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重陽節作文[推薦]

重陽節作文[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重陽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節作文[推薦]

重陽節作文1

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理應把爲老人祈福作爲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這裏卻很少有見到如此的,也許是緣自忌諱。人到暮年,腦子已大不如壯年時靈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時。愈想愈怕,於是愈發受不得一點刺激。別說是祝福長壽了,光是翻翻日曆都會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壽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們這一帶以九的倍數爲人壽的災禍之年,視爲不祥。比如二九十八歲歲,八九七十二歲等等。時不時就聽見外婆嘆氣,八九七十二,要不要還吶。逢年過節給我們壓歲錢時總以“現在不給就來不及了……”開頭。我望向夕陽,西沉的日頭給眼睛帶來一絲刺痛。很多老人就是這樣的心態,固執得像一頭牛,什麼重陽不重陽對他們來說真的沒有什麼意義。

漸漸發現,現在的節日更像是一種爲了忘卻的紀念,忘卻古老,忘卻過去。在我們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鑼鼓喧囂深化節日這個儀式時,節日真正的.精神與內涵卻在漸行漸遠。若有一日一覺醒來,重陽節憑空消失,如同從未出現過一般,不知我們是否會感到訝異,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許一個節日最好的結局是這樣的:最後一個記得這個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搖椅上,目光隨着落日下降,漸漸閉上。這就如同一個文明的覆亡。別妄想與天地同壽,那隻不過是一個水中的夢。當社會已不再需要,當再也沒有的理由讓它存在時,有一個完滿的終點,比它如何開始更爲重要。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這個節日衍生開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義,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比之徹底消亡的說法,我也更爲認同這種說法,畢竟走極端的只是少數,完全維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幾近於零,還是融合來得更爲妥當,弱化了具體的概念,而能將精神內核提煉出來。

於是就想到一個關於民族大同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對他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後來磚頭與我提起,一個民族的走向,無非是兩種,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對當今這個越來越趨向於一體化的世界來說,出現統領全局的文化只是遲早的事,當然現如今這個問題便轉化爲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爭鬥,簡言之就是中華文明與歐式文明的一場戰爭。中華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幾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爭第一也不落最後,於是團隊作戰就顯得尤爲重要。而歐式文明更講究競爭,也催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這場戰爭也許會曠日持久,也有可能因爲一個微小的細節而閃電結束,總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許要靠來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磚頭更傾向於中華大同思想的最終獲勝,但究竟以何種方式來結束,就要留給歷史來印證了。

一個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銘記與深化;而希望這一次,不會僅僅流於形式。

重陽節作文2

重陽節稱登高節。在這一天,大家登高望遠,思念親人。如同詩中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原先,我國古代把九稱爲“陽數”,陰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全是陽數,因而稱之爲“重陽”。重陽節來自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鄉村小夥兒,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夥兒。日子儘管算不上好,半菜半糧也可以過得去。殊不知悲劇的事情來啦。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每家每戶都病倒了,屍首滿地沒有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爸爸媽媽也都病死了。

桓景兒時聽大大家說:“汝河中住有一個瘟魔,每一年都需要出去到世間走一走。它走到哪裏就把瘟疫送到哪兒。桓景信心訪師求友學本事,戰瘟魔,爲民除害。聽聞東南山間住着一個名字叫做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整理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上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過。一轉眼又是一年,那一天桓景已經練劍,費長房來到旁邊說:“20xx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去。你趕快返鄉爲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片一包,菊花酒一瓶,使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集結鄉親。把大仙得話給大家講了。九月九那一天,他領着妻子兒女、鄉親父老走上了周邊的一座山。把茱萸葉片每個人分了一片,說那樣隨身帶上,瘟魔害怕貼身。又把菊花酒倒出去,每個人啄了一口,說喝過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分配好,就帶上他的.降妖青龍劍返回家中,獨坐房間內,單等瘟魔來時對戰降妖。

