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以思念親人作文

以思念親人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思念親人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思念親人作文

以思念親人作文1

在一望無際的黑色夜幕中,有一輪皎潔的圓月懸掛在着天空之上。每當夜晚,擡起頭來見到這樣美麗的、耀眼的明月時,我都會想到我一個最親的人——奶奶。

歌謠奶奶

中秋佳節,您在屋裏忙前忙後,無暇顧及其他。於是,我便獨自一人在院子裏玩鬧。漸漸地,當一輪圓月爬上了漆黑的天幕,當月亮的光輝灑滿大地,一直在院子裏玩的我,卻因爲被樹枝劃破了手,突然“哇哇”大哭起來。還在屋裏忙碌的您毫不猶豫地聞訊趕來,焦急地打量了我一番,然後長長地鬆了口氣,微笑着將我抱起,唱着動聽的歌謠。月光映照下,您的臉是那麼溫暖,那麼慈祥。就這樣,伴着耳邊百聽不厭的歌謠,我在您溫暖的懷抱中安靜地睡着了。

松樹奶奶

有一次夏天,您帶我來到姨媽家,看見後山上有一棵十分引人注目的大樹。我指着那棵大樹,問您這是什麼樹。您和藹地對我說:“那叫松樹,筆直筆直的,就像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它長得多麼高大啊!得到了多少人的喜歡與愛戴啊!所以啊,你以後也要學這棵大松樹,挺直了腰桿做人,做一個正直、勇敢、堅強的人,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喜愛!”這時已是夜晚,昆蟲的叫聲是那麼尖銳,那麼清脆。潔白的明月如同一個小船盪漾在空中。月光灑在了松樹上,顯得松樹是那麼偉岸。奶奶的話,也永遠印在了我的心裏。

大衣奶奶

在一個清冷的黑夜,補習完的我正在屋檐下焦急地等待着您來接我。月亮掛在天空中很久很久了,但您還是沒有來,這讓我很是擔心。“孫女……”不遠處傳來了溫柔而又急切的聲音。我飛奔上去,抱住了您,您微笑地拉着我回家。腳還未踏出去,一件大衣便披在了我身上,隨之而來的是您親切的話語:“晚上寒氣重,彆着涼!”我頓時覺得,這件大衣您的'關愛化作的保護罩,一股暖意涌上心頭。在灑滿月光的路上,我們有說有笑。

奶奶,在我的記憶中,月光帶給我的是無盡的溫暖和關愛。在過去的歲月裏,您是帶給我光明的“月亮”,而在以後的日子裏,我真希望我是一輪明月,永遠陪伴着您!

以思念親人作文2

悠悠的秋風,輕輕地把夏熱趕走。涼涼的秋風,悄悄地把清爽帶來。柔柔的秋風,靜

此刻,皓月當空,星兒遠遠近近在月的四周點點閃閃,萬籟俱靜,黛藍的雲幕上顯現了這樣一個月夜,顯現了一個無邊的水岸。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因爲有愛,使遠古的神話依舊,使一些溫暖的記憶依舊,今夜月色如水,我心柔弱如水,如我的歌舞。

沿着河濱小路獨步於月下,回憶與祖母相依爲命的八年時光,悲痛着骨肉分離,天上人間!禁不住淚水盈眶……,童年八載,是我文字不敢觸及的疼痛。此詩此刻,我遙遠的水鄉啊,我江南的故鄉月是否明潔安然?

走近中秋月,讓心永久念着那些給我溫暖的月夜,記憶秋天曾經的'細語纏綿。擡頭望月皓皓,夜蒼蒼,長空無風,只有飛鳥過後的斑斑流痕。

夜深深,今夜問月:下一個中秋可否還有祖母的月夜?可否有滿溢着四月丁香的春天?可否能允許我停留片刻的悲喜吟唱?是否有一種心痛延續……

遙望南方,今夜拜月:祈願祖母在天堂無恙,祈願親人們一生平安。月亮啊,你是思念之神,因爲思念,我們結識了月亮,月夜浩瀚,卻難載起綿長的歲月之河。

時間與身旁的流水不再回來,有些人不再回來,世上還有許多的不再。一個人的月夜,靜靜拍下中秋迷幻的夜色,藏進與我有同樣感應的人們心靈。

今夕中秋,因爲有愛,心兒會變得比金子柔軟,我無邊的思念,宛若月旁流動的雲絲,柔曼而綿長,或許,人生都有無法解脫的悲涼,無法刻印生命曾經的光亮,想到此黯然淚落。

夜深沉,風清月朗,月圓人難全,自古悲傷事。秋水之上,月亮之外,我永遠無法走出許多的牽掛,讓我蘸幾滴秋夜清涼,寫下這兩行短短文字,把思念寄語天堂的祖母,寄語愛着我的親人們,祝福平安。

