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大道之行也》中考試題及答案整理

《大道之行也》中考試題及答案整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湖北省恩施州】三(三)

《大道之行也》中考試題及答案整理

比較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後問題(8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語文八上《大道之行也》)

【乙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⑴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⑵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⑶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節選自語文八上《桃花源記》,有改動)

1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⑴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與: ⑵故人不獨親其親 第一個“親”加點

⑶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緣: ⑷停數日,辭去 去:

19.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⑴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⑵漁人甚異之,欲窮其林。

20.【乙文】中三處畫線句子分別從哪些方面體現了【甲文】所闡述的“大同”社會的理想生活?(選答兩處)(2分)

三處畫線句子:⑴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⑵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⑶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21.【乙文】的“世外桃源”與【甲文】的“大同”社會有什麼關聯之處?兩文各自側重於哪種表達方式?(2分)

  【答案】18.⑴通“舉”,推舉,選舉;⑵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爲親人;⑶順着,沿着;⑷離開。

  19.⑴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⑵漁人見到這片景色很是驚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20.⑴寫桃花源裏田園風貌,一派富足寧靜的景象;⑵寫桃花源中人過着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⑶寫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

  21.兩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對“大同”社會的嚮往與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據[甲文]“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或:“世外桃源”是對“大同”社會生活風貌的藝術再現)。[甲文]側重於議論(或“闡述”),[乙文]側重於記敘(或描寫)。

  【浙江省寧波市】三(三)(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

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⑴故人不獨親其親 第一個“親”加點 ⑵力惡其不出於身也 惡:

1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貨惡其棄於地也 加點詞:於

A.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B.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C.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 D.所惡有甚於死者

16.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7.選文構想的理想社會具有哪些特點?(2分)

  【答案】14.⑴以……爲親(贍養) ⑵憎惡(2分,每小題1分)

  15. B(2分)

  16.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2分,“行”與“修”各0.5分)

  17.要點: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2分,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