》(鄭板橋)

《贈從弟》(劉楨)

《烏江》李清照

《青松》(陳毅)

2、教師:這幾首詩歌頌了同一種精神,同一種氣節,同一種品質,是什麼?

明確:剛強不屈。

教師:我們把這種剛強不屈的氣節叫做骨氣。我們今天與吳晗先生一起來談談骨氣。

二、檢查學生預習時對字詞的積累情況。

1、教師和科代表巡檢教材上或筆記本上學生所做註釋。

2、教師提問部分字詞的解釋。

丹心:紅心;忠心;真誠的心。

汗青:史冊。

厚祿:豐厚的俸祿。

淫:誘惑。

疑:動搖。

屈:屈服。

三、理清文章結構。並簡析第一部分。

(一)、速讀課文,理清結構。

教師: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快速列出文章結構提綱。

1、學生獨立完成。

2、討論明確。

(1-4)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2-9)以三個事例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個方面論證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10)無產階級應該有自己的骨氣。

(二)、簡析課文第一部分。

教師:請同學們簡析第一部分,分別指出各段的大意。

(1)、提出中心論點: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2)、引用孟子的話,將骨氣分解爲三個方面的表現。

(3)、從歷史的角度闡明骨氣的歷史意義。

(4)、從傳承角度闡明骨氣的現實意義。

四、祥析課文第二部分。

(一)、分析三個事例的特點。

學生讀“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蹟,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句。

教師:我們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下文將有怎樣的內容?

明確:寫祖先有骨氣的事蹟。

教師:我們先找同學讀出下文中的三個事例。思考三個事例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1、學生讀文,獨立思考。

2、討論明確。

相同點:

(1)、三個事例都是圍繞中心論點進行的敘述,都是中心論點的論據。

(2)、三個事例都隱含着同一種內容的對比——生與死。

(3)、敘事簡明概括。

不同點:

(1)、論證的角度不同。

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事例中的三個人物所處的時代不同、所代表的階級不同。

古代士大夫

古代平民百姓

現代知識分子

(二)、分析本文在事例的基礎上所生髮的議論的特點。

教師:記敘,在議論文中,是以擺事實的論證方法出現爲議論服務的。下面,我們探討一下,作者在敘述三個事例的基礎上,生髮了怎樣的議論,這些議論又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1、學生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問題。

2、討論明確。

相同點:

(1)、都是用了講道理的方法。

(2)、都緊緊圍繞中心論點生髮議論。

不同點:

(1)、第一個事例後,直接議論(簡略)

(2)、第二個事例後,議中又敘(詳細)

(3)、第三個事例後,引主席的'話議論(詳細)

3、學生朗讀三處議論的句子。

(三)、分析第10段

教師:本段表現了作者寫此文怎樣地目的,是什麼?

明確:提出無產階級應有自己的骨氣,不向任何困難低頭。

五、學生質疑。

教師:同學們如果心存疑惑,不論課文的內容或形式哪一方面的,請提出來,大家討論一下。

教師引導學生對三個人爲什麼能夠在生命攸關的時刻表現出剛強不屈的氣節進行探討,看看作者是怎麼分析的,再想想還可能有什麼原因。此環節主要以學生活動爲主,教師只做引導,不做說教。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內容。

參考話題:

文天祥不求富貴嗎?(求)

俄人拒絕了什麼?爲什麼餓死了?(輕侮,沒有得到帶有同情心的施捨)

敵人以殺相威脅,想要他放棄什麼?(正義)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到底是什麼?(信念)

六、佈置作業。

教師:請同學們寫一篇《談骨氣》的讀後感,不限字數。

七、結束。

教師:我們在大致領略了《談骨氣》的觀點之後,讓我們再一次在聞一多先生的《最後一次演講》中來體悟一下骨氣的含義吧。

播放《最後一次演講》錄音,到下課鈴響。

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 2

一、教學目標(投影)

1、學習課文運用典型事例論證中心論點的寫法。

2、理解“骨氣”的含義,認識當前我們應該提倡什麼樣的骨氣,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3、積累下列詞語。

吆喝 拘囚 丞相 高官厚祿 大聲疾呼 拍案而起

嗟來之食 寶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二、課時:

一課時

三、教學重點

本文是怎樣選擇和安排典型事例,用事實證明觀點的。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961年我國正處在經濟暫時困難時期。爲了讓廣大人民瞭解自己祖國的歷史,學習偉大先人的榜樣,從他們勤勞、智慧、勇敢的美德中汲取力量,鬥志昂揚地建設我們的祖國,歷史學家吳晗寫了這篇熱情洋溢的文章——《談骨氣》。

板書課題:2談骨氣吳晗

2、作者簡介

吳晗——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省義馬人。

3、生字詞學習(資料)

1)要求學生齊聲朗讀生字詞。

2)要求學生把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解決。

4、輕聲朗讀課文,標好段序。同時思考下列問題:(投影)

1)作者在課文中提出什麼主張?

