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劉邦的遺囑

劉邦的遺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中旬,六十二歲的劉邦躺在牀上等待死神的到來。此時朝廷內外,皇宮內外,氣氛很不正常。皇宮外的重臣們知道皇帝命不久矣,但無計可施;經常在劉邦病榻前伺候的呂后不知夫君到底還有什麼打算,也是忐忑不安。一天晚上,她走近劉邦,試探地詢問還有什麼遺言,劉邦不回答。她只好以政治家的身份追問道:“您走後,丞相蕭何也死了,誰還能承擔百官之主的重任?”丞相一職在秦時就已經成爲百官之首,是名副其實的政府首腦。所以,一向有政治頭腦的呂后開門見山,直接把最關鍵的問題挑了出來。劉邦雖然將死,但大腦仍很清醒。於是,他說出了第二道遺囑(第一道遺囑是指白馬之盟,即劉邦讓羣臣歃血爲盟,答應不擁立非劉姓的人做皇帝)。他回答呂后:“曹參。”呂后又問:“之後呢?”劉邦道:“王陵。”但隨即又補充道,“王陵這個人有些迂愚剛直,可以讓陳平幫他,陳平智慧有餘,但是難以獨當重任。所以,一定要用周勃來幫他,而周勃可以做太尉。也許外人會認爲周勃缺少文才,但是客觀地說,將來安定劉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

劉邦的遺囑

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劉邦死在長樂宮。劉邦死後,呂后欲殺諸將,獨攬大權,但是,陳平、灌嬰在滎陽有大軍十萬,樊噲、周勃在燕、代有大軍二十萬,若聞諸將遭誅,必定聯兵回攻關中。到時候必然天下大亂。此時,呂后不得不按劉邦的遺囑,在蕭何死後,任命曹參爲相。之後又陸續任命王陵爲右丞相,陳平爲左丞相,周勃爲太尉。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劉邦遺囑中所提到的幾位可以重用的大臣。

曹參,是劉邦堅定的追隨者。劉邦之所以看好他,是因爲此人好黃老之學,並懂得進退周旋之道。果然,曹參接任相國後,無爲而治。深一層來看曹參治國,他不能攪動呂后掌管的漢政權,因爲當時的形勢是,呂后隨時都會掀起一場宮廷政變。

曹參之後的王陵,治國能力並不強,但此人寧肯掉腦袋,也不會放棄原則,使得呂后往往在一些爲自己家族爭取利益的情況下碰軟釘子。呂后在這種情況下去詢問陳平,陳平是個詭計多端、保身有術的傢伙。他滿口答應呂后的一切意見,而背地裏卻跟周勃聯繫緊密。這正是劉邦的英明之處,陳平雖然足智多謀,但他沒有軍權,而太尉周勃正彌補了這一缺陷。呂后去世前,呂氏的勢力已經達到頂峯,作爲丞相的陳平和作爲太尉的周勃幾乎被排擠得無事可幹。可當呂后一死,在諸呂欲作亂之時,陳平立即跳了出來,因爲深諳保身之術的他知道,一旦呂氏得了天下,他陳平就只能等死。所以,他立即聯合掌握帝國軍隊的太尉周勃和劉氏宗室成員,迅雷不及掩耳地誅滅了諸呂。劉邦說“安定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果然言中。

牽制:高超的藝術

但是,僅憑這道對人事安排的遺囑,劉邦就有那麼大的自信保住劉氏天下嗎?稍有常識的人通過劉邦立的人事安排遺囑,都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劉邦把遺囑交付呂后,本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但是,精明的劉邦卻另有打算。

太子劉盈生性懦弱,劉邦在太子一事上曾想過動大手術,拿下劉盈,立他最寵愛的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爲太子。但是,在劉盈母親呂后和衆大臣的反對下,他最終沒能成功。

在劉邦看來,因爲要被廢掉的是呂后的親生兒子,在“母以子貴”的傳統下,呂后的反對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可連大臣們也反對,劉邦就覺得很納悶。雖然大臣們給出的理由是廢黜太子關係到國家安危的大事,但劉邦覺得這種理由並不充分。呂后當然有控制劉盈的想法,而那些大臣們也未嘗不做如是想。即使這些人沒做如是想,現實情況也確是如此。當時的'情況是,能夠危及劉盈執政的勢力一個是以呂雉爲代表,包括呂澤、呂產、呂祿叔侄在內,我們稱其爲“後黨”。另一個是以蕭何爲代表,包括曹參、周勃、灌嬰在內,我們稱其爲“相黨”。雙方都與劉邦至親至密,劉邦實在不能將他們明目張膽地幹掉。

但劉邦有他自己的一套辦法。在遏制“相黨”上,劉邦爲劉盈培育了一位剛毅堅忍的母后,而且母后的身邊還有一羣能征善戰的“後黨”!在“後黨”的遏制下,由於蕭何羽翼頗豐,威望又高,劉邦就逼其髒污自保,給他戴上“與民爭利”的帽子,使他得不到百姓的擁護。同時他又把呂后的妹妹嫁給了大將樊噲,讓蕭何不能指揮,在經過一番動作後,劉邦的預想達成了。

兩股勢力互相牽制、互相制衡,誰也不能奈何誰,誰也不能消滅誰。“相黨”的人如果有非分之想,就要考慮考慮呂后;而呂家如果有人存非分之想,那必須要看看丞相是什麼態度。所以,劉邦的這種牽制藝術便得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