一個人的月夜,萌生如水的文字,月亮啊,別讓我所有的等待如煙,莫讓來世的思念空茫……

以思念親人作文3

又到清明,雖稱不上風和日麗,卻也並無纏綿細雨。風舞着髮絲,飄向後方,我的思緒也隨之向後退。

曾幾何時,每到微風乍暖,泉水見長,柳條漸青,花兒正紅的清明,奶奶的墳頭便會變戲法似的多出一串白色的墳飄,後來留意到有時是簡單的用膠紙裁成的細條,有時卻的精心剪出的一串串白色紙花兒。也曾發現新大陸似的跑去問大人們,爲什麼獨有奶奶墳頭多了一串白花兒。忙着農活的人們無暇顧及我的好奇,得到一陣冰涼的沉默之後,唯有悻悻然離開。

年歲漸長,也逐漸明白,那是爺爺在就祭奠我早逝的奶奶,平常都很少聽他念叨奶奶的,年年又歲歲,歲歲復年年,他只用着古老的,卻又是自己的方式緬懷。碰巧到農活稍閒,他就會親手剪一串漂亮的紙花,如若恰趕上農忙時節,他也會裁幾條白色紙帶,聊表心意。我想,無論什麼,我那未曾謀面的奶奶定是喜歡的。

我們的成長,總是以上一輩的迅速衰老爲代價的。我由原來的`仰視,漸變爲平視,最終衝刺到俯視他的高度。爺爺呢,除了目光更顯呆滯,渾濁,行動更加遲緩,皺紋更加深刻外,還似乎越長越小了。哦,那定是讓生活的重擔給壓的。

伴隨着年事漸高而來的是,他的沉默寡言也更加變本加厲,他時常蹲坐在一處,安靜得似乎連呼吸,心跳都不存在了,只有眼睛微微的張開着,望向遠方,卻尋不到一絲活的氣息,似乎目空着一切,卻又隱約可見某些物件的倒影,臉上的皺紋陷得很深很深,彷彿是爲了盛放更多的苦痛與滄桑。

去年來校的那個清晨,去向他告別,他問我要去哪兒上大學麼告訴說是恩施,"恩施我是知道的,年輕的時候曾去過。'簡短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可就在十月末,他摔了一跤,從此,這位瘦小且倔強的老人,再也沒找到站起來的機會,去複習他一貫的姿勢。那句簡單的話,也成了他給我的遺言/

又到清明瞭,兒女們都在外面,爲着各自的生命線拼搏,掙扎。只是不知,今年奶奶的墳頭,可依舊盛着一枝墳飄?又添的新墳,可有人去拘一掊新春的泥土?可有人去理一理那祭臺上的蜘蛛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以思念親人作文4

春風拂面,細雨紛飛。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每當這時就勾起了我對爺爺無限的思念。爺爺八十七歲那年,不幸離我們而去。聽我爸爸說爺爺是個厚道,有愛心的人。爺爺在舊社會讀過高中,他在我們村裏算是有文化的人,能看懂古時候的書。我爺爺尤其精通眼科,常見的眼疾都能治好,所以在我們方圓幾十裏的小村子是小有名氣的了。爺爺行醫從不收費,到我長大時,他還常常對我說:“人爲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爲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遇見有困難的人,我們要多多幫助,菩薩就會保佑咱們的。”

在我小時的眼裏,爺爺是個慈祥而又嚴厲的一個長輩。

一天晚上,我正在寫作業,爺爺在旁邊監督。正寫到“罰”字,爺爺用手指道:“‘罰’字的下面不是‘討’,而是言字旁加利刀旁,快改過來。”當時我就滿不在乎,很不服氣,堅持自己是對的,便用手擋了作業本,用筆在上面揮兩下,就跟爺爺說改過來了。到了明天,作業發下來了,回家寫作業時被爺爺發現我的“罰”字並沒有改過來,而被老師畫了圈圈,當時就對我罵道:“你怎麼不聽我話,叫你改就不改,你厲害了是吧。哼,給我抄100遍,沒吵完不準睡覺。”之後,我寫字就再也不馬虎了。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吃臘肉,爺爺也經常做我喜歡吃的臘肉燒豌豆。待我稍大時,就到深圳讀書了,爺爺在我放假要回老家的前幾個星期就準備開始曬臘肉了。我爺爺去世前的那個深冬,在病牀上,他還對家裏人說:“那些放在廚房的.臘肉還沒曬乾,你們千萬要保管好,等阿亮放假回來,你們要做臘肉給他吃。”沒想到,兩個星期之後,爺爺就撒手離開人間了。

