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杜審言對唐詩的貢獻

杜審言對唐詩的貢獻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導語:杜審言把自己捧得很高,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呢?客觀地說,杜審言的五言詩,在初唐時期,水平還是相當高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杜審言對唐詩的貢獻

明朝文學批評家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唐初五律,必推杜審言爲作者。”隋唐時寫五言律詩的人很多,杜審言的貢獻在於,他在詩的對偶之間,使句法結構更細膩、更復雜。比如他的代表作《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這首詩韻腳分明,平仄和諧,對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詩作品,堪稱初唐時期完成近體詩體式定格的奠基之作,胡應麟更是盛讚它爲“初唐五律第一”。

清代學者王夫之對杜審言的貢獻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說:“初唐詩至必簡整矣,暢矣!”意思說初唐到了杜審言時,詩變得工整、精密、流暢了。不過相較在律詩格式上的發展,他更大的貢獻,則在於對杜家另一個天才人物杜甫的影響。

杜甫並沒有得到過爺爺的親身教誨,他是在杜審言去世後4年才降生到人世的,但杜甫對爺爺的推崇溢於言表。他在《進雕賦表》中說祖父“修文於中宗之朝,高視於藏書之府,故天下學士到於今而師之”。在杜甫的詩歌中,可以看出許多向杜審言學習、摹仿的痕跡。例如,杜審言在與宋之問的唱和中,曾寫下“綰霧青絲弱,牽風紫蔓長”,杜甫則演繹爲:“林花著雨胭脂溼,水荇牽風翠帶長。”杜審言在《春日京中有懷》中曾有“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句,杜甫在《曲江二首》中將其演變成了“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杜審言的詩歌造詣深深地影響了杜甫,難怪杜甫在兒子過生日的時候,曾無比驕傲地說:“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現代詩人葉嘉瑩這樣看待杜審言與杜甫祖孫之間的傳承關係,她說:“一件事情的出現,一個天才人物的完成,往往是由種種機會、種種因素促成的。杜甫之所以成爲唐代的一個最重要的作者,我以爲這與他的家學有很密切的關係。”這話是極爲中肯的。

正因如此,杜審言牛氣沖天的背後,確實有他足以驕傲的資本。這份驕傲如同貴族式的'傲慢,是融化在血液裏的,讓他至死都在俯視衆人。

景龍二年(708年),杜審言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在他病中,好友宋之問、武平一前來探視,見他氣息奄奄,十分難過,於是問他還有什麼話要留下。杜審言嘆口氣,不無遺憾地說:“上天害得我這麼苦,還有什麼可說的!不過,有我在世一天,你們就一天不得出頭。現在我要死了,你們應該高興纔是,只可惜沒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能接替我啊! ”

杜審言就這樣去了,臨死還不忘玩一次黑色幽默,讓他的好友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杜審言說話雖然總是得罪人,但好友們對他的欽佩還是發自內心的。在他死後,宋之問親自撰寫了情辭哀婉的《祭杜學士審言文》,把他與“初唐四傑”並列,稱讚他“惟靈昭昭,庶越諸子,言必得俊,意常通理”,懷念與他的友誼時,不禁潸然淚下:“懷君疇好兮恨已積,念君近惠兮情倍多。”另一位好友武平一特地上疏皇帝,懇請“恩加朱紱,寵及幽泉,假飾終之儀,舉哀榮之典”,爲杜審言舉行隆重的葬禮,以表彰他的貢獻。

有人說,杜審言有點像金庸小說裏的“老頑童”,一生疏狂,狂得有些老不更事。在詩賦上狂是可以的,時常或有神來之筆;而在爲人上狂,語必“毒舌”,則容易損了別人,傷着自己。這是杜審言給我們警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