並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出水走上岸來,越過村子,走千家串萬戶也看不到一個人,突然仰頭見大家都是在高高的山頂歡聚。它竄到山腳下,只感覺酒氣嗆鼻,茱萸衝肺,害怕近前爬山,就又回身向村內走去。但見一個人已經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往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趕忙舞劍應戰。鬥了好多個連擊,瘟魔戰他但是,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去,但見寶劍閃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自此,汝河兩岸的老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損害了。大家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入如今。從那以後,大家就過起重陽節來,擁有重九登高的風俗習慣。

重陽節作文3

到底是後秋了,天氣是一天涼比一天,在運尚且如此,北邊就更不用說了.我想.這陣子一直在陽曆的日子中度着,就忘了傳統的節氣,也不知老黃曆該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覺真的涼了的時候,不經意間就發覺已近重陽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幾年嘴上老掛着的"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就忽然想起了原來奶奶的生日到了.

記得前幾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每到這個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過這個生日,也是很喜氣的.人常說,家裏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兒女的福,比啥都強.我相信的.所以總是在重陽的當天一直喜氣洋洋的,跟過年一樣,奶奶也是一臉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學後,她那一雙小腳就掂來掂去,忙個不停了.

回想起來,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過的.現在想來,那是她最開心的日子了.每日爲我做飯,等我放學歸來.直到去廣復讀那一年,和後來的讀書生涯,才讓她一直處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卻沒有辦法.等到放寒暑假的時候,回去看望她的時候,每次見到她,她都是眼望着我回老屋的那條巷子,那條我走來的路.到真的望見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嬸大娘們的羨慕下,帶我向老屋走去,然後拿出別人送她而不捨得吃的好東西,坐了炕上問這問那.以後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覺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無數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孫子的,儘管只是幾天的日子,但她依然喜歡,續續叨叨的說着一年來對我的思念,說着每次必說的"老三篇",說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間的故事.

現在奶奶已經永遠地離開我了,這幾年每次回老家,路過老巷去二叔家的時候,卻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舊,故鄉依舊,我依舊,卻再無奶奶的笑臉了.去年帶妻回老家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的,就突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歲數,卻終於沒有看到她的孫媳婦,我的心幾近悲傷,儘管也知道人去不能復生,儘管知道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也儘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會爲孫子高興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就單單缺她,每每想到正當我們要孝順她的時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邊的老人就眼含熱淚想起她的時候,心裏就一直不好受.這幾年每次回去,我都偷偷到奶奶的墳頭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儘管鄉里有不在其他節日上墳的風俗.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真切的感到了什麼叫"子欲孝而親不在"的肝腸痛斷.現在我工作已經兩年有餘了,奶奶去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對她的思念卻一直隨着歲月的漸增而更深了!

重陽節作文4

到底是後秋了,天氣是一天涼比一天,在這尚且如此,北邊就更不用說了。我想。這陣子一直在陽曆日子中度着,就忘了傳統節氣,也不知老黃曆該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覺真涼了時候,不經意間就發覺已近重陽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幾年嘴上老掛着"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就忽然想起了原來奶奶生日到了。

記得前幾年,和奶奶在一起時候,每到這個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過這個生日,也是很喜氣。人常說,家裏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是兒女福,比啥都強。我相信。所以總是在重陽當天一直喜氣洋洋,跟過年一樣,奶奶也是一臉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學後,她那一雙小腳就掂來掂去,忙個不停了。

回想起來,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過。現在想來,那是她最開心日子了。每日爲我做飯,等我放學歸來。直到去廣復讀那一年,和後來讀書生涯,才讓她一直處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卻沒有辦法。等到放寒暑假時候,回去看望她時候,每次見到她,她都是眼望着我回老屋那條巷子,那條我走來路。到真望見我了,便笑盈盈,在旁大嬸大娘們羨慕下,帶我向老屋走去,然後拿出別人送她而不捨得吃好東西,坐了炕上問這問那。以後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覺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無數日子才盼回她孫子,儘管只是幾天日子,但她依然喜歡,續續叨叨說着一年來對我思念,說着每次必說"老三篇",說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間故事。

