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談寒韓作文(通用20篇)

談寒韓作文(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談寒韓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談寒韓作文(通用20篇)

談寒韓作文 篇1

剛來到姐姐的房間,看見她的書桌上有一本<韓寒精品集>。韓寒這人我也略有耳聞,於是,我拿起這本書細細品味。

直到今日,我才把這本書讀完,覺得他的確是一個人才。他的文章從未誇張過,而是真真確確的寫,不論是寫物或是寫景,從不把事物扭曲,大誇奇談。他的文章有些似散文又非散文,通熟易懂而且非常幽默,不幽默那麼幾下,似乎難以維繫他的文字。據我所知,韓寒只有在寫作上勝人一籌,而其他功課奇差無比。因此,他很自由,但自由得讓人心痛。他小小年紀就只到爲自己辯護,許多事物在他的筆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而且並不虛僞,荒唐。

看了他的文章覺得他各個科目中最喜歡歷史,他的言語中還染上了一些文言文的風氣。使他的文章半文不白,有些生硬,可這些生硬又趣意濃厚,使讀者領略了些不曾領略的味道。韓寒筆下的東西很樸實,幾乎不添加形容詞,只是生生硬硬的寫着。但是讀者並不覺得生硬,或許是裏面添加的幽默的掩護使讀者遺笑萬年

韓寒可以說是教育下的犧牲品,一個傳奇人物,一個值得去爭論的話題。看了<三重門>這長篇小說而在<三重門>的作者韓寒身上卻找不到韓寒的身影。若沒有知情人士告訴你這部作品出自一個幾十歲的孩子之手,你一定想像不到作者竟然是一個少年。可以說:<三重門>是一部由一個少年寫就但卻不能簡單話兒童文學的一般意義上的一個小說,在我感覺上,它恰恰是以成熟,老練,甚至是以老見長的。這番成熟,在於他看待物體的思想上。他看待物體的眼光是挑剔的目光,是懷疑的目光,是不留情面的目光。一些平常的事物在他的眼中卻破綻百出。但是,這破綻百出並不是完全好的。這可能會使人們對他失去信任,失去同情。但韓寒並不在乎這,他一直在走自己的路。是別人對他有一種自傲的感覺。

韓寒的成名似乎是一種機遇,但這種機遇有似乎是他釀造好了的。

我崇拜韓寒,但有並非完全崇拜他。

談寒韓作文 篇2

在電視上看到韓寒代言雀巢咖啡的廣告,我忽然想聊一聊韓寒。

關於韓寒的作品,我看得不多,但也不算少。記得看得到一本是他的《光榮日》,那時我覺得韓寒寫得好啊,因爲好玩。我一邊樂一邊看,於是光陰就荏苒了,時光就飛逝了,看完後心情舒暢,很快就把書的內容給忘了。但我仍然覺得這本書值得看。

後來,我看到一個這樣的總結:“如果一個作家不能寫出名著那樣深刻的文章,讓人讀罷像暴風雨後死的沉寂,大醉初醒生的虛脫一般,似乎看到了生命內核又始終看不到,那麼,寫出韓寒那樣的文章,讓人笑,讓人哭,讓人看得下去,讓人還想看下去——他也算爲和諧社會做貢獻了。”

其實韓寒寫的書,並不是沒有內涵。他寫書,是想表達一點什麼的,我看他的《199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看了好幾遍,看完之後,惆悵蕭然。他深愛着這個國家,有對這個國家的現實極度不滿,作爲一個有責任感的知識分子,他寫書批判是必然的。

韓寒的書,寫得越來越含蓄,也越來越有味了。有人說,他是個短命的作家,紅極一時,後必江郎才盡。然而如果一個作家有憂國憂民的思想,那麼他將永遠不會江郎才盡。他將永遠爲這個國家的勞苦大衆發出一點聲音,即使有一天我們真的建成了共產主義社會,他的聲音也不會被表面的和諧所湮滅——因爲只要有人,就永遠不會有完美,悲劇就會永存,作家這一行就會永存。前提是,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有真性情的,甚至是孩子氣的作家。

我和韓寒的年紀畢竟差了十幾年,他是八十年代生人,我是九十年代生人。他紅起來的時候,我還在教室裏讀《小蝌蚪找媽媽》。如今,我快長到他紅起來的年紀了,也漸漸能看懂他寫的書了,或者連他自己都讀不懂他寫的什麼,我又怎麼能懂呢?我只是站在八零後老去的尾巴上向前望着她他遠去的腳步罷了。

