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

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

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1

“享受”在漢語詞典裏的意思是:在物質上或精神上得到滿足。

懶惰的人貪圖享受,忘記了“生活壓力”是什麼?統治者享受權利,有人利用權力辦實事,還有人卻濫用權力。老百姓可以享受公費醫療,在看病的方面也方便了不少。

有人說:“人生下來就是吃苦的。”

而我認爲,還不僅僅是這樣,在人的這一生當中,應該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在一個孩子呱呱墜地時,他就註定要吃苦。從開始學走路,甚至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才能穩穩的走下去。

例如,現在的幼兒園升小學,小孩子們在幼兒園時就要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才能順利升入小學,而此時從這裏他們就要開始吃學業負重的”苦”。

當然,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也是這樣。如果你想獲得更好更多的知識;如果你想以後高人一等;如果你想以後過上輕鬆舒適的生活。你就必須“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這就好比每年的高考狀元。同樣是高中生,在高中的這三年裏,他們珍惜每一分鐘看書做題。在經過長期的堅持下,他們獲得了這一榮譽稱號--狀元。所以,他們享受着這一稱號帶來的自豪感,他們享受着經過汗水拼搏後得到的喜悅。

但也有不少人認爲,人首先要懂得“享受”,其次要學會“享受”,最後要去“享受”。

可是他們爲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在我個人看來,這部分人產生這種想法有兩種可能。第一,他們已經有能力工作並且掙許多錢,在物質上,他們已經什麼都不缺了。他們更多的需求是要在精神層次上得到享受。第二,他們在事業或者其他方面不如意,但他們在家庭上和和睦睦,在精神方面有了充分享受。這是一些人怎麼都沒有的。唯獨缺的是就是物質上的.東西,所以他們要去追求,要去“享受”。

當我們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通過汗水的拼搏和長期的努力而獲得的成就。不管從哪一種程度上來說,我們要在心靈上,物質上都得到了享受,不是嗎?

所以你要清楚的明白,“享受”是先有“受苦”後有“享樂”。當你做到這一點時,你就已經真正的做到“享受”了。

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2

我們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做到兩個字勤奮。

你知道嗎?一隻蜜蜂要釀造1千克的蜜,必須採集100萬朵花的花蜜,假若採蜜的花叢同蜂房間的平均距離爲15千米,它們就得飛45萬千米,差不多等於11個地球赤道長。蜜蜂的精神不就體現在“勤奮”二字上嗎?

蜜蜂這麼勤奮,難道我們人做不到嗎?

你知道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嗎?她從小就又聾又盲,生活在沒有聲音,沒有光明的世界裏。但是她的老師恩師——安妮?莎莉文來到了她身邊,給了她生命的`希望,並且教她如何說話。海倫又聾又盲,如何說話呢?答案就是觸覺,她是靠觸覺來了解別人的意思;是靠觸覺來了解如何發音;是靠觸覺來學習舌頭應怎樣動。她每天都十分勤奮地練幾個小時,有時每天竟十幾個小時在練。最終她完成了常人認爲不可能的事。

其實,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要勤奮,“勤能補拙”這一成語就是一些人的寫照。

司馬光在睡覺時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後就又開始學習、寫作,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完成了《資治通鑑》的編纂。古時還有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等等這樣的故事,難道不是激勵我們後人勤勉的好例子嗎?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天賦”。

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峯。勤奮是成功之本。然而勤奮意味着不怕苦,不畏難,勤奮還須持之以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一時頭腦發熱,不能算是勤奮,真正的勤奮是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苦苦鑽研。

每一個人只要在學習上刻苦勤奮,鍥而不捨,就一定能成爲有用的人才。我相信,我也能做到。

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3

大漠長煙,孤泉冷月,蕭蕭聲,長風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顫抖的身軀,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恥辱,西行路千年風霜。

史載,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遊記》中的三徒弟,在我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個側面:悟空——開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堅持;沙僧——寂寞者的隱忍。

悟空,這個幾乎爲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藝術形象,是一個勇敢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荊斬棘,敢於與一切擋路者搏殺。開路,總是伴隨着犧牲與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氣,只要信念足夠堅定,開路者就能如孫悟空那樣,有銅臂鐵手,有金剛不壞之身。玄奘就是這種意志如鐵、心志如鋼的開路人。黃沙千年,吹不去他一個個堅實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氣的`明證。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堅持的。沒有誘惑,無法顯示堅持的可貴;沒有猶豫,無法彰顯堅持的艱難。西行的八戒,動搖的最多,可他堅持到了最後。這份難得的可貴,是許多行路者堅持的動力。玄奘,貴在堅持。韶華數載,寂寂半生,無數次,面臨生死絕境。沙漠帶給人的恐懼和絕望,在玄奘咬緊的牙關中消散。

沙僧,他總是默默的。小說中,他不善言談,不苟言笑,老實本分。沙僧在三師兄弟中,道行最淺,可他的步伐卻絲毫不慢。這纔是行路的生活,也是玄奘西行一路的生命狀態。多少個日日夜夜,他獨行在浩瀚沙海,無朋無伴。寂寞,對於一個獨行者來說,比自然的災難更可怕。可玄奘的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他深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見他不寂寞的心靈。

