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作者埃的作文

關於作者埃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6K 次

1

關於作者埃的作文

靜夜不靜 情緒不定。 偶讀書文 心泛憐意。 憐查塔卡之無雨無聲;憐蝶之不自不由。 想於自身,更是籠中之鳥,折翼之物。 仍持己見,仍不苟於勢事之人。 作嘔於醜惡嘴臉,便更是懷念曾如蓮如藕之清面。

豆腐白淨, 可煎可炒可煮可炸可滷可…… 而人亦如此,也因如此而恐怖殊勝。 與豆腐面面相覷,自問是何種?!只聞一聲嘆。

月光照,心悲涼;着高跟,穿白裙。 夜路之下,彷彿僅一人神遊其中,無言無聲又無息。

不怨無人懂,不悲無人懂。

靜夜如上帝又如撒旦, 給予善又給予惡,既愛又恨。

作此鄙文,只爲抒心中之感,筆拙。

2

某些所謂意義,對我來說,似乎都無從去找尋謎題與謎底。

我不知道爲什麼要執意一個人來到這裏。

這偏遠之地的小城,有古樸的美,有慾望的掙扎、情感的釋放、浪漫的邂逅、避世的安然,亦有豔遇重重。然而我的到來,都無關風與月。只是簡單的親臨,簡單的呼吸,簡單的行走,看這裏乾淨的藍天、白雲。看這莫名如花的寂寞,是不是會在這裏綻放或嘎然而止?

或許我來的不是時候,正逢雨季。麗江,在一片雨霧中瀰漫,譁然。踏着青青石板,信馬由繮似的沿着河道行走。古城的悠長,寧靜已隨着這人潮人流失去應有的韻味,已尋不到那古樸的美,或許我是被網上那一幅幅精美的圖片給迷惑了。商業化的古鎮,不知道是來看人,還是來看景?

雨中,沒有寂靜,只有喧譁。哪怕去了束河亦如此,或許是心也被雨水打溼了,或許是那莫名的憂傷在流淌。印象中的束河還遺留着茶馬古道的痕跡,蕭條中有錯亂,有荒草,亦有人的足跡。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在酒吧錯落別緻的點綴下,除了供遊人觀賞外,還具備了另一種觀賞價值,那就是被搬上了銀幕的許多電影。我不知道來這裏要尋找的是些什麼? 這些、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暮色中,雨下得更大了,我只好,帶着被打溼的心,離去。

兩個人的麗江,或許會充滿了浪漫之旅吧;而一個人的麗江,除了療傷,除了遺忘,除了失落,再也找不到合適的文字來表述了。

華燈初上,放荷燈和泡吧,似乎成了來這裏的唯一理由。

那一盞盞承滿心願的荷燈,真能隨着玉龍雪山流淌下來的雪水,在古鎮小河中靈驗嗎?

或許來這裏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新華街上的酒吧,此時正人滿爲灌。

觥籌交錯。酒中有過去,有影子,也有眼淚!有人仰頭一飲而盡時,哽咽一聲,淚水就掉了下來。所有人都看的到脆弱,看得到酸楚,看得到疼痛。

那些傷痛,真的能忘卻嗎?

躺下來,任憑那滿身的寂寞爬上眉梢,任憑那一身的疼痛糾纏。

麗江療不了傷。

各種莫名如花的寂寞,仍然會在這個被過度開發的小鎮綻放。

3

又是一個難眠之夜。一看手機,1點多。我很清楚,我需要自我調理,告訴自己要想開一點,要開心一點。否則,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能怎麼辦。

習慣性地打開牀頭燈,頓時屋子就變得亮堂起來。鐘聲滴答滴答地在耳畔響起,周圍很安靜,安靜得能夠聽見自己的呼吸聲。感謝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對於我這個缺乏安全感的人來說,一絲燈光,就能讓我忘卻黑暗,讓我心安。

看着發出柔和光線的牀頭燈,我靠着牀頭,摸出手機上上網。結果,發現,也有許多人還沒有入睡,更新的心情大都是悲傷的。這個世界或許本來就是如此,快樂與悲傷共存,但是悲傷要比快樂多很多。只有當平靜的或者悲傷的生活中,有了一個不悲傷的理由,那便是快樂的到來。