看到他們的現在,彷彿就是在看我們的未來,心中很是鬱悶。一個恩能夠看到他的未來的時候,他活下去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但我還是選擇遠遠地望着他。他在時代漆黑走廊上緩緩遠去,披荊斬棘,走向沒有光的所在。他在時代的舞臺上粉墨登場,本身也多麼像一出摺子戲,然而這必定是他一個人的舞臺,沒有人看到他載歌載舞下所掩蓋的一身孑然。

談寒韓作文 篇3

他是一個值得我一輩子欣賞和仰慕的人,他的幽默感與自嘲精神,以及他坦率的性像磁石一樣,吸住了我。有人說他很拽,太偏激了,把話說得太絕對,但他還是深深地捉住了我的心了。

記得有一次,老師在我的作文簿上,寫上這樣的評語“你聽說過韓寒嗎……”當初,我以爲這個人應該是以爲古代的文人吧,但回到家,我迫不及待上網查了“韓寒”這個人。然而,我的判斷錯了。原來韓寒,是賽車手和作家。可能大家一定會想,作家怎麼會和賽車手扯上關係呢?其實我開始也這樣想的,好奇心牽引着我去尋找答案。慢慢的我才瞭解但韓寒這個人,大膽,桀驁不遜,狂妄不羈,慢慢的,我也愛上了這個人。

我經常想,我之所以喜歡他,應該是因爲他的不裝作,直接,大膽吧。哈哈,這不正是我們90後的寫照嗎。

我喜歡韓寒,我喜歡我行我素。

談寒韓作文 篇4

韓寒的書讀起來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對於很多社會事件,我們經常和他有類似的看法,只是沒有說出來或者說不出來,原因很多。但是韓寒這麼多年還是堅持觀察世界,批評了一些事件。以韓寒多年的一致性,我覺得這個很難做到。

我和韓寒年齡差不多,至少80後是這樣。我高中的時候就知道他的名字。當時他很受歡迎。記得央視也做過脫口秀,印象很深刻。在節目中,他被邀請採訪所謂的三好學生。現在我覺得很可笑。三好都是我們人爲的標準。那些所謂的三好最後到了異鄉。誰留在了中國?反而韓寒留在了內地。我看了他的《三重門》,那是當時重要的青春小說,曾經轟動一時。也許韓寒對事物的獨特眼光註定了他與衆不同,讓我們可以在他的話語中找到一個出口,幫助自己表達自己的不快。

只希望韓寒能堅持做自己,越走越遠。

談寒韓作文 篇5

兩三年前全國被炸,一個叫韓寒的高中生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之後一鳴驚人。所以很多人佩服他,向他學習。韓寒發表了很多作品,那麼他在展示怎樣的學習軌跡?

據報道,韓寒五科全部不及格,只掌握了一門寫作,作品中似乎有戀童癖,可能是因爲學習不努力。可以說,作爲一個青年作家,韓寒是成功的,而作爲一個青年作家,韓寒無疑是失敗的。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健全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是社會對人才的必然要求。走極端,放棄學習其他韓寒,他在不斷掙扎。

老人也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要像貝多芬、愛迪生那樣不斷探索,像徐霞客那樣不斷拓展知識,從而提高知識。

韓寒的風格讓人無法接受。雖然他的作品很精彩,但我們不能像他一樣自暴自棄。

談寒韓作文 篇6

寢室流傳着一本韓寒五年文集,每次大便時總會帶上它,把體內和書中的糟粕一同排出,按理說書中剩下的都是精華了,可是我發現在排完大便後書中全是空白,可悲的是我對這些空白產生了共鳴。

雖然文章寫得不錯,但韓寒這廝純粹是一個古代文人,當不上官就極力批評官場黑暗,給他個縣令噹噹還不願意,非得讓他當個國務副總理纔會樂得屁顛屁顛的,極力渲染“國家形勢大好,GDP增幅穩定……”我爲韓寒文章的犀利感到高興,但爲這些文章出自韓寒之手感到悲哀,韓寒只上到了高一,並沒有接受完全的教育,對中國的教育也僅僅就知道一個皮毛,我不明白這樣的一個人有什麼資格去批判中國教育,並且他只會發現問題所在,並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問題,實質上與沒發現問題是一樣的。他以爲自己很另類,是現代陶淵明加魯濱遜,但實際上只是一個光說不做,愛出風頭的小市民。

可我連一個作家或教育家都不是有什麼資格去評價他呢?

韓寒並非只是韓寒,而是一種社會現象,自以爲是至高無上,有能力去評價任何事物,並且評價的都是缺點,好似這樣才能體現出自己有見解,前兩段我對韓寒的評價不是這樣麼?人並非是食物,食物是可以通過品嚐來評出優劣的,但由於口味的不同沒有準確標準,但人並不是可以品嚐的,當我用一個居高臨下甚至是蔑視的眼光去評價一個從未謀面的人時,我只能說這個人完蛋了,徹底完蛋了!

