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華陽國志 > 《華陽國志》卷三

《華陽國志》卷三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蜀志

《華陽國志》卷三

蜀之爲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爲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陽,是爲帝顓頊;封其支庶於蜀,世爲侯伯。歷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其地東接於巴,南接于越,北與秦分,西奄峨嶓。地稱天府,原曰華陽。故其精靈則井絡垂耀,江漢遵流。《河圖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爲井絡,帝以會昌,神以建福。”《夏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爲沱。”泉源深盛,爲四瀆之首,緞拗爲九江。其寶則有璧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繡、罽、氂、犀、象、氈、毦,丹黃、空青、桑、漆、麻、紵之饒,滇、獠、賨、僰僮僕六百之富。其卦值坤,故多班採文章;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星應輿鬼,故君子精敏,小人鬼黠;與秦同分,故多悍勇。在《詩》,文王之化,被乎江漢之域;秦豳同詠,故有夏聲也。其山林澤漁,園囿瓜果,四節代熟,靡不有焉。

有周之世,限以秦、巴,雖奉王職,不得與春秋盟會,君長莫同書軌。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爲縱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爲立祠。

後有王曰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時朱提有梁氏女利遊江源,宇悅之,納以爲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諸王,乃以褒斜爲前門,熊耳、靈關爲後戶,玉壘、峨眉爲城郭,江、潛、綿、洛爲池澤,以汶山爲畜牧,南中爲園苑。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巴亦化其教而力農務,迄今巴、蜀民農時先祀杜主君。

開明立,號曰叢帝。叢帝生盧帝。盧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帝攻青衣,雄張獠僰。九世有開明帝,始立宗廟,以酒曰醴,樂曰荊,人尚赤,帝稱王。時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爲墓誌,今石筍是也,號曰筍裏。未有諡列,但以五色爲主,故其廟稱青、赤、黑、黃、白帝也。開明王自夢廓移,乃徙治成都。

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與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遺蜀王,王報珍玩之物,物化爲土。惠王怒。羣臣賀曰:“天承我矣,王將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頭,朝瀉金其後,曰“牛便金”,有養卒百人。蜀人悅之,使使請石牛。惠王許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還之。乃嘲秦人曰“東方牧犢兒”。秦人笑之曰:“吾雖牧犢,當得蜀也。”

武都有一丈彬化爲女子,美而豔,蓋山精也,蜀王納爲妃。不習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爲《東平之歌》以樂之。無幾,物故。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擔土爲妃作冢,蓋地數畝,高七丈,上有石鏡,今成都北角武擔是也。后王悲悼,作《臾邪歌》、《隴歸之曲》。其親埋作冢者,皆立方石以志其墓。成都縣內有一方折石,圍可六尺,長三丈許。去城北六十里曰毗橋,亦有一折石,亦如之。長老傳言,五丁士擔土擔也。公孫述時,武擔石折,故治中從事任文公嘆曰:“噫,西方智士死,吾其應之!”歲中卒。

周顯王三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數以美女進,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並將從。而山分爲五嶺,直頂上有平石。蜀王痛傷,乃登之,因命曰“五婦冢山”;於平石上爲望婦堠,作思妻臺。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與巴王爲好,巴與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於秦。秦惠王方欲謀楚,羣臣議曰:“夫蜀,西僻之國,戎狄爲鄰,不如伐楚。”司馬錯、中尉田真黃曰:“蜀有桀、紂之亂,其國富饒,得其布帛金銀,足給軍用。水通於楚,有巴之勁卒,浮大舶船以東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惠王曰:“善”。

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從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敗績。王遯走,至武陽,爲秦軍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鄉,死於白鹿山,開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司馬錯等因取苴與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