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京杭大運河有多長

京杭大運河有多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導語:京杭大運河在隋朝開始修築,至今已有千年歷史。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京杭大運河的介紹,歡飲大家閱讀參考!

京杭大運河有多長

報載,中國科學院用衛星遙感技術測得:京杭大運河全長1710公里。這個長度,北端以溫榆河和通惠河的交匯處爲起點,南至杭州拱宸橋。如此說來,這個長度少算了72.5公里。因爲,京杭大運河的北部起點應該沿溫榆河上溯、繼續沿南沙河向西北延伸,至昌平區鞏華鎮鞏華古城的扶京門西的安濟橋舊址。

筆者此說,一有史料爲證。《明史·河渠志》載:“昌平河,運諸陵官軍餉道也。起鞏華城外安濟橋,抵通州渡口,袤百四十五里。其中淤潛三十里難行。隆慶六年大浚,運給長陵等八衛官軍月糧四萬石。遂成流通。”——安濟橋是明朝正統年間修建於南沙河上的七孔石橋。五百多年間,因屢遭洪水衝擊,至民國年間已坍塌不能通行。它的舊址大致相當於今京藏公路跨越南沙河的位置。

運河者,即人工開挖可以通航的河。南沙河由安濟橋至通州渡口,經過人工疏浚,達到了通航的目的。所以這段河道當然應該視爲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當年,每個月有四萬石的糧食經這段河道,由通州運抵鞏華城下,使用率不可謂不高。而且這只是隆慶年間的運量,至明朝末年,月運量至少應該在六萬石以上。因爲隆慶年間,昌平天壽山剛剛埋葬了八個皇帝。

筆者此說,二有方誌爲證。《光緒昌平州志·大事年表》載:“隆慶六年,總督劉應節、巡撫楊兆,議於鞏華城外安濟橋至通州渡口止,疏通一河,長可一百四十五里,以運諸陵官軍餉。發軍卒三千人治之。”“萬曆元年,由通州水運糧石抵奠靖倉,轉發至居庸等倉,以重軍需。”——奠靖倉應該位於鞏華城內,因爲鞏華城內有奠靖所。軍糧不只要供應守陵部隊,還有居庸關等地的駐軍。

筆者此說,三有明人詩作爲證。明朝人崔學履,著有《燕平八景》詩。燕平,是昌平舊名。此八景分別是:鬆蓋長青,天峯拔萃,石洞仙蹤,銀山鐵壁,虎峪輝金,龍泉噴玉,安濟春流,居庸霽雪。其中詠安濟春流的詩是這樣寫的:

沙河南去錦帆稠,春水偏宜估客舟。

共指靈源通潞水,喜看幽脈即滄州。

盡多沙渚眠鷗鳥,欲傍星槎犯鬥牛。

畿輔名區多勝絕,楚雲湘月共悠悠。

這首詩中說,春回大地冰化河開,南沙河上船帆相屬。因爲此河與潞河相通,所以買舟而下,可達河北滄州。人工疏浚之後,南沙河水面寬闊流量可觀,岸邊沙渚水鳥衆多,有如江南水鄉。這首詩還證明了一件事:當時的南沙河不僅有運軍糧的貨船,也有可供人搭乘的客船。

筆者是南沙河畔長大的,少年時代常在河中游泳。扶京門外偏東之河畔,尚有磚砌的駁岸沒於水中,當地人稱“釣魚臺”。

綜上所述,京杭大運河明朝時已經向北延伸至南沙河,確鑿無疑。

渭河中游河谷若干地名與方言淵源考證

渭河,作爲中國最老的河流之一,孕育了中國最爲古老的民族文化,而渭河流域,特別是渭河中上游地區的河谷地帶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這裏發現了震驚中外的距今八千年左右的大地灣文化遺址,這裏還是古老的伏羲、女媧、軒轅文化的誕生地,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發源、崛起之地。

