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6篇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K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端午節五年級作文6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爲了不讓他的屍體被魚蛟蝦蟹吃掉,就包了很多糉子投到江裏,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屍體。

每年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糉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都會包很多糉子。我們家每次都包幾十個,裏面只有二、三個是我包的。但是,我包的也不是最少,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我爸爸一個不包,我雖然只包了二、三個,但是跟他比起來也不少了。

糉子的餡有很多種,比如說蜜棗、臘肉、蛋黃、豆沙......我比較喜歡吃豆沙和蛋黃餡的,因爲真的很美味。

你喜歡什麼節日?端午節、元宵節,還是中秋節?快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許許多多,比如像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節日是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時,我可以吃糉子,大人們則可以包糉子、賽龍舟等。

記得有一年過端午節時,媽媽和姥姥正在吃糉子時,我跑進家去向媽媽要了一個大大的糉子。媽媽幫我把糉子那綠綠的大褂子脫了下去,又把它大卸八塊並撒上了白砂糖。我拿起筷子夾起一塊送到嘴裏,一邊吃一邊想起一個問題:爲什麼一到端午節就要吃糉子呢?難道是爲了好吃嗎?

爲了解開這個謎題,我去尋求媽媽的幫助。媽媽聽完告訴我:“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古時候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詩人,因爲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國家滅亡而投江自盡,老百姓爲了不讓江中的小魚、小蝦去吃屈原的屍體,就從家裏拿來米飯和雞蛋投入江中,這樣,魚和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從此,人們就把屈原自盡的那一天定爲端午節。”我聽着聽着入了迷,又夾了一塊糉子送到了嘴裏。過了幾分鐘後,我又向媽媽要了一個糉子,撒了白糖繼續享受糉子的美味。

端午節這一天,我不僅吃到了可口的糉子,還知道了許多知識。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又到端午節,大清早,你就能聽到“香囊!香囊!”的叫賣聲,糉子的清香味充滿了你的鼻腔 ……。看到大人們忙忙碌碌的,我再也坐不住了,走,約上同學一起包“糉子”去!

在端午節前夜,我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看着有些大人拿着糉子,不禁靈感一動:“快到端午節了,咱們也來包糉子吧!”我的提議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說幹就幹,走,和我一起準備一下吧!

包糉子沒有糉葉怎麼能行?可大點的葉子上哪兒找啊?我們正在苦思冥想,不知誰說了一句“大家快看,那兒有好多糉葉!”我們順着她的手指找到了“糉葉”。那是一種不知名的植物,葉子很大,符合做糉葉的標準。我們趕緊跑過去,七手八腳地動手拔了起來。“一二一,一二一,拔呀拔,拔!用力拔!”我們喊着口號,使出了吃奶的勁,也沒從根拔斷。“不信了!”李同學腳踩住植物的幹,憋紅了臉,使勁往外拔,可那葉子很頑固,就是不斷。“我來!”曹同學踩住葉子上方的莖,沒用多大的勁,就把葉子拽了下來。看來,幹什麼都得用巧勁啊!

糉葉有了,餡兒用什麼呢?下一個目標就是找泥土做糉餡。不一會,我們就把所有的材料準備好了。最後,我們就要動手做糉子了。

我們也學大人樣,先把“糉葉”捲成漏斗狀,把角往上折,加上餡兒,再依次用“糉葉”把它包裹起來,纏上線,一個逼真的、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

“露陷了! 露陷了!”李同學拿着她的糉子,”曹同學,你能再個給我弄點餡嗎?我的糉子寶貝露餡了呀!”她一驚一乍的把我們嚇了一跳,還好只是露餡了。

不久,我們就做了一大堆的糉子,真讓人垂涎欲滴啊!

雖然我們沒有進行正規的戴香囊、插艾葉等程序,但我們體會了包糉子的快樂,體會到了民俗的快樂!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端午節這天上午,我正在和妹妹做遊戲,突然發現廚房裏放着一些竹葉,媽媽正在忙着什麼。我沒有看明白,跑過去問媽媽,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我正在做糉子。”我和妹妹高興的跳起來,大聲呼喊:“今天有好吃的嘍!”

過了一會兒,我又很好奇的跑到廚房對媽媽說:“媽媽,我也和您一起包吧!”媽媽撫摸着我的頭說:“先去把先去把小手洗乾淨,我來教你。”

我把手洗乾淨了,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糉葉,先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再把泡好的米和煮熟的小棗放在裏面,再把糉葉一圈一圈的包好。最後用細線把它捆牢。一個糉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拿着自己做好的糉子去給爸爸看,爸爸笑着說:“這個糉子要留給你自己來吃纔有意義。”

過了好大一會兒,糉子才煮熟了。一大盤子的糉子都是圓圓鼓鼓的,爲什麼只是我包的是軟軟扁扁的呢?先嚐嘗味道吧!怎麼跟水泡了似的一點也不好吃呢?我又嚐了一口媽媽包的,咦!爲什麼味道不一樣呢?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這時我才明白爸爸爲什麼讓我吃自己做的原因了。因爲媽媽把勤勞和愛心包在裏面了,所以味道就不一樣了。

吃着香甜的糉子,聽着端午節的故事,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幸福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入汩羅江自盡。當地人民駕舟奮力營救,便有了今天的競渡風俗;人們又將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喂蛟龍以保全屈原的肉身,後來,人們將竹筒盛米改爲我們所吃的糉子形狀。

去年的端午節。大街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在幹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早就去買艾蒿了,聽奶奶說,往門上插艾蒿能驅邪。沒什麼事幹的媽媽便包起了糉子,糉子又叫“角黍”、“筒糉”我看見媽媽首先將西米浸泡,接着在糉葉表面塗上油,因爲這樣防粘。然後將糉葉捲成窩形,先填好西米和餡料。要注意壓緊了,包裹後捆緊,最後再放入鍋中煮半個小時,撈出來放涼後便可以吃了。吃着香噴噴的糉子,爸爸給了我一個香囊,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我很喜歡這個香囊。

隨着時間的推移,端午節過去一年多了,但在我的心裏卻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端午節到了,每到到我接我們都有一個習俗,那要是家家都要吃糉子。糉子和美味,也分爲很多種不同類型的糉子。糉子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有肉餡的,也有糖和豆子餡的,但無論是什麼餡的糉子,都很美味,都有自己家的獨有的風味。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個人都要過端午節。

在端午節,除了吃糉子以外,我們還可以划龍舟,划龍舟也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娛樂項目。記得上一年過端午節的時候,一早上,我們便將糉子作爲早餐來吃。中午的時候,我們便一起去逛街,端午節很熱鬧,在大街小巷裏,都會看到許許多多賣糉子的人們,可不亦樂乎。

到了下午,我們便去了划龍舟比賽的地區,那裏有許許多多強壯的青年參加比賽,還有不少的人圍觀,看着那些人,我的興趣頓時也起來了。我拉着媽媽的手,便擠進了人羣,只見參賽的人換上了一套比賽服,他們露出那強壯無比的肌肉,拿起划槳,準備就緒。

在龍舟的最末尾,還有一個打鼓的人,只在比賽開始的時候,我們圍觀的人們頓時驚叫起來,非常大聲,我們看着他們激情澎湃,看着他們不斷的划水,青年們就是那麼強壯有力,我們應該像他們那麼煥發青春的鬥志。

端午節就是那麼有趣,不僅僅有好吃的糉子吃,還有好看的划龍舟比賽看。端午節,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開心,有的人會做糉子慶祝端午節,我們則是觀賞划龍舟。端午節真是一個活力滿滿的節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