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周書 > 《周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

《周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鄭偉(族人頂) 楊纂 段永 王士良 崔彥穆 令狐整(子熙 弟休) 司馬裔(子侃) 裴果(劉志)

《周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

鄭偉,字子直,滎陽開封人也,小名闍提,魏將作大匠渾之十一世孫。祖思明,少勇悍,仕魏至直閣將軍,贈濟州刺史。父先護,亦以武勇聞。起家員外散騎侍郎。魏孝莊帝在藩,先護早自結托。及即位,歷通直散騎常侍、平南將軍、廣州刺史,賜爵平昌縣侯。元顥入洛,以御捍之功,累遷都督二豫郢雍四州諸軍、徵東將軍、豫州刺史,兼尚書右僕射,進爵郡公。尋入爲車騎將軍、左衛將軍。及爾朱榮死,徐州刺史爾朱仲遠擁兵將入洛,詔先護以本官假驃騎將軍、大都督,率所部與行臺楊昱及都督賀拔勝同討之。勝於陣降仲遠,又聞京師不守,衆遂潰。先護奔樑。尋自樑歸,爲仲遠所害。魏孝武初,贈使持節、都督、青齊兗豫四州刺史。

偉少倜儻有大志,每以功名自許,善騎射,膽力過人。爾朱氏滅後,自樑歸魏。起家通直散騎侍郎。及孝武西遷,偉亦歸鄉里,不求仕進。大統三年,河內公獨孤信既復洛陽,偉乃謂其親族曰:"今嗣主中興鼎業,據有崤、函。河內公親董衆軍,克復瀍、洛,率士之內,孰不延首望風。況吾等世荷朝恩,家傳忠義,誠宜以此時效臣子之節,成富貴之資。豈可碌碌爲懦夫之事也!"於是與宗人榮業,糾合州里,建義於陳留。信宿間,衆有萬餘人。遂攻拔梁州,擒東魏刺史鹿永吉及鎮城令狐德,並獲陳留郡守趙季和。乃率衆來附。因是樑、陳之間,相次降款。偉馳入朝,太祖與語嘆美之。拜龍驤將軍、北徐州刺史,封武陽縣伯,邑六百戶。

從戰河橋及解玉壁圍,偉常先鋒陷陣。侯景歸款,太祖命偉率所部應接之。及景後叛,偉亦全軍而還。錄前後功,除中軍將軍、滎陽郡守,加散騎常侍、大都督,進爵襄城郡公,邑二千戶,加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魏恭帝二年,進位大將軍,除江陵防主、都督十五州諸軍事。偉性粗獷,不遵法度,睚眥之間,便行殺戮。朝廷以其有立義之效,每優容之。及在江陵,乃專戮副防主杞賓王,坐除名。保定元年,詔復官爵,仍除宜州刺史。天和六年,轉華州刺史。偉前後蒞職,皆以威猛爲治,吏民莫敢犯禁,盜賊亦爲之休止。雖無仁政,然頗以此見稱。其年卒於州,時年五十七。贈本官,加少傅、都督司豫洛相冀五州諸軍事、司州刺史。諡曰肅。

偉性吃,少時嘗逐鹿於野,失之,遇牧豎而問焉。牧豎答之,其言亦吃。偉怒,謂其效己,遂射殺之。其忍暴如此。子大士嗣。

偉族人頂,字寧伯,少有幹用。起家員外散騎侍郎,稍遷行臺左丞、陽城陳留二郡守。與偉同謀立義。後隨偉入朝,賜爵魏昌縣伯,除太府少卿。出爲扶風郡守,復爲太府少卿,轉衛尉少卿。歷職內外,並有恪勤之稱。尋卒官。贈儀同三司、豫州刺史。

子常,字子元。頗涉學,有當官譽。歷撫軍將軍、通直散騎常侍、司皮下大夫,遷信東徐南兗三州刺史。以立義及累戰功,授上開府、儀同大將軍,賜爵饒陽侯。卒,贈本官,加郢鄯陝三州諸軍事、郢州刺史。子神符。