現在奶奶已經永遠地離開我了,這幾年每次回老家,路過老巷去二叔家時候,卻再也看不到她身影了。青山依舊,故鄉依舊,我依舊,卻再無奶奶笑臉了。去年帶妻回老家過年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就突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歲數,卻終於沒有看到她孫媳婦,我心幾近悲傷,儘管也知道人去不能復生,儘管知道我們日子會越來越好,也儘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會爲孫子高興,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團圓時候就單單缺她,每每想到正當我們要孝順她時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邊老人就眼含熱淚想起她時候,心裏就一直不好受。這幾年每次回去,我都偷偷到奶奶墳頭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儘管鄉里有不在其他節日上墳風俗。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真切感到了什麼叫"子欲孝而親不在"肝腸痛斷。現在我工作已經兩年有餘了,奶奶去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對她思念卻一直隨着歲月漸增而更深了!

重陽節作文5

重陽到,重陽到,大家一起吃糕糕,你一口,我一口大家樂得直蹦跳!重陽到,重陽到,大家一起去登高,你登高,我登高,大家樂得直叫好!重陽到,重陽到,大家一起來敬老,你祝福,我祝福,舉國上下慶祥和!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在這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的季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我國傳統佳節之一——九九重陽節。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叫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我們中國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慶賀這吉祥的日子了。慶祝重陽節的活動有很多,一般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了吧!

如今,重陽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回老家陪爺爺奶奶過節。一想到我親愛的爺爺,我好像看到他正在家裏忙碌着給我們做可口的飯菜。每次一回家,香噴噴的飯菜擺滿桌。一想到我親愛的奶奶,我好像看到她正在給我縫製棉襖棉褲,從小到大奶奶總是戴着老花鏡爲孫女趕製一年四季不同的衣服,一針一線都是奶奶的心血,都是奶奶對我的`的疼愛。一想到這裏,我恨不得一步就到家見到我親愛的爺爺奶奶。想着想着,很快爸爸載着我們就來到了爺爺奶奶家。我快速跑進院子大聲說道:“爺爺奶奶,我亓紫燁回來了!”爺爺奶奶親切的迴應道:“我大孫女回來了!快來抱抱!”我忙上前抱住爺爺奶奶說道:“爺爺奶奶節日快樂!”爺爺奶奶連聲說謝謝大孫女。接下來,我跑這兒,跑那兒,不是給爺爺奶奶拿水果,就是給爺爺奶奶倒茶、捶背,快樂極了!我還對他們說:“爺爺奶奶,今天是你們的節日,你們什麼也不要做,都交給我和爸爸媽媽,你們要好好休息。”爺爺奶奶聽了笑得合不攏嘴直誇孫女長大了。不久後,屋子裏傳出“咯咯咯,咯咯咯……”我銀鈴般的笑聲。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爲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爺爺奶奶太孤單了,我們一定要常回家看看,我還要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我一定會永遠孝敬你們,孝敬身邊的每一個老人,雖然我現在還小,現在我用小愛孝順你們,長大了我就會用大愛報答你們,讓你們享福。”

爺爺奶奶節日快樂,祝福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重陽節作文6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人看到了夕陽如車輪般滾向地平線駛向終點,而我在那次重陽節之後,卻看到太陽抹了胭脂,羞澀地去赴夜的盛宴。紅臉蛋上,是夕陽對美的追求,亦是熱烈生命的禮讚。

那年的重陽,在我的記憶中烙印出永不泯滅的痕跡。

猶記那時,因重陽將至,母親便計劃帶外婆登高。可外婆腿腳不便,於是就去花海旅遊,重陽節到了,母親攜着我與外婆,來到了目的地。

入口處有許多小販,在賣着花環與簪了花的箍夾,許多少女都在爭相購買,我自然不能免俗,跑去買了一個花環,令我意外的是,外婆走去小販那兒也買了一個花環我的心裏泛起了“咕嘟咕嘟”的泡泡:外婆年歲已高,不應該是看淡紅塵不注重這些裝飾的嗎?我的淺意識裏,彷彿愛美是年輕人的專利。