明確: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即中心論點)

2)開頭引用孟子的話有什麼作用?

明確:引用孟子的話,是爲了具體解釋“骨氣”的含義

(全班齊讀第一、二自然段,深入理解“骨氣”的含義)

3)(點名朗讀三、四自然段)要求學生概括段意,分析它們與中心論點的關係。

明確:

第三段:從歷史的角度,指出有骨氣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每個時代都有有骨氣的人。

第四段:從繼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時代“骨氣”含義也不同。

這兩段是對“骨氣”含義的深層分析,增強了說理的力度。使中心論點具有不辯駁的氣勢,支持論點。

4)課文提出中心論點後,用什麼材料來證明論點的?

明確:精選三個典型事例,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中心論點。

5)要求學生口述文中的三個事例並分別擬上小標題。

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 3

一、授課對象:

由於版本不同,這篇課文編進的年級也不同,所以假定爲七年級上冊,學生初次接觸議論文。

二、課型:

講授課

三、教學目標:

1、感受議論文與記敘文的不同

2、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3、正確理解“骨氣的”含義,體會所舉的三個例子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論點的提出

(2)論點、論據、論證及三個事例的典型性

2、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如何圍繞中心論點,精心選取典型事例進行論證的寫作方法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

介紹有關議論文的知識

1、議論文的三要素

2、論點的特點,位置

3、論據的分類

4、論證的方法

5、議論文的結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議論文知識

三要素

論點:見解和主張(靈魂)(證明的是什麼)

論據:論述論點的材料(用什麼來證明)

論證: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怎樣來證明)

議論文的結構

引論——提出問題(亮出自己的觀點)

本論——分析問題(用論據)

結論——解決問題

二、新課導入:

(基本知識)

1、簡介作者:吳晗(1909—1969),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2、寫作背景:時間1961年1959年到1961年我國的經濟建設和人們生活水平處於一種非常困惑的時期

原因:黨的政策失誤

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

蘇聯無理撤銷援助(重點)

造成一大批人面對困難,對當時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動搖的想法,甚至產生畏懼和退縮這樣的想法,在這個時刻,作爲歷史學家,吳晗站出來,用這篇文章亮明瞭自己的觀點,意在與告訴全體中國人我們是有骨氣的子孫,我們應該發揚這種有骨氣的`精神去克服當前面對的困難(體現議論文的針對性)

3、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4)引論(提出問題)

(5—9)本論(分析問題)

(10)結論(解決問題)

4、學習引論部分:

(1)第一自然段: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固定句式“是……的”:增強肯定語氣的作用。

假設提問:去掉兩個字“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你們覺得那一句話更具有自豪感呢?原因:作者把自己作爲有骨氣的中國人的一員,自豪地代表全體中國人來說出這樣的口號,所以說這是更增強了作者的那種自豪感。

過渡:作者吳晗沒有一上來亮明觀點之後,就跳入到第二部分,5到9的舉例論證,而是用了2、3、4自然段對骨氣的含義,以及對骨氣的發展演變做一個概括,在這個基礎上,充分解釋了論點的基礎上,才進入了論證的過程。

第二自然段:骨氣的含義

作者爲了更好地說明什麼是骨氣,引用了孟子的一短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淫:富貴不能使之迷惑

貧賤不能移:貧賤不能使之動搖

威武不能屈:威脅與武力不能使之屈服

此之謂大丈夫:這就是大丈夫(大丈夫:有志氣有作爲的男人,對於現在已不僅指男人)

作者的解釋:高官厚祿收買不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的大丈夫,來進一步解釋了孟子的三句話。

第三自然段:骨氣的相關問題

“我國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我們是有着優良革命傳統的民族”

意在說明有骨氣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

第四自然段:骨氣的相關問題

骨氣的具體含義根據社會,階級的不同,而不同(舉例:抗日時期)

但是評價骨氣的原則是不變的,堅定不移的爲當時的進步事業而服務,在這基礎上提出了,我們要學習我們祖先的骨氣。

(1—4)段意:亮出觀點,用孟子的話,解釋了骨氣的含義,指出有骨氣是我們民族的傳統,號召我們向祖先學習。

第三課時(講授內容)

一、回顧議論文知識

三要素:

論點:見解和主張(靈魂)(證明的是什麼)

論據:論述論點的材料(用什麼來證明)

論證: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怎樣來證明)

議論文的結構

引論——提出問題

本論——分析問題(用論據)

結論——解決問題

二、學習本論部分:

論據

1,南宋的文天祥

處境:關在獄中,元誘投降拒絕降元“富”

論述:正氣歌

2,古代的窮人

處境:餓得快要死了,拒絕施捨。

給的方式:丟,嗟,來食帶侮辱性

施捨者的嘴臉:慈善家的面孔,喲喝一聲“喂,來吃”

爲人辦事:有背良心的事,有違人格的事

評論: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心理活動)——夾敘夾議“

貧”

