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歷代硯臺流變要述

歷代硯臺流變要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目前對古硯的收藏,就藝術品市場上看,基本處於初級階段。即先知先覺的收藏者以投資性爲主要目的,抄底尚未熱捧的各類硯臺。但是硯臺究竟好在哪裏?其藝術性、投資價值在哪裏?換句話說,對硯文化的認識,目前還是迷茫者多。許多收藏投資者對硯的年代、藝術性、銘文的真僞等等都沒有清晰準確的認識,只好“按圖索驥”,找一些曾經上過著錄的硯臺作爲投資對象。殊不知一些著錄粗製濫造,那麼上到這些著錄的硯臺,是否靠譜,對此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歷代硯臺流變要述

看不明白硯臺的原因,是沒有搞清楚硯臺的來龍去脈。硯臺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發展下去的?歷代硯臺樣式特點、內涵的演變,一直是學者和藏家探討的問題。因硯的年代、品種等方面的內容及其繁雜,因此梳理出硯臺發展變化的主流、內在規律是當務之急。特別是在對硯的年代識別方面,我們不能滿足於停留在硯“是什麼”的層面,我們着力探討的是“爲什麼”的層面。只有真正解決了“爲什麼”,對硯的來龍去脈纔會有清晰的`瞭解,那麼硯的年代真假、硯的藝術特點鑑賞也就有了依據。也就是,我們注重挖掘硯背後的故事,搞清楚成硯的前因後果,這樣,談真論假纔會有充分的依據,欣賞把玩纔會找到藝術的真諦。

硯臺是造型藝術的產品,歷朝歷代硯臺的設計現象和文化現象,必然有其設計文化背景。宋代理學家程顥說:“天下無一物無禮樂,”說的就是萬物都承載着時代的文化要素。換句話說,時代風尚決定設計定位,設計定位決定器物風格。

從硯臺的歷史、文化背景角度來看,歷代硯臺的發展軌跡,大致可劃分爲七個階段。其中,在造型方面有三次大的變革或高峯。

漢代,神祕化的社會風尚,追求浪漫的風格;

唐代,奢侈化的社會風氣,追求華麗的風格;

宋代,文人化的社會取向,追求文雅的風格;

明清,迂腐化的社會趨勢,追求繁縟的風格。

從硯臺的材料與工藝的關係角度來看,即從物質材料發展史來看,器物造型都與大的時代特徵和物質材料特徵、性狀相吻合。漢代處於青銅時代末期,漢硯造型還具有“青銅化”的特徵。特別是三足硯的造型,東漢繁欽的《硯賦》有句道:“鈞三趾於夏鼎兮,象辰宿之相扶。”清楚地說明了三足硯對三代禮樂神器的嚮往與模仿。

三國兩晉南北朝起,中國進入到瓷器時代,硯臺的造型開始了“陶瓷化”傾向,便於陶瓷塑形的簡約、流暢的造型線,特別是造型線的弧形線、直線、折線的交叉運用,極大地豐富了硯式造型。唐代以降,隨着硯材的不斷被開發,硯式隨之日益豐富,呈現出時代特徵和地域特點日益雜糅的局面。中國曆代硯式流變特點,將在以後逐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