帶着疑惑,我與她們進入了花海。

一路上奼紫嫣紅,明媚的花朵暈開圓圓溫情,行走的生機,一不小心,我就跌進春天的旋律。我站在外婆的.一旁,總能看到她眉間的歡欣,雀躍得如同一位少女,充滿了活力。她還主動要求母親給她拍照。一樹的桃花芳菲下,外婆笑靨如花,我心中偏見的堅冰彷彿在慢慢的融化,有什麼東西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走了一會兒,外婆竟遇見了老朋友,兩人自是欣喜,開始嘮起從前的時光,那淡淡的語調裏,都是她們青春的印記。兩位老人都沉浸在回憶裏,不約而同的是,她們都買了一樣的花環。我看見她們頭上的松針纏住了陽光,陽光便與松針嬉笑玩鬧着,

映得花環更加明豔,陽光照在白髮上,如同濺出水花折射着光芒,恍惚中,我被她們的美打動了。忽聽見外婆稱讚另一位老人:“你戴這個花環真是好看。”另一位老人也笑着讚美外婆。她們對美的毫不掩飾的熱愛,徹底融化我心底的堅冰。

自此,水落石出。

她們對美的追求,對美的熱愛,不正是一種積極向上,陽光的心態嗎?她們追尋的不只是美,還是春天。以及對生命的熱情、期盼,她們將枯燥的生活裏註上新的血液。在平凡的日子裏種上花,詩意地生活着而她們的美麗,如同清水,將我的心靈上的霧氣淘洗乾淨,美麗與陽光照射入我的心底。

我將各種陽光的細胞吸入體內細胞慢慢地發酵,膨脹,綻放出明媚動人的光澤,在那個重陽節,我彷彿看見,有一輪夕陽,在時光的長河裏,衝着我微微笑,溫暖了歲月。

重陽節作文7

當落葉紛紛揚揚的落下,當大雁在黃昏的夕陽中往南飛,當丹桂濃郁的香氣灌滿整座城市,當陣陣微風中略帶一絲涼意,我們知道,秋天悄悄的臨近了。

可是,前不久,奶奶卻因爲秋寒,病了。奶奶今年70歲不到,身體還比較硬朗,所以就會經常和村裏的同齡人在村裏掃掃地,采采茶葉,賺些小錢。可她畢竟也已經年過半百了,身體總會不如從前的。

那天,媽媽正要帶我去理髮,爺爺從那條熟悉的小路上匆匆忙忙走過來。爺爺說:“奶奶的手痛了好幾天了,這怎麼辦纔好啊?”媽媽聽爺爺講完了事情的經過後,說道:“去醫院看過了嗎?”爺爺點點頭。可是爸爸不在家,媽媽一時也拿不好主意,便讓爺爺先回去,晚上再去奶奶家看看。天很快就黑了,吃過晚飯,媽媽便帶我去看奶奶。

月光灑在稻田裏,泛着銀色的光,正是稻穀的收穫季,空氣裏混雜着稻穗和桂花的香氣。青蛙在田間隱祕的地方“呱呱”得叫着。穿過一條羊腸小路,一間剛裝修過不久的'老屋映入眼簾。泛着黃色的燈光從玻璃窗裏隱隱約約地透出來。

爺爺在收拾着碗筷,見我們來了,說了幾句便領着我們上樓了。

好久沒來奶奶家了,感覺有些陌生。走進房間,昏暗的燈光盡力充斥整個房間。奶奶正躺在牀上,右手搭在額頭上,痛苦地呻吟着。我輕輕叫了聲“奶奶”。奶奶艱難地把手從額頭上移開,親切地叫我:“靜靜,你們來了。奶奶的手都痛死了。”媽媽說:“可能是肩周炎吧,明天去骨傷科看看吧。”就這樣,爺爺和媽媽開始聊奶奶的問題,奶奶躺着,聽着,不時補充幾句。