每當吃到臘肉,我都會想起爺爺在生前陪我吃臘肉的情景,不禁潸然淚下。現在,我一直在想:要是爺爺可以多活幾年,我寧願拿我的青春去換。可是,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說出來又能怎的,只能怪自己沒好好珍惜罷了。

如今,我再也聽不到爺爺對我的諄諄教誨,看不到他監督我做作業的身影。清明時節,我只能到我爺爺的墓地,獻朵花,燒一炷香,表達我對我爺爺我無盡的思念——爺爺,你安息吧!

以思念親人作文5

我所記得的“百寶園”是外公那開滿梔子花的小院子,那裏蘊着愛與歡樂。

外公經過了無數風霜,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破舊不堪的鄉野小房裏住着。他啊,會吃餿了的米飯與隔了數夜的飯菜;不過,他總會打電話給媽媽,叫咱們來拿金黃豐滿的玉米,來拿新鮮出土的洋芋與手臂大小的胡瓜,不拿可就要浪費了!諸如此類。那時,他便抓住了那轉瞬即逝的熱鬧。

“嵐嵐來了啊……”看見咱們,猶如發現了一片新的大陸一般,咧着嘴樂呵地笑着,眼角的皺紋連着嘴角的一塊兒蔓延了麥黑色的臉頰。就像沉靜的湖面被扔下一塊石頭。他邊同媽唸叨着邊進了屋子。我同妹妹緊隨其後。來到散着怪味的'屋子裏,外公連忙從一旁取出一把小凳子,用滿是繭子的手輕拍着板凳上的灰,然後示意着我坐下歇息。

好一會兒,他忽然說,玉米在樓梯間裏,去拿吧。“啊,好的。”我應了一聲,一塊兒與妹妹去搬沉重的玉米,也不知道外公是怎麼搬回來的。不過,原來種玉米原來這麼容易呀!我笑着想。腳步也快了許多。“慢點喲……”他寵溺地笑着。然後毫不吝嗇地往袋子了塞玉米。媽媽在一旁制止,他依舊沒停。好似是在解釋地說:“沒事兒,我有得吃。嵐嵐在長身體哩,得多吃!”等袋子鼓鼓囊囊的了,他便起身,然後樂呵的同我說:“嵐嵐我給你摘幾個胡瓜,帶回去炒菜可香了!”說罷,便走了出去。

我呆呆地望着他摘瓜的身影。青藍的天鑲着銀色的絲線,驕陽似火,空氣裏滿是熱浪,他身旁的梔子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仰着臉笑。他瘦弱的身影好似被陽光貫穿,變得更加耀眼……汗液滴在土地,那是花的養分。

漸漸地,夕陽西落,該走了。外公戀戀不捨,但還是將我們送出了屋子。跟在我們身後,讓我們下次要早些來。看着我們上車,他擺擺手,我也擺手。車子遠去,他不見了,只剩下了一地晚霞。

雖然他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名旅客,可我們卻霸佔了他大半個人生。

以思念親人作文6

我想現在有很多同學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甚至有的父母在外幾年也不回來一次。其實我也不例外,只要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學都知道思念父母的感受。

在我讀三年級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有把寄託在三孃家,三孃家有一個上初中的姐姐和一個一歲的妹妹。姐姐整天都在玩,就讓我帶着那個小妹妹,每次三娘買好吃的東西回來姐姐都不讓我吃。由於三孃家樓上牀不夠,每天晚上三娘睡覺前都問誰睡樓下的時候,姐姐都會胡說:“蓮蓮想睡樓下,她不敢跟你睡。”就這樣,每天晚上睡覺時我都會躲在被窩裏哭。

