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蘇東坡的高考作文因何傳誦千古

蘇東坡的高考作文因何傳誦千古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中國古代科舉實行一千多年,歷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無數人通過科舉顯身揚名,不論他們的身份在我們今天看來是政治家、學者,還是文學家,不管他們如何着作等身,名篇佳什如何精彩絕倫,很少見到他們參加科舉考試所作的文章能夠流傳下來,更不用說被衆口傳誦,歷千年而不衰。

蘇東坡的高考作文因何傳誦千古

蘇軾22歲時參加進士考試時所作《刑賞忠厚之至論》,可以說是“高考作文”史上空前絕後之作,不能說其他的應試文章都不如蘇軾此文,但確實找不出第二篇有如此多受衆和知名度的科舉應試文章。

那麼蘇軾這篇“高考作文”到底寫了些什麼內容呢?全文才六百餘字,其主旨在於論證刑賞的目的是勸善懲惡,是忠厚道德的最高表現。只有“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賞罰皆以“仁義”爲標準,纔可以達到大治天下的目的。

當時流行一種叫“太學體”的文風,以生僻險怪爲風尚。歐陽修利用以翰林學士主持禮部貢舉的機會,決心痛懲這股歪風邪氣,肅清文壇風氣。當時有個叫劉幾的`國學學子,喜歡寫作險怪之語,引起衆多士子跟風效仿,已成風氣。歐陽修在主持科舉時明確表示,凡是寫作這類文章者,一概不錄取。有一舉子寫到:“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歐陽修認爲這肯定是劉幾所爲,在後面戲續之曰:“秀才刺,試官刷。”用大紅筆從頭至尾橫抹一通,判上“大紕繆”張榜公示。

蘇軾這篇文章差點就得了第一名,因爲其文章一反“太學體”的險怪奇澀,無所藻飾。既闡發了儒家的仁愛思想,又富於個人獨到的見解。梅堯臣在閱卷時發現了蘇軾的文章,將之推薦給歐陽修,歐陽修一看,十分驚喜,本想評爲第一,名列榜首。但是又懷疑文章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因爲宋代科舉考試爲防止作弊,將考生的答卷重抄一遍送給閱卷管評閱,既沒有了原來的筆跡,也沒有考生姓名。所以爲了避嫌,只好把蘇軾的文章屈居爲第二。

真是藝高人膽大,在文章中有一處典故竟是蘇軾無中生有,想當然寫出來的。文章說:“當堯之時,皋陶爲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堯當政時,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處死一個人,皋陶三次說當殺,堯帝卻一連三次說應當寬恕。蘇軾得中後,前去拜歐陽修,歐陽修遂問蘇軾文章中“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這個典故出自哪本書。

東坡回道:“事在《三國志·孔融傳注》。”歐陽修後來翻檢《三國志》發現書中並沒有記載。過幾天再問蘇軾,蘇軾說:“曹操滅袁紹,將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賞賜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孔融說,當初武王伐紂的時候,把妲己賞賜給了自己的弟弟周公。曹操驚訝地問哪本書上記載的,孔融說,以今天的事情推測古代的情況,想當然罷了。我也是以堯的仁厚和舜執法的嚴格來推測,想當然耳。”歐陽修大爲驚訝,認爲“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蘇軾的這篇《刑賞忠厚之至論》,雖爲科舉應試之作,但因文風平易,代表了古文運動的正確方向;充滿了儒家仁政愛民的思想;以及在寫作上的翻新出奇,使得文章在當時就廣爲流傳。而後歷代又被選入各種古文選本,特別是被選入《古文觀止》這本至今常見書中,更是讓這片篇文章飛入千家萬戶,家喻戶曉。