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

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

  範文一: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采。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壽''"喜''等貼在門上,窗戶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爬到燈臺上去頭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害怕人們發現呢.等它把燈油裝到葫蘆裏的時候,葫蘆卻有個窟窿.燈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腳,連忙跳下燈臺趴在地上用舌頭去舔,那貪婪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剪紙藝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樣.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麼精彩.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範文二: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

歷史的長河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曲曲折折,回首新中國五十七年的艱難歷程,中國人民在困境中追尋着黎明的曙光。面對五十七年的風雨滄桑,作爲華夏子孫,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我們可以挺直腰桿,拍着胸脯,字正腔圓地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不屈的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在知識經濟時代裏,經歷過百年奮戰的中國又蓬勃奮飛了,她博採衆長,堅持創新,勇於探索,迎接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神舟昇天,實現了我們的飛天夢;2008年,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期待的一年,舉國上下,國人一致呼喊着:“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國家的富強讓我們懂得這個世界,珍惜這個世界。善於發現生命是點點滴滴的美,才能擁有積極的心態,敏銳的思維,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在事業上有所建樹。而對於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來說,人文素養更是立身、立國之本、是成功的關鍵。然而,人們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就勢必造成了對人文素養的忽視,所以就有了在風景如畫的景觀大道上打赤膊,在綠化樹上晾衣服,剛裝的電話亭裏電話不翼而飛這類尷尬現象,所以纔有了打着翻新的旗號對人文景觀的痛下殺手,爲了發展地方經濟不惜破壞當地環境的可悲局面。

我國的歷史底蘊深厚,也不乏人文大師,一個國家民族素質提高了,象徵一個民族的靈魂高尚;這樣,我們就無愧於五千年聞名中外的歷史,無愧於祖輩們打下的天下。

我們當代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着時代的重任,今天的勤奮學習是爲振興中華,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同學們,讓我們沉睡的心靈甦醒吧,源遠流長的古文明,需要我們傳遞,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等待我們傳承,讓我們揚起夢想的風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個時代文明人,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種理想,收穫希望,讓這個五千年文明歷史古國,日月同輝,地久天長!

  範文三: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爲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爲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範文四: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

20XX年,中國家喻戶曉的皮影戲,被印度尼西亞申請爲該國的文化遺產。04年在內蒙古流行的馬頭琴被蒙古國申報成功爲該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05年,韓國成功申報端午祭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的傳統民俗被搶的消息傳到國內時,國人一片譁然,痛罵者有之,鄙夷者有之,而更多的則是無奈和痛惜。

隨着經濟的發展,國人的生活水平初步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逐步趨於西化,很多人信奉西方的天主教,過聖誕節。然而,在崇尚洋節的同時,你已經失去了對自己文化的自覺意識。包括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在內的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體現。

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無法圈定國界,應該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只要能得到認可,這本身也不見得就是壞事。不僅他國在過我們的節,我們也在過他們的節,但是自己東西被別人拿去收藏似乎總有些不妥。除了吃糉子、紀念屈原外,中國的端午節到底還有什麼風俗?還有什麼傳統文化也已瀕臨失傳?保護我們的文化財產,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們每個國人自己的事。

我們不能再漠視不管了。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將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爲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我們要熟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體驗古人在詩詞裏面留給我們的意境美;我們要多聽《望江亭》《貴妃醉酒》,從傳統戲曲中領略民族藝術的風姿;我們要過清明節、端午節,在節日中,頷首我們民族節日文化的習俗。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我們要學習儒家經典、道家理論,因爲那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可以以此培育我們中華學子的“中國心”。很多中學生能熟練的用英語讀寫,卻看不懂文言文,對牛頓、培根奉若神明,對老莊、孔子卻形同路人。很多出國留學生不知道老子是誰,更不用說四書五經了。我們培養了很多掌握西方先進科技知識的博士和碩士,但他們卻是“黃皮白心”的“香蕉”,說起西方頭頭是道,談到老祖宗一無所知。

如今,國家已經爲保護民俗文化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從20XX年起,清明端午中秋成爲了法定節假日。這不僅是一件尊重羣衆、順應民意的歷史性事件,更重要的是,這可以認爲是國家對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舉措。

《百家講壇》也先後推出了閆崇年《清十二帝疑》、劉心武的《解密紅樓夢》易中天的《品三國》、于丹的《論語》《莊子》等。他們以能讓現代觀衆產生興趣的形式,以自己獨特的視角重新詮釋了古代文學作品,既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又有所創新,深受大衆喜愛,從而帶動了國人對國學、歷史等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

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需要從每一個人做起。清明時節的掃墓,端午吃糉子賽龍舟中秋時與家人的團聚,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讀孔子學老莊更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讓我們都來學習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共同實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