喜歡吃雞蛋的並非都是喜歡吃母雞的。

談寒韓作文 篇7

金聖嘆因冒犯皇帝,受“抗糧哭廟”案牽連而被朝廷處以極刑。“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道出心中酸楚,一代才華橫溢的飽學之士就這樣隕落了。

2010年12月28日凌晨三時,韓寒在自己的博客中證實《獨唱團》因種種阻力已經無限期停止出刊,《獨唱團》團隊解散。韓寒翻動着《獨唱團》,白光煞現,滿身核桃味的金聖嘆出現了。

二人異口同聲:“規矩呀!”懂麼,規矩。他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爲有太多規矩。二者皆爲不守規矩之人,此情此景,金老先開口了:“來,消消愁,吃點花生米和豆乾,二者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韓寒豈會因此發愁,什麼壇到最後也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也都是花圈,人生~光明這呢!二者倜儻高奇,俯視一切。然而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這句話韓寒說的正是二人的心聲,懂得太多,規矩限制就更多,就連疊不疊被都有規矩的限制,規矩能否像鞭炮一樣一點就着?最好連炮灰也別留。

凌晨四時,窗外依舊霓虹閃爍,燈再亮也暖不了人心,窗外依舊風聲肆起,風再大也吹不走別里科夫。別里科夫現象還在蔓延,那些裝在套子裏的人怎能讓這兩人乘風。他們用規矩做刀槍,用時代來威脅。當韓寒遇到金聖嘆,他們像照鏡子,重新認識自己,想想二人經歷還真是相似:

談寒韓作文 篇8

韓寒:

從報紙上看到你輟學的消息,先是一驚,隨後便明白了。現在的文人(包括你嗎?)大都喜歡有些驚世之舉,我不知道該崇拜還是該蔑視。

你的文章是在半年前讀的,大有感觸。與其說驚歎你犀利的筆鋒,倒不如說驚歎你對社會進行批判的勇氣。但是你的休學改變了我的想法。你有勇氣批判社會,有勇氣挑戰應試教育,卻沒有勇氣解剖自己,分析自己。在你將社會分析得淋漓盡致的時候,卻將自己扔進了沼澤地。同情你?蔑視你?你不覺得你非但改變不了什麼,反而犧牲了自己?你爲什麼在明知要撞得頭破血流的情況下還要貿然前進,這是傻子的行爲呀!別妄想用這種愚蠢的行爲報復社會,到時改變的可能不是社會,卻在角落裏找到一個傷痕累累、滿身泥濘的你——別跟我說那是你要的結果,那是你要的灑脫,那是你所謂的理想,所謂的追求。

其實,我也討厭應試教育。而我在千萬遍痛罵應試教育後,想想,錯的只是應試教育,只是社會嗎?我們要不要承擔責任?韓寒,你能想想嗎——如果你想飛,你的翅膀是什麼?文憑真的沒用嗎,還是你拿不到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呢?在你五門課不及格的時候,你憑什麼說你是天才!憑你憤世嫉俗的那一套,憑你會寫幾句出人意料的驚世佳句嗎?

韓寒,我希望你展翅高飛。應試教育是束縛着你的線,當你真正剪斷它時,你能飛多久多高?一遇到真正考驗時,可能就一頭栽下來了。你可以繼續叛逆之路,但是希望你別迷了路!

談寒韓作文 篇9

火車南下,一本韓寒的《青春》打發着我,雖說喜歡在路上看書,但這次,讓我也對韓寒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前總是說自己不喜歡韓寒,不過具體不喜歡什麼我也不知道。

從這本書看來,韓寒不是一個乖孩子,儘管這樣,他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我總是喜歡給我的學生講些關於成長的故事,我不希望他們成爲一個規規矩矩的乖孩子,乖學生,因爲我深深意識到,在這個社會,乖,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爲無能爲力而什麼都不敢去做罷了,乖,聽起來似乎是好的,其實,糟糕透了,從小就沿襲着這樣的乖,不光是展現不了年輕的'活力,還阻礙了成長的潛力,我深有體會,似乎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現在雖意識到了,但也是無濟於事。

那麼,韓寒並不是一個壞孩子,做些並不乖的事,卻有着一個讓人矚目的未來,讓人羨慕,令我反思。

現在遇事放不開的躡手躡足,根源於幼時的過於乖。昨天母親說,我從小沒讓他怎麼操心,生下來就很懂事似的,我當時什麼也沒說,因爲我知道母親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我成長得並不是健康,在有些心理領域甚至是殘疾,其實我是並不滿意這樣的成長結果的,如果有機會,我願重新來過。