我靜靜的站着,不打擾他們。奶奶頭上那幾縷銀絲和黑髮混雜在一起,額頭上、眼角都被歲月無情地刻上了深一道淺一道的痕跡,眼神也變得不再那麼光彩熠熠了。

聊了一會,我們便離開了奶奶家,我回頭看了看奶奶家那間老屋,心裏莫名的略過一絲哀傷。過了幾天,我和姐姐去奶奶家送餅。奶奶已經可以站起來了,她像以前一樣熱情地招待我們,只是行動還有些不方便。

奶奶其實很希望我們經常去她家陪她聊聊天,解解悶,可是我們總是以這樣那樣的理由作爲藉口。而奶奶,只要有什麼好東西都不會忘記我們。只要我們放假在家,奶奶就會經常拿一些牛奶、水果、餅乾之類的東西給我們,每當這時,就會感到一絲慚愧。

今天是重陽節,奶奶的手終於好了。她又可以像以前一樣行動自如了。秋意正濃,看着奶奶那張略顯蒼老的臉,我不禁低下了頭。

我想:以後,奶奶會是我心頭永遠的牽掛……

重陽節作文8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因此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歡聲笑語。金色的陽光溫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眯眯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

我們帶着買來的水果、點心等來到敬老院,剛一進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別,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裏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黴的味道,看着心裏面泛起一種酸溜溜感覺。

看着老爺爺、老奶奶一縷縷銀絲和滿臉的皺紋,它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看着他們一個個身體健康的模樣,這會有了稍許的安慰。我正想把帶去的香酥和麪包遞給了一個帶太陽帽的老爺爺,正要遞過去的'時候,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帶竹帽的老奶奶來接過禮物,哈哈,有那麼點小意外。他們滿臉笑容的說:“謝謝,小妹妹,你真可愛。”我說了聲:“不客氣,老爺爺、老奶奶祝你們身健康,萬事如意。”然後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要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關於重陽節的初中作文3:重陽節的感受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着菊花酒、二鍋頭,吃着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衝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着祥和的氣氛。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孃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爲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重陽節作文9

重陽節又到了,我們全家準備進行“重陽節活動”。

重陽節活動開始了,第一環節:登高。這一環節由我。哥哥和大伯比。裁判是老爸,比賽開始了,一開始我們不分前後,接下來哥哥衝刺了,我和大伯落後了,我眼看馬上就要倒數第一了,於是我馬上奮力跑起來,“哈哈”大伯落後嘍!我高興極了,心想:大伯肯定跑不過我,於是就減慢了速度,我覺得落個第二名也不錯!可我沒想到:大伯開始衝刺了,可我前面用的勁太多,現在沒力氣了,於是得了個光榮的“第一”。

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二環節:吃重陽蛋糕,這一環節由大小胃王來比:大胃王我的老爸和大伯!小胃王就是哥哥了,裁判是:老媽!比賽開始了:只見老爸和大伯一口一個重陽糕,哥哥只能一口吃半個……過了一會兒,比賽結束了,我看見老爸。大伯和哥哥嘴裏塞滿了糕點,最終結果老媽已經統計出來了:老爸吃了5個,大伯吃了6個,哥哥吃了3個。因此此環節大伯獲勝!