每當下午放學的時候,我看見別人的媽媽來接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我都會鼻子酸酸的,並且心裏還想象着那同學就是自己,是自己的媽媽來接我回家了。每當我看見別人的媽媽帶着自己的孩子去玩的時候,我就會想:要是媽媽在家就好了,媽媽也會帶我到處去玩。特別是我過生日或是春節的時候是我最想他們的時候人家每次過生日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陪着,不但可以得到禮物或新衣服,還可以有一隻漂亮的生日蛋糕;可我呢?最多就是比平時多吃兩個蛋;每逢春節時,別人的`父母都會帶着自己的孩子去買新衣服或自己中意的東西,而且還可以和父母一起放煙花,吃團圓飯,別提有多快樂了!可是我的父母不在身邊,即使有再多的快樂也沒有與爸爸媽媽在一起快樂幸福。

每次我有傷心、委屈的事,我都會把它記在一個本子上,這樣才能減少我的傷心;要是我媽媽回來了,我就不需要這個本子了,因爲我每天都覺得開心、幸福,就不會因爲媽媽不在身邊而傷心地哭了。如果沒有爸爸媽媽,我們的生活會是怎麼樣的?因爲他們給我的愛是誰也不能代替的。

我想念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思念會一直在我心裏,直到他們回家。

以思念親人作文7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盼着盼着,終於將圓月盼來了。院內,秋風習習吹過,一聲聲清脆的風鈴聲悄然響起。“那是何時的事情?哦,對了,是那次……”

晚上,燈火通明,亭臺樓閣的邊上,都會掛起一個個彩燈。大道中更是人聲鼎沸,絢麗多彩,每家小店都賣着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玩意兒,總能吸引行人的注意,挽留行人的腳步。

“哥,我想要那個!”一個年僅8歲的小孩稚氣地叫道,那張臉上顯露出不盡的天真無邪,手直直地指着那個小店上的招牌。“那個蝦餅看起來好好吃!”他興奮地亂蹦,眼珠子直盯着那金黃金黃的蝦餅。“可是墨兒……好,我去給你買。”一個高大的少年摸摸他的頭,轉身去買蝦餅了。

“快,趁熱吃吧!”少年溫柔地說。“知道啦,還是翼哥哥好。”小孩開心地說,手裏緊緊地握着蝦餅不放。“哥,有沒有覺得,它好像月亮——又圓又黃。月亮一定很好吃吧!”小孩望望月亮,又看看蝦餅,眼裏閃着喜悅的光。他咬了一口,“確實很好吃!哥,你也嘗一點。”說着,也順手掰了半個。

“好。”說着,那個少年也吃了一口,眼裏不禁閃着淚光。“哥,我想孃親了。”小孩望着那輪清白的.月亮,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些淒涼。“我也是……”說着,兩兄弟靠在了一起,一同望向那輪讓人感到寒意的月亮。

“本是個團聚的日子,可如今,親人們卻都不在身邊。唉……”小孩低着頭說道,淚水滴落在少年的衣襟上。“別哭,你還有我!”少年對小孩說道。小孩一聽,立刻不哭了,撲到少年的懷裏,手攥着少年的衣服,久久不放下。

夜晚,少年將小孩放在了郊外的一個簡陋的小屋裏。“睡吧,只求你保護自己。”少年輕輕地說。“明日我便要參軍,不能再陪你了。這個風鈴,就當作陪禮好了,以後,便有它陪伴着你了。”說完,他將風鈴裹好,放在小孩身邊,和嬸孃交待了幾句,便背起行裝出發了。

8年過去了,那風鈴仍在響着,木板上的圖片也更讓他難忘。他靜靜地看着,彷彿又回到了那時,他們相互地依靠,坐在橋上,一同望向那清白的月亮。

“哥,今天是中秋,我想你了!”說完,他抱着風鈴,坐在地上失聲大哭,一如兒時。

以思念親人作文8

中秋佳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應該歡聚一堂,一起度過最美好的時光。

今年又一箇中秋到了,我趴在窗前欣賞那皎潔的明月,只見它高高地掛在天空,黑色籠罩的大地更襯托出它的美麗,使一切景物更加優雅、寧靜。不知怎麼,看到這美麗的月亮時,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傷感。是您——奶奶,讓我在這家人團聚的時刻想起了您。