3、民主戰士聞一多

處境:明知有人暗殺他,還有繼續工作

體現骨氣的一句話:被害前幾分鐘還大聲疾呼,痛斥國民黨特務

用毛主席《別了,司徒雷登》讚揚聞一多,“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體現骨氣)

“威”

分析三個事例:

1、由古及今,古代——現代

2、地位階層涵蓋大,封建士大夫——下層人民——知識分子

(代表性)

曾想過用朱自清的例子。

朱自清的例子:抗日戰爭勝利後,美國投放救濟糧的時候,朱自清當時是一身重病,但寧願餓死也不願領美國的救濟糧,後來貧病交加去世了,去世之前還立下了遺囑,叫家裏的人絕對不要去領救濟糧。

選擇窮人的原因:論據的涵蓋力,普通來百姓獨具有這樣的骨氣,何況知識分子呢

三、學習結論部分

歸結上文,無產階級骨氣的含義

四、整體板書設計

引論: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本論:

1、文天祥,拒絕降元“富貴不能淫”

2、古代窮人,不吃嗟來之食“貧賤不能移”

3、聞一多冷對暗殺分子“威武不能屈”

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理解“骨氣”的內涵,認識中華民族有骨氣的典型代表人物及其事蹟。

學習本文的生字、生詞,理解作者闡述的“骨氣”的內涵。

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學習做有骨氣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骨氣”的內涵,認識中華民族有骨氣的典型代表人物及其事蹟。

難點:學習本文的生字、生詞,理解作者闡述的“骨氣”的內涵。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播放一段《臥虎藏龍》的電影片段,讓學生感受到片中主人公大俠孟良崮以身殉國的英勇形象,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內容。

介紹作者:吳晗,原名吳春晗,浙江義烏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曾任雲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光華大學、燕京大學教授兼系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華北日報》主筆。

閱讀課文,初步理解文意。

分析課文:本文以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爲依據,闡述了中華民族有骨氣的典型代表人物的事蹟,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文章從孟子的名言入手,引出了本文的主題——談骨氣。接着列舉了歷史上一些有骨氣的人的事蹟,如文天祥、朱自清等,突出了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最後總結了全文,強調了做有骨氣的人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你對“骨氣”的理解是什麼?

(2)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讓你感到有骨氣的人或事?請舉例說明。

(3)你認爲現代社會還需要弘揚“骨氣”這種精神嗎?爲什麼?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課堂小結:本文通過對孟子名言的.闡述,讓我們認識到什麼是骨氣以及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些有骨氣的人的事蹟。通過學習本文,我們不僅瞭解了民族精神的內涵,也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作業佈置:請同學們寫一篇以“做一個有骨氣的人”爲題的作文,字數不少於500字。

八年級下冊《談骨氣》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瞭解什麼是骨氣,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體會本文精煉、嚴謹、雄辯的論證藝術,學習議論文的基本寫法。

二、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論證的方法和過程。

理解“骨氣”的含義。

三、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氣。

學習本文精煉、嚴謹、雄辯的論證藝術。

四、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孟子的資料。

準備一些有關骨氣的典型事例。

五、教學過程

導入:什麼是骨氣?骨氣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堅貞,是一種剛強不屈的氣概。一個人有骨氣,就會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標;一個民族有骨氣,國家就會繁榮昌盛。那麼,如何才能做一個有骨氣的人呢?今天,我們來學習《談骨氣》。

介紹作者及本文的背景: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他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他的一生,曾過着長期的私人講學的生活,中年以後懷着政治抱負,帶着學生周遊列國。晚年回到故鄉鄒國,從事教育和著述。《孟子》是記錄他的思想和與門徒及其朋友的問答內容的書。《談骨氣》這篇議論文是作者針對當時一些人污衊中國人崇拜帝國主義者和買辦文人,鼓吹中國人缺乏骨氣的言論而寫的,鮮明地提出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觀點。

整體感知: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中國人有骨氣的主要表現: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三個方面按照思想覺悟的三個階段逐漸遞進展開。其中,第一個方面側重於論述有骨氣的人在面對金錢利益時毫不動搖;第二個方面則側重於論述有骨氣的人在面對人格侮辱和貶低時能夠堅守尊嚴;第三個方面則進一步深化了前兩個方面的內容,側重於論述有骨氣的人在面對武力威脅時毫不屈服。

深入研讀:本文在論證過程中採用了多種方法,包括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等。其中,舉例論證主要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論點;對比論證則是通過對比不同人物的行爲和態度來進一步強調論點的正確性;道理論證則是通過深入剖析人物的思想根源來闡述論點的合理性和正確性。

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尋找現實生活中“骨氣”的事例,討論如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

課堂小結:本文通過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等多種方法,從思想覺悟的三個階段逐漸遞進展開,闡述了中國人有骨氣的主要表現。學習本文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可以學習議論文的基本寫法。做一個有骨氣的人需要堅定的信念和意志,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孟子的教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終保持中華民族的骨氣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