然後我們進行第三環節:敬老!我們每個人都參加,爺爺奶奶就是“驗貨員”我送爺爺奶奶一人一個暖手袋,爸爸送爺爺奶奶一人一個電話本,媽媽送的是:重陽糕!大伯送爺爺奶奶的是:小電風扇!大媽送爺爺奶奶是:茱萸!哥哥送爺爺奶奶是:望遠鏡!禮物送完該自我介紹了----我說:馬上冬天就到了,有個暖水袋爺爺奶奶不會冷!爸爸說:爸爸媽媽記性不太好,想我們是就打電話,所以有個電話本比較好!媽媽說:今天是重陽節!應該吃重陽糕,。大伯說:時間過得快!到夏天要用到電風扇的!大媽說:送茱萸可以辟邪!哥哥說:登山運動時要看遠方,爺爺奶奶眼睛老化了,需要望遠鏡才能看的更清楚更遠!我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個不停!奶奶喊了一句:停!該我們裁判的出場了:奶奶的評價是:孫女的暖手袋最和我們意,最貼心!哦哦哦!我跳起來高呼:我成功了!

最後我們進行本次活動最後一個環節:賞菊!飲菊花酒,菊花真是美呀!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真是太漂亮了!“下面飲菊花酒”!我宣佈。大家都喝了,可媽媽不讓我喝,說我太小了,又是女孩子,怎麼能喝酒呢?我大聲嚷嚷:我不小了也是大女孩了,怎麼不能喝?於是媽媽在我的軟磨硬泡下終於答應給我一小杯……可我覺得菊花酒好好喝哦!就又喝了一杯,就這樣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等我醒來時,重陽節已經過去了,心裏想:真是一個快樂的重陽節呀!

重陽節作文10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樑朝吳均的《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爲“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裏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裏就把瘟疫帶到哪裏。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爲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着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爲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着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裏,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擡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裏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作文11

不知道好久沒有這種熱情了,在另一個人的幻想裏發狂。我原以爲我的世界不會再出現思念這兩個字,可是今夜我確乎是在思念着一個人,一個同樣有些憂鬱的人。

引用別人作品中的一句話:人生在世,親情友情愛情,三者缺一,實爲遺憾,三者缼二,實爲可憐,三者全缺,活而如亡。按這樣看的話,我應該是屬於遺憾的那類,在我的生命裏,親情和友情是我覺得比較成功的,但在愛情方面,我確實是一個比較失敗的人。我曾深深愛過兩個女生,遺憾的是我卻沒有獲得一次開花結果。或許有的人會說:“真愛只有一次,你兩次還算是真愛嗎?”也許他們說的是真的,但我還是想解釋一下。

以前我認爲一個人是否是一個濫情的人,應看他愛過幾個人;後來我認爲一個人是否濫情卻要看他是否在擁有對方的時候全心全意爲對方着想,關心對方。本來就是這樣啊,如果只是一方愛着另一方,愛的那一方爲被愛的那一方放棄很多的東西,改變很多的東西,不顧時間的流逝一個人等下去,等到被愛的那一方已經換過多少任後繼續等,而換來的只是被愛的那一方以普通朋友的對待方式對待時,依然不肯停止,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現在的我對於這種愛叫做愚愛,我們的.生命本來就只有不長的幾十年,又有幾個幾年幾年的時間去等一份沒有把握的愛情,等一個根本不會愛自己的人。別人在歡聲裏盡享愛情的歡愉,我們卻在等待裏消磨自己的歲月。

當我把自己的心窗緊鎖多年以後,當我不再對愛情抱有幻想的時候,當我習慣一個人品嚐自己的酸甜苦辣的時候,卻在茫茫人海里發現了一個你。我們的相處只是短短的幾次聊天和在你空間看了你的日誌以後,我才發現最真實最脆弱的自己,並不是不需要愛情了,只是沒有勇氣去追求了,只是這麼久沒有遇見可以讓我再次瘋狂的人了。

而此時我卻因爲發現了你,在午夜人靜的時候起牀敲打我的鍵盤,只爲記下我最真實的內心世界。或許是上天的指引,兩個同樣孤獨的靈魂相遇,我的許多情不自禁油然而生,第一次折了一隻千紙鶴髮給了你,第一次有了想去南山看你的衝動,第一次大膽地想叫你一聲親愛的密密,第一次在夜裏睡了又起牀寫日記……茫茫人海,奈何你我相識,或許相識是一個錯誤,因爲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打擾到你的生活,但即使是一個錯誤,我也願意用我一生來讓這個錯誤變得美麗。

