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長平之戰範例

長平之戰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長平之戰,先是趙國廉頗抵擋不住秦國大軍,一路退守,後有趙括率兵迎擊,卻慘遭敗北。始終都沒有看到有除了趙國和秦國以外的國家參與這場戰爭,這是爲什麼呢?據說當時的趙國和秦國實力相當,所以他們不應該是因爲懼怕秦國而不出兵,那他們是爲了什麼?

長平之戰

我們先來分析分析趙國的盟友齊國,齊國在這場戰爭中沒有援助趙國,眼睜睜的看着趙國被秦國追着打,全國的年輕人幾乎都被秦軍殺光。齊國怎麼就能這麼狠心呢?原來,不是人家齊國狠心,是趙國先不仁,所以齊國才這樣無義的。齊湣王時期,齊國達到最強盛的階段,在諸侯國中名列第一。可是齊湣王天生就是貪婪的性子,他東征西戰,擴張了齊國的領土,增加了齊國的人口,齊國變得十分強大。他自恃國力強大,就隨意欺辱小國和弱國,燕國就是他齊國曾經欺負過的.一員。燕昭王一直對齊國曾經欺辱燕國的事情記恨在心,還派出了間者蘇秦離間齊國和趙國的關係。

齊湣王做的壞事多了,報應不爽,齊國遭到秦國、燕國、韓國、魏國以及趙國的五國合縱攻打,差點亡了國。幸好有齊將田單的火牛陣,才挽回了齊國滅亡的命運。可是儘管如此,齊國的國力也再也回不到當初,成爲了二等國家。五國合縱中就有趙國,也就是說,是趙國先背棄了和齊國的盟約,和其他國家勾結在一起攻打齊國。這叫什麼,這叫背後捅刀子啊!齊國沒在秦軍將趙軍打得團團轉的時候也插上一刀就算好的了,哪裏還要去管趙國的閒事。

長平之戰中諸侯國不救趙的原因

再來說楚國吧,楚國可是一個富饒的大國,但是老楚王時期經歷了丹陽藍田之戰和垂沙之戰後,楚國的實力也大大下降,淪爲二等國家。這幾年秦國也一直在攻打楚國,將楚國的大半重要城鎮都攻佔了。秦國和趙國發生長平之戰的時候,楚國正在收復部分南郡。楚國可不是爲了幫助趙國,你傻啊,在秦國火頭正旺的時候去添把柴火,直接援救趙國,可不就是往火坑裏跳嗎?那還不如直接對秦昭王說,我已經自己挖了個坑,馬上就把自己埋好了,你快來拿走楚國吧!

接着就是魏國和韓國,這魏韓兩國的交情一直是比較穩定的,雖然兩國都有些小摩擦,但是大國邦交,小打小鬧不介意,正常情況。加上魏國和韓國是兩個鄰國,兩個國家又都和趙國接壤,因此和趙國一起被稱爲三晉。和各諸侯國比起來,似乎魏國纔是被欺負得最慘的那一個。秦國爲了東出,爲了統一天下,對各個國家都發起了進攻,可是魏國卻是其中承受傷害的主力軍。爲啥呢?因爲魏國在戰國初期是強國中的強國,領土面積廣闊,可如今已經被秦國蠶食了三分之二。可見,秦國有多麼兇猛,多麼可怕。魏國盡失河東,退守大梁,剩餘的國土在黃河中游兩側的衝擊平原,雖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但是無險可守。無險可守就是,打起仗來了,什麼保護層都沒有,人家可直接把刀子插到你的心口上。這可把魏國嚇壞了,但是還有人比他更害怕,那就是韓國。魏國倒是安逸了,退守大梁,但是卻把小小韓國給推到了強大的秦國面前。

魏國不敢幫助趙國,害怕把秦國惹毛了,直接派個軍隊過來滅了魏國。那韓國呢?韓國被魏國推到了前面,可是韓國的實力還不如魏國呢,丟了宜陽之後,又被秦國打通了三川路,整個韓國就這樣被分成了兩半。秦國攻打韓國,韓國還沒怎麼招架就投降了,還親自將上黨奉上,弱得簡直了。

最後是燕國,燕國和秦國是煙親之國,一直在秦國的庇護下生存,唯秦國老大馬首是瞻,是最不可能救趙的國家。

趙孝成王無奈之下派趙括上場,趙括熟讀兵書,有奇計,差點讓長平之戰成爲白起的滑鐵盧。他知道若是趙軍一直像廉頗那樣固守,最終拖死的是趙國而不是秦國,秦國運送糧草的效率實在太高了,遠遠超乎了他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