渭河河谷地區,從甘肅省渭源縣開始,過天水,到陝西寶雞西境,一直是羣山峻嶺,溝壑連綿的地形,特別是渭河中上游地區的天水一帶,既是秦嶺西麓的小隴山林區,又是黃土高原向南延伸的邊緣區域,尤其在天水城區方圓地帶,在這裏形成了一道靚麗而又奇特的自然景觀:渭河北岸,黃土高坡上零星點綴着一些草木,渭河南岸,向南行進,一片蔥綠,漫山遍野林木聳立,悠然南山景象。

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使得渭河谷地天水段的一些地名充滿了神奇的元素,在天水市麥積區的東片,也就是元龍鎮和三岔鄉一帶,至今有着一些先秦時期的民風習俗及語言特徵。作爲土生土長的天水人,特別是天水東片區的農村子弟,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之情使得我對這裏一切都充滿感情。

一、有關地名的考證

(一)黃龍

在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鄉有個名叫黃龍的村子,黃龍村位於渭河北岸,依山而成的一個村落,村子南邊是渭河,背靠着長滿綠柏的大山,這裏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從風水角度來說是一個風水極好的地方。那這個村子爲何叫黃龍呢?

《史記·孝文本紀》雲:十五年,黃龍見成紀。天子乃復召魯公孫臣,以爲博士,申明土德事。

《史記·張丞相列傳》雲:其後黃龍見成紀,於是文帝召公孫臣以爲博士,草土德之歷,制度,更元年。

綜合史料分析,古成紀範圍當屬今天水爲中心的一帶,在古代行政地域區劃不是很明確的時代,而今的黃龍村很可能也是古成紀的範圍,且黃龍村附近的一景點還有補天石等與伏羲、女媧有關的文化遺蹟。

有關黃龍地名之名的來源,除了筆者從史料中得到的解釋外,由於各方面原因暫未收集到有關考古成果和民間傳說的印證,自難以成說。

(二)伯陽

伯陽鎮位於麥積區東部,以盛產桃子而聞名遠近。關於伯陽之名的來源,天水本地學者多有研究,這和國學先祖老子有關。

史載: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歷鄉曲仁裏(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傳說,當年函谷關總兵尹喜見到紫氣東來,老子騎青牛而至,便拜老子爲師,後尹喜受老子感化,辭官隨老子西行到了家鄉天水。在西行的路上,老子曾路過伯陽鎮,並在此設臺講學,開化民智,遂有伯陽之名爲此地之地名。

據後世考證,函谷關總兵尹喜爲先秦時邽縣人,具體考證結果爲今天水市麥積區伯陽鎮人,如今的伯陽鎮被稱爲“尹喜故里”;時至今日,伯陽還有早在元代就建有老子、尹喜的道觀。奉祀老子的道觀稱柏林觀,又有講經臺。山後十餘里有尹道寺,稱“尹喜故里”。其殿前有楹聯一付,曰“華章九篇入百子,經文五千誦道德”。

(三)水關

水關村位於麥積區三岔鄉,村落全址在渭河南岸的沖積平灘之上,此處的渭河兩岸均是大山,北岸爲黃土高坡,南岸是綠茵成片,近些年由於花椒的效益俱增,漫山遍野都是花椒園,環境有很大改善。

水關村的地形相對來說比較開闊,東西都是河谷,南北雖夾兩山,但對於整個個村子來說南北的緩衝區域還是相對夠用的。那這個地方爲何叫做水關呢?

漢語中,關指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如函谷關、雁門關等。仔細觀察水關村的地形和地理位置,不難發現這裏確實是設關的理想地帶。在古代,從秦州向東行進,或者從長安向西行進,沿着渭河的小道走,無疑是最近的選擇。交通部《公路交通偏史研究》1984年5期說:從關中到天水落石出最古老的道路是“經廢丘(今陝西興平)、虢縣(今寶雞縣)至陳侖(寶雞市東),復循渭水河谷,沿(後來)南北朝時的南由縣至安夷關道,西行至天水和隴西郡。那從長安到秦州,水關是必經之路了。或許不是官方設的關卡,也可能是山大王設的關卡,因爲沒有相關歷史證據,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古時的渭河水不像今天的那麼小,想必一定是洶濤駭浪的大河,水關地理位置是長安、秦州東西交流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原與西域交往的前沿,在此設關,有着軍事、交通和經濟上的意義。