猶記得那一年的中秋,奶奶精心爲我們大家準備了一桌子菜。當時我正玩得開心,只見滿頭大汗的奶奶叫我吃飯去,“不行!我還要再玩一會兒!”等了很長時間,我還沒玩夠,奶奶生氣的把我拉到了餐桌前,“快吃!吃完再玩!”唉!我還沒玩夠呢,真是的!我一臉憤怒,狠狠地咬了幾口饅頭,嚥了幾口菜,扔下筷子就跑了,“吃飽了!吃飽了!”奶奶眼疾手快,一把就把我的手抓住了,“吃的太少了!再多吃點。”我被您又逮了回來。我這次可生氣了,憑什麼管我,限制我的自由!這不就是在逼我嗎!怎麼能這樣。我越想越生氣,越想越生氣,後來乾脆摔了筷子不吃了。只見奶奶火冒三丈,瞪着我氣得直髮抖。您飛快地從凳子上跳下,一個跨步走到我身邊,抓住我的胳膊一下把我拽了起來,照着我的屁股,掄起巴掌就開始打了。我被您這一連串的動作嚇傻了,奶奶向來不會發脾氣的`,不就是一頓飯嗎,用得着這樣嗎?您的手一次次輕輕落到屁股上,一點也不疼。但是我的眼淚還是奪眶而出……最終,我和奶奶都沒能好好吃那頓飯。

到現在想起這件往事,我才深深地感受到您對我的愛,我想對您說一句:“對不起,奶奶。”我還想再和您一起吃您做的飯。可是您已經不在了,但您的身影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今又中秋,又是親人團聚的日子。我怎能不想念我您——我親愛的奶奶?皓月當空,我在想:奶奶,此刻您是否在天國也看得到這輪明月,是否也在想念您的孫兒呢?

以思念親人作文9

我總是會想到糖人,一個一個,豎立在外婆的廚房裏,是外婆做出的。

外婆做糖人,就像她在爲我繡毛衣一樣,一針下去,是香香的糖漿,再一針下去,是香香的糖人。記憶中的糖人總不消失。

每次看着外婆把糖、水放入鍋中,製成甜甜香香的糖漿時,我的心中充滿愉悅,我就像一個跟屁蟲一樣,與外婆寸步不離,等那糖漿逐漸變黃,黏稠起來時,外婆就拿出她的工具,小鐵板,大勺子,都準備齊全了,“只欠東風”啦!

只見外婆舀上一小勺糖漿,慢慢地鐵板上“畫”着,她的動作是那麼熟練,左一下,右一下,糖漿在空中飛揚,慢悠悠地落到鐵板上,自然形成的與後期“配景”,就如同一位大師畫出的山水畫一樣,那勺子就是毛筆,鐵板就是宣紙,而那香甜的.糖漿是“彩墨”啊!等到物體成形,粘上一根小棍,再輕輕一提,一個小糖人就誕生了!多多重複幾次,多個小糖人便亭亭玉立,如真的一般,似乎連眼睛都會眨,呼吸都會有,全身的毛彷彿炸了一般!那過程簡直行雲流水,如作畫一般,是一幅幅山水畫!外婆不懂什麼是山水畫,也不懂什麼彩墨、濃墨、淡墨……也不懂什麼畫畫技巧,可她的技藝在我心中永遠是個謎!

每次的等待都是漫長的,但又是香香甜甜的等待,這樣的等待是多麼幸福啊!那顏色是黃棕色,時濃時淡,是化不開的永久的愉悅啊!

雖然外面的人做得糖人可能比外婆做的還精緻,技藝比外婆還要高,但在我心中,我還是最愛最讚賞的還是外婆給我做的糖人,也最令我興奮啊!咬上一口,脆脆的,甜甜的糖漿立刻融開來,在我的嘴裏迴盪,遲遲不肯入胃,也許這也是它們的奇妙之處吧!這奇妙的感覺令我快樂,興奮!我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甜甜的又香香中過來了!

