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曹操爲何一生都不敢稱皇帝

曹操爲何一生都不敢稱皇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導語:曹操一生最聞名的事蹟當數“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的奸臣居然沒有稱帝,實在是不可思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的祕辛吧!

曹操爲何一生都不敢稱皇帝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2-3]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爲魏王,去世後諡號爲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爲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啓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爲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爲妙品。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頗受爭議的一個人物,他出身卑微卻志向遠大,憑藉着過人的權謀和智慧,在東漢末年的董卓之亂中脫穎而出。董卓死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議,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漢獻帝至許昌,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歷史,把15歲的小皇帝變成自己手中的傀儡,使自己的發號施令變得名正言順。依靠天子這張王牌,曹操在政治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從此他挫袁紹、平呂布,逐步統一了黃河流域,官拜丞相,封魏王,成就了一番霸業,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對於曹操的評價歷來衆說紛紜,一部《三國演義》將其描繪成了大奸大惡的代表,而且影響深遠。相比之下,與他同時代的許邵用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來形容更顯客觀。曹操的一生可謂是戎馬倥傯、刀光劍影,歷經無數次的征戰殺伐,最終達到了權力的頂峯。然而,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着世人:此時的曹操,可以說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他可以輕鬆地廢掉小皇帝並取而代之,可是爲什麼在25年的時間裏,也就是從公元196年挾天子直到公元220年去世,曹操始終沒有跨越這一步呢?推究起來,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曹操不想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東漢末年,漢室衰微,天下大亂,但朝綱倫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忠、孝、仁、義等理念依然是當時的價值標準,何進、董卓等把持朝政後都不敢貿然稱帝。曹操雖然具有不同於其他軍閥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擺脫不了儒家文化的影響,在他爭奪權力、對外征戰的過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義進行,以天子的名義興師問罪,使自己站在正義的一面,取得道義上的支持。曹操平定董卓、呂布叛亂打的正是朝廷這張王牌,如果曹操廢掉漢獻帝,登上皇帝寶座,那他跟董卓、呂布還有什麼區別呢?董卓、呂布可是當時天下公認的殘暴之人,是人人慾得而誅之的對象,曹操的智慧謀略都遠在這二人之上,當然不願成爲千夫所指的罪人。

雖然曹操竭力宣稱自己是奉天子詔,但天子權力被架空,卻也是路人皆知之事。孫權、劉備早已唾罵他名爲漢相,實爲漢賊,但曹操並不懼怕這種責罵,因爲當時天下分裂,羣雄並起,相互之間的責罵和攻訐本屬正常,曹操同樣以亂臣逆賊的名義指責他們,他所懼怕的乃是留下歷史的罵名,那可是有口難辯、影響深遠的。因此曹操一直保持宰相的身份而不敢隨便僭越稱帝。據《魏氏春秋》記載,夏侯敦曾對曹操說:天下鹹知漢祚已盡,異代方起。自古已來,能除民害爲百姓所歸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餘年,功德着於黎庶,爲天下所依歸,應天順民,復何疑哉!王曰:施於有政,是亦爲政。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由此可見,曹操爲自己所設的標準是非常高的,他是想做周文王那樣的聖人,成爲千古傳誦的對象。在歷史的長河中,這種亙古流傳的聖人稱號比一個身背罵名的皇帝的稱號美好得多了!

曹操在《述志令》中進一步明示: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意思是說齊桓公和晉文公作爲春秋五霸的霸主,稱霸之後還名垂千秋,就是因爲他們仍然以周王朝爲尊。言外之意,如果兩者之一取代了周王朝,就不會是這個結果了,而曹操也正是想借機澄清,儘管他勢力非常大,但他決無二心,他並不是想篡漢的奸雄,而是一心輔佐幼主的能臣。這所有的一切都說明曹操深受儒家正統文化影響,不想背上千古罪人的歷史罵名,而是想做一個流傳千古的聖人。

第二,從當時形勢來看,曹操生前還不具備稱帝的條件。雖然當時曹操已經取得漢王室的絕對控制權,但他的勢力還是侷限於中國北方,孫權和劉備還在東南、西南虎視眈眈,國家還未統一,天下並不太平。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稱帝,勢必成爲衆矢之的,讓劉備、孫權抓住把柄,帶領天下英雄討伐他,這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便不復存在,就會陷於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動,甚至引起新一輪軍閥混戰。雖說曹操此時兵精將廣,但以亂臣賊子的身份與天下豪傑對抗,卻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反而有可能使自己的大好形勢得而復失,這顯然是對曹操不利的,所以他對稱帝一事非常謹慎。

但是,曹操的許多部下都曾勸說過他稱帝,孫權也曾勸曹操廢漢建魏,但曹操的態度卻是截然相反的。據《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上書給曹操,表示願意俯首稱臣尊奉曹操爲帝,曹操當即識破了孫權的伎倆,笑說: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也就是說,一旦自己稱帝,勢必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曹操的識見實非一般。曹操清楚:只要緊緊靠着漢獻帝這棵大樹,誰也奈何不了他,誰也動不了他,否則便是自取滅亡。曹操被封爲魏公、魏王之後,內部的反對派和外部的敵對派凡有所行動者,都得不到好下場,就證實了這一點。

第三,曹操堅持實用主義,並不看重虛名。曹操是一個志向遠大、雄心勃勃的人,年輕時即打算建功立業有所作爲,然而生逢亂世、朝政廢弛,才華得不到發揮,因而走上了軍閥爭戰的道路。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統一天下,安邦定國,其他的都是手段,只要有利於他實現這個目的,什麼方法都可以用。選擇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他非常高明的手段,這一選擇讓他在軍閥混戰中處於極大的`優勢。他的這種實用主義還表現在用人上,他的用人原則是不問出身,唯纔是舉,荀攸等人正是因此而被招到他的麾下,幫助他奠定了霸王功業。

其實此時的曹操稱不稱帝只是一個名號的問題,天子的詔令由他口授,官員的任命由他授意,朝廷的政策由他決定,他是以丞相的名義做皇帝的事,曹操已經成爲事實上的皇帝,何必去計較皇帝這個稱號呢?漢獻帝劉協倒有皇帝的名號,可又有什麼用呢?曹操在《述志令》中說:身爲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意思是自己做到宰相已經非常尊貴,已經非常滿足了。成爲事實上的皇帝,曹操當然滿足了,已經享受到了皇帝的各種待遇,也就沒有必要去公然登基稱帝了,那樣反而會讓劉備、孫權抓住把柄,陷於被動,實在是沒有必要!如果一定要這個皇帝的名號,那就讓自己的兒子去做吧,所以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後來的歷史也證明,曹操的確是爲自己的兒子稱帝做好了準備。

總之,曹操在要不要稱帝這件事上處理得非常聰明,他以丞相的名義做了應該由皇帝做的事,在形式上維持了儒家的倫理綱常,在實際上實現了自己的野心和慾望,既讓劉備、孫權抓不住把柄,又爲自己的兒子日後稱帝準備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