我不帥打我很溫柔,我不高大但我臂膀可以是你永遠的港灣,我不富裕但我願意爲了你用盡全力爲你去拼搏,去奮鬥,我不一定可以讓你過得像公主一樣但我可以讓你成爲一個幸福的女人,在你需要安慰的時候有我溫柔的話語,在你需要擁抱的時候有我鐵的臂膀,當你哭泣的時候爲你擦去眼淚……

重陽節作文12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

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爲老人節。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爲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準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萱萱,萱萱……”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裏。趕緊把媽媽叫來。趁着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了,我今天特意爲您洗一次腳。”

姥姥說:“呀,萱萱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爲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複幾次,就差不多可以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麼紮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後,望着姥姥乾淨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爲長輩做事。爲什麼呢?因爲我是一名高中生!

重陽節作文13

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是老人們自己的節日。每當這個節日來臨之際,我總會想起我們的兒童節。那天,我們學校總會舉行熱鬧的慶祝活動,同學們表演各種精彩的節目,學校還會給我們發許多好吃的,我們說說笑笑吃吃,其樂無窮。可老人節的慶祝卻沒那麼隆重了。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空巢老人,他們的子女有的在外地工作,幾年才能回家,有的甚至長期在外。所以他們得不到關懷,照顧。個別獨居老人離世了,都沒人發現,甚是悽慘。

幸好,我的爸爸媽媽還是惦記我那慈祥的奶奶的。於是,趁着這個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打算陪她度過這個重陽節。

到了奶奶家,奶奶一見到我們,先是一愣,然後便喜上眉梢,說:“今天,你們怎麼來了?”“今天是重陽節,我們特地來看你。怎麼,奶奶,你不歡迎我們嗎?”我故意擺出一副生氣而撒嬌的模樣。奶奶高興地說:“不是不是,我是太高興了嘛。你們來得真巧,這不,重陽糕剛做好。你們趕緊去吃吧!”一聽到有吃的,我興奮起來,連忙跑到高壓鍋前,拿起一塊,就往嘴裏塞。啊,實在是太燙了,我趕緊把它吐了出來。並“呼”,“呼”地吐着熱氣。媽媽笑着向我走來:“小饞貓,被燙了吧!”我聽了,紅着臉,心想:果然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等到糕稍微涼了一點,我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那糕真是入口即化,美味極了,讓人吃了還想吃。不一會兒,重陽糕就被我風捲殘雲般地吃完了。我滿足地拍拍肚子,直誇奶奶的手藝高明,奶奶笑得臉上盛開了一朵大菊花。

爸爸媽媽一邊陪着奶奶聊天,一邊忙活開了。她提着從家裏帶來的大口袋,我好奇地一瞄,哇塞,原來是一大袋小菜:有大閘蟹、紅高槍蟹、寧海土雞、血蚶、大叉扁魚、大烏賊、冬筍、芹菜、菠菜……簡直是羣英薈萃、蘿蔔開會。看來,媽媽今天是大開殺戒了,買的菜很不一般。接下來媽媽負責洗菜,爸爸掌勺。看見媽媽買了那麼多菜,可把奶奶嘮叨壞了。說什麼浪費啊,這麼多吃不完啊!接下來就是媽媽一連串的勸慰,加上爸爸幾句婦唱夫隨的應和。媽媽麻利地洗着菜,爸爸已經開始掌勺了。隨着油鍋的炸響聲,不久廚房裏瀰漫着各種菜的香味,簡直讓我這個小饞貓垂涎三尺。

在爸爸媽媽的'忙碌下,一桌菜齊刷刷地登場了。快到午餐時間了,媽媽下令提早開吃了,並把奶奶挽到桌邊,看媽媽這舉動真是喧賓奪主啊!簡直忘了誰是本家的主人了。席間,爸爸、媽媽一個勁地給奶奶夾菜,早已把我這個小皇帝甩到了九霄雲外,一開始我有點醋意生髮,後來想到今天是重陽節,老人的節日,就跟着爲奶奶夾她最愛吃的紅燒叉魚。奶奶摸摸我的頭,直誇我懂事,還反過來爲我夾了許多我愛吃的菜。