如今,外婆沒老了,望着那鐵板,我又回憶起了那些日子,給我做糖人的日子。

我想,在那上面,一定有一個個糖人豎立着,豎立在外婆的心窩裏……

以思念親人作文10

記得小時候一到端午節的前幾日,外公總會給我買一套新衣服,以迎接過節,也算是節日的禮物。雖那時候家裏不算窮,平日裏也不少衣物之類的生活用品。但買件新衣服過節是每個孩子都無比期盼的!我們老家的端午節和大多數地方時間是不同的。待到臨端午節的前一夜,我們小孩子總是會把親人買給我們過節的新衣服拿出來,對着鏡子在身上來回的比劃幾次才肯入睡。但是沒到第二天我們是絕對不會穿的!就連躺在牀上也是極矛盾的心情。既想馬上睡下,好讓端午節早早的來臨;又想不那麼快就入睡躺着好好想想明天到底要買些什麼小玩意兒。可想得到那時對端午節是懷着怎麼的一種心情的。可能節日的熱鬧並不是讓我們這些孩子高興的主要原因吧!最主要的應該是親人給我們的那幾十塊錢吧!我們可以任意地揮霍,不受任何的節制。這種情況是除了新年與端午什麼時候都不曾有的。怎叫人不痛快呢?

幾個小夥伴把身上的幾十塊錢用完纔是最痛快的事情!於是我們會到街上買些平時想買卻買不起的東西。從這條街走到那條街即使不買什麼東西我們也會必然的走完!那一天賣各種各樣東西的人特別多,平時看不到的那一天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了。我們錢少,買不起的即便是看看心裏也是樂滋滋的!走得有些累了,我們就坐在一片草地上或是躺在上面雙臂展開,彷彿在享受着這僅有的一切美好!那時的我,彷彿學會了享受。儘管我明知道有一天這一切都不會再屬於我......

當年那樣平平淡淡的一個端午節到今天是這樣醉人的一份記憶。幾年來一直都很想回去過端午,但是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牽絆着我。想找到以前的那羣小夥伴再回想一次那時候的節日,又是這麼的困難。也說不出這些年來像這樣的節日,我是懷着怎麼樣的'心情過來的,或許是我想象得到!每一次的畫面都是經過我無數複雜的心緒才展現得出來的。儘管是這樣,我還是很願意去回味一番,去把腦海的記憶加深一番。

可是都過去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老家去再一次領略家鄉的端午節。再逛逛當年自己走過的那條街,再嚐嚐當年自己吃過的包着臘肉的糉子,再游到當年自己視如牀躺下的草地還有展開雙臂擁抱的那份專屬美好!

以思念親人作文11

今夜,便是中秋之夜。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裏,人們都在擡頭望着天邊的一輪明月,宣泄着對親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夜晚,剛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便來到後院裏賞月,我們圍在一起,有說有笑,一邊吃着甜甜的月餅,一邊靜靜的坐着,悄悄的等着,天邊一輪明月的升起。終於,這個溫柔,恬靜的小女孩悄悄地探出了小腦袋,睜着圓圓的雙眼看着人們,羞澀的遮着面龐,討人喜愛。瞧,天空飄來了朵朵淡雲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見這個小女孩溫柔地扯下了一朵雲彩,悠閒的掛在天邊。不一會兒,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雲散了,她,也漸漸地膽大了起來,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髮向大地露出微笑。漸漸的.,她站起身來,披上了一身潔白的衣衫,正緩緩的向我們走來,如同天空中鑲嵌着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豔麗,閃閃發光,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多麼愜意而又富有詩意。這時,外婆從屋裏拿出了一盤月餅,分給大家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津津有味的吃着。

突然,耳邊傳來一聲舅舅的聲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原來是舅舅在對月吟詩。我也學着舅舅的樣子,輕輕吟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場吟詩大賽正式開始了……我們規定一個接一個的吟詩,如果誰沒有答上來,就要接受懲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媽媽也不甘示弱,輕鬆地就答了出來,就這樣一輪又一輪的接下去,漸漸的,大家的詩句越來越少,輪到爸爸的時候,他沉默了許久都沒有答上來,最後自罰了三杯,大家都被逗得哈哈大笑。轉眼間,天色已晚,大家都各自回去睡覺去了。

深夜,我躺在牀上,難以入眠,於是我便來到後院獨自賞月,獨自一人時,才發現中秋的夜晚依舊如往常般寂靜,只是多了一分寂寞罷了。後院裏的那幾盞路燈,孤獨閃亮着,彷彿在指引着人們回家的路。院子上空的那一輪明月在這靜謐的夜晚顯得那樣落寞,那樣孤寂。而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像是被對月思鄉的遊子們傳染了一般,一時間,心中涌現了無數話語想要在這清幽的夜晚對月傾訴。

以思念親人作文12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清明到。在我印象裏,清明與雨總是有着不解之緣。窗外,雨依舊淅淅瀝瀝的下着,就如同這清明節的思念,絲絲縷縷…

