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漸至佳境作文

漸至佳境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漸至佳境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漸至佳境作文

漸至佳境作文1

生命的不斷昇華,趨於大美,就是在生活與自然中追尋探索,漸至佳境。——題記

每天生活在城市中,看着那一成不變的日出日落,城裏的月亮,都被說成“死魚的眼”,太陽又好到哪裏去呢?一切源於自然,又終將回歸自然,唯有走近它,方能捕捉那一輪火紅最美的姿態。

守望山頂日出,定然別有一番風味吧?家人懷着一份憧憬與期盼,想夜間登山,體驗在山巔看日出的滋味。我們行至山腳時,已是夜過大半。養精蓄銳了一天,爲的可不是這時候麼?夜,靜悄悄的,花草搖曳,月華傾瀉。“山之高,月出小”,月亮小巧玲瓏,必是這山巍峨雄偉的緣故。

我們拾級而上。這是我第一次夜間登山,所以感到無比刺激與興奮,一步連跨三級臺階,向山頂邁進。家人被甩在身後。周圍的山靜謐之極,不知從哪兒傳出一聲鳥鳴,淒厲尖銳,刺破夜的靜。然而鳥叫後,這山彷彿更幽寂了。

不知過了多久,雙腿因太過用力而有些麻木,腳步不禁緩下,汗水早已溼透衣衫,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應該是到了山腰了。這山路好像越往上越陡似的,我找來一根長樹枝支撐着,繼續艱難前行。回頭望去,爸爸媽媽也是堅持着,相互扶持着爬山。大家已然沒有說話的力氣了。夜還似來時寂靜,此時卻讓我覺得它沒有盡頭,這一段時間,我彷彿已度過三天三夜。

雙腿愈來愈麻木,竟感受不到痠痛了。我索性不去糾結太多,只慢慢融入夜中。平緩了心境,晚風像是拂去了心頭悶熱,我倍感舒適。一層一層向上攀爬,漸漸覺着空氣越來越溼潤。藉着月光,我發現花草樹木上都綴着顆顆晨露,那樣晶瑩圓潤,每顆水珠裏,都好像映着一輪小月亮似的,散發出柔和清淺的光。啊,夜將過去,日將升起,漫漫長長的攀登彷彿有了預期,相信我們離山頂也不遠啦!

當我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爬上山頂時,渾身便像散了架般。清風習習,迷離了思緒,時光也變得悠長而寧靜——那遠處的`山巒間,已是白光涌現!星星悄然退去。山巒間,一點紅日緩緩上升,漸次地轉變成小彎、半圓,輕盈的姿態,優美的弧度,一種自然的美,真切流露。轉瞬的跳躍,帶着一束稍縱即逝的尾光,一輪紅日鑲嵌的天空,已是霞光萬丈。整座山沐浴在金色之中,“一覽衆山小”,自然之景盡收眼底。山間的清泉宛如白練,將山嶺環繞在一起,風景匯聚。

然而片刻喜悅後,才發現置身雲海間的我竟是這般渺小。萬物共享陽光,這裏的一切都那麼恬靜安詳。泥土的從容,樹木的堅韌,花草的平和,泉水的坦蕩……它們構造了一幅和諧美麗的自然風光圖。我的心底,不禁升騰起一股敬意,感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一段的艱苦攀爬縱然漫長,可我正因如此才進入佳境的呀!更重要的是,我的心境因而開闊,我對生活多了一份熱愛與感悟,我對生命更有了一種珍惜與敬重。的確,平和是生活的態度,從容是永恆的情懷!

紅日懸掛東方,璀璨的陽光柔柔灑下,清風拂面,白雲悠悠,那明朗的藍天照得我心頭一片明淨……

漸至佳境作文2

一本紅樓,書頁間則樂極生悲,人非物換,究竟是南柯一夢,萬境歸空。靜佇冥思,又憶起書中那一朵閬苑仙葩,同時才明白了,何謂常讀常新,漸至佳境。

小學八九歲的時候,我終於取下那本束之高閣的《紅樓夢》。當然,我本不是很喜歡這本書,在腦海中也沒有留下什麼印象,惟獨除了林黛玉,我是真的討厭她至極了。

兩彎似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林黛玉如此嬌花照水,弱柳扶風。很多人暗歎。好一個小家碧玉,柔情似水!我認爲不然,我不喜歡她言語刻薄,不喜歡她令人壓抑的病態,也不喜歡她一句:寶玉、寶玉你好……就讓我最喜歡的寶玉哥哥心思粉碎了數十載春秋。那年,我是真的不喜歡她.

畢業之後,想認真地找一部大作去拜讀,所幸《紅樓夢》的電視劇再次喚回了我對閱讀紅樓的渴望。

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癡情一片,墜入愛河卻無奈不辭而別,分路揚鑣。不同於初讀紅樓,我發現悽美的辭藻將這段寶黛之戀演繹得如此悲情淋漓!難忘黛玉隨口唸出一首《葬花吟》感慨生命的美麗與殘忍時,竟讓寶玉意亂情迷,慟倒山坡,那一刻我覺得他們的生命連通了,交錯了。這也使我動搖了我最初的感覺。我想這本書還是有所亮點的,而且,這樣純淨的愛情故事,會出現在黛玉那樣一個嬌癡愛妒的人身上嗎?我暗暗疑惑。

最近以來,因爲同學們之間提起的多了,便開始了又一次的拜讀,我想可能是因爲我終於能讀懂一些了吧,對它,真的是愛不釋手。每逢夜闌人靜,打開小燈,跨上眼鏡,把靠枕靠在牀檐,躲在被窩裏,靜靜地揣摩着潛詞造句,情節起落。

終於,這黛玉還依舊如五年前那樣自卑,自憐,但是她身上那些隱祕的自尊也被發現了。她性格里獨有的叛逆使她處處顯得卓爾不羣,她排斥世俗,崇尚藝術,每每與姐妹們賞花作詩,總是藝壓羣芳。一句“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愉憐”。訴出了她的心境。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更寫出她哀傷萬種,她在清幽的瀟湘館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溼的日子”她對着菊花輕吟“滿紙自憐題素願,片言誰訴秋心”。她在經歷了大觀園的狡詐之後,終也嘆出“千紅一窟,萬豔同悲”之絕唱。黛玉臥在牀頭,聽着屋外喜氣洋洋的鑼鼓,想着自己的寶玉哥哥終與寶釵妹妹成眷屬,最終吐出一口鮮血,抱憾香消殞在這深沉的賈府中。一位絕代佳人卻落得如此下場,我不禁搖頭嘆息,黛玉,癡兒啊,你既不是絳珠草,何必還那露水思哪,最心疼她紅顏薄命,當真,花容月貌,爲誰妍啊。

讀罷,扣上書頁,我突然發現,林黛玉在我與《紅樓夢》的故事中,同時扮演了一個常讀常新的角色,在一次次的研讀,一次次的琢磨,一次次的體會之中。這個角色也隨着我的逐漸成長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我想,讀書與太多事都有那異曲同工之妙,不去讀破、看透的話,人生的遺憾,大抵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