社會多元,形態各異,21世界的主流不再是乖孩子乖乖長大就是好孩子,我也漸漸清晰了爲什麼一些調皮男孩卻能博得善良漂亮女孩的喜歡的原因,因爲他們有朝氣,有活力,有闖勁,有希望和未來。

謝謝韓寒,又給了一個有力的證據,證明乖孩子乖學生的未來不如你的光彩,更談不上輝煌。

談寒韓作文 篇10

“用青春和夢想書寫的80後未來將引領中國文化,但那就是未來。現實是青春說話,飄在空中,永遠美好;但一旦落地,成人世界永遠都是用來教興春狂熱的,記住!”作爲韓寒一生的名言,這句話也讓我無比震驚。

韓寒,1983年出生,1995年讀初中,鬱鬱寡歡,發表文章;1998年高中,進入城市焦點,體育加分。1998年浮出水面,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1999年,它看起來很漂亮,成績單是紅色的,七張不及格,圍繞着他的傳奇、光環、爭議,已經不允許說了。第一部小說《三重門》,已重印無數版,原版已售出100多萬冊。《長安亂》是他成爲職業賽車手後的第一部小說。在《萌芽》上連載時得到了讀者的高度讚揚。第一次印刷30萬份後,過去一個月印刷了43萬份。很多人驚呼“韓寒回來了。”

韓寒如此偏科,被稱爲“李克特的窮學生”。雖然我也偏科,但我會努力趕上。他選擇放棄文學,成爲職業賽車手,我覺得很可惜。我很想在有機會的時候問他爲什麼。可惜還是沒有機會。

幾乎韓寒的每一本書都記錄着他成長的校園生活,就像《三重門》裏平庸精彩的語言,讓人一字不漏的咀嚼,值得我們回味。

去看看韓寒的作品。韓寒的作品會讓你跨過人生的“三重門”;它會讓你體驗到“零下一度的寒冷”,讓你感受到“少年般飛翔”的快樂和喜悅;也會讓你知道“毒”的危險;還會讓你嚐到“永久混亂”的混亂!

談寒韓作文 篇11

任你使出渾身解數,也甭想從他嘴中撬出半句有實質的話。我想,新聞系的實踐考試若用他作採訪對象,那麼及格的可能性爲0.001%,很可惜我沒命中那個概率。

韓寒,用頭髮遮住一隻眼睛,用單眼來面對我們;所以,我也試圖用手捂住一隻眼睛單眼看韓寒。我不用心去思考,用口去評論,我只是看,然後,用文字作張素描。

蒙古包與廣闊的草原相結合,而小橋流水是江南風景恰到好處的點綴;巍巍皇城是紫禁城最重要的標誌,而平遙古城是古代市井城鎮最真實的寫照。個性即生存,風格即價值。韓寒,以他獨特的個性和風格出現在我們面前。韓寒,一個上海的中學生,1999年全國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脫穎而出,他的長篇處女作《三重門》受到中學生的歡迎;2000年,“韓寒現象”成了教育界、文化界的一大熱點。

他不是循規蹈矩的好學生,曾自稱“七門紅燈照亮了他的前程”;他不是婦孺皆知的偉大人物,卻成爲自信而有風情的文壇新生代;他不是轉瞬即逝的流星,他的光芒並未因才高而迷失方向。他的個性曾令他這樣解釋,“每個人選擇的路都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我選擇的只不過是一條比較個性的路,至於未來的事誰也無法計劃。”的確,韓寒,他的個性,他的文采,還有他迴避數理化的青澀,他自信的微笑,一成不變的老成……無一不美,無一不令我深深地癡迷,深深地崇拜。

沒有個性,沒有特點,沒有文化含量的人是缺乏靈性的行屍走肉,它的光鮮外表下掩蓋的是一個人的自我迷失和漸漸消亡。我相信,韓寒始終是我所崇拜的一顆明星;我只是,單眼看韓寒。

談寒韓作文 篇12

郭敬明與韓寒,大多數80和後90後都耳熟能詳,網絡上有很多關於他們的傳聞,論文筆,我沒有拿它們去比較的意思,我想我也沒那個心情和那個功夫,相信大多數人喜歡郭敬明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學歷,郭敬明畢業於上海大學,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上海大學是中國重點大學,畢業於上海大學的都可謂是天之驕子,對此後個人名氣的提升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二是相貌,相信見過郭敬明的人對他的第一影響是“英俊,精緻,酷!”,這或許也是郭敬明擁有衆多粉絲不可否認的原因之一。再來談談韓寒,曾經面對媒體的鏡頭時表示自己只有高中學歷,因此,韓寒的粉絲們難免會有些失望,再後來,韓寒又把自己的學歷改爲初中,理由是“高中時一氣之下便沒有再讀下去,所以沒有拿到高中畢業證”這更是大大降低了粉絲們對韓寒的信心。