草長鶯飛,人間四月。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的正旺,那金燦燦的顏色似乎給了那些思念親人的人一些慰藉。院子外,牛欄旁,大槐樹下。慢慢的去回憶過去,時光不知不覺的倒流。那時的清明節與雨留給我的似乎沒有哀傷,所有的只是一副副優美而極具詩意的畫卷。

山間小道上,細雨濛濛走在其中,卻忽覺少了些什麼。耳邊小女孩銀鈴般的笑聲仍在耳邊迴盪,卻唯獨少了那抹慈祥的身影。猶記得幾年前還是這樣的天氣,還是一樣的日子,太奶奶一手撐着傘,一手拄着柺杖,而我緊緊拉着她的衣襬,在清明時節紛飛的細雨中漫步,邊走邊聽太奶奶背誦唐代詩人杜牧《清明》的詩,這是她唯一會背的,並能理解真正意思的詩,太奶奶前面吟誦一句,我後面鸚鵡學舌般重複一句,雖是有口無心,倒也真背了下來,太奶奶自然是喜不自勝,不厭其煩的爲我逐句解說,我時不時的會插上一句“太奶奶路上的行人怎麼會斷魂呢?”,“杏花村,杏花村在哪裏啊?”太奶奶聽後,煞有其事給我講解着,我雖聽的似懂非懂,但眼前卻也彷彿看見紛紛的細雨之中,一位正騎着驢趕路的路人俯身向路邊的小牧童問着什麼,只見那牧童一手握着趕牛的鞭子,一手指着不遠處靜默於雨中的那間草房,那被雨淋的溼溼的草房頂上,一面猩紅色的酒幡,在如絲如縷的細雨中,時隱時現。

如今,人還是那個人,照片上的`她依舊笑的與藹慈祥,只不過已是陰陽兩隔了,逝去的人雖然不在了,但記憶猶新,彷彿是昨日。剪不斷的還是絲絲縷縷的懷念。

墳前,送上一束菊花,那是由思念凝聚成的花,深深地鞠上三躬,敬上三支香,輕輕的磕個頭,祝福太奶奶在天堂幸福快樂。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被抒發,而這清明的紛紛細雨,也化作我對太奶奶那深深的思念。

以思念親人作文13

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春如舊,人空瘦,輕道安否?

小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是思念,只覺得那是家人之間因長時間不見面而產生的一種情感。但隨着自己不斷的長大,才知道思念就是思念,是對親人最真切的親情表達。

我讀懂思念是在每次去爺爺家的時候。每次去爺爺都會笑呵呵地對我說:“想爺爺了沒有?”“想了。”我好像在應付差事似的說着,說完便去玩了。那時,我覺得很奇怪,爺爺爲什麼總要問我想他了沒有,不是才一個星期沒見面嗎?但我哪裏知道,在這一星期我玩的時候,爺爺卻在家裏思念着我。

我瞭解思念的時候,是在每次奶奶給我打電話時。奶奶每次給我打電話時,都會問我飯吃了沒有、身體好着沒有、每天早上喝牛奶沒有、學習怎麼樣……每次我都會想,我上個星期不是都說過了嗎?怎麼還要問。每次我總會迫不及待地說:“噢,好,奶奶再見。”而奶奶聽完後,先是遲疑一下,然後說一聲:“好。”最後放下電話。後來我才明白,奶奶是想通過電話傳達她對我的思念、對我的思念,而我卻總以爲她很?唆,總想掛斷電話。

我學會思念是在一次爺爺生病的時候。那天我去看爺爺,進門後卻看見爺爺躺在牀上,我問奶奶,爺爺怎麼了?奶奶說爺爺這兩天不舒服。我問爺爺想吃點什麼,爺爺說他只想吃點麪包。聽到這,我便向門口走去,奶奶問我幹什麼去?我說去買麪包,奶奶說買點普通的.就行了。在車上我想,如果買普通麪包就可以省下錢去買書看,但最後我還是停留在一家很好的麪包房前,走進去挑選了一些爺爺最愛吃的麪包和點心。雖然很貴,但我卻很高興。

回到家,我把麪包和點心拿給爺爺吃,爺爺開心地笑了。從那以後,奶奶逢人就說這件事,說我懂事了。

原來思念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去體會,就會發現它的真正含義。

思念,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深深惦記,是聯結親情、聯結友情、聯結愛情的紐帶。思念是一份親情,一縷相思,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