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元曲四大家白樸

元曲四大家白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白樸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三人並稱爲元曲四大家。白樸大約生活在公元1226年到公元1306年間,世家出生,原名白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祖籍隩州,後遷居真定一代,晚年之時又寓居金陵。

元曲四大家白樸

白家早年是官僚士大夫家庭,白樸的父親白華是金宣宗三年進士,後官至樞密院原判。仲父白賁爲金章宗泰和間進土,做過縣令,叔父儘管早逝,且也頗有聞名。

生在這樣的家庭,過的應該是錦衣玉食的生活,上進之人以後與祖輩一樣高中進士,此後進入仕途。若是悠閒的孩子,也許便鬥雞遛狗,過着世家公子哥兒的富貴日子。可惜命途多舛,白樸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就被迫過上了流亡生涯

白樸出生在金朝末年,當時金國的京師汴梁就已經在蒙古軍隊的重重包圍之下。位居中樞的白華,整日裏爲金朝奔走,無暇顧及妻兒。等到後來蒙古軍隊直接炮轟汴梁的時候,金哀宗決定棄城逃走。身爲臣子,白華只能隨金哀宗渡河北走歸德,白樸和母親被留在汴京。

次年三月,汴京就被蒙古軍隊攻破,城中留守的士庶慘遭殺戮,財富遭到空前洗劫。在混亂中,白樸和姐姐與母親走散,幸而當時元好問也在城內,白樸和姐姐別元好問收留。

元好問是當時著名的學者,元家和白家兩家是世交,交情很好。當時如果不是元好問也在城中,那麼白樸姐弟兩的未來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呢!

天興二年四月,白樸姐弟被元好問帶到 了聊城,寄居在縣令趙天錫幕府。儘管不是親生,但是元好問對待白樸姐弟卻與親生毫無區別。白樸幼年之時,曾經被染上了瘟疫。元好問不顧自己會染病的危險,晝夜將白樸抱在懷中,一直等到他痊癒。

幼年的白樸與父母分離之後,一直與元好問生活在一起。元好問細心教導白樸,毫不誇張的說白樸能有日後的成就,元好問功居首位。

長到十二歲的時候,白樸的父親已經率領亡金大臣投靠元朝,並且在真定安定下來。元好問探知到好友的消息,帶着白樸返回太原,將白樸姐弟兩送歸到白華家中,使得父子得以團聚。

白樸與父親團聚之後遵從父親的要求,寫作詩賦,學習科場考試的課業。他對律賦之學頗爲上進,很快即以能詩善賦而知名。儘管與元好問分離,但是元好問卻時常前來真定探望白樸,並關心白樸的學問,對白樸進行指導。在元好問的教育下,白樸的`學識增長很快。

儘管父親白華效力於元朝,但是殘暴的蒙古鐵騎早在當初攻打汴京和多年的流亡生涯之時,就給白樸留下了很深的傷痕。他打心底裏不想向元朝朝廷效力,而一直以亡國遺民自適,以詞賦爲專門之業,用歌聲宣泄自己胸中的鬱積。

儘管他沒有參加考試,但是因爲學問的不斷長進,其才名也被人所知。後來元世祖命各路宣撫使舉文學才識之時,白樸被史天澤推薦入仕,白樸最終婉拒。他覺得自己既然已經拒絕了史天澤的舉薦,那麼也不便在留在真定,於是在三十六歲這年,開始了自己棄家南遊之路,一直到四十一歲纔回到真定。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的時候,史料記載白樸來到金陵定居。此後便一直在江南的杭州、揚州一帶遊歷,直到81歲時,還重遊揚州,此後蹤跡全無。

白樸一生創作頗豐,富有才名,然而卻自始至終拒絕進入元朝,出仕爲官。甚至爲了拒絕進入朝廷,還選擇了離家遠遊,足見幼時的經歷對白樸一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