文筆方面,郭敬明給讀者的影響大多是悲傷、沒有陽剛之氣,一段文段中出現大量的修飾詞語,而韓寒則不然,他的言語很直接,文筆中透露出作家的陽剛之氣,有些語言和用詞甚至在挑戰法律與道德的界限,例如《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這本書無疑給讀者帶來了視覺盛宴,很簡單、很輕浮的詞語無疑的在客觀方面顯露出了韓寒的文筆,韓寒是輕狂的、但是他總是能把自己的文字很好的駕馭在道德與法律界限之內。

我沒有任何評價郭敬明和韓寒孰是孰非的意思,也沒有批判誰的文筆更好,誰的文筆更差,只想簡單表達一個道理,學歷和文筆並非絕對成正比,只要努力,我相信我們這些90後中能涌現出更多與郭敬明、韓寒一樣聲名顯赫的作家。

談寒韓作文 篇13

如果你盡力了,你也不可能從他嘴裏撬出半句有實質內容的話。我覺得,如果把他作爲新聞系實考的面試對象,通過的概率爲零。001%,可惜沒打到那個概率。

韓寒,用頭髮遮住一隻眼睛,用一隻眼睛面對我們;所以,我也嘗試用手遮住一隻眼睛?一個人看韓寒。我不用心去想,我用嘴去評論,我只是看看,然後用文字去做一個素描。

蒙古包與遼闊的草原相結合,小橋流水正好是江南風光的點綴;雄偉的帝都是故宮最重要的標誌,而平遙古城是古代城鎮最真實的寫照。性格是生存,風格是價值。韓寒以他獨特的個性和風格出現在我們面前。上海中學生韓寒在1999年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脫穎而出,他的長篇處女作《三重門》受到中學生的歡迎;2000年,“韓寒現象”成爲教育界和文化界的熱點。

他不是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學生。他曾聲稱“七盞紅燈籠照亮了他的未來”;他不是婦孺皆知的偉大人物,卻成了文壇自信風情的新一代;他不是一顆轉瞬即逝的流星,他的光芒並沒有因爲他的才華而失去。他的性格曾經讓他解釋說,“每個人選擇的道路都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我選擇的只是一條更個人化的路,沒有人能規劃未來。”的確,韓寒,他的個性,他的文采,他對數學、物理和化學的迴避,他自信的微笑,他不變的年齡,它們都很美,都讓我深深着迷和崇拜。

一個沒有個性,沒有特色,沒有文化內涵的人,是一具缺乏靈性的行屍走肉。它光鮮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個人的自我迷失和逐漸消失。我相信韓寒永遠是我敬佩的明星;我只是,我只是看到了韓寒。

談寒韓作文 篇14

韓寒,你好!

說實話,我挺佩服你的勇氣與膽識。批判現行的教育制度,並非易事。因爲“一旦你的思想覺悟到達了要推翻教育制度的境界,那麼你馬上會被現行的教育制度推翻”。但事實證明,你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因爲你的出現,引起了學術界、教育界關於你和教育制度的大討論,出現了,‘韓寒現象”。能讓大家引起對教育制度的關注,這不就是你的初衷嗎?

面對如今教育制度的種種不合理之處,許多學生僅僅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是你——作爲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年卻勇敢地站了出來,憑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種年少的衝動,寫就了《三重門》,對教育體制來了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批判。同時,也引起了許多中學生的共鳴。於是,你頓時變成了一個風口浪尖上的人。有人對你大加讚賞,當然也有人說你是個一無是處、只會玩文字遊戲的小混混。對此你一笑了之。還有人拿出了你七門功課的紅燈表示了對你能力的懷疑,你不屑一顧地說道:“七門紅燈高高掛,照亮我的前程。”這種人生觀,確實是一個狂妄的少年纔會擁有的。

可從某種程度上講,你又不像是個少年。從你的文字中,我們看到的完全是成人風格的寫作方式。曹文軒說你文筆犀利,時不時要來點兒冷幽默,輕描淡寫之間,一個觀點赫然生成。從這方面看,彷彿又顯示出了一個早熟、早慧的你。

你最終將走向何方,誰也無法斷定。最近聽說你生活得有些簡單,甚至有些頹廢。整個大白天都在睡覺,幾乎無享可做。又聽說你將賺得的稿費和其他的一些分紅收入全投在了賽車上,並立志要當個職業賽車手。哎,你選擇了一條奇怪的路,正如當初你選擇了一條反對現行教育制度的路一樣,我們無從干涉。

也許你目前正沉溺於你自己的世界裏,但在此敬言一句:走你自己的路,這一點沒錯。但也需注意一下路邊的小石子,也許這些小小的石子會讓你重重摔上一跤,甚至改變你的人生歷程。

韓寒,我相信:你是一塊金子,你會閃光的!