正當我在感嘆世界感嘆生活的時候,一隻飛蛾向着牀頭燈迎面撲來。小時候都學過飛蛾撲火的課文。飛蛾長得既醜又渺小,又不自量力,明明知道那是一條自焚的道理,卻執着地向前飛。小時候我不明白飛蛾爲什麼那麼傻,長大了我彷彿在自己身上看到了飛蛾的影子。因爲我和飛蛾有共同的'追求,那便是光。不同的是我有理智,不會把自己葬送於火海;而飛蛾就算前面是火,也要撲上去。這樣比起來,飛蛾的精神境界與我已經不在一個層次。我看了看飛蛾,心裏爲他覺得可惜,覺得它好傻。但是,自己卻不能這般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何嘗不是呢?然而我爲了自己的追求,我會不顧自己的安危,不顧一切地去努力嗎?我想我沒有做到。我渴望黑暗中的光明,卻沒有做到堅持在黑暗中摸索。我已經習慣了那一抹亮光,但是卻沒有飛蛾的精神。

4

從考室出來,正好與她照面,我微覺唐突,她也略顯侷促,只是喊了一聲我的名字,聲音中轉低音,繼而莞爾一笑,又低頭自顧自的拾級而上。

相比初遇時,如今她更爲丰姿綽約。含笑間由淺入深的酒窩,依舊能斟出醉人的佳釀。可我相信,這一切只能是暫時。

三年前,在磁湖畔的梔子花叢旁,我看到了她,她蹲着身子,正低頭望着湖面,我靜靜地走過去,她從水中的倒影中瞧見了我,也不覺驚訝。

“我在想那個溺死在水裏的納瑟斯。當一個人愛上自己時,身邊的一切都是可以無視的,他可以與己共生,甚至甘願爲了吻自己水中的倒影而溺死。”說這話時,她並沒回頭看我。我亦沒有回答,只是任她繼續說下去。

“當我愛上了你,你水中的倒影於我也就無比重要,我爲了親吻它,投湖而死,不,不是死,爲愛而死怎能叫做死了?我只是化作了一尾魚,當你來湖畔垂釣時,我就可以盪漾在你倒影的柔波里,幸福圍繞我的同時,你的釣鉤卻時時刻刻等着傷我。”她望着我的倒影,望着我倒影的眼睛。我深信我那水中的影子在回答着她,雖然我無法聽到。

“你不該來這,在這個女兒國裏,你們的交往會很膚淺,當結識之初的興奮褪去後,她們會看到你的缺點。你時時刻刻在改,但等你改的十全十美之時,你身邊也不會再有欣賞的人,很多人走進你的生命,看到你的缺點後,他們又都會離開,不會給你機會。但我不會,我願意見到一個成長中的你而不是最好的你,當你擁有我,你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美的,你不會再爲迎合別人而生活,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爲了讓我看到,就像這樹梔子花,人們會認爲她們從來就不缺欣賞的人,但是她們的一生卻只是爲一個人而開放,若是這個人在有限的季節裏沒有來到這兒,她們便只能悽然的凋零。”

我走進梔子花叢,採摘了一束獻到她手中,她接過花兒,撕下花瓣,撒進湖水,波紋細細地散開。

“我和花兒同在等一個欣賞者,我等來了你,她卻等來了遺憾,這遺憾是你帶給她的,你使我枕着她的美麗睡去,卻令我從荊棘裏醒來。”

“對不起!”當我道歉時,我猛然驚覺自己在片刻之間就已奉獻出自己的兩個第一次:第一次給一個女生送花,第一次給一個女生說“對不起”。

道完歉後,我轉身離去,絲毫沒注意她的表情,我知道,自己將不會和這個美麗女子譜寫任何美麗的故事。

三年後,當我即將離開這裏時,我又去了曾經遇到她的地方,年復一年的梔子花已被人摘盡,積雨雲在不遠的天空中蓄積着幽暗的魅影,我猜想她也一定繼續着她的等待,等待使她黯淡了周身的色彩,在無度的期望中喪失了未來。

而我呢,多少年以後,也許會收到一封來自遙遠的郵件,那是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