(四)太碌

太碌村位於麥積區三岔鄉,地處渭河南岸,是陝西、甘肅兩省在渭河流域(狹義)最西南的交界處,渭河北岸是寶雞市陳倉區所屬的建河村。關於太碌的村名來源,目前雖無相關正式的考證,但根據一些民間說法和當地遺蹟來看,這裏有着很久的歷史。

1978年,太碌村對面的建河村民在火車站北的坡地上耕地時發現了青銅器,其中有蒜頭壺、二十六年戈等。二十六年戈上有銘文“廿六年,□□守□造,西工室閹,工□。武庫。”從此戈形制看,當作於秦昭王二十六年,“守”前二字當爲“隴棲”,“西工室”當是秦都西犬丘的工官所造,隸屬中央。後經寶雞市博物館實地調查,判明是一座戰國秦墓,墓葬形制和葬式已經無法辯別。

2002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建河火車站以南的'緩坡地上,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的秦墓地,共發掘秦墓60多座,這批秦墓大多爲豎穴土壙洞室或偏洞室墓,呈東西向,少數爲南北向,墓壁規整,土坑深、大,填土經夯打。隨葬品多爲罐、盆、釜等陶器,置放在洞室一側或兩側。這說明建河村及附近區域,包括太碌在內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

此外,太碌村還有一座佛道兩用的廟宇--柏林觀,即供奉着道教人物,也供着像玄奘這樣的佛家大師。太碌柏林觀的歷史現已無法考證,但值得肯定的是,這裏一直是方圓幾十裏香火最爲旺盛的道觀廟宇之一。

二、有關渭河谷地部分村落方言的特點

渭河谷地是指寶雞向西溯渭河至天水的這段山區險道,全長約140多公里,是關中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這一區域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古往今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重要區域,但就這方圓幾十裏的方言來講,就有很大的不一樣。

(一)方言種類。

這一區域,以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鄉和元龍鎮來講,不同的村子就有着或多或少的區別。如,元龍人,乃至三岔鄉西部的一些村落,將“你”讀作“niu”(三聲),將“我”讀作“ao(三聲)”,大多數三岔人則將“你”讀作“ni(三聲)”,將“我”讀作“wodi”,而有些人又將“我”讀作“cai”。三岔鄉太碌村人將“你的”讀作“nidi”,而對面的北峪村人則讀作“niudai”。像這樣的特點,至少有四五種,而這僅僅是兩個相鄰的鄉鎮。

(二)發音聲調。

在麥積區三岔鄉,由於臨近陝西,這裏的人們說話有些陝西調,但認真仔細區別一下,還是略有不同的。三岔鄉前進村語言發音多有四聲,也就是去聲,如:你吃了嗎?在三岔鄉,一般人都將“吃”讀作一聲,這裏的人則讀作四聲;前進人將做“啥”去讀作做“sha(四聲)”,而北峪村人讀作做“sha(一聲)”。

這片方圓面積不算太大的地方,爲何有着衆多不太明顯,卻又很容易區分開來的口音呢?除了前文所述的歷史原因外,近代以來的人口大遷徙,如三線建設、隴海鐵路的修建、商貿的往來,以及六七十年代的大饑荒等,致使人口大規模的流動,在這裏形成了以陝西、甘肅、四川、河南等地的方言融合形成的新方言---渭河谷地方言。很明顯的就是天水市的方言,城裏人和鄉下人的說話習慣、語音語調等風格迥然,而天水市和臨近的幾個縣城有着不一樣。

(三)歷史遺留的叫法

此外,這裏還有一個重要的語言特徵,即將村子的“村”字多轉換成“裏”字,如三岔鄉的人幾乎都將自己所在的村子叫做xx裏,太碌裏、北峪裏、水關裏、大溝裏、小溝裏、毛窩裏等等。“裏”在這裏不僅是語言上的轉換,我想更是一種歷史制度的遺留。在先秦乃至漢代,就有里正制度,有里長、鄉長、亭長等稱謂。史載:古代五家爲鄰,五鄰爲裏。作爲先秦故地的渭河河谷一帶,對這樣一種歷史制度或許有着更多的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