楊纂,廣寧人也。父安仁,魏北道都督、朔州鎮將。纂少習軍旅,慷慨有志略,尤工騎射,勇力兼人。年二十,從齊神武起兵於信都,以軍功稍遷安西將軍、武州刺史。自以功高賞薄,志懷怨憤,每嘆曰:"大丈夫富貴何必故鄉。若以妻子撓懷,豈不沮人雄志!"大統初,乃間行歸款。太祖執纂手曰:"人所貴者忠義也,所懼者危亡也,其能不憚危亡蹈茲忠義者,今方見之於卿耳。"即授徵南將軍、大都督,封永興縣侯,邑八百戶,加通直散騎常侍。

從太祖解洛陽圍,經河橋、邙山之戰,纂每先登,軍中鹹推其敢勇。累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爲公,增邑通前一千戶。賜姓莫胡盧氏。俄授岐州刺史。孝閔帝踐阼,進爵宋熙郡公。保定元年,進位大將軍,改封隴東郡公,除隴州刺史。三年,從隨公楊忠東伐,至幷州而還。天和六年,進授柱國大將軍,轉華州刺史。

纂性質樸,又不識文字,前後蒞職,但推誠信而已。吏以其忠恕,頗亦懷之。尋卒於州,時年六十七。子睿嗣。位至上柱國、漁陽郡公。

段永,字永賓,其先遼東石城人,晉幽州刺史匹磾之後也。曾祖愄,仕魏,黃龍鎮將,因徙高陸之河陽焉。永幼有志操,閭里稱之。魏正光末,六鎮擾亂,遂攜老幼,避地中山。後赴洛陽。拜殿中將軍,稍遷平東將軍,封沃陽縣伯,邑五百戶。青州人崔社客舉兵反,永討平之。進爵爲侯,除左光祿大夫。時有賊魁元伯生,率數百騎,西自崤、潼,東至鞏、洛,屠陷塢壁,所在爲患。魏孝武遣京畿大都督匹婁昭討之,昭請以五千人行。永進曰:"此賊既無城柵,唯以寇抄爲資,安則蟻聚,窮則鳥散,取之在速,不在衆也。若星馳電發,出其不虞,精騎五百,自足平殄。若徵兵而後往,彼必遠竄,雖有大衆,無所用之。"帝然其計,於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騎討之。永覘知所在,倍道兼進,遂破平之。

帝西遷,永時不及從。大統初,乃結宗人,潛謀歸款。密與都督趙業等襲斬西中郎將慕容顯和,傳首京師。以功別封昌平縣子,邑三百戶,除北徐州刺史。從擒竇泰,復弘農,破沙苑,並有戰功。進爵爲公。河橋之役,永力戰先登,授南汾州刺史。累遷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姓爾綿氏。魏廢帝元年,授恆州刺史。於時朝貴多其部人,謁永之日,冠蓋盈路。當時榮之。孝閔帝踐阼,進爵廣城郡公,轉文州刺史。入爲工部中大夫,遷軍司馬。保定四年,拜大將軍。

永曆任內外,所在頗有聲稱。輕財好士,朝野以此重焉。前後累增凡三千九百戶。天和四年,授小司寇。尋爲右二軍總管,率兵北道講武。遇疾,卒於賀葛城,年六十八。喪還,高祖親臨。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同華等五州刺史,諡曰基。子岌嗣,官至儀同三司、兵部下大夫。

王士良,字君明,其先太原晉陽人也。後因晉亂,避地涼州。魏太武平沮渠氏,曾祖景仁歸魏,爲敦煌鎮將。祖公禮,平城鎮司馬,因家於代。父延,蘭陵郡守。士良少修謹,不妄交遊。魏建明初,爾朱仲遠啓爲府參軍事。歷大行臺郎中、諫議大夫,封石門縣男,邑二百戶。後與紇豆陵步藩交戰,軍敗,爲步藩所擒,遂居河右。僞行臺紇豆陵伊利欽其才,擢授右丞,妻以孫女。士良既爲姻好,便得盡言,遂曉以禍福,伊利等並即歸附。朝廷嘉之。太昌初,進爵晉陽縣子,邑四百戶。尋進爵琅邪縣侯,授太中大夫、右將軍,出爲殷州車騎府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