玄奘,作爲師傅,他的生命詮釋了信仰的意義。行路難,多歧路,信仰是一切勇氣和堅持的來源,是與寂寞抗爭的力量。唐三藏,是《西遊記》中真正的,最後的,也是唯一的強者,他是一切力量與偉大的象徵。

烈烈的邊塞之風,吹得我生疼,更心疼着流落異國的中華寶藏。今年,距王圓打開敦煌文明寶藏的恥辱之年,恰逢百年。研究敦煌學的學者們,你們也一定常站在這裏,西望玄奘之路吧?是不是在這眼前的路上,你們悟得了勇敢和堅持,學會了忍受寂寞?然後,我知道,你們一定會舉步行路,追尋着玄奘,去拯救莫高窟,拯救敦煌文化,拯救中國文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祈禱。如今正在考場上作文奮書的九百五十萬考生,明天,也將踏上玄奘的路,踏上敦煌學研究者的路,踏上中國文化復興的路!

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4

誰不期待那東方噴薄欲出的朝日?

誰不渴望“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欣喜?

誰不想消除“草色煙光殘照裏”的哀怨?

這一切,都源自對早的嚮往。有了早,就能欣賞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孤寂美;有了早,就能領略到“嶺上晴雲披舒帽,樹頭初日掛銅鉦”的奇異;有了早,就能抒發“願乘風破萬里浪,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宏願。

於是懂得,早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抹亮麗色彩,是實現人生精彩的動力。用早來鼓舞自我,何須“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悔恨?何須有“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無奈?有了早的激勵,纔有了比爾?蓋茨微軟帝國的'不朽傳奇;有了早的激勵,纔有了張瑞敏“全球唱響海爾”的凱歌;有了早的激勵,纔有了俞敏洪新東方英語學校的繁花似錦。

而失去了早出發、早行動、早成功,很多人只能去搭乘人生的末班車,只能任灰暗成爲生命的主色調,而不能書寫人生的華章。畢竟,“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觀天邊雲捲雲舒”是一種超然。但輝煌更是人生最壯美的雲霞,何不用“早”來磨礪自我,磨礪一方月明雲開的壯闊滄桑?

此亦似人,此亦如國。早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條件,是一個社會繁榮昌盛的保證。有了早的激勵,纔有了荷蘭“海上馬車伕”的美譽;有了早的激勵,纔有了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的勝景。試想,偌沒有當年鄧小平的高瞻遠矚,作出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只怕中國只能在“”的陰影下踟躕不前,哪裏又有當前的恢宏氣勢?

而同樣,一個國家沒有早的眼光,只能落後於世界潮流。失去了早,就如同明清時期中華文明無奈的式微;失去了早,就如同戈爾巴喬夫領導下的蘇聯的土崩瓦解。

早是心中不落的青陽,早是心中不倒的信仰。有了早的激勵,又何必再發“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的悲音;有了早的激勵,又何必再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哀曲?

用早激勵人生,用早裝點夢想,去厲兵秣馬,去揚劍試鋒,終會迎來春暖花開的燦然,終會領略江河源頭的勝景奇觀。

2023年天津高考語文議論文5

一個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掙扎,便剪開蛹殼。不想,這隻蝴蝶身軀臃腫,雙翅乾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死去。

蝴蝶必須在痛苦中掙扎,直至雙翅強壯,方可破蛹高飛。人類不適當的愛,反成埋葬它的墳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嘗不是這樣?家長的溺愛,也恰似一把殘酷的剪刀,只扼殺孩子,使他們永遠無法騰飛。正如著名的詩人汪國真所言:“怕只怕,愛也是一種傷害。”溺愛成傷,歷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歲能詩,聰穎超羣,卻在父母及衆人的讚揚和寵愛之下,最終“泯然衆人矣”;趙武靈王對兒子放縱嬌慣,最終被不孝之子活活餓死;晉武帝縱寵兒子奢侈享受,其子繼位後治國無方,西晉王朝走向亡。無論是仲永之“傷”,還是趙武靈王的“悲”或西晉王朝的“衰”,都是寵愛的惡果。“寵”,是寶蓋下面的一條龍,這龍是無法騰飛的龍啊!

相反,對孩子嚴格要求,不但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王羲之年幼時,他的'父親便教他習字,要求甚嚴,結果王羲之終成百代書驛;曾國藩嚴整家規,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揚;巴頓的父親要求他每早苦讀,造就了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須知這些家長並非不愛孩子,只因他們清楚,寵溺不是正確的愛,縱寵只會帶來傷害。

可悲的是,當今的某些父母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孩子矯揉造作,說這是天真可愛;孩子揮霍浪費,說他將來準掙大錢;孩子口出狂言,說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獨毒驕嬌,自由放任,不懂長幼尊卑,缺乏集體觀念。如此愛出來的“小皇帝”,將來只怕是誤已、誤家、誤國的“昏君”!

家長愛孩子本無可非議。但這愛,不應是牢籠,不應是蜜罐,不應是保險箱,只應是孩子放縱時家長嚴厲的目光,孩子懶惰時家長頻頻的叮囑,孩子犯錯時家長諄諄的教誨。……因爲只有這樣,蛹中的蝴蝶才能飛起,稚氣的少年才能成長;只這樣,愛才不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