談寒韓作文 篇15

你是一個文筆幽默豪爽的青年作家;你是一個充滿自信的陽光男孩;你也是個時代的叛逆兒……自從看了你的《零下一度》以後,我就憋了一肚子話想對你說。

最初認識你,不是從書上,而是作文老師的推薦,老師說,你的文章寫得很棒,簡直是個天才。而我看了《零下一度》,卻覺得你只是一半的天才。

你的文筆灑脫、自然、幽默,有時我會不知不覺地念出聲,陶醉於此中,其樂融融。你的思維是獨一無二的,在參加第二屆全國新概念作文競賽時,由於你的遲到,評審團不得不另出題目,他們把一條布,捏成一團後放在盛滿水的杯子裏,讓你發揮想象。僅幾秒鐘,你便有了新穎的題目,思路猶如泉下的流水涌現出來,那一篇《杯中規人》寫得太妙了,從那團布聯想到了人的本性,在場的評審員都不禁露出讚許的目光。

我很佩服你的勇氣,在考松江九中時,校長問你有何特長,你堅定地回答:“跑步。”於是在操場上一口氣就跑了1200米,校長二話不說,就把你給錄取了。

我很欣賞你的大膽,在生活中我是個膽小鬼,什麼都怕,顧前顧後的,還沒做這件事,就已經把結果想了100遍。

然而,除了語文,你其它功課都掛紅燈,我真爲你惋惜,爲何不把功夫花點在其它功課上呢?或許,你會說,已很用功了,很用功地解數學題,很用功地思考政治問題……可這些還是不夠的。最近文壇上又涌現出一名叫郭敬明的青年作家,他不僅寫作優秀,而且各門成績都不錯,深受讀者的喜愛。

由於你的學習問題,你已經主動退學,這不得不令我心寒,好好的人才這樣就給埋沒了?韓寒,雖然失去了一所重點大學,但你沒有失去你的人生,沒有失去你的前程啊!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繼續關注你的書,你的事。哪裏摔倒就應該從哪裏爬起來,這些道理我相信你比我懂得更多。在今後的道路上,以你堅定的信念,去迎接人生每一次挑戰吧!

談寒韓作文 篇16

幾年前,我看過中央臺播放的部關於韓寒的專題篇。說韓寒在參加全國青少年作文大賽的那天遲到了,不得參加考試,經過韓寒的反覆說服,老師把一個紙團扔進了水裏,讓這位奇才韓寒來寫,半個小時過去了紙團沉到杯底,文章卻浮出了水面,他的天賦與才華讓人折服與讚歎。——以一篇《杯中窺人》當之無愧獲得了大賽的一等獎,這便是我對韓寒最初的印象,很酷、很拽!

[七門功課掛紅燈]

時隔不久,我在網上看到關於韓寒的消息,韓寒因爲期末考試高掛七盞紅燈而留級。我對這個消息大爲驚訝,和多數人一樣,我認爲這只是個輿論,眼下的韓寒已經成爲一個話韙。——一個“高材留級生”引出的話題。當那模糊的影子更明顯些時,我覺得韓寒全國青少年作文大賽一等獎或許是個巧合吧!

[三重門]

懷着好奇的心理,我開始讀這本書,在這本書裏,我似乎找到了許多韓寒影子,此書主人公雨翔像極了韓寒,不快樂地混日子。《三重門》作者韓寒身上,全然不見一個還未成年的男孩的蹤影,是一種成熟、老練的感覺,這種成熟,也不是刻意刻劃,而是出自韓寒本身的一種思想成熟。

[韓寒的批判]

正是這樣一個叛逆的男孩,他改變着一切,他是個風流才子,他說:“老子還沒死,老子跨世紀!”他曾在《新民晚報》上發表過一篇《穿着棉襖洗澡》,從這篇文章就可以說明,韓寒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反對現在教育制度,有人說韓寒是個天才,只是有些偏激罷了,我則有種感覺,韓寒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混混!

[退化]

儘管這樣,不得不說,韓寒的《三重門》寫得也確實好看,禁不住誘惑,我在網上粗略地又看了他的《毒》和《一座城池》結果卻不盡其然,不得不說,天才也有退化的時候呀……他的書中的主人公無非都是在混日子,一切都破破爛爛,有種強烈的諷刺感,逼得人喘不過氣來。

[老子要唱歌]

近來,這塊大金子又步入歌壇了,那天,我在網上隨便點了一首他唱的歌聽聽,靠!我差點沒吐,那聲音好比鼓鳴,就差沒跑掉了,放蕩與叛逆終究也能毀掉一代奇才呀!

