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教作文的一些體會

關於教作文的一些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臺灣的小學每兩年就要分班一次,剛好是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各兩年。2002年六月底我們從臺北越洋搬家到南京的時候,小兒子剛剛唸完五年級,他所碰過的三位班導(就是“班主任”),在看過他的作文以後,都問過他一個相同的問題:“你媽媽不是作家嗎?”言下之意無非就是──“奇怪,你的作文怎麼會這麼糟糕啊?”對於這個問題,小兒子大概是不知道怎麼回答,所以都只是傻笑,老師則往往會再試另外一種問法:“你媽媽都不教你的嗎?”這個問題很明確,小兒子立刻回答:“不教。”

關於教作文的一些體會

其實,很多家長都很喜歡“教”孩子們如何作文,一看到題目就會很熱心的告訴孩子可以這樣寫或那樣寫,有的還會非常精確的提示孩子第一段可以這樣寫,第二段又可以那樣寫……,用不着是文化界或教育界人士,只要是大人,要來應付小學生的作文有什麼難?但是這種做法向來是我非常反對的。我覺得,孩子們寫作文,家長千萬不要幫忙,因爲一旦開了頭,孩子們就會養成依賴心理,以後動不動就會說:”哎呀,你幫我想啦!我不知道怎麼寫啦!”

有的家長則會說,不幫忙想的話,孩子的作文成績就會很差了啊,那可怎麼辦?可是我覺得這沒怎麼辦,本來就應該讓孩子以他真實的程度去接受檢驗啊,總之,這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我的事。我總是跟他們說,媽媽已經念過小學啦,我不用再寫小學的功課了。更何況,媽媽功課寫不出來的時候(我總是把寫稿比喻成是“寫功課”),我也沒找他們幫忙,因爲這是我自己的事,我得自己想辦法,所以,同樣的,他們的功課也得自己想辦法。我希望孩子能很清楚自己的責任。

此外,如果孩子不主動來問我什麼,我也不大會主動羅唆,我覺得在那樣的情況之下,其實怎麼講都是白搭;只有在他自己想學、自己來問,而我又能回答的時候,我纔會多說一些。大兒子的文理能力比較平均,文章寫得很是精彩,可是他在念高中的時候,每逢期中考、期末考或模擬考等比較重要的考試,他的作文分數好像總是沒有辦法顯示出他應有的水平,有一次,好像是在他念高二的時候,他終於來問我,考試的時候到底要怎麼寫作文啊?我說,這是很多小朋友常常會問我的問題,你終於也來問啦,於是就提供了他一點建議。

不過,說真的,其實以前我對於如何作文也還沒有太多的思考,甚至有滿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爲作文是教不了的,會寫就是會寫,不會寫就是不會寫,可是後來我的想法逐漸有所修正,我慢慢感覺到“作家”或許是教不了的,但是語文教育的目標並不是要培養作家,而是要激發孩子親近文字、樂於書寫的興趣,並具備一定的文字表達的能力。這幾年來我每年都會在馬來西亞帶小朋友的閱讀寫作營(今年已是連續第八年了,每年都會接觸到四百多個小朋友),雖然主辦單位也把活動名稱定名爲“小作家創意寫作營”(可能是覺得這樣對於家長普遍比較有吸引力吧),但我總是告訴小朋友,想要有創意,首先要把基本功先練好,無論是一日營或是二日營,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我的目標都只是希望替小朋友把關於作文的基本觀念梳理清楚,並提供大家一套可行的作文方法。如果說作文就是一種文字表達,那我覺得這是可以教的,也應該教,問題是在於該怎麼教、可以怎麼教。那些叫孩子們去背作文範本的大人,其實說穿了無非就是因爲自己不懂也不去研究到底該怎麼教而已!

我覺得,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保持不干涉,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從而慢慢進步,恐怕也比胡亂指點、胡亂”教”孩子一些錯誤的辦法(譬如背作文範本!),還要來得強!畢竟每個孩子開竅的時間有早有晚,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孩子可能就是需要比較多一點的時間。以我的小兒子來說,他在上高中以前,作文真不是普通的糟糕,還曾經有一位老師試探性的問他:“臺灣的小朋友,作文都是這樣的嗎?”他老兄還挺老實的說:“不是,我是最爛的。”可是他在高一的時候,寫了一篇作文,未經老師批改,被我無意中看到,我很是吃驚,因爲覺得他寫得很不錯,我還不知道他的作文進步了這麼多啊,特別是其中有一句,他說,他覺得“最可怕的不是孤獨,而是自責。”我說,兒子啊,你怎麼寫得出這麼深刻的話呀,厲害厲害!不過,他笑眯眯地說“那是從我們一起看的動畫片《薔薇少女》中片尾曲的一句歌詞──最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孤獨。”變來的,還說“你怎麼忘了啊”!

不久前,有一個馬來西亞的朋友對我說,你也真是特別,你是臺灣作家,可是住在中國大陸,然後每年來馬來西亞帶小朋友寫作營(其實這也意味着我在三個地方都在繳稅哪!)。我在想,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以及文字工作是我的主業,更是我不變的志業,但是如果能在作文方面也爲小朋友做一點事也是很好的,我也願意在這方面花一些時間。因爲,我覺得小朋友就是小朋友,無論是哪裏的小朋友都是一樣的可愛!看到小朋友喜歡上我的課,我也會覺得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