重陽節的暖暖情意都融化在了一桌豐盛的午餐裏,我愛重陽節,更甚於我的兒童節。

重陽節作文14

農曆九月初九,初九和初二都是重陽節,叫做‘重陽節’。又因爲在中國古代,六是陰數,九是陽數,所以,重九被稱爲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初。據說在皇宮裏,每年的九月九日,你要戴上山茱萸,吃鬆餌,喝菊花酒,才能活得更久;漢高祖劉邦的妻子齊夫人被殺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外,這一習俗也傳入民間。

在古代,人們有在那一天爬山的習俗,所以重陽節也被稱爲“攀登節”。相傳這種習俗始於東漢。唐代登山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七律《登高》是一篇關於爬重陽的名篇。你去哪裏沒有統一的規定,但你通常會去爬山和爬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精緻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一樣,上面有兩隻小羊,這樣才符合重陽的意思。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了一面小紅紙旗,點了蠟燭和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和‘吃餅’代替‘爬坡’,用小紅紙旗代替吳茱萸。

重陽節也賞菊,喝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逸、詩酒、愛菊著稱。後人有重陽賞菊的習俗。古時候文人爲了更接近陶淵明,往往把賞菊和宴飲結合起來。北宋都城開封,重陽賞菊十分盛行,當時菊花種類繁多。清朝以後賞菊習俗特別興盛,不限於九月九日,但重陽節前後仍是最興盛的。

重陽節插吳茱萸的習俗在唐代非常普遍。古人認爲重陽節插山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者戴在手臂上,或者當香囊戴在裏面,插在頭上。大部分是女人和小孩穿的,有的地方男人也穿。晉朝葛洪《西經雜記》記載重陽節是獻給吳茱萸的。

重陽節除了穿吳茱萸,還插菊花。這在盛行千古的唐朝已經是這樣了。清朝時,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在門窗上貼菊花枝葉,“除邪納垢,以求招財。”這是菊花在頭上的庸俗化。到了宋代,還有五顏六色的花,被切成吳茱萸和菊花,作爲禮物佩戴。

重陽節的由來

九月的第九個重陽節也被稱爲“重陽節”或“老人節”。這一天的'重陽節活動非常豐富,比如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吳茱萸等。

起源於戰國時期的重陽節,原本是個喜慶的日子。古人把天地萬物分爲陰陽,陰代表黑暗,陽代表光明和生機。奇數爲正數,偶數爲負數。九是奇數,所以它屬於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重,故稱“重陽”。

此時正是中秋時節,金秋涼爽,桂花芬芳,正是詹妮弗擡頭向前看的好時機。這時候很多中國文人登高喝菊花酒,一邊吟詩取樂,留下了無數的詩詞。

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這一天,老人要麼賞菊花陶冶情操,要麼登高鍛鍊體質,爲桑榆的夜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九月,當寒冷的冬天來臨的時候,人們開始買冬衣,他們在祭拜祖先的時候也不忘燒紙衣,這樣他們就可以過冬了

重陽節作文15

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辭別了妻子和鄉親,決心訪仙學藝,爲民除掉瘟。恆景訪遍名山高土,終於打聽到東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在仙鶴指引下,仙長終於收留了恆景,仙長教他降妖劍術外,又贈他一把降妖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武藝。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重陽佳節,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了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茯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恆景回到家鄉,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後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吹來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瘟魔戛然止步,臉色突變,恆景手持降妖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重陽佳節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傳下來。

農曆重陽佳節,二九相重,稱爲“重九”。又因爲在我國古代,六爲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佳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佳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佳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佳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佳節前後最爲繁盛。

重陽佳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爲在重陽佳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佳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