談寒韓作文 篇17

自從韓寒這個名字出現在中學生口中時,韓寒大哥就被褒貶不一的議論壓得要死,不知道他喊不喊冤,反正,我是替他喊冤。

無論是在《雪下一度》還是《三重門》韓寒總是有種批評中國教育制度的意思。而中國教育界的各位老師們呢?表面是說韓寒可笑和無理取鬧,之所以反對韓寒,可其實卻是被揭了是老底而感到憤怒吧!中國的教育制度一直都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話題熱點。且不說他掀起一陣陣狂風吧!就光你一個屁毛小孩就敢批評和反抗中國的教育,就沒有你好日子過,你韓寒竟然敢第一個站出不,那麼,你也就第一個被宰割!你說冤不冤!

說到韓寒我想到了中國第一個敢說真話的人——魯迅,而魯迅先生一直倍受我們尊敬,因爲他用文字作爲槍炮,語言作爲子彈攻擊敵人,爲了給不斷攻擊敵人,不斷寫文章,後來因身體長期的工作而累垮。魯迅先生堪稱爲華夏英雄,魯迅先生文筆尖銳,文學一針見血,敏捷犀利。

運用巧妙的文字使敵人潰不成軍,魯迅先生的文章大多諷刺侵略者和上層社會的腐敗與政治的黑暗。可以說,魯迅先生是一個評論家,思想家。

韓寒以一篇《杯中窺人》而聞名。《杯中窺人》這篇文章我細讀過,一看不痛不庠,而往深入思考,則感到大有諷刺之意,諷刺社會像一個大染缸,人像一張白紙,掉入水中,總會溼的,同是諷刺當時社會,可一個倍受尊敬,一個則是低賤之人,真讓人感慨萬分。

唉!我覺得韓寒只是出生的年代不對,否則這也是一個讓人尊敬的思想家,反之,魯迅若活在現代未必不是另一個韓寒。唉!韓寒大哥這我就有些不解了,你學習魯迅思想可也要看看環境啊!這“軍閥”可是中國人!唉,韓寒我真替他惋惜,魯迅先生攻擊北洋軍閥,深得民心,倍受尊敬,也爲魯迅智勇敢面折服,北洋政府因魯迅篇篇文章而折服,你魯迅牛啊!敢造反啊!你敢帶頭,那就先第一個解決你,北洋政府下令……我們在看一下現代韓寒看不慣中國一代的教肓制度,第一個站出來替學生說話,學生也特別崇拜和感激韓寒,魯迅和韓寒都是第一個站出不說話的人可待遇卻天地這別,真是諷刺。

談寒韓作文 篇18

“用青春和夢想寫作的80-代未來將會領跑中國的文化,但那是未來。現實是,青春說出口,飄在空中,永遠美好;

可是一旦落在地上,成人的世界永遠是用來教訓邢春的狂熱的,切記!”這句話作爲韓寒相伴一生的名言,也令我有了無比的震撼。

韓寒,上於1983年,1995年讀初中,不快樂的混日子,發表文章;

1998年高中,進入市重點,體育加分。1998年,浮出水面,獲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1999年,看上去很美,成績單掛紅,柒盞留級……圍繞其身上的傳奇,光環和爭議已經不許多說。第一本小說《三重門》重印無數版,正版銷量100多萬冊。《長安亂》是其成爲職業賽車手後所出的第一本小說,此前在《萌芽》上連載時已經備受讀者推崇,首印30萬冊之後,近一個月就加印製43萬冊,許多人驚呼“韓寒又回來了。”

韓寒偏科偏得厲害,號稱“利科特差生”雖然我也有點偏科,但我一定會努力趕上去的。我覺得很可惜的是他“棄文從武”選擇了放棄文學,去當一名職業賽車手。有機會我真想問問他爲什麼。可惜到現在還是沒有機會。

韓寒幾乎每一本書都是記錄自己的成長校園生活,就像“三重門”中那平庸而又句句精彩的語言讓人嚼句句值得我們回味。

快去品讀韓寒的作品吧,韓寒的作品會讓你跨越人生的“三重門”;

會讓你體驗“零下一度的寒冷”也會讓你感到“像少年啦飛馳”的快樂與喜悅;

還會讓你知道“毒”的危險;

又會讓你領略“長安亂”的混亂!

