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周書 > 《周書》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大綱

《周書》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史寧 陸騰 賀若敦 權景宣(郭賢)

《周書》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

史寧,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曾祖豫,仕沮渠氏爲臨鬆令。魏平涼州,祖灌隨例遷於撫冥鎮,因家焉。父遵,初爲徵虜府鎧曹參軍。屬杜洛周構逆,六鎮自相屠陷,遵遂率鄉里二千家奔恆州。其後恆州爲賊所敗,遵復歸洛陽。拜樓煩郡守。及寧著勳,追贈散騎常侍、徵西大將軍、涼州刺史,諡曰貞。

寧少以軍功,拜別將。遷直閣將軍、都督,宿衛禁中。尋加持節、徵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賀拔勝爲荊州刺史,寧以本官爲勝軍司,率步騎一千,隨勝之部。值荊蠻騷動,三鴉路絕,寧先驅平之。因撫慰蠻左,翕然降附,遂稅得馬一千五百匹供軍。尋除南郢州刺史。及勝爲大行臺,表寧爲大都督。率步騎一萬攻樑下溠戍,破之,封武平縣伯,邑五百戶。又攻拔樑齊興鎮等九城,獲戶二萬而還。未及論功,屬魏孝武西遷,東魏遣侯景率衆寇荊州,寧隨勝奔樑。梁武帝引寧至香磴前,謂之曰:"觀卿風表,終至富貴,我當使卿衣錦還鄉。"寧答曰:"臣世荷魏恩,位爲列將,天長喪亂,本朝傾覆,不能北面逆賊,幸得息肩有道。儻如明詔,欣幸實多。"因涕泣橫流,樑武爲之動容。在樑二年,勝乃與寧密圖歸計。寧曰:"朱異既爲樑主所信任,請往見之。"勝然其言。寧乃見異,申以投分之言,微託思歸之意,辭氣雅至。異亦嗟挹,謂寧曰:"桑梓之思,其可忘懷?當爲奏聞,必望遂所請耳。"未幾,樑主果許勝等歸。

大統二年,寧自樑歸闕,進爵爲侯,增邑三百戶。久之,遷車騎將軍、行涇州事。時賊帥莫折後熾寇掠居民,寧率州兵與行原州事李賢討破之。轉通直散騎常侍、東義州刺史。東魏亦以胡梨苟爲東義州刺史。寧僅得入州,梨苟亦至。寧迎擊,破之,斬其洛安郡守馮善道。州既鄰接疆場,百姓流移,寧留心撫慰,鹹來複業。

十二年,轉涼州刺史。寧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據州作亂。詔遣獨孤信率兵與寧討之。寧先至涼州,爲陳禍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據城不下,尋亦克之。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涼西涼二州諸軍事、散騎常侍、涼州刺史。十五年,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爲公。

十六年,宕昌叛羌獠甘作亂,逐其王彌定而自立,並連結傍乞鐵匆及鄭五醜等。詔寧率軍與宇文貴、豆盧寧等討之。寧別擊獠甘,而山路險阻,才通單騎,獠甘已分其黨立柵守險。寧進兵攻之,遂破其柵。獠甘率三萬人逆戰,寧復大破之,追奔至宕昌。獠甘將百騎走投生羌鞏廉玉。彌定遂得復位。寧以未獲獠甘,密欲圖之,乃揚聲欲還。獠甘聞之,復招引叛羌,依山起柵,欲攻彌定。寧謂諸將曰:"此羌入吾術中,當進兵擒之耳。"諸將思歸,鹹曰:"生羌聚散無常,依據山谷,今若追討,恐引日無成。且彌定還得守蕃,將軍功已立矣。獠甘勢弱,彌定足能制之。以此還師,策之上者。"守曰:"一日縱敵,數世之患,豈可舍將滅之寇,更煩再舉。人臣之禮,知無不爲。以此觀諸君不足與計事也。如更沮衆,寧豈不能斬諸君邪!"遂進軍,獠甘衆亦至,與戰,大破之,生獲獠甘,徇而斬之。並執鞏廉玉送闕。所得軍實,悉分賞將士,寧無私焉。師還,詔寧率所部鎮河陽。寧先在涼州,戒夷服其威惠,遷鎮之後,邊民並思慕之。

魏廢帝元年,復除涼甘瓜三州諸軍事、涼州刺史。初茹茹與魏和親,後更離叛。尋爲突厥所破,殺其主阿那瑰。部落逃逸者,仍奉瑰之子孫,抄掠河右。寧率兵邀擊,獲瑰子孫二人,並其種落酋長。自是每戰破之,前後獲數萬人。進爵安政郡公。三年,吐谷渾通使於齊,寧擊獲之,就拜大將軍。寧後遣使詣太祖請事,太祖即以所服冠履衣被及弓箭甲槊等賜寧。謂其使人曰:"爲我謝涼州,孤解衣以衣公,推心以委公,公其善始令終,無損功名也。"

時突厥木汗可汗假道涼州,將襲吐渾,太祖令寧率騎隨之。軍至番禾,吐渾已覺,奔於南山。木汗將分兵追之,令俱會於青海。寧謂木汗曰:"樹敦、賀真二城,是吐渾巢穴。今若拔其本根,餘種自然離散,此上策也。"木汗從之,即分爲兩軍。木汗從北道向賀真,寧趣樹敦。渾娑周國王率衆逆戰,守擊斬之。逾山履險,遂至樹敦。敦是渾之舊都,多諸珍藏。而渾主先已奔賀真,留其徵南王及數千人固守。寧進兵攻之,僞退,渾人果開門逐之,因回兵奮擊,門未及闔,寧兵遂得入。生獲其徵南王,俘虜男女、財寶,盡歸諸突厥。渾賀羅拔王依險爲柵,週迴五十餘里,欲塞寧路。寧攻其柵,破之,俘斬萬計,獲雜畜數萬頭。木汗亦破賀真,虜渾主妻子,大獲珍物。寧還軍於青海,與木汗會。木汗握寧手,嘆其勇決,並遺所乘良馬,令寧於帳前乘之,木汗親自步送。突厥以寧所圖必破,皆畏憚之,鹹曰:"此中國神智人也。"及將班師,木汗又遺寧奴婢一百口,馬五百匹、羊一萬口。寧乃還州。尋被徵入朝,屬太祖崩,寧悲慟不已,乃請赴陵所盡哀,並告行師克捷。

孝閔帝踐阼,拜小司徒,出爲荊襄淅郢等五十二州及江陵鎮防諸軍事、荊州刺史。寧有識畫,諳兵權,臨敵指捴,皆如其策,甚得當時之譽。及在荊州,頗自奢縱貪濁,不修法度。嚐出,有人訴州佐曲法,寧還付被訟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復敢言,聲名大損於西州。保定三年,卒於州。諡曰烈。子雄嗣。

雄字世武。少勇敢,膂力過人,便弓馬,有算略。年十四,從寧於牽屯山奉迎太祖。仍從校獵,弓無虛發。太祖嘆異之。尋尚太祖女永富公主。除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累遷駕部中大夫、大馭中大夫。從柱國、枹罕公辛威鎮金城,遂卒于軍,時年二十四。雄弟祥,以父勳賜爵武遂縣公。祥弟雲,亦以父勳賜爵武平縣公,歷位司織下大夫,儀同大將軍。雲弟威,亦以父勳賜爵武當縣公。

陸騰,字顯聖,代人也。高祖俟,魏徵西大將軍、東平王。祖彌,夏州刺史。父旭,性雅澹,好《老》、《易》、緯候之學,撰《五星要訣》及《兩儀真圖》,頗得其指要。太和中,徵拜中書博士,稍遷散騎常侍。知天下將亂,遂隱於太行山。孝莊即位,屢徵不起。後贈並汾恆肆四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