談寒韓作文 篇19

韓寒,上海松江二中的一名高一學生,兩次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一次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其作文思想深刻,文筆老到,對人生和社會的穿透力極強,深受評委好評。

然而非常可惜,他卻恰恰是個“偏材”。其學習成績除語文外,其他都特差,就在他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後沒幾天,就因爲五科成績“掛紅燈”而被迫留級一年。“韓寒現象”引起了極爲廣泛的關注和思考。大學教授、中學老師、家長、學生們眼光全聚集到韓寒身上,有人支持他,爲他叫好,最常見的卻是對這樣旁逸斜出的學生“感到很惋惜”、“不要去學他”。難道人生這份答卷的答案非得是唯一不變的嗎?難道高考這份答卷的答案就不可以是豐富多彩的?難道教育制度就只是爲了造就全面平庸而不肯適應某些真正的人才?

就說數學吧。掌握一點基本的數學常識當然是必需的,但是,一個高中生,一個將來學一輩子甚至子孫後代都用不着的三角函數、解析幾何,不學好恁是不能上大學?有人說,學數學是訓練邏輯思維的好方法,韓寒對此反駁道:“要訓練邏輯思維,我看偵探小說更勝一籌,爲什麼學校不開設偵探小說課?”任何時代都是沒有全才的。你們數理化成績頂呱呱,不見得你們作文就不是稀裏糊塗瞎寫一氣;你的筆桿子掘得山響,並不表明你一定知道“computer”是個啥玩意。蘇格拉底、歌德、叔本華這些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有誰是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知的全才?錢鍾書年輕時數學得“0”分,卻終於成了學貫中西的集大成者。吳晗報考北大時由於數學不及格而不被錄取,後轉報清華,開創清華文社,此事至今令北大人耿耿於懷。高考既然是選拔人才,總得選那些各方面最優秀的學生吧,然而事實卻是拒絕了那些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長不能全面發展的學生,錄進去一批各方面並不算優秀但卻能憑總分躋身大學殿堂的“人才”,終於造就了一幫“全面平庸”。社會需要的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而不是要求某人既會寫文章,又會觀天象、搞勘探,還要會精通internet,做一名網絡管理師吧?!

韓寒寫了一部20萬字的長篇小說《三重門》,其自稱“此書文字遊戲,五十年之內無人能及”,並不爲過,他打算憑出書賺的稿費繞全國各地遊歷一圈,也能更深刻地認識社會,體味人生。我並不是要否定我們目前的這套教育體制和高考制度,因爲絕大多數的人都還得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步一步成才。而人生的答卷肯定不應只有唯一的答案,韓寒交上了一份與衆不同的答案。面對這樣才華橫溢的學生,我想,我們的教育制度,總該爲他們讓出一條道路來吧。祝韓寒一路走好,祝人生的答卷能出現更多豐富精彩的答案,更期待着那些精彩的答案能爲社會所接受和承認。

這不僅是爲韓寒,也是爲中國的未來。

談寒韓作文 篇20

一個是幻想型的小說家,一個是現實主義的作家。一個偏愛虛幻,一個偏愛諷刺。作爲文學界的兩大明星,他們之間的衝突大家早已有所耳聞。

我看過郭敬明的幾部小說,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夏至未至》,書中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深厚情誼,最後的悲慘結局都深深地打動着我。在爲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悲慘遭遇傷心難過的同時,也讓我更加認識到緣分的可貴,讓我更加珍惜周圍的人。一個作家能帶給讀者這樣的深刻感受,就是成功的了。

韓寒的書我也看過,雖然不多,但他的風格我已瞭解,尖銳的筆鋒,諷刺的語調,相對的,韓寒更加偏向於對現實生活的批判,對現實生活醜陋面的揭露。從他的書中,我們多少能認識到一些社會中的一些不和諧,對這個世界有更深刻的認識。用自己的文筆領導人們認識世界,作家的責任也莫過於此。

韓寒和郭敬明的讀者大多是我們這樣的青少年,正處於血氣方剛的年紀,情感豐富。郭敬明的小說會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暢想,韓寒的作品能讓我們對即將進入闖蕩的社會有更多的瞭解。天馬行空的想象與虛幻,動人心絃的情感糾結,社會的殘酷與不公,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韓寒與郭敬明之間沒有硝煙的戰爭,早已成了文學界的常事,也許是爲了自己更好的利益,也許只是媒體的一味炒作。總之,同爲作家,本着同樣的宗旨,給人們帶去文學的享受,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又會有什麼誰對誰錯。相反的,他們迥然不同的風格正好形成互補,讓讀者對這個世界有更全面的認識,幫助青少年更好的走進社會。

所以,不管是什麼原因,我都真心的希望,不再看到媒體上韓寒與郭敬明之間對罵這樣的報道。當韓寒與郭敬明再次相遇時,他們能夠禮貌友好的微笑,握個手,然後一起討論文學與社會,共同創造出